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研究_袁笑.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845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研究_袁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文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研究_袁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文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研究_袁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研究_袁笑.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 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重庆师范 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 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 学位 论文 作者完 全了 解 重 庆师范 大学 有关 保留、 使 用学 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和磁 盘,允许 论文被 查阅和借 阅。本 人授权 重 庆师范 大学 可以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2、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硕士研究生:袁笑 指导教师:曾雪梅副教授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英语 ) 所在学院:外国语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二 一 五年五月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A Research of English Reading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3、in Senior High School Candidate : Yuan Xiao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essor Zeng Xuemei Major: Subject-centered in Instruction (English) Colleg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May, 2015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推进,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着大的机遇和挑战。要 使高中

4、英语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改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在高中英 语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普遍认为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头戏。首先,在近年来的高 考试题中阅读理解的比重逐渐加大,这也是最实际的问题。另外,学生的阅读能 力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掌握语言的深度和广度,是英语实际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 部分。阅读教学也因此成了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头戏。然而,虽然教师重视阅读, 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但学生似乎没有多大收获。 一直以来,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解就是:只要学生记住了足够多词汇,搞懂 了句法和语法,再通过不断的阅读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提高。所以在阅读 教学时,偏重对词汇、重难点句

5、子和语法的记忆与理解,忽略对学生阅读策略以 及阅读 兴趣的培养。 本文围绕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开展研宄,主要目的是对英语阅读课堂 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促进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该研宄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研宄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通 过开展该研究能够对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促进作用。研 究者还介绍了课堂教学设计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宄现状,以及与其相关的 系统论、学习论、教学理论和图式理论基础。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高 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构成要素。在具体的研究中,研宄者 提出了 “ 为什么要进行英语课堂教

6、学设计 ” 和 “ 怎样做好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 ” 两个研究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宄法、行动研宄法等研究方法,对重庆 市石柱中学两名教师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样本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三 单元 Journey down the Mekong 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 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对具有 实践代表性的个案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六个要素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做细 致的对比分析。其次,在此基础上,研宄者对此课也做了详细的课堂教学设计。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要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们必 须要重视对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在实践过程中,要遵 循系统性、

7、面向全体学生以及注重教学资源整合性等六项原则。研宄最后提出了 本研宄的一些局限与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研宄的方向。 关键 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 I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A Research of English Reading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in Senior High School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English teaching is facing g r e a t c h a n c e and challenge. We have to

8、change and improve our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in order to make English teaching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As f o r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is greatly important f o r b o t h students and teachers. Firstly, the proportion of reading comprehens

9、ion in c o l l e g 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been rising gradually. Besides, whether students g r a s p E n g l i s h well can be known through students5 reading ability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English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 reading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E n g l i s h teach

10、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However, although teachers know the impor t a n c e of reading and have spent much time on it, students get little. For a long time, m o s t teachers thought that as long as students can remember enough vocabularies and know how to analyze sentences and grammar, their read

11、ing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y w i l l be improved. Because of that,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 they spent most time on v o c a b u l a r y , grammar and the analysis of difficult and key sentences, and paid less attention on cultivating students5 reading strategies and reading interest. The research

12、aims to improve English reading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of senior high school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The introduction tells us the b a c k g r o u n d ,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English reading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in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After that, the researcher compares and then

13、analyzes them based on the six m a i n elements of English reading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the principles and i t s r e l a t e d theories. Finally,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researches above, the resear c h e r a l s o m a k e s a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Because of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

14、er thinks tha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 u a l i t y of English reading classroom teaching, firstly teachers should value and l e a r n the theories related to reading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Secondly teachers s h o u l d f o l l o w the six main principles such as systematicness, meeting the nee

15、ds of all students. Finally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some limitations, shortcoming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Key words: English of Se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HI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目录 . I 财懸 . II 1弓丨 W . 1 1.1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研宄背景 . 1 1.2研宄意义和目的 . 1 1.2. 1研究意义 . 1 1.2. 2研宄

