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讲座知识点汇总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8675200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讲座知识点汇总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讲座知识点汇总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讲座知识点汇总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讲座知识点汇总 .pdf(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信息化教学的背景2、知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3、熟悉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4、建立良好的教学技术意识关键词 农远工程;教育技术;课程; 评价一、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1、发展趋势:教学点: 2003年的 11.8万个降至 8.3 万个模式一升级为模式二光盘播放升级为数字资源全覆盖小学、初中: 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二、学习终端的变化趋势三、学习环境的变化趋势1、有线互联移动互联互联网物联网数字校园智慧校园2、教育技术已是信息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3、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基本目标a. 感知信息时代的教

2、育变革,领会信息时代教与学的特点;b. 了解信息时代的课程改革,体验新的课程形态;c. 学习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d. 初步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e.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知行合一的信息素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1、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后巴别塔时代,语言的使用。第二次:约公元前14世纪,铁器时代,文字的创造。第三次:六世纪中国隋代刻板印刷,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 19 世纪,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第五次: 1946 年电子计

3、算机的问世,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我们正处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2、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新认识广泛的 应用性 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作用的 不可替代性 信息技术已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元素之一。新的学习秩序正在建立、新的学习生态正在形成学习目标1、领悟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了解技术环境中成长的学生3、知道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关键词 技术;改变;学习者;信息化提纲1、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2、信息时代的教与学3、实践中的教育技术思考4、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一、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1、技术改变了 历史、生活方式 、信息传播方式 、人际交往方式 、认知方式 、思维方式、世界(科学技

4、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知识革新的推进器。 (新知识不断产生 )) 、教育形态 (教育与技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2、学生:学习内容的组织方式、表征方式、获取方式、加工和处理方式、存储和应用方式、评价方式、教师观等正在变!教师:教学的理念、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表征方式、传播方式、管理方式、学生观等正在变!3、信息社会的三大要素 :信息、能源、材料信息社会的两大现象 : “知识爆炸”、 “信息海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4、教育的两次革命:第一次教育革命(公元前30

5、0年) :以孔子创立私塾和苏格拉底讲学为标志。特点:范围小、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内容仅限于教师本人的学识。第二次教育革命(十六至十七世纪) :以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为标志。特点:学校、教学计划、教材、集体教学。5、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正在构建4A 模式:Anybody、Any time 、Anywhere、Any content 6、我们正在经历第三次教育革命。特征:教学力的飞跃!二、信息时代的教与学1、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教学关系变化。教学力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教学关系2、教学力 是指人们利用媒体和技术从事教与学活动的能力基本要素:教师、

6、学生、资源、环境、技术3、知识将不限于书本、课堂、教师三、实践中的教育技术思考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教育媒体得到丰富普及和广泛应用,教育中的技术因素增加,教育技术受到关注,其作用和影响显著,由此引发新的教育革命。1、教育技术 :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应用的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物质技术(显性技术) 和智能技术(隐形技术) 。2、技术环境中成长的一代特征a. 个性显著、自主性强、好奇善思b. 网络依赖强、交互手段多、技术掌握好c. 获取知识多源、涉猎兴趣、广泛阅读与认知方式正在转变d. 对信息和技术的选择、理解、整合、表达和合理传播需引导四、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意志1、有线互联移动互联互联网物联网(三要素

7、:可寻址、可控制、可通信)数字校园智慧校园2、教育信息化 :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此推动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发展,促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3、信息化环境建设 重在应用 :支持教学、学习、管理、社会服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4、构建的基本环境: 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践的基本目标: 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4A 模式: Anybody、Any time、Anywhere、Any content 信息

8、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价值2. 区别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差异3. 知道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4. 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编制方法关键词学习; 内涵; 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提纲1、信息化教学设计价值观2、教学设计理念探讨3、信息化教学设计内涵4、信息化教学设计编制方法5、重视过程、资源与情景创设一、信息化教学设计价值观1、教学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为了一定目标达成而进行的一种人类特有的知识传递和技能培养的双边互动的活动。教学是由 “ 教” 和“ 学” 两部分构成,分别对应两个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2、学习:通过授导或体验而获得知识、技能、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可量度的

