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题60首及答案(1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8604696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题60首及答案(1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题60首及答案(1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题60首及答案(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题60首及答案(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题60首及答案-第 17 页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题60首更新(1)1.九歌东君【战国楚】屈原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緪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21)。【注释】暾(tn):初升的太阳。扶桑:传说中的神树,生于日出之处,因此也指日出处。安:安详。皎皎:指天色明亮。辀(zhu):本是车辕横

2、木,泛指车。龙辀:以龙为车。雷:指以雷为车轮,所以说是乘雷。委蛇:即逶迤,曲折斜行。上:升起。低徊:迟疑不进。顾怀:眷恋。憺(dn):安稳,泰然。緪(gng):急,紧。箫:击。箫钟:用力撞钟。瑶:震动。簴(j):悬挂钟磬的木架。瑶簴:指钟响而簴也起共鸣。篪ch),古代的管乐器。灵保:指祭祀时扮神巫。姱(ku):美好。翾(xun):小飞轻扬的样子。翠:翠鸟。曾(zng):高举。诗:指配合舞蹈的曲词。展诗:展开诗章来唱。会舞:指众巫合舞。应律:指应和乐律。合节:合于节拍。矢:箭。天狼:即天狼星,相传是主侵掠之兆的恶星,其分野正当秦国地面。因此旧说以为这里的天狼是比喻虎狼般的秦国,而希望神能为人类除

3、害。弧:古代指木弓,这里指弧矢星,共有九星,形似弓箭,位于天狼星的东南。反:指返身西向。沦降:沉落。援:引。桂浆:桂花酿的洒。撰:持,拿。(21)杳:幽深。冥冥:黑暗。行:音hng。【文学知识】楚辞体:公元前四世纪在我国南方楚国出现的一种文体。因其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而得名。它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句子长短错落不齐,特别是普遍运用“兮”字调整音节,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性。最主要的作家是屈原,代表作是离骚,所以“楚辞体”又称“骚体”。【参考译文】温煦明亮的光辉将出东方,照着我的栏杆和神木扶桑。轻轻扶着我的马安详行走,从皎皎月夜直到天色明亮。驾着龙车借着那雷声轰响,载着如旗的云

4、彩舒卷飘扬。长长叹息着我将飞升上天,我的内心又充满眷念彷徨。声与色之美足以使我快乐,观看者安于此景回还皆忘。调紧瑟弦交互把那大鼓敲,敲起乐钟使钟磬木架动摇。鸣奏起横篪又吹起那竖竽,更想起那美好的巫者灵保。起舞就像小翠鸟轻盈飞举,陈诗而唱随着歌声齐舞蹈。合着音律配着节拍真和谐,众神灵也遮天蔽日全驾到。把青云当上衣白霓作下裳,举起长箭射那贪残的天狼。我抓起天弓阻止灾祸下降,拿过北斗斟满了桂花酒浆。轻轻拉着缰绳在高空翱翔,在幽暗的黑夜又奔向东方。【阅读训练】1.本篇是楚人祭祀太阳的颂歌。第二章中描写日神行天的壮丽场面的句子是:_,译成白话是:_。2.东君正在空中驾着龙车行走,忽然“长太息兮将上,心低

5、徊兮顾怀”,其原因是:_。3.第二章结句用“_”一词过渡到第三章描写_的场面。4.第四章写东君到了夜晚所做的事情:(1)“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写他_;(2)“援北斗兮酌桂浆”写他_。5.此诗所塑造的日神形象的特点是:_。【参考答案】1.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驾着龙车借着那雷声轰响,载着如旗的云彩舒卷飘扬。2.日神白天给人类带来热和光,晚上要回到栖息地(扶桑),他对白天工作非常眷恋。3.观者 迎祭日神4.举起长箭射天狼星,以防灾祸降临人间 射掉天狼后的愉悦心情5.勤劳不息,大公无私。2.饮酒二十首(其四)【晋】陶渊明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