16、目的 . 2 2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3 2. 1文献综述 . 3 2. 1. 1国外对教学设计的研宄现状 . 3 2.1.2国内对教学设计的研宄现状 . 4 2.1.3国外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宄 . 5 2. 1.4国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宄 . 6 2. 2理论基础 . 7 2.2. 1系统理论 . 7 2. 2. 2学习理论 . 7 2. 2. 3教学理论 . 8 2.2.4图式理论 . 8 3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 . 10 3. 1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遵循的原则 . 10 3. 1. 1系统性原则 . 10 3. 1. 2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 10 3. 1.3注重对

17、教学资源的整合 . 10 3. 1. 4注重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 11 3. 1. 5注重对阅读课堂活动的设计 . 11 3. 1. 6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 . 12 3. 2.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 . 12 3. 2. 1对课堂教学对象的分析 . 12 3. 2. 2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分析 . 13 3. 2. 3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 13 3. 2. 4对教学方法的分析 . 14 3. 2. 5对教学过程的分析 . 15 3. 2. 6对教学评价的分析 . 16 3. 3研宄设计 . 16 3. 3. 1研宄问题 . 16 3. 3. 2研究对象 . 17 3. 3

18、. 3研宄方法 . 17 3. 4研宄过程 . 17 3. 4.1教学设计对比总结 . 17 3.4.2笔者的课堂教学设计 . 22 IV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4会吉 i吾 . 3 参考文献 . 31 附录 A:教师 1的课堂教学设计 . 31 附录 B:教师 2的课堂教学设计 . 31 致谢 . 41 V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引言 1.1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英语己经成为 21世纪衡量个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 一。对于现今的高中生来说,首先,英语学习是高考的必然要求,其次,英语是 他们将来进行人际交往、生存发 展、提高自身能力的必要条件。新

19、课标要求 “ 以人为本 ”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社会的需要,也要使不同学生的发展 需要得到满足。所以,教师必须时刻反思先前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学习 新的教育理论,实践新的教学方式。 高中新课标实验稿中提到:义务基础教育阶段要以培养学生的听、说、 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为基础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 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同 时也是学生接受信息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缺少真实语言教学环境 的我国 英语教学中,阅读就成为了有效进行英语教学的首选途径。而在高中英语 阅读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都倾向于对阅读材料中语言

20、知识的学习,例如词 汇、句法结构和语法。当然,随着新课改的推动,现在很多教师也会带领学生分 析语篇材料,但大多是简单地做几道练习题,或是直接带领学生翻译文章,完全 忽略了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说起。 1.2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1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 关注课堂教学的设计,但经过实地观察以及交流访谈,我们发现,多数教师对英 语课堂教学的设计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这是受到了教师个人学识和教学实践的限 制。我们常讲,做一件事情,既要知道怎么做,又要知道为什么做, “ 知其然不 知其所以然 ” 是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21、设计的大敌,学科教师不能够形成稳定成熟的 教学风格,学生也无法领悟学科教学的真谛。 研宄者通过对支撑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研宄的呈现,特别指出英语 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以期引发广大英语教师对教学实践理论的关注与 思考,这本身对理论的认知推广和实践验证具有 重要意义。通过本研宄,对英语 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策略进行反思和元认知,以期对学科教学方法相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引言 关理论做一点补充。研宄者还希望可以使高中英语教师对阅读课堂教学设计有更 深的认识,尊重学科教学的基本教育规律,储备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 念,有助于推动教师个人发展,形成比较有特征的英语教师

