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卷 卷306朱湾.doc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38610096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唐诗卷 卷306朱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唐诗卷 卷306朱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唐诗卷 卷306朱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唐诗卷 卷306朱湾.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唐诗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等十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1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 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接着是联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谶记、语、谚谜、谣、酒令、占辞、蒙求,最后为补遗、词缀。

2、 中华书局编全唐诗外编,收集了日本人上毛河世宁(市河宽斋)的全唐诗逸3卷,王重民辑补全唐诗,收诗104首,孙望全唐诗补逸20卷、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21卷等4种。另外,刘师培有全唐诗发微,岑仲勉有读全唐诗札记。张忱石编全唐诗作者索引。 卷三百二十四 卷324_1 【送杜尹赴东都】权德舆 商於留异绩,河洛贺新迁。朝选吴公守,时推杜尹贤。 如纶披凤诏,出匣淬龙泉。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 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莲。伫报司州政,征黄似颍川。斋 卷324_2 【送孔江州(一作送人之九江)】权德舆 九派寻阳郡,分明似画图。秋光连瀑布,晴翠辨香炉。 才子厌兰省,邦君荣竹符。江城多暇日,能寄八行无。古 卷324

3、_3 【送浑邓州】权德舆 年少守南阳,新恩印绶光。轻轩出绕霤,利刃发干将。 风劲初下叶,云寒方护霜。想君行县处,露冕菊潭香。知 卷324_4 【埇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权德舆 满树铁冠琼树枝,樽前烛下心相知。明朝又与白云远,自古河梁多别离。 卷324_5 【酬别蔡十二见赠】权德舆 伊人茂天爵,恬澹卧郊园。傲世方隐几,说经久颛门。 浩歌曳柴车,讵羡丹毂尊。严霜被鹑衣,不知狐白温。 游心羲文际,爱我相讨论。潢污忽朝宗,传骑令载奔。 峥嵘岁阴晚,愀怆离念繁。别馆丝桐清,寒郊烟雨昏。 中饮见逸气,纵谈穷化元。伫见公车起,圣代待乞言。知 卷324_6 【扬州与丁山人别】权德舆 将军

4、易道令威仙,华发清谈得此贤。惆怅今朝广陵别,辽东后会复何年。 卷324_7 【送台州崔录事】权德舆 不嫌临海远,微禄代躬耕。古郡纪纲职,扁舟山水程。 诗因琪树丽,心与瀑泉清。盛府知音在,何时荐政成。古 卷324_8 【送信安刘少府(自常州参军选授)】权德舆 相看结离念,尽此林中渌。夷代轻远游,上才随薄禄。 参卿滞孙楚,隐市同梅福。吏散时泛弦,宾来闲覆局。 襟情无俗虑,谈笑成逸躅。此路足滩声,羡君多水宿。古 卷324_9 【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城门院在遗补院东)】权德舆 与君相识处,吏隐在墙东。启闭千门静,逢迎两掖通。 罢官多暇日,肄业有儒风。归去尘寰外,春山桂树丛。知 卷324_10 【送上虞

5、丞】权德舆 越郡佳山水,菁江接上虞。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 云壑窥仙籍,风谣验地图。因寻黄绢字,为我吊曹盱。主 卷324_11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权德舆 知向东阳去,晨装见彩衣。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漠漠水烟晚,萧萧枫叶飞。双溪泊船处,候吏拜胡威。斋 卷324_12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权德舆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带月轻帆疾,迎霜彩服新。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古 卷324_13 【送张周二秀才谒宣州薛侍郎】权德舆 儒衣两少年,春棹毂溪船。湖月供诗兴,岚风费酒钱。 上帆涵浦岸,欹枕傲晴天。不用愁羁旅,宣城太守贤。知 卷324_14 【送张将军归东都旧业

