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_.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8596692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_.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记承天寺夜游_.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_.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_.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君子,要么是 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别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 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 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抒抒怀。你能说出相关描写月亮的诗句 吗?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王维7、举杯望明月,对钦成三人。一李白二、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 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 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

2、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 何正臣等说他写诗挖苦了 “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 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后 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 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66岁。死后谥“文忠公”。三、朗读训练师范读(注意停顿、语调、语速、语气、感情)1、 生挑战(男女各一人)评:“何夜无月”读出朋友间志同道合的深情;读出两个“闲人” 豁达的人生态度;读出赏月的欣喜之情。2、 自由朗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互读或大声朗读等,注意体会感情)全体朗读/男女生两组,每组一句接读。再次速读课文

3、扫清字词句障碍,并思考: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美,触景生情。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结合相关语句去回答。“庭下如积水空明”发挥奇特想像,用了新奇的比喻。3、文章记叙了作者与友人一次月夜游赏的经过,如果从文章中提炼 出一个关键词,大家会选择哪个? “闲:从哪些细节能够看出他们 的“闲” ?入夜即睡,闲也;见月色美好,欣然起行,闲也;看松柏影子如此仔 细,闲也。赏月的只有两人,别人都是忙人,用别人的忙来反衬两人 的闲。唯其闲,才夜游,才赏月夜之景。4、那么,这里的“闲”到底是什么意思?课文下的解释是“清闲的”, 你有何看法?清闲的:苏轼当时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

4、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 “签书公事”,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张怀民也是被贬谪到黄州, 挂了一个闲职。他们“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所以清闲。有闲情雅致的:并不是所有清闲的人,都会有如此雅兴。现代生活 中有许多闲人,他们宁愿把时间掷在搓麻将、玩游戏之上,是想不到 安静喜悦地赏月的。可见,这里的闲还是“闲适”的闲、“闲情雅致” 的闲。(学生能够自由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有理。但更多的要学生理解到闲 情雅致的闲。)5、有参考书说这个“闲”除了上面说到的两层意思外,还有对自己 被贬谪的牢骚不平,有愤激,有悲慨。你的看法如何?能够结合文中 的语句或苏轼的身世来分析。并没有这种郁郁不得志的牢骚与愤激。从

5、文中“欣然” 一词能够看 出作者内心的喜悦与闲适,从文中的写景句也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李白思乡之时,他眼里的月色如霜,冷冷地,烘 托出凄清的心境;而文中描写月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 横,盖竹柏影也”,把月色比作空明澄澈的水,把竹柏影比作水中的 藻苻,这样美妙空灵的境界折射出的是“廓然无一物”的内心,是一 种虽处逆境依然豁达的人生态度。这是寓情于叙,融情于景,让人处 处感受到作者乐在其中的闲情。从苏轼的经历来看,也并不会有这种情绪投射。苏轼坚持自己对政 局的看法,决不随波逐流,所以他的一生,屡遭贬谪,历经八州,身 行万里。但始终释然安然。被贬至杭州时,他筑苏堤,造福

6、百姓,诗 云“我本无家更安在,故乡无此好湖山”;贬至密州,他“老夫聊发 少年狂”,抒报国之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发抚慰之语;贬黄州,初到之时,他感慨“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 山觉笋香”,与友人游清泉寺,更是留下“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 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豪语;贬惠州,他“不辞长作岭南人”, 表露“我心安处即我家”的胸怀。他跨越儒道两家,得志时进取,失 意时释然,宠辱不惊,进退自如。所以,虽遭贬谪,看到月色喜人, 他“欣然起行”,依然有闲情雅致夜游赏月。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与实际并不相符,由于并非每夜都能见 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

7、义?明确: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 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 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作者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 “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真谛。这也正是 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7、体味作者的心情:欣然起行(欣喜之情)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遂(不假思索中有 点激动)寻(有急切访友之情)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喜悦)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沉着)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五、指导背诵本文融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可分三个层次来背诵。 叙事:元丰六年十月十

8、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写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抒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六、归纳总结作者寻友访寺,写月夜美景,然后将眼前即景推展开去,兼及身世, “何夜无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罹文字 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有进取之心, 这种心情在文中表现为旷达,希望苏轼的在天之灵能感受到我们今天 对于他的美好祝愿,愿他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七、板书设计(略)八、布置作业请你为苏轼与张怀民在寺庭漫步赏月时设计一段话(注意结合背景,合理地想象,揣测人物的心情)请为本文画一幅插图(注意人物、景色、意境的配合)1、 江山风月本无主,闲者即是主人。今天我们也来尽尽地主之谊,学学古人,借美妙的月景和古人对对话,现在我们要充满激情的 对被贬黄洲的苏轼说几句鼓励的话。注意每句都要带“月”字, 学生说话活动,格式是:苏轼,我想对你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