22、发展路径。 实践意义 人们可以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接触社会。在高中的英语教 学中,阅读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师对阅读课也比较重视,花费的时间也比较 多,但是学生却收效甚微,并且越学越没劲。长期以来,英语阅读课多是以教师 滔滔不绝地讲解为主:先逐个分析单词,然后课文,分析课文重难点句子和语法, 对阅读策略、阅读动机以及阅读兴趣的培养很少甚至没有得到贯彻。本文从查找 大量关于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资料出发,之后在高中的教学实践中,运 用英语教学设计原理,结合本人和其他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积累的经验以 及对典型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案例的细致分析,对广大的一线高中英语教师将有 着普

23、遍 的指导意义。 1.2. 2研究目的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 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从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设计入手,以解决 “ 为什么要 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 和 “ 怎样做好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 ” 为目的,在国内 外对教学设计和英语阅读教学研宄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案例总结分析以及亲身 实践操作,探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自己的一 些看法。期望本人的研究能够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更深入的认识到英语课堂教学设 计的重要性,并且能积极的投入到自身的教学实践当中 。 2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文献综述

24、和理论基础 2. 1文献综述 2. 1.1国外对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从 20世纪 50年代西方教学设计研宄开始起步,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经历了 三代:第一代是程序教学设计,代表人物为斯金纳;第二代是系统教学设计,加 浬为代表;第三代则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乔纳森为代表。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B.F.斯金纳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 的学习理论,进而又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和教学模式。其中由他提出的程序教学理 论对 19世纪 50-60年代风行美国乃至其他许多国家的程序教学运动起到了极大了 指导和推动作用。程序化教学设计主要有:第一,由斯金纳首创的教学设计程序 一一直线式程序。该程序执行

25、中,教师把材料分成一连串的小步子,每个小步子 包含较少内容,但彼此之间要相互联系。这样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学习一步一 步展开,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其次是由美国学者 A.克劳德提出来衍枝式程序。因 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已有的知识储备不同,学习材料本身的难易程度 也不同,所以有人便在直线式程序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另外两种变体,其中一种 就是衍枝式程序。它也是把学习材料分成若干个小步,但是,每一步要比直线式 程序所设计的步子要大,并且项目的容量也较大。首先,学生掌握一个逻辑单元, 之后进行多样测验,由该测验结果决定下一步的学习。这种教学设计程序的优点 之一便是能够有效消除不同能力的学生之间的学习

26、差异。第三种是分支式教学设 计程序,由美国心理学家凯 .H提出。这一模式是直线式和衍枝式的结合,其遵循 的始终是主序列,然后由一个支序列来补充主序列。学生通过支序列学习之后, 直接 进入到主序列的下一个问题上,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 转引自 孙华, 2013:79)。 20世纪 70年代,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其标志是加涅 的教学设计原理。在其教学设计原理 ( 加涅, 2005:45)中,加涅认为教 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首先,他提出了 “ 为学习设计教学 ” , 这也是他的核心思想。其次,他还指出,教学时影响学习的所有因素都必须考虑, 即考虑学

27、习的条件。学习的条件有内部与外部条件之分。为了分析学习的内、外 部条件,加涅又提出了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学习过程可 以看成是由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预期系统三者协同作用的过程。加涅认为 , 只有内、外部条件共同其作用,才能促使学习的发生,而教学所要做的就是要合 3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理安排这些外部条件,来支持、激发、促进学习的内部条件,那么这就要求整体 设计教学,提前做有关方面的统筹,例如教学分析、展开以及评价等方面,即进 行系统化的教学设计。 20世纪末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观在美国兴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比较重视学 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理解新

28、知识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在教学观上注 重高级思维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在复杂情境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并且建构主义 大多认同学习条件是复杂的学习环境、真实的学习任务以及社会协商,提倡用多 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理解知识建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之后,在建构 主义的理论基础上,乔纳森 ( 1992: 23)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观。他认为如果 教学设计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采纳一些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教学设计可能产 生 以下转变: (1) 应该协商而非强加教学目标; (2) 在分析任务和内容时,不要把它们过多的集中在提前制定的单一的学习 路线上; (3) 预先设计的教学策略不应该在教学设计的目标中

