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KCSJ-12蜗杆工艺及铣键槽夹具设计(全套图纸)(1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8604388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KCSJ-12蜗杆工艺及铣键槽夹具设计(全套图纸)(1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KCSJ-12蜗杆工艺及铣键槽夹具设计(全套图纸)(1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KCSJ-12蜗杆工艺及铣键槽夹具设计(全套图纸)(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KCSJ-12蜗杆工艺及铣键槽夹具设计(全套图纸)(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KCSJ-12蜗杆工艺及铣键槽夹具设计(全套图纸)-第 16 页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蜗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夹具设计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目录1. 引言12工艺规程设计12.1 零件的分析12.1.1 零件的作用1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12.2 工艺规程设计22.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22.2.2 基面的选择32.2.3 制定工艺路线32.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52.2.5 确定切削用量73 夹具设计143.1 工序尺寸精度分析143.2 定位方案确定143.3 定位元件确定143.4 定位误差分析计算153.5夹紧方案及

2、元件确定163.6 夹具总装草图16参考文献17致谢181. 引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后的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也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学生应当通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

3、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32工艺规程设计本零件,假设年产量为5000件,每台机器需要该零件1个,备品率为19%,废品率为0.25%,每日工作班次为1班。该零件材料为45,考虑到零件在工作时有很多的要求,所以选择铸造。依据设计要求Q=5000件/年,n=1件/台;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和 废品率分别取19%和0.25%代入公式得该工件的生产纲领 N=Qn(1+)(1+)=7437.5件/年2.1 零件的分析2.1.1 零件的作用题目说给定的零件是ZA蜗杆轴,位于传动系统中,一般与蜗轮配合使用。主要作用

4、是用于空间交错的两轴间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传动机构。零件上有两个的轴段,用于与轴承内圈相配合,其支承作用。零件上有带键槽的的轴头用于与联轴器相连接传递运动和动力。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蜗杆轴这个零件从P108页1零件图上可以看出,它一共有四组加工表面,而这四组加工表面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将这三组加工表面分述如下:1.以两端中心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的加工表面包括:两端中心孔以及端面和倒角的加工。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两端中心孔,这要是因为中心孔的轴线要用作后面加工的定位和工序基准。2.以轴头外圆面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的加工表面包括:轴段外圆面、一个的键槽、轴段外圆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轴段

5、外圆面、一个的键槽,这是用来连接联轴器的。3.以两个轴段外圆面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的加工表面包括:两个轴段的外圆面及左边倒角、右边定位轴肩。其主要加工表面为两个轴段的外圆面,这是用来与轴承内圈配合用于支承的。4.以分度圆直径为的ZA蜗杆螺旋面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的加工表面包括:分度圆直径为的ZA蜗杆螺旋面、轴段外圆面及两侧的退刀槽。主要加工表面为分度圆直径为的ZA蜗杆螺旋面,这是用来与蜗轮配合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这四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轴头外圆面,两个轴段外圆面,轴段外圆面把两端中心孔轴线AB作为公共基准,有圆跳动要求。键槽两侧面相对于公共基准AB有对称度要求。由以

6、上分析可知,对于这四组加工表面而言,我们可以先加工两端中心孔这一组加工表面,然后以其轴线为基准,借助夹具进行其他三组表面的加工,并且保证它们之间的形状精度要求。2.2 工艺规程设计2.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45钢,考虑到蜗杆在传动过程中收到的振动,载荷,受力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应该选用锻件,以便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工作可靠,由于零件产量为中大批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可以采用模锻成型,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2.2.2 基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

7、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3(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而言,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但对于本零件来说,所有表面都需要加工,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取最大外圆面作为粗基准。(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设计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相重合,可以减少定位误差和基准不重合引起的误差,因此选择两中心孔的公共中心线作为精基准。2.2.3 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得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

8、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艺一:锻造工艺二:去飞边工艺三:铣端面,打中心孔工艺四:粗车外圆,以中心轴线为精基准。工艺五:半精车外圆,倒角,车退刀槽工艺六:铣键槽工艺七:车螺纹工艺八:粗磨外圆工艺九:精磨轴颈及轴头,螺纹面工艺十:研磨螺纹面工艺十一:去毛刺工艺十二:检验入库2.工艺路线方案二工艺一:锻造工艺二:去飞边工艺三:铣端面,打中心孔工艺四:粗车外圆,倒角,车退刀槽工艺五:半精车外圆面工艺六:铣键槽工艺七:粗磨无粗糙度要求外圆面工艺八:粗磨,精磨轴颈,轴头工艺九:车螺纹工艺十:粗磨,精磨螺纹面工艺十一:研磨螺纹面工艺十二