6、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注释】这首诗通篇比喻,以失群之孤鸟自喻,前六句写迷途徘徊,后六句写归来托身;又以“孤生松”喻归隐之所,表现出诗人坚定的归隐之志和高洁的人格情操。栖栖:心神不安的样子。定止:固定的栖息处。止:居留。厉响:谓鸣声激越。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值:遇。敛翮(h):收起翅膀,即停飞。劲风:指强劲的寒风。已:既。违:违弃,分离。【文学知识】陶渊明(356427):东晋大诗人。名潜,字元亮,又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因当时社会动乱、政治腐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解印绶去职,归隐故里。所作归去来兮辞

7、、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为传世名篇。古体诗:旧体诗的一大类别。包括周、秦、汉魏六朝时代的诗歌及后世的模拟之作。又称“古诗”、“古风”,与定型于唐代的“近体诗”相对。古体诗又可以分为四言、五言(五古)、七言(七古)、杂言(长短句)等。【参考译文】心神不安失群鸟,日暮仍还独自飞。徘徊犹豫无定所,夜夜哀鸣声伤悲。长鸣思慕清远境,飞去飞来情恋依。因遇孤独一青松,收起翅膀来依归。寒风强劲木凋零,繁茂青松独不衰。既然得此寄身处,永远相依不分离。【阅读训练】1.此诗全篇用_这一修辞手法,以_暗喻_,以_明喻_。2.此诗另外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六句写_,后六句写_,前后对照十分鲜明。3.“日暮犹独飞”是从_觉

8、角度写,“夜夜声转悲”是从_觉角度写,“厉声思清远”是从_角度进行推测分析。4.诗中“松”这一形象,其特点是_,根据是“_”,它象征_。5.全诗要表达的是对_的强烈愿望。【参考答案】1.比喻失群鸟 离职去官的自己(托身)孤松 归隐田园2.孤鸟的失意 鸟的得其所3.视 听 心理4.坚贞高洁“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诗人自己孤傲正直的人格。5远离尘嚣,甘愿隐退3.送魏大从军【唐】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释】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是诗人的朋友。匈奴犹未灭:借用汉代威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

9、为”的典故。魏绛:春秋时期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三河:古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大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六郡: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冲国。横:横亘。接:连接。 “勿使”两句:运用典故。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曾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文学知识】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射洪(今四川射洪)人。标举“汉魏风骨”,提倡文学中的英雄性格,开启了盛唐一代诗风。【参考译文】侵犯边境的敌人还没有消灭,魏大又去从军戍

10、边保国。与友人在繁华的皇都怅然分别,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执手相约: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冲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雁门山横亘在代州北面,飞狐塞地势险峻,与云中郡连成一片。希望友人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留有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阅读训练】1.首句“匈奴”一词用的是_这一修辞手法,在诗中的作用是_.2.第五句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_,第六句一个“接”字写出飞狐塞_。3.此诗首尾呼应表现在:首句说_,末句说_。4.活用典故是此诗的一大特点。首句用汉代霍去病的故事赞扬_;第二句用春秋时魏降的故事说明_;第四句用西汉赵冲国的故事希望_;第七句用东汉窦宪的故事激励_。5

11、.默写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参考答案】1.借代 以汉代唐 借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2.地理位置的重要 山隘的险峻3.魏大为灭匈奴而从军 希望魏大大败匈奴,立功而返4.魏大从军是以天下为己任 魏大从军是御边保国的壮举魏大驰骋沙场,杀敌立功 魏大扬我大唐国威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4.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唐】张说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注释】梁六:即潭州刺史粱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诗人此时谪居岳州(巴陵)。此诗为送别之作。孤峰:指洞庭湖中的君山,其孤峰突起,景色秀丽。关于君山的传说很多,一说它是湘君姊妹游息之所;一说