29、过多体现; (4) 在对学习进行评价时,标准参照不应该太多。(转引自皮连生, 2000:31) 纵观以上三代教学理论的发展,教学设计理论经历了从以 “ 教 ” 为中心到以 学为中心。以斯金纳为代表的程序教学设计和以加涅为代表的系统教学设计把教 师的 “ 教 ” 看作教学设计的中心,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强调教师的主导地 位,学习者被动接受,受控于教师。而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学设计则把学 生的 “ 学 ” 作为整个教学设计的中心,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部分,教师只是对 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这是教学设计理论的进步,但是也应该看到过 分强调以 “ 学 ” 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也容易走上另

30、一个极端,所以教师在进行教 学设计时应同时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切勿过度凸显一种因素而导致另一因 素的缺失。 2. 1.2国内对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1974年加浬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问世标志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开始,世界各国开始对教学设计进 行广泛的研宄与实践。从 20世纪 90年代开始, 我国出现了三股主要力量开始对教学设计进行研宄。第一支研宄队伍主要由乌美 娜、李克东等组成,他们以教育技术学位为出发点首次对教学设计进行研宄。例 如,由乌美娜主编的教学设计 ( 1994年版)详细而专业的定义了教学设计。 以皮连生、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研宄人员组成的第二支教学设计研宄队伍,开始 关注于教

31、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教学设计的实 4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践操作。例如皮连生主编的教学设计 -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第一版)是在多 轮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写成的教材,它从陈述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和课堂教学 过程等教学设计的主要方面系统论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所依据的心理学原理和方 法。第三支研宄队伍是由教育论工作者组成。钟启泉教授把日本教学设计中的 “ 授 业最优化 ” 理念与前苏联的控制教学论引进到中国,又发表了从现代教学论看 教学设计原理与课题的文章,从现代教学论出发阐述了对教学设计的一些观点 与看法。在现代教学技术 ( 2005)中,主编

32、皮连生、刘杰从现代教学设计的 学习与教学理论出发,陈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 媒体,课堂评价以及课堂管理等方面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从开始单一关注程序化教学, 逐步发展到综合心理技术、评价测量与管理的多维领域。但是,相比国外对教学 设计的研宄,我国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多以研宄教育心理和学习心理 等普遍规律如何运用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而在现代教学设计与具体学科结合这一 方面所做的研宄较少。但不可忽视的是,对教学设计与具体学科之间联系的重视 就是对教学设计应用研宄的重视 与关注。教学设计除了给予各个学科的教学与学 习以理论指导

33、外,还应该结合每门学科的具体特征体现出多样性、灵活性与针对 性。本课题研宄的创新之处就在于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结合高 中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结构,在分析高中英语教 学设计的系统组成部分的基础之上,通过课堂记录、对比分析总结部分有代表性 的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加上自己的实际操作,为不断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2. 1.3国外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从文献资料来看,近二十年来国外专家学者对英语阅读的研宄更加深化,对 我国英语阅读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Aebersold认为在阅读课程设计之时,首先,

34、 教师要明确课程目的。在此之前,教师还应该对学生阅读效果的评估措施进行设 计。教师要对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有所了解,因为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 (Aebersold.J.A, 2006)。 Grabe&Stoller认为,要想使学习者能够更好的阅读,首先, 教师要抛弃之前哪些过时的阅读理论。其次,摒弃长期以来建立在自身阅读经验 基础之上的直觉。最后,教师还应在课堂上进行包括学习者的词汇水平,阅读的 熟练程度等方面的阅读调查研究,促使学习者的阅读水平得到提高 ( Grabe &Stroller.F丄, 2000)。 Anderson对第二语言阅读教学中所运用的策略做了详细介 绍,其中包括如何激