9、:去毛刺工艺十三:检验入库3.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与分析上述两个工艺路线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对于整个蜗杆轴一起加工,减少装夹次数,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有效防止了加工产生的应力对后加工工序的影响;方案二对不同部位进行粗、半精、精加工,不能对一台机床进行连续运用。综合比较选择工艺路线方案一。工艺一:锻造工艺二:去飞边工艺三:以作外圆面为粗基准车端面,打中心孔。选择六角车床工艺四:粗车蜗杆轴所有外圆面,以中心孔轴线为精基准。选择普通车床工艺五:半精车外圆,倒角,车退刀槽,以中心孔轴线为精基准。选择普通车床工艺六:铣键槽,选择两个外圆面作为基准,选择普通立式铣床,采用专用夹具。工艺七:车螺纹,选择两个外圆

10、面作为基准,选择普通车床,采用专用夹具。工艺八:粗磨轴头外圆面,两个轴段外圆面,轴段外圆面及螺纹面,以两中心孔轴心线为基准。采用普通磨床。工艺九:精磨轴头外圆面,两个轴段外圆面,轴段外圆面及螺纹面,以两中心孔轴心线为基准。采用普通磨床。工艺十:研磨螺纹面工艺十一:去毛刺工艺十二:检验入库考虑到本零件在结构上的特点,显然上述方案还有一些欠考虑之处。例如加工与轴承配合轴段的定位轴肩时,定位轴肩在模锻上不易直接加工出来,采用车床加工更合适,因此,这应该列为单独的一道工序。综合考虑,工艺路线方案为:工艺一:锻造工艺二:去飞边工艺三:以作外圆面为粗基准车端面,打中心孔。选择六角车床工艺四:粗车蜗杆轴所有

11、外圆面,以中心孔轴线为精基准。选择普通车床工艺五:车制两个定位轴肩,以及两个轴段退刀槽,以中心孔轴线为精基准。选择普通车床工艺六:调制工艺七:半精车外圆,控制轴线方向的各个轴段的长度。以中心孔轴线为精基准。选择普通车床工艺八:倒角工艺九:铣键槽,选择两个外圆面作为基准,选择普通立式铣床,采用专用夹具。工艺十:车螺纹,选择两个外圆面作为基准,选择普通车床,采用专用夹具。工艺十一:淬火工艺十二:粗磨轴头外圆面,两个轴段外圆面,轴段外圆面及螺纹面,以及磨制过渡圆角,以两中心孔轴心线为基准。采用普通磨床。工艺十三:精磨轴头外圆面,两个轴段外圆面,轴段外圆面及螺纹面,以两中心孔轴心线为基准。采用普通磨床

12、。工艺十四:研磨螺纹面工艺十五:去毛刺工艺十六:检验入库2.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蜗杆零件材料为45钢,硬度为217255HBS,生产类型为中、大批生产,采用普通模锻,精度IT13。根据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轴段外圆面这段轴表面粗糙度为1.6,需要粗车,半精车,粗磨,半精磨加工。直径加工余量为2Z=7mm。2. 轴段沿轴线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长度余量取4mm,模锻斜度为5。3直径25轴段外圆面这段轴无表面粗糙度要求,需要粗车,半精车,直径加工余量为2Z=7mm。4直径25轴段沿轴线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长度余量取3.

13、5mm,模锻斜度为5,外圆角为R4。5.外圆表面(直径30及直径36及直径30)考虑外圆表面直径30加工长度为18,与其连接的外圆表面直径为36mm且加工长度为7,为简化模锻毛坯的外形,现直接根据外圆面直径36取毛坯直径,此段需粗车,半精车。直径加工余量为2Z=7mm。6外圆表面(直径30及直径36及直径30)沿轴线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长度余量取3.5mm,模锻斜度为5,外圆角为R47.蜗杆外圆面直径60这段轴表面粗糙度为0.8,需要粗车,半精车,粗磨,半精磨,粗研加工。直径加工余量为2Z=10mm。8. 蜗杆外圆面直径60沿轴线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长度余量取3.5mm,模锻斜度为20,外圆角为R

14、6。9外圆表面(及直径36及直径30)考虑到与直径30连接的外圆表面直径为36mm且加工长度为7,为简化模锻毛坯的外形,现直接根据外圆面直径36取毛坯直径,此段需粗车,半精车。直径加工余量为2Z=7mm。 10外圆表面(及直径36及直径30)沿轴线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长度余量取4mm,模锻斜度为5,外圆角为R6。2.2.5 确定切削用量1) 车外圆面工步号工步内容加工余量(mm)基本尺寸经济精度01粗车左端面227IT1202粗车右端面243IT1203粗车27外圆面227IT1204粗车32端面232IT1205粗车32外圆面232IT1206粗车43端面243IT1207粗车43外圆面243

