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记金华的双龙洞 3.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8619552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记金华的双龙洞 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记金华的双龙洞 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记金华的双龙洞 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记金华的双龙洞 3.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7 全国中小学“教案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 2 3,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教案课题教养方面:1 、 认 识6个 生 字 , 会 写13个 生 字 。 正 确 读 写 课 文 中 出 现 的 生 字 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3、 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教育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

2、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按照一定顺序用文字描述景物的能力。三、教材分析小学四年级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是野生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看到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空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井然有序。同时,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生动形象,景物特点鲜明,不失为一篇写景佳作。本文教案的重难点是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或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教案准备:课文动画,相关资料四、 教案方法重难点的突破:

3、教案中要引导学生按照游踪的顺序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理解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分析课文的脉络层次。要培养学生学习本文特殊的表现手法: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感觉到的情况去描画观察到情况,形成用文字表述景物的能力。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五、教案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2 / 7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五十年前的 4 月 14 日,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曾游览过一个地方,并且把他游览的经过写了下来,这个地方就是浙江省金华的双龙洞。这节课,让我们随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去游览一番

4、吧!2出示课题,(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指名读,齐读。课题中的 “ 记” 是什么意思?(“ 记” 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出示生词:“ 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 ,指名认读,教师和学生共同正音。教师强调生字“ 浙” 的读音是 zh ,不要读成 zh ;“ 蜿” 的读音是,不要读成;“ 蜒” 字中间是 “ 廴” ,不是 “ 辶” 。要求学生在读写时注意。3相机理解如下词语:油桐、溶洞、石钟乳、石笋(教师相机展示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百度图

5、片】播放油桐图片http:/ 油桐图片【百度图片】播放溶洞图片http:/ 溶洞图片【百度图片】播放石钟乳图片http:/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3 / 7 ce=0&is=&istype=2#pn1&-1&di124974487710&objURLhttp%3A%2F%2F%2Fzjj8%2Ftupian%2Fhuanglong2%2F200501301548419d85f.jpg&fromURLhttp%3A%2F%2F%2Fpicture%2Fhuanglongdongtupian%2Fshisuntupian.

6、htm&W800&H537&T9000&S104&TPjpg4再默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记叙了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三、探寻游踪,理清条理1再读课文,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完成。)2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金华 罗店 入山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3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设计意图:让学生探寻游踪,一来是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来是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同时这也是为了学习写游记的基本方法。四、对照

7、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五、品读交流,理解深化1品赏路上的见闻,讲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词语。(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板书:一片明艳)(3)观看录相,亲自感受。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 随着山势 变换调子。 ” )其中 “ 随着、时而、时时 ” 加点,说说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8、页,共 7 页4 / 7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句: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学生想象、体会,练读此句。2小结:作者一路上迎着小溪,看到了美丽的山景,这令他多么愉悦啊!那么他又是怎样游览外洞和内洞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研读。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词。建议教师给足时间,教师相机巡视指导,展示优秀作业。2用 “ 时而 时而 时而 时而 ” 造句。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吗?(结合板书:先指名说,再各自练说。)2我们还随着作者去领略了沿途迷人的景色。那么洞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这节

9、课,让我们继续跟随着作者一道去玩赏、领略,好吗?二、学习新课,品读理解1游览洞口、外洞,教案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画出有关词句,边读边想象。(洞口宽,洞内大。)(板书:宽、大)相机理解“ 突兀森郁 ” 。(2)练读 “ 洞口 很宽,像 。走进去,仿佛” 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过渡:从外洞到内洞要经过一段路,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播放图片:过孔隙的情景,指导学生理解“ 孔隙 ” 。)设计意图:适时地出示图片,即是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又是突破重点难点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描写景物这类的文章,要给学生最直观形象的感受。2游览内洞,教案第五至第六自然段。(1)这孔隙

10、有什么特点?请同学默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5 / 7 (2)作者用什么方法通过孔隙的?他有怎样的感受?读课文画句子想象画面。和同学交流,你体会到什么?(孔隙的窄、矮、险)(相机出示课件:“ 我又感觉 擦伤鼻子。 ” 重点体会此句【百度图片】播放过空隙情景图片http:/ 孔隙很窄,只有 ;孔隙很矮,只要你” 体会孔隙的特点。(按课文写孔隙特点的内容设计。)过渡:经过孔隙就进入了内洞,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 默读第六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想象体会,小组交流。 概括

11、出内洞的特点。内洞的特点 ?黑(一团漆黑)、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大(比外洞大得多)。(板书:黑、奇、大)作者的感受 ?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课件出示: “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 也很值得欣赏。” 重点体会,练读。 内洞确实很黑、很奇、很大,观看录相,欣赏体会。 读到这里,你知道双龙洞名的来历了吗?哪个句子讲明了?(指名读出有关句子,再相机点题。)3作者游完了内洞,又排队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旅。三、回归整体,体会写法1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叙述有条理,贯穿全文有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6 / 7 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深黑的石洞内洞 孔隙 外洞 洞口 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2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四、情景再现,深化延伸1课件:观看游外洞内洞的 VCD 。2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先四人小组练说,再个别上台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议。)3可引导学生选择背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通过导游活动,将背书有机的结合起来,学习积累文中规范语言,进行内化,巩固所学知识。)4总结:同学们,通

13、过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我们同作者一起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奇特,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课后大家要认真背背自己喜欢的部分,好好欣赏欣赏。有机会,你们亲自到双龙洞去游一游。叶老游完此洞后依然兴致勃勃,又沿着溪水往上走,去观赏上面另一个洞?冰壶洞,冰壶洞另有一番美丽的风光,他写了另一篇游记,被收在中学课本里,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也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教案反思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

14、乘船出洞的情况。在学习课文第2 自然段时,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到了“宽、窄;缓、急;”两对反义词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读出了对小溪流的喜爱,读出了自己心情的愉悦,更体会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学生的体会超出了我的预设。在我设计教案过程时,我只想到了让学生通过朗读,发现其中的两对词以及“时而时而”这一句式。可是,学生却在读的过程中,产生了这么多美好的体验,他们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高兴,而那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小脸更让我惊喜不已。读,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准确性,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蕴含其中的作者的情感,尝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而我,惊喜之余,更尝到了以读促悟这一教案方法带来的教案实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7 / 7 六、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山东学校:青州市庙子镇七庄小学姓名:秦学胜职称:一级教师电话: 3781271 电子邮件: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庙子镇七庄小学请提供 100 字左右个人介绍,个人介绍将会同案例在百度教育频道进行展示。个人介绍岳光勤,男,小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八年,现在青州市庙子镇七庄小学任教。多次被评为青州市级优秀教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