12、“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心随湖水共悠悠:自己的心潮随着浩淼无际的湖水悠悠不息。【文学知识】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自武后时代起历任四朝,玄宗时任中书令。盛唐前期文学界的领袖人物。诗作语言质朴,情调豪放自信。【参考译文】友人离开,征帆远去,气蒸云梦的洞庭湖上,那座天天看到的美丽的君山竟然漂浮在湖水上。听说山中神仙虚无缥缈不可相见,我的心潮却随着浩淼无际的湖水悠悠不息。【阅读训练】1.首句中的“秋”字,一方面点明送别的季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借以表达_。2.第二句中的“峰”指洞庭湖中的君山,用一“孤”字,其作用是_。3.第三句中的“不可接”,既指有关君山的传说的_,又指_

13、。4.有人说此诗结句“心随湖水共悠悠”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请作简要分析。5.此诗前二句是实写,后二句是_写;前二句是写景,后二句是_。【参考答案】1.愁情2.以峰之孤表现送人者之孤3.虚无缥缈 友人梁六经洞庭湖入朝4.此句的字面意思是自己的心潮随湖水一样悠悠不息,其心情的具体内容没有说出来。如果我们联系诗人此时谪居岳州的处境,其心情应该是十分复杂的,既有与朋友离别时的惆怅,也可能含有对朋友入朝的钦羡之情。5.虚 抒情5.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注释】情人:有情人。遥夜:漫长的夜晚。怨遥夜:因离别而幽

14、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一整夜。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滋:润湿。“不堪”两句:月光虽可爱,却不能用手抓:送给远方的亲人,只好回屋睡觉,希望得个好梦。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文学知识】张九龄(678740):字子寿,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开元二十二年人宰相。是张说之后又一位文坛宗匠。【参考译文】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了烛灯,月光满屋令人怜;披起衣服,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还是睡吧,睡了或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阅读训练】1.说说此诗是如何做到紧扣题目的?2.写出第三句中的情人的三种含义:(1

15、)_;(2)_;(3)_。3.此诗是如何处理景和情的关系的?4.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诗句也写海上明月,这两句诗是“_。”5.首句“海上生明月”一句为什么用“生”,而不用“升”?【参考答案】1.题目分为两个内容:“望月”和“怀远”。第一句扣“月”;第三句扣“望”;第五、六两句扣“怀”;第七、八两句扣“怀远”。2.好友 恋人 美好的理想3.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用“升”,仅表示月亮的动态,而用“生”,把大海和月亮拟人化,使月亮更加有活力,更加有生气。56.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

16、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释】本词借咏鹰抒壮怀,言其欲像雄鹰搏击狐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声色俱厉,可见作者在郁闷中进发之愤慨。词大概作于作者旅寓河南期间。堵:座,一般为用于墙的量词,词中形容山高。风低削碎中原路:形容鹰在广阔平原上迅疾低飞。削碎:划破。略记寻呼处:略:大略,约略。寻呼处:行猎地方。寻呼:即呼鹰逐兽。杜甫壮游:“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身手:指才能、本领。和谁赌:没有机会与别人比高低。 轩举:意气飞扬。 闲狐兔:奸佞小、恶人的代称。汝:指鹰。【参考译文】几座山峦险峻肃杀,在广阔平原上秋风迅猛急速地掠过大地。天空澄清静谧古今不变。醉

17、酣敞开貂裘,约略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男儿的空有一身武功绝技来和谁一争高下呢?年老了仍然意气飞扬,因为人间还有多少狐兔啊!月黑天的时候,正是鹰出猎的时机,在这样的时刻,我特别想你!【文学常识】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能诗,工骈文,尤以词著称。青壮年时期词风悲壮苍凉。【阅读练习】1.开头三句“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到底在写什么?与“鹰”有什么关系?2.下片首句“男儿身手和谁赌?”中的“赌”字的含义是什么?3.“人间多少闲狐兔”一句中的“闲狐兔”是指什么?4末尾作者说“此际偏思汝”,其中“偏”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渴望?5.这首词通过塑造_形象