15、IT1208粗车39外圆面2.539IT1209粗车70左端面270IT1210粗车70外圆面370IT1211粗车70右端面270IT1212粗车43左端面243IT1213粗车43外圆面243IT1214粗车39外圆面2.539IT1215半精车左端面1.623IT1016半精车右端面1.634IT1017半精车23外圆面1.3823IT1018半精车28端面1.528IT1019半精车28外圆面1.528IT1020半精车34端面1.534IT1021半精车34外圆面1.634IT1022半精车39外圆面1.539IT1023半精车34外圆面234IT1024半精车64左端面1.564.

16、5IT1025半精车64外圆面1.664IT1026半精车60.8右端面1.560.8IT1027半精车34外圆面234IT1028半精车39外圆面1.539IT1029半精车34外圆面1.834IT1030粗磨左端面0.421.4IT831粗磨右端面0.430.4IT832粗磨30.4外圆面0.230.4IT833粗磨60.8外圆面0.2560.8IT834粗磨20.24外圆面0.1220.24IT835精磨60.3外圆面0.1560.3IT62) 铣键槽铣刀:直柄键槽铣刀 (根据GB/T1112.1-1997)d=6mm,l=10mm,L=45mm采用一次行程铣键槽,=3.5mm,垂直切入

17、时 =14mm/min,纵向切入时=47mm/min。3) 蜗杆螺纹刀具:选螺纹刀,材料硬质合金取f=5mm/r,两次粗加工的加工余量=4mm,半精加工的加工余量= 1.6mm ,粗磨加工余量=0.25mm,精磨加工余量=0.15mm。4) 工艺三:以作外圆面为粗基准车端面,打中心孔本工序采用计算方法1.加工条件工件材料:45钢正火,模锻加工要求:车端面,打中心孔机床:普通车床C620-1刀具:刀具材料 YT15,刀杆尺寸1625mm2 , , , , ,刀尖半径 中心钻:带护锥的中心孔刀具,基本尺寸为d=4mm2.计算切削用量1)粗车右端面(1)选择背吃刀量。根据已知条件,单边余量Z=2mm

18、,所以取=2mm。(2)选择进给量。查表得,f=0.4mm/r。(3)选择切削速度。工件材料为热轧45刚,由表知,当=2mm,f=0.4mm/r时,=100m/min。(4)确认机床主轴转速=1000v/=100043=740.6r/min从机床主轴箱标牌上查得,实际主轴转速为680r/min,故实际切削速度/1000=3.14(5)校验机床功率。由表知,单位切削力查表其它切削条件修正系数为1,故主切削力=2305N切削功率=2124.3/60000KW=3.25KW,由机床说明书知,普通车床C620-1主电动机功率为7.62KW,取机床效率=0.8,则=3.25kW/0.8=4.06KW所以

19、机床效率够用。2)粗车左端面(1)选择背吃刀量。根据已知条件,单边余量Z=2mm,所以取=2mm。(2)选择进给量。查表得,f=0.3mm/r。(3)选择切削速度。工件材料为热轧45刚,由表知,当=2mm,f=0.3mm/r时,=100m/min。(4)确认机床主轴转速=1000v/=100027=1179.5r/min从机床主轴箱标牌上查得,实际主轴转速为1000r/min,故实际切削速度/1000=3.14(5)校验机床功率。由表知,单位切削力查表其它切削条件修正系数为1,故主切削力=2305N切削功率=1659.6/60000KW=2.35KW,由机床说明书知,普通车床C620-1主电动

20、机功率为7.62KW,取机床效率=0.8,则=2.35kW/0.8=2.93KW所以机床效率够用3)粗车的外圆面(1)选择背吃刀量。根据已知条件,肩轴采用一次切削,另两个外圆面采用二次切削,取=2mm。(2)选择进给量。查表得,f=0.4mm/r。(3)选择切削速度。工件材料为热轧45刚,由表知,当=2mm,f=0.4mm/r时,=100m/min。(4)确认机床主轴转速=1000v/=100043=740.6r/min从机床主轴箱标牌上查得,实际主轴转速为680r/min,故实际切削速度/1000=3.14(5)校验机床功率。由表知,单位切削力查表其它切削条件修正系数为1,故主切削力=230