9、稳定的行为变化。学习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3、学习需要 :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激活动力(即内驱力)。没有差距就没有需要,所以学习需要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的重要起点和

10、依据。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的差距与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差距与需要,更不是对教学过程、手段的具体需要。学习需要分析首先并不是为了决策,更重要的是为了教学诊断。4、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在认知发展理论中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一种是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能达到的水平,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潜能,即经过教学使学生所能获得的能力,二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5、信息化教学设计重要意义信息化教学设计正是为了学习者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的需要目标达成,而用于控制教学节奏、教学方向、教学过程,旨在促进学习真正发生。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主导。二、教学设计理念探讨1、客观主义学习

11、理念: 知识是由外部获得。知识形成-教中学建构主义学习理念: 知识自我建构2、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对比传统教学主导思想:教实践主体:教师教材解读、内容说明;评价单一、注重结果要素:教师、教材、学生信息化教学主导思想:学实践主体:学生问题主线、任务驱动;评价激励、目标引导。要素: (教师、资源)、学生环境三、信息化教学设计内涵1、传统教案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区别传统的教案编写是面向知识点,以讲授重点、难点为中心展开。突出“ 教”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面向过程和基于资源的设计。突出“ 学”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

1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2、信息化教学: 为了促进学习,在信息化环境中,师生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信息资源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特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丰富的资源支持良好的媒体环境合理的教与学的过程3、信息化教学设计: 为了促进学习,依据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需要,将学习资源、学习环境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以达到过程最优化而编制的教与学的实施方案。4、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重点、关注学习过程教师:服务、支持、指导、帮助5、理念转变从静态教学设计,转变为动态信息设计,让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兴趣从传统教案编写,转变为过程和资源设计,让解读教材变为引导知识学习从重视结果评价,

13、转变为能力评价,关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和综合素质提升四、信息化教学设计编制方法1、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素:教与学的任务、学习者、学习环境、教学终端、学习终端、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学习评价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分类基于课程 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基于课堂 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基于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编制方法全面细致的了解学习对象有针对性的先期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深入透彻的研读教材,明确教与学的任务找准教材与课标的契合点,确定总体学习目标寻找理念支撑,预先进行理论假设依据教材和课标、学生学习需求、以及学习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合理分解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规划课时根据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的整

14、体结构设计(图形展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基于课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编制方法原则 1:以“ 学” 为中心,注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灵活应用知识。原则 2:以“ 任务驱动 ” 和“ 问题解决 ” 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原则 3:为学生提供支架式学习环境,以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资源、方法)原则 4:充分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激励学习。原则 5:注意学习内容的适量,保持学习内容活性。原则 6:鼓励学生体验多种情境和检验不同观点。原

15、则 7:鼓励项目性、协作探究式学习,使学习方式多样化。3、教学策略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进行科学缜密分析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方式、方法及流程的集合,是具有可实践可操作的教学行为程序。4、设计研究: 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设计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设计最终方案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可能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它是“ 方案的方案 ” 。5、教学活动流程图的符号五、重视过程、资源与情景创设1、信息化学习资源新分类:合作类学习资源、探究类学习资源、表达类学习资源隐性知识授导类学习

16、资源、获取类学习资源显性知识2、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问题应该真实、生活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多媒体课件设计与教学基本目标1、掌握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特点2、熟悉课件的分类及特征3、了解课件的设计理念关键词 课件; 分类; 设计; 理念提纲1、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学组织2、课件的分类3、课件的设计理念学校教育面临的矛盾新的信息不断产生与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矛盾。新的媒体不断出现与传统教学方式不相适应的矛盾。新的教学环境与传统培养模式的矛盾一、基于多媒体环境的

17、教学组织(一)内容组织新颖:体现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科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 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效果: 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递进演绎人文关怀、引导启发(二)过程组织熟悉环境,合理选择媒体实施教学;操作熟练,有效控制教学过程;加强互动交流,及时响应反馈信息创设情境发现、探索获取知识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三)效果评测课堂内容的延伸师生交流的桥梁激发兴趣、提高动机教师备课、教学评价、教学信息管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1、课件: 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