18、,表达了作者_的愿望,写得_。【参考答案】1写鹰。字面不出现鹰,却句句写写“鹰”:“山”“风”“空”是鹰翱翔的背景,“寒”“削碎”“碧”以山之高风之猛天空之辽远衬托鹰之高傲威武。2.男子汉的本领不应该用在猎场上,而应该用在为国建功立业上。3.人间的小人恶人4.要像鹰一样在广漠的长空中搏击一番5.搏击长空 铲除丑恶 气势凌厉57.马草行【清】朱彝尊阴风萧萧边马鸣,健儿十万来空城。角声呜呜满街道,县官张灯征马草。阶前野老七十余,身上鞭扑无完肤。里胥扬扬出官署,未明已到田家去。横行叫骂呼盘飧,阑牢四顾搜鸡豚。归来输官仍不足,挥金夜就倡楼宿。【注释】里胥:里:指古代地方基层单位。有以二十五家为里者,有

19、以八十户为里者。胥:泛指吏役。飧(sn):晚上的饭食。阑牢:家畜饲养圈。输官:向官府缴纳。【文学常识】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chng),号竹垞,浙江嘉兴人。诗作有学者气,重才藻,求典雅。【阅读训练】1.开头两句“阴风萧萧边马鸣,健儿十万来空城”描绘了_的景象。其中“健儿”“呜呜”辛辣地讽刺了_。2.第三句至第六句描绘了一幅_的图画。3.第七句至第十句描绘了_横行乡里的丑剧,他们除了催缴马草之外,还_。4.清代诗人_也写过同题诗马草行。5.简析末尾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十万马兵闯入“空城”清兵如临大敌2.县官连夜张灯逼征马草3.里胥(乡吏)4.吴伟业58.秋心三首(其

20、三)【清】龚自珍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文学常识】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倡导革新,反对殖民主义侵略。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诗风奔放清丽,也有伤感情绪。【阅读训练】1.第一句中的“_”字是统摄全文的文眼。2.第三句中的“槎通碧汉无多路”意思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_,第四句“土蚀寒花又此坟”意思是人才就像_。3.颈联从“_”和“_”两个字上,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进一步写自己的苦闷与彷徨。4.尾联中的“窈窕秋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随追求的_,但一个“或”字,又

21、写出诗人此时的_心态。5.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一二五)。【参考答案】1.思 感情郁结,思绪纷乱2.无路可走 寒风中凋谢的花儿在泥土中腐烂3.埋 断4.理想 怅惘5.己亥杂诗(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59.日本杂事诗【清】黄遵宪拔地摩天独立高,莲峰涌出海东涛。二千五百年前雪,一白茫茫积未消。【注释】富士山,是日本的第一大山,海拔三千七百余米,状如芙蓉,四面皆同,积雪洁白如玉,终年不化。【阅读训练】1.第一句中的“_”字是关键,它从_等方面描绘富士山。2.第二句用“莲峰”比喻富士山的_,用“涌”字赋予富士山以_。3.第三句从_角度形容富士山积雪的亘

22、古不化。4.第四句从_角度形容富士山积雪的广大无垠。5.作者黄遵宪在诗歌创作上倡导_.【参考答案】1.高 “拔地”“摩天”“独立”2.圆锥形的美 动感3.时间4.空间5.新派诗60.狱中赠邹容【清】章炳麟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翦刀除辫,乾牛肉作糇。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阅读训练】1.第一句“邹容吾小弟”,语气_,表达了诗人对邹容的_。2.颔联“快翦刀除辫,乾牛肉作糇”总写邹容_,第三句侧重写_,第四句侧重写_。3.第六句“天地亦悲秋”,一方面_,另一方面_。4.尾联表达了作者愿与邹容_的决心。【参考答案】1.亲切 无限深情2.在日本的生活 邹容与满清政府决裂的态度 因革命活动忙碌而顾不上吃饭3.借以赞颂邹容 象征当时恶劣的政治环境4.同生共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