21、5N切削功率=2124.3/60000KW=3.25KW,由机床说明书知,普通车床C620-1主电动机功率为7.62KW,取机床效率=0.8,则=3.25kW/0.8=4.06KW所以机床效率够用。4)粗车的外圆面(1)选择背吃刀量。根据已知条件,单边余量Z=2.3mm,所以取=2.3mm。(2)选择进给量。查表得,f=0.5mm/r。(3)选择切削速度。工件材料为热轧45刚,由表知,当=2.3mm,f=0.5mm/r时,=100m/min。(4)确认机床主轴转速=1000v/=100070=454.96r/min从机床主轴箱标牌上查得,实际主轴转速为500r/min,故实际切削速度/1000

22、=3.14(5)校验机床功率。由表知,单位切削力查表其它切削条件修正系数为1,故主切削力=2305N切削功率=2958.23/60000KW=5.419KW,由机床说明书知,普通车床C620-1主电动机功率为7.62KW,取机床效率=0.8,则=5.419kW/0.8=6.77KW所以机床效率够用。5)粗车32外圆面(1)选择背吃刀量。根据已知条件,单边余量Z=2mm,所以取=2mm。(2)选择进给量。查表得,f=0.3mm/r。(3)选择切削速度。工件材料为热轧45刚,由表知,当=2mm,f=0.3mm/r时,=100m/min。(4)确认机床主轴转速=1000v/=100032=995r/

23、min从机床主轴箱标牌上查得,实际主轴转速为1000r/min,故实际切削速度/1000=3.14(5)校验机床功率。由表知,单位切削力查表其它切削条件修正系数为1,故主切削力=2305N切削功率=1659.6/60000KW=2.77KW,由机床说明书知,普通车床C620-1主电动机功率为7.62KW,取机床效率=0.8,则=2.77kW/0.8=3.46KW所以机床效率够用2)粗车27外圆面(1)选择背吃刀量。根据已知条件,单边余量Z=2mm,所以取=2mm。(2)选择进给量。查表得,f=0.3mm/r。(3)选择切削速度。工件材料为热轧45刚,由表知,当=2mm,f=0.3mm/r时,=

24、100m/min。(4)确认机床主轴转速=1000v/=100027=1179.5r/min从机床主轴箱标牌上查得,实际主轴转速为1000r/min,故实际切削速度/1000=3.14(5)校验机床功率。由表知,单位切削力查表其它切削条件修正系数为1,故主切削力=2305N切削功率=1659.6/60000KW=2.35KW,由机床说明书知,普通车床C620-1主电动机功率为7.62KW,取机床效率=0.8,则=2.35kW/0.8=2.93KW所以机床效率够用3 夹具设计3.1 工序尺寸精度分析本工序加工键槽,保证轴肩与键槽右端的长度为16,和外圆到键槽底部的距离43.5及键宽16该工序在X

25、6132机床上加工,零件属于中批量生产。3.2 定位方案确定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该工件必须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现根据加工要求来分析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目及基准选择的合理性。(1) 为了保证43.5必须限制Z向的移动及X向的转动。(2) 为了保证16和槽面的对称度必须保证Z向的转动,X向的移动,Y向的转动。(3) 为了保证轴肩与键槽右端的长度为16,必须限制Y向的移动。3.3 定位元件确定综上分析:为了限制六个自由度,其中的Z移动Z转动X移动X转动用两个V型块限制,Y移动由右端V型块上带有一挡块挡在的右端面限制,Y的转动由的外圆柱面上的夹紧力限制。3.4 定位误差分析计算注:V型块夹角=90。

26、基准位移误差:工件以外圆柱面在V型块定位,由于工件定位面外圆直径有公差D,因此对一批工件来说,当直径由最小DD变大到D时,工件中心(即定位基准)将在V型块的对称中心平面内上下偏移,左右不发生偏移,即工件由变大到,其变化量(即基准位移误差)从图(a)中的几何关系退出:Y=基准不重合误差:从图(b)中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假设定位基准不动,当工件直径由最小DD变到最大D时,设计基准的变化量为,即基准不重合误差B=。从图(c)中可知,设计基准为工件的下母线。即,上述方向由a到a与定位基准变到的方向相反,故其定位误差D是Y与B之差. D=YB=0.207D=0.2070.01=0.00207D=0

27、.00207T 即满足要求3.5夹紧方案及元件确定工件在定位时为了保证定位的精度需要在外圆面上加个压板。3.6 夹具总装草图见CAD图纸 参考文献1 熊良山 严晓光 张福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2 柯建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3 赵家齐.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11月4 王伯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5 吴宗泽 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致谢在这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不少问题。都是请教何老师才得以解决,当然也少不了周围同学的指点和帮助。在此,向这些关心和帮助我们的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