18、和制作的用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2、多媒体课件: 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有机的组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CAI(Computer Auxiliary Instruction) 课件CAL (Computer Auxiliary Learning) 课件MCAI (Multimedia Computer Auxiliary Instruction) 课件二、课件的分类根据运行环境 分类:单机版多媒体课件、网络版多媒体课件根据包容的知识量 分类:堂件(电子教案) 、课件( CAI 教学软件)、系列课件根据内容组织方式

19、 分类:帧型、生成型、数据库型、智能型根据使用对象 分类:教师使用(教学型、演示型、情景创设型)、学生使用(课程学习型、拓展知识型)根据信息呈现的形态 分类: PPT(电子教案)、Video( 延伸使用:微课 )、Audio、Flash、Picture、Text、Filmstrip (一)根据运行环境分类1、单机版多媒体课件单机版多媒体课件是以光盘、U 盘等媒介存储、交流发布的教学辅助软件。常用开发工具: PowerPoint、Authorware 、Founder Author 、Direct 、课件大师、几何画板等运行环境:基于DOS 平台、基于Windows 平台使用对象:个人自制课件、

20、商品化课件使用方式:安装运行、光盘自动运行2、网络版多媒体课件网络版多媒体课件就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用于实现教学活动而开发制作的教学辅助软件。网络版多媒体课件安装在WEB 服务器上,所以又称为WEB 课件,学习者在客户机上通过浏览器随意访问。网络版多媒体课件特点共享性强,受益面广;对象灵活,使用方便;开放型(协作学习、交流);动态性(易于维护、更新、充实);交互性(课件自带交互功能、BBS、E-mail 等)自主性多媒体型(超链接)(二)根据包容的知识量分类堂件(电子教案) :知识量少,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常用PowerPoint 软件。课件( CAI 教学软件):内含授课、练习、测验、评价、反

21、馈等教学活动。用于教学、学生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学。系列课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可以进行系统教学的大型教学软件系统。(三)根据内容组织方式分类帧型:适用于循序渐进地讲授教学内容生成型:适用于有良好知识结构的学科数据库型:适用于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学生信息管理的课程。智能型:基于知识的教育专家系统,具备自然语言理解能力,根据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四)根据使用对象分类教师使用:教学型、演示型、情景创设型学生使用:课程学习型、拓展知识型(五)根据信息呈现的形态分类PPT(电子教

22、案) 、Video( 延伸使用:微课)、Audio 、Flash、Picture、Text、Filmstrip 三、课件设计的基本理念(一)以学生为中心: 由“ 教” 转变为 “ 学” 、有助于学生学习(二) CAI 课件的基本特征1. 表现教学内容的直观模像性。2. 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片断性。3. 反映最新知识和信息的及时性、新颖性。4. 信息表征方式的多样性。(三) CAI 课件的制作原则1、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2、内容针对性、正确性、相关性、完整性原则;3、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原则;4、灵活多样地交互性原则;5、注重个性化原则;6、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探索知识的原则

23、;7、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原则。(四) CAI 课件的基本设计思想(6W 宗旨)Why: 为什么要用(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内容抽象、技能示范等)Who:使用对象是谁(教师、学生)What: 基本目标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拟用什么内容,何种表现形式。(图片、文字、声音、制作工具是什么)When: 什么时候用(教学过程、课后学习)Where:什么地方用(配合什么内容)Which:哪一种资源最合适,素材来源何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五) CAI 课件的基本设计流程学习

24、任务、学习对象分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资源/环境、评价量规、教学策略、编写脚本、制作工具选择、实施核心:教学设计(六)多媒体课件的几个关注点1、信息表征方式的多样性2、色彩构图的简约原则3、适时适用的有效原则构成元素的适度有利于问题解决信息容量的适度有利于学员认知技术手段的适度有利于视野开阔(七)课件评价关键点1、无政治性错误2、无知识性错误3、打包后系统无病毒4、链接正确、运行流畅5、有一定的教育性、科学性6、使用环境通用化、大众化(八)目前常用的评价方式国内评价方式:自我评价、组织评价、过程评价、使用中评价国外评价方式:指标体系评价、分析式评价、观察法、实验法(前测、后测)精选学习资料