6、】权德舆 功名不复求,旧业向东周。白草辞边骑,青门别故侯。 摧残宝剑折,羸病绿珠愁。日暮寒风起,犹疑大漠秋。主 卷324_15 【送句容王少府簿领赴上都】权德舆 上国路绵绵,行人候晓天。离亭绿绮奏,乡树白云连。 江露湿征袂,山莺宜泊船。春风若为别,相顾起尊前。斋 卷324_16 【送从弟谒员外叔父回归义兴】权德舆 异乡兄弟少,见尔自依然。来酌林中酒,去耕湖上田。 何朝逢暑雨,几夜泊鱼烟。馀力当勤学,成名贵少年。古 卷324_17 【送梁道士谒寿州崔大夫】权德舆 年少一仙官,清羸驾彩鸾。洞宫云渺渺,花路水漫漫。 岁计芝田熟,晨装月帔寒。遥知小山桂,五马待邀欢。知 卷324_18 【送郑秀才贡举】

7、权德舆 西笑意如何,知随贡举科。吟诗向月露,驱马出烟萝。 晚色平芜远,秋声候雁多。自怜归未得,相送一劳歌。主 卷324_19 【送谢孝廉移家越州】权德舆 家承晋太傅,身慕鲁诸生。又见一帆去,共愁千里程。 沙平古树迥,潮满晓江晴。从此幽深去,无妨隐姓名。斋 卷324_20 【送韩孝廉侍从赴举】权德舆 贡士去翩翩,如君最少年。彩衣行不废,儒服代相传。 晓月经淮路,繁阴过楚天。清谈遇知己,应访孝廉船。古 卷324_21 【送陆拾遗祗召赴行在】权德舆 鹓鹭承新命,翻飞入汉庭。歌诗能合雅,献纳每论经。 月晓蜀江迥,猿啼楚树青。幸因焚草暇,书札访沈冥。知 卷324_22 【送映师归本寺】权德舆 还归柳市去

8、,远远出人群。苔甃桐花落,山窗桂树薰。 引泉通绝涧,放鹤入孤云。幸许宗雷到,清谈不易闻。主 卷324_23 【送宇文文府赴行在】权德舆 送君当岁暮,斗酒破离颜。车骑拥寒水,雪云凝远山。 且安黄绶屈,莫羡白鸥闲。从此图南路,青云步武间。斋 卷324_24 【送岳州温录事赴任】权德舆 解巾州主簿,捧檄不辞遥。独鹤九霄翼,寒松百尺条。 晨装沾雨雪,旅宿候风潮。为政闲无事,清谈肃郡僚。古 卷324_25 【送山人归旧隐】权德舆 工为楚辞赋,更著鲁衣冠。岁俭山田薄,秋深晨服寒。 武人荣燕颔,志士恋渔竿。会被公车荐,知君久晦难。知 卷324_26 【惠上人房宴别】权德舆 方袍相引到龙华,支策开襟路不赊。法

9、味已同香积会, 礼容疑在少施家。逸民羽客期皆至,疏竹青苔景半斜。 究竟相依何处好,匡山古社足烟霞。知 卷324_27 【送裴秀才贡举】权德舆 儒衣风貌清,去抵汉公卿。宾贡年犹少,篇章艺已成。 临流惜暮景,话别起乡情。离酌不辞醉,西江春草生。主 卷324_28 【送袁太祝衢婺巡覆(同用山字)】权德舆 校缗税亩不妨闲,清兴自随鱼鸟间。知君此去足佳句,路出桐溪千万山。 卷324_29 【送湖南李侍御赴本使赋采菱亭诗】权德舆 旧俗采菱处,津亭风景和。沅江收暮霭,楚女发清歌。 曲岸萦湘叶,荒阶上白波。兰桡向莲府,一为枉帆过。知 卷324_30 【送穆侍御归东都】权德舆 知君儒服贵,彩绣两相辉。婉婉成名后

10、,翩翩拥传归。 江深烟屿没,山暗雨云飞。共待酬恩罢,相将去息机。主 卷324_31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照字)】权德舆 津亭风雪霁,斗酒留征棹。星传指湘江,瑶琴多楚调。 偏愁欲别处,黯黯颓阳照。斋 卷324_32 【送陆太祝赴湖南幕同用送字(三韵)】权德舆 不惮征路遥,定缘宾礼重。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此去佳句多,枫江接云梦。古 卷324_33 【送李处士归弋阳山居(限姓名中用韵)】权德舆 暂来城市意何如,却忆葛阳溪上居。不惮薄田输井税, 自将嘉句著州闾。波翻极浦樯竿出,霜落秋郊树影疏。 想到家山无俗侣,逢迎只是坐篮舆。古 卷324_34 【送清洨上人谒信州陆员外】权德舆 暂辞长老