35、发学习者的背景知识、指导学习者如何进行词汇理解、提高 阅读速度、应用阅读策略以及教师如何评估学习者的阅读过程,选择合适的阅读 5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材料和如何有效进行教学设计等 (Anderson.N.J, 2009)。 1977年, Rumelhart提出了 相互作用心理学模式。该模式证明,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对信息的处理不仅由低层 次到高层次,高层次也会影响低层次。此外, Rumelhart还提出了 “ 知识库 ” 的概 念。仿照计算机语言处理的模式,假定读者头脑中也存在一个信息中心,那么该 信息中心就存在六个知识库。这六个知识库分别为特征库、字母库、字母组合库、

36、 词汇库、句法库和语义库。其中,在阅读过程中,特定的知识库对应特定的某个 方面。因此,他建议教师可以通过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这六个方 面的智 力,健全学生大脑里的知识库。 ( Rumelhart.D.E, 1977)。 VanDijk&Kintsch提出 以篇章层次为视角分析阅读过程。他们主张,从文章的结构出发再创造文章内容, 即文章的语义结构。这种从篇章层次着手进而分析阅读过程的思想,对学生理解 作者观点、意图以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深层次结构的剖析都有所帮助 (Van Dijk & Kintsch, 1978)。 2. 1.4国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宄也

37、开始增多,大多围绕阅读教学的策略、 阅读教学的设计等方面开展研宄。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教师韩程凤 (韩程凤, 26-28) 指出,因为缺少有效的学习策略,高中学生在阅读中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她提出, 无论在阅读前,阅读中还是阅读之后,教师都应该做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河北邯郸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葛秀霞与陈慧轩在(葛秀霞与陈慧轩 ,5)中提 到,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把学生的年龄、知识面、生活实践等特点考虑在内, 并能够结合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出现 的错误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甘肃省天水市第九中学的优秀教师武艳萍

38、在所著文章(武艳萍, 11)中对阅读内容 与方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她指出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丰富阅读内 容,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同时也要在阅读方法与习惯上面给与耐心指导。 林新华(林新华, 43)认为,应采取任务型教学和交互补偿的教学模式。英语 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的每个环节时,都要对每个任务设定具体的目标。教师和学 生的方向明确,教学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在阅读环节设计时,要注重活动设 计的层次 性,摒弃以往单纯的讲解式阅读,开展主动积极的探宄式阅读。路建国 (路建国 ,10)指出,上好英语阅读课,要把握任务设计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理 解题,灵活变换题型及练习方式。在大班教学中,灵活运

39、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利芬 (许利芬, 23-24)主张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和篇章意识的有机整合;将篇章分析 6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理论灵活地运用到英语阅读课以及阅读理解当中,从而使 篇章分析独特的优越性 得以彰显。 2. 2理论基础 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相关的理论基础给以支撑供其生长,高中英语阅读 课堂教学设计也是如此。 2. 2. 1系统理论 系统论作为一门科学,由美国理论生物学家 L.V.贝塔朗菲创立。 1932年, L.V. 贝塔朗菲提出 “ 开放系统理论 ” 。 1973年,他提出的一

40、般系统论原理,为这门科 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人们把教学看成一个独立的系统,该系统由教师、学生、教 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有机结合,相互联系,并且具有某种 教学功能。(胡谊, 34)。教学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就是教学系 统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机的构成一个整体,缺失任何一 个部分都不能有效的运转。比如,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系统组成部分中的两大主 体。教师的职能主要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与技能。没有 教师,学生就只能是自学者;同样,没有了学生,教师也无法开展发挥自己的职 能。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孤立的考虑某个部分,而是从整体出发,运用 系统分析方法,分析教学设计系统的各个要素,改进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 2. 2. 2学习理论 自古以来,人们从未间断对学习的讨论。 20世纪之后,学习理论有了崭新的 发展。在讨论学习理论对教学的作用方面, 20世纪 70年代末,加涅提出了 “ 为学 习设计教学的 ” 观点,对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给予了肯定(加 涅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