25、-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信息时代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基本目标1、知道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内涵2、理解教师专业能力内涵演变的动因3、掌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关键词 内涵; 发展; 途径; 教师专业能力提纲1、教师专业能力内涵概述2、教师专业能力内涵演变3、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途经一、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概述1、教师是一种职业,教学是教师的专业。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是教学专业素质。教师是个体劳动者,享有一定的专业自制权,是人影响人的职业。2、教师:学校教育职能的核心实施者,是人类文明与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有序传承

26、的实践者,是启迪受教育者心智和理想的工作者,是受教育者人格健全与发展的培育者,是受教育者的示范者和引领者。教师的教学胜任力的强弱、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差与其专业能力密切相关。3、能力:人们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这是完成任务并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能力是运用智力、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得,是意义建构的结果。二、教师专业能力内涵演变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功能的不断增强、教学信息资源的丰富多样,以及教学媒体的综合性集成性不断提高,给教与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多样选择,使得教师的专业能力内涵在演变中丰富。1、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

27、职业能力、学科教学能力、整合能力教师职业能力: 语言、文字及书写表达能力;师生主体交往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与教研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信息素养;媒介素养;媒体技能学科教学能力: 学科知识更新与管理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认知与反思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整合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的计划性与准备性、课堂教学的组织性、教学内容的驾驭程度与掌控性、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职业发展性。2、信息素养 :指人们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应用

28、、管理、创新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意等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3、信息情意: 是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意识、情感、态度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形成信息素养的重要动力。4、媒介素养: 是人们对现代媒体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取向与应用能力的总和。5、整合能力: 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学习对象和学习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合理运用媒体和资源有效开展教与学活动的能力。6、教师专业的特征要素:专业道德、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专业责任7、教师职业同时兼有 国家公务员 和专业人员 的属性8、教师专业能力6 个维度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教研、反思与终身学习能力

29、;沟通与合作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9、教师专业能力的层次结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 :语言表达、文字书写表达、课程设计评价、教师礼仪、现代媒体运用、心理健康、班主任的基本素养、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能力等。教育教学应用能力 :教育信息组织与转化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师生主体间交互能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教师认知与教研能力 :认知与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教师自我发展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多年的专业能力持续发展,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成长为优秀教师乃至教育家。三、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途经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一)合

30、理选用技术应用模式组织教学的能力(二)提高信息的应用与创新能力(三)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四)加强信息化课程的开发能力(五)合理运用信息的不同表征的能力(六)增强技术支持下的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一)合理选用技术应用模式组织教学的能力A 模式:教师用技术教B 模式:学生用技术学C 模式:教师课外用技术指导D 模式:学生课外用技术学习AB 模式、 CD 模式、 ABD 模式(二)提高信息的应用与创新能力教学任务 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 知识联合国经合组织( OECD)在

31、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将知识分为4 种: 知道是什么的 事实知识(Know-what) ;知道为什么的 原理知识(Know-why ) ;知道怎样做的 技能知识 (Know-how) ;知道谁有知识的 人际知识 (Know-who) 。1、信息 :知识的载体,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特定的人群中才具有其价值特性。2、知识 :信息接受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结论,是通过思维进行加工处理而获得的一种精神产品。由单一展示到多样表征、由静态表述到动态呈现由表象学习到内涵认知、由现象观察到本质理解由点线学习到关联应用、由一维目标到三维目标提升创新性( Creativity) 、关注差异性( Va

32、riation) 、突出体验性( Experience)强调沟通性( Communication) 、实现关联性( Relation)(三)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四)加强信息化课程的开发能力1、 创新应用 : 精品课程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MOOC(cMOOCs、xMOOCs)、翻转课堂学习、网络课堂学习、多模式教学、碎片化学习2、微课 :以阐释某一个知识点或解决某一个问题为目标,以短小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基本目的的一种资源。微课的核心理念: 将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