11、去随缘,候晓轻装寄客船。佳句已齐康宝月, 清谈远指谢临川。滩经水濑逢新雪,路过渔潭宿暝烟。 暇日若随千骑出,南岩只在郡楼前。古 卷324_35 【送别同用阔字(三韵)】权德舆 耿耿离念繁,萧萧凉叶脱。缁尘素衣敝,风露秋江阔。 想得读书窗,岩花对巾褐。知 卷324_36 【送人使之江陵(赏字)】权德舆 嘉招不辞远,捧檄利攸往。行役念前程,宴游暌旧赏。 征轺星乍动,江信潮应上。烟水飞一帆,霜风摇五两。 纷纷别袂举,切切离鸿响。后会杳何时,悠然劳梦想。知 卷324_37 【馀干赠别张二十二侍御(一作馀干别张侍御)】权德舆 芜城陌上春风别,干越亭边岁暮逢。驱车又怆南北路,返照寒江千万峰。 卷324_3

12、8 【杂言赋得风送崔秀才归白田限三五六七言(暄字)】权德舆 响深涧,思啼猿。闇入蘋洲暖,轻随柳陌暄。 澹荡乍飘云影,芳菲遍满花源。寂寞春江别君处, 和烟带雨送征轩。斋 卷324_39 【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觐省】权德舆 黯离堂兮日晚,俨壶觞兮送远。远水霁兮微明, 杜蘅秀兮白芷生。波泫泫兮烟幂幂,凝暮色于空碧。 纷离念兮随君,溯九江兮经七泽。君之去兮不可留, 五彩裳兮木兰舟。主 卷324_40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古 卷324_41 【赠别表兄韦卿】权德舆 新读兵书事护羌,腰间宝剑映金章。少年百战应轻别,莫笑儒生泪数行。 卷324_4

13、2 【古离别(一作古别离)】权德舆 人生天地间,瞥若六辔驰。夭寿既常数,奈何生别离。 迹当中人域,正性日已衰。是非千万境,杳霭情尘滋。 出门事何常,暂别亦难期。冉冉叹流景,悠悠限山陂。 尽此一夕欢,华樽会前墀。鸡鸣东方曙,夙驾临通逵。 欲出强移步,欲留难致辞。两情不得已,念此留何为。 天明去已远,寂默居人归。入门复上堂,怳怳生惊疑。 经履同游处,犹言常相随。览物或临盘,翻怪来何迟。 乃知前日欢,本为今日悲。特此别后心,宁及未见时。 则知交疏分,久久翻易持。报君未别后,别后当自知。古 全唐诗又称钦定全唐诗,是一部范围较广的唐诗总集。全书以明胡震亨唐音统签及清季振宜唐诗为底本,又旁采碑、碣、稗史、

14、杂书之所载拾遗补缺而成,共收录唐、五代350年间诗歌48900余首,收入作家2246人。其内容包括帝王、后妃、宗室诸王、公主宫嫔的作品,乐府诗(不包括新乐府),历朝诗,无姓氏可考者之诗,之后为联句、逸句、名媛,僧、道、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语、谣、古辞、词等。全书以人系诗,按时代先后排列,对可考稽的作者多附小传。全唐诗共收集有唐一代余位诗人的多首诗歌。唐诗的作家上有帝王将相、下有渔夫樵人、僧道伶工;唐代诗坛上不仅涌现了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白居易、韩愈、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璀灿的群星,而且升起了“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两位光照千秋的诗坛巨星。唐诗在诗体上日臻完善,以五七言为主,四言、杂言的古体诗、乐府诗乃至律诗、绝句无不具备,许多诗人对近体诗体制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唐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多样。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派、边塞派、韩孟派、元白派等,风格上呈出雄浑、冲淡、纤禾农、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疏野、清奇、飘逸、旷达等多姿多态之景象,唐诗意象的选择、摄取极为广泛,举凡社会生活、人物内心世界无不涉及,真实记录了有唐一代的社会史实,表达了不同阶层人物的情感和愿望。唐诗以其意象的组合、意境的开拓,创造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取得了后人难以逾越的艺术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一级建造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