33、习体验。作用: 可用于多种学习终端,为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或翻转课堂提供支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微课的特点: 微内容、微活动、微过程,做到一事一议,一事一课。将知识碎片化、情景化、可视化。微课的内容: 将学习目标聚焦在某一个环节上,利用最短时间精讲一个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作业题、典型例题等。应用对象: 在校学生、在职教师、行政管理者、社会公众(五)合理运用信息的不同表征的能力PPT (电子教案)、Video( 延伸使用: 微课)、Audio、Flash、Pictur

34、e、Text、Filmstrip (六)增强技术支持下的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 :对整个教与学的活动,包括活动前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以及教学后取得的结果进行回顾、审慎、分析、总结的过程。教育家杜威将反思看成为教师的一种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A、教学反思的特征:1. 针对性。对象是教师的 “ 教” 和学生的 “ 学” ,反思的的主体是教师本人。2. 连续性。活动过程的连续(整个教与学的活动)和职业生涯中的持续。3. 实践性。在行动中反思,在活动中提高。4. 评价性。运用系统的观点,对教与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评价、不断认知和不断改善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35、。B、重要意义:1.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举措(1)能帮助教师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教学问题;(2)促使教师更为理性的看待教学活动;(3)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理念的践行;2. 教学反思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 教学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课程改革C、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反思工具1. 录音录像及照片2.电子档案袋3. 思维导图软件思维导图软件诸如imindmap、mindmanager 、xmind、freemind 的应用使整个教学活动结构可视化。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将零散的、无序的教学片段通过图画表示出来,帮助教师理清思路,找出问题所在并寻求解决方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36、-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4. 课堂分析软件常用的课堂分析软件有S-T 分析方法软件和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软件。S-T 分析方法将复杂的课堂划分为教师行为(S)和学生行为( T) ,通过定时的采样分析,表格制作,判断出某课堂的类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是一个记录和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和师生互动情况的分析系统,利用一套编码系统把师生语言交互的情形记录下来,根据数据可以描绘出一堂课的基本轮廓和总体特征。5. QQ、电子邮件等交流软件。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交流中反思6. 微信7 .教育博客( Blo

37、g) 、论坛( BBS)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加工1、资源: 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们关注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2、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 能够为教育教学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所有有价值、有作用的各种多媒体信息的总称。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意义建构的源泉。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内容。3、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特点:A. 多样性、多媒体化: 针对同一内容,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B. 知识密集性: 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建设是一项知识密集性的活动。

38、需要教学经验丰富的设计、开发和制作人员并要有一定的技术和艺术水准。C. 超媒体化: 因特网上的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是以节点为基本单位,一个节点就是一个信息块,节点的信息形式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也可以是多种媒体形式的组合。D. 全球性: 因特网覆盖世界各地,它是全球最大的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内涵、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理论、特征和基本策略。2、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教

39、学设计过程,典型整合模式的具体实现,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英特尔未来教育提纲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途径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1、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来构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学习方式。目标a.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b.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标准的根本性转变、从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知识创造型人才;c.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会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景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 ,学会利用网

40、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和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d.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理论系统理论的指导、各种学习理论的指导、现代课程论的指导、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特征a. 信息技术工具作用的转变,将信息技术从帮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转变成帮助学生表达自我的工具、认知的工具、信息加工工具、评价工具、激励学生的工具等,并将优化的技术环境与教师无缝链接; b. 教师从关注个别学生到关注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关注每一个学生;c. 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d. 学科知识评估向综合能力评估的转变,形成性评价逐渐成为日常教

41、学中对学科知识评价的有效方式 ; e. 课堂教学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向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创造性思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培养的融合转变。意义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设了理想的教学环境a. 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b. 多媒体技术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c. 多媒体技术的超文本特性可有效地组织与管理教学信息d. 计算机网络有利于协作学习和创新精神的培养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教学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对

42、于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有重大的意义。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以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1.英特尔 ? 未来教育英特尔 ? 未来教育未来教育项目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教师培训项目,目标是对一线的学科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懂得如何促进探究型学习,能够将计算机的使用与现有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最终使得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成效。英特尔 ? 未来教育项目的核心课程通过指导学科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内容开发基于项目学习的单元计划,

43、并采用多元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使教师掌握将技术整合于现有课程的能力,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英特尔 ? 未来教育核心课程采用的是面授、混合两种形式进行培训和学习。V7.2 以前都采用面授形式, V10 开始采用面授和在线学习的混合形式。具体培训分为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两种。英特尔 ? 未来教育核心课程的 课程理念 :a. 单元教学设计、基于项目的学习、多元评价、21 世纪技能;b. 在课堂上有效使用技术;c. 运用新技术进行沟通与合作;d. 运用策略和工具提升研究和学习效果;e. 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44、 -第 18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2. MOOC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 ,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 、Udacity、edX 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3. 微课程微课程( microlecture)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

45、秀知识点信息化教学环境及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教学媒体的本质与类型2、应用媒体来设计教学3、知道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内涵4、能合理地选择和应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关键词 媒体;现代教学媒体;信息化教学;教学环境提纲1.现代教学媒体的介绍2.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介绍3.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新应用一、现代教学媒体的介绍1、教学媒体: 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介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携带并传递着教学信息, 影响师生信息相互交流与传递的工具。2、根据媒体作用的感官 和信息的流向 分类,将媒体分为 视觉媒体 、听觉媒体 、视听结合媒体 、交互媒体 四类。a.视觉媒体 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它

46、包括投影媒体和非投影媒体。非投影视觉媒体包括黑板、印刷材料、图片、图示和图解材料、实物与模型教具。投影视觉媒体包括幻灯、投影、实物投影。b.听觉媒体 是指发出的信息通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听觉媒体包括: 录音机与录音磁带、唱机与唱片、 激光唱机与激光唱片、传声器与扬声器、语言实验室 (有听音型、听说型、听说对比型和视听型四种类型)。c.视听觉媒体 是指发出的信息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媒体。视听觉媒体集视觉媒体和听觉媒体的功能于一身,通过有声的、活动的视觉图像,生动、直观、逼真的传递教育教学信息,易于激发学习者的注意力和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视听媒体可分为电影、电视、摄录

47、像、视盘、DVD 机等。d.交互媒体 是指能够在媒体与人之间构建起信息传递的双向通道,使双方能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媒体。常见的交互媒体有程序教学媒体和计算机媒体。像带、光盘等。3、媒体的本质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的“ 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 的著名论断,首次针对媒体本质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话筒是嘴巴的延伸;收音机是耳朵的延伸;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5、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的比较所谓的传统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媒体其实是相对而言的。现代教育媒体应该

48、指那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与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数字技术相关的媒体形式。其他的应归入到传统教育媒体的范畴。传统教学媒体一般指黑板、粉笔、教科书等。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电子媒体,由两部分构成:硬件和软件。硬件指与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相联系的各种教学机器,如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影放映机、电视机、录像机、电子计算机等。软件指承载了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如幻灯片、投影片、电影胶片、录音带6、对于 新媒体 ,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媒体观念:1) 没有一种“全能媒体”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长处,对某种特定的教学和学习有效,不存在一种人人适用、处处适用的全能媒体。同样,每种媒体又不可避免的存在局限性,不利于某些教学和学

49、习。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一种媒体会比另一种媒体更有效。现代教育媒体无论技术多么先进,它都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2) 新兴教育媒体不能取代旧有的教育媒体各种媒体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在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现代教育媒体虽然在很多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但它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媒体。3) 新兴教育媒体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一定的条件现代教育媒体能否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关键取决于它与整个教学过程协调、应用的方式是否正确,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现代教育媒体就一定能促进教学。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介绍1、教学环境: 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总和,包括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显性环境包括教

50、学仪器、设备、教室内外等物理设施。隐性环境则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氛围、习惯、规范、人际交往氛围以及心理适应。2、信息化教学环境: 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所创建的教学环境,是信息化教学中赖以持续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总和。这种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条件下硬件环境、时空环境等显性环境和文化心理等隐性环境的总和。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物理教学环境、信息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及人际关系环境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3 页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3、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类型从技术和活动方式 的角度看,信息化教学环境可以分为课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