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2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8432632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岭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2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温岭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2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岭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2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岭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25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温岭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第 2 页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促进温岭市域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合理利用、开发、保护各种资源,编制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区范围为温岭市全部行政区域,在温岭市域内进行的各种开发建设行为,均应服从本规划。第三条 规划期限: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第四条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关于加快推进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6119号)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温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2、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五条 城乡规划建设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温岭建设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实力雄厚、人民生活富裕、城市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繁荣、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滨海生态城市。第六条 产业布局、城乡和基础设施建设、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原则(1)坚持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原则。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城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水、能源、矿产等

3、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3)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协调好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优化市域城乡布局和生产力布局,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形成各地互促、互补、互动的发展格局。(4)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发挥城市对农村和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5)坚持安全发展原则。为人民提供安全、适宜、健康、优美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为城乡各种功能布局、各项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提供安全空间。第二章 发展目标第七条 城市定位温岭市是以山、水为特色的现代化滨海生态城市。温岭市是温台城镇群中联系温州与台州两大中心城市的重要节点城市,是温黄平原城镇密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温台沿海

4、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东南沿海以机械、电子和轻工产品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休闲旅游城市。第八条 总体发展目标力争到2010年在浙江省率先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各项指标。202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形成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协调互促发展局面,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在省内率先基本实现“三步走”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空间上形成“一心、两带、三大片区”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建设成为浙江省县市域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进示范区。第九条 到2010年生产总值(GDP)达到600亿元,人均产值为4.30万元,折合为5300美元(按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生产总值

5、(GDP)达到1100亿元,人均产值为7.10万元,折合为9000美元(按现行汇率计算)。第十条 到202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争取达到2万元,恩格尔系数降到32以下。城乡居民住宅质量和居住环境大幅度提高。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和劳动保障机制,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第十一条 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140万人,城镇人口76.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4.6。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155万人,城镇人口113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2.9。第十二条 加快生态市建设,在争取尽快实现“生态县(市)”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到2012年全面达标。2

6、010年争取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市域内山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5%,丘陵区达到45%,平原区达到18%。水环境质量目标:地面水各功能区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规定的二级标准,声环境功能区分别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规定的标准。到2020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城市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5%。林地面积、河网水面率、河网蓄水能力基本保持现状水平。第十三条 到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在179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7、103.3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92平方米以内。第十四条 到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GDP)能耗指标下降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7.3%和15.5%。第三章 城市发展战略第十五条 产业发展战略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技术进步,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城镇布局,为各类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和政策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合理引导布局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聚集。(1)巩固温岭农业在浙江省的先进地位,特别要巩固海洋渔业的突出地位,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2)巩固和提高温岭工业

8、在区域中的地位,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健全和提升产业基地的服务功能;继续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3)积极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促进流通、运输业向现代化方向转变;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建立完善的城乡商业网络;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同时加快房地产、信息产业的发展。第十六条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加强与周边区域中心城市的联系,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实力和民营经济优势,建设长三角南翼的先进制造业区块;利用良好的农业基础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绿色农产品基地和休闲度假旅游基地。(1)与台州市区加强在城乡建设、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方面的协调,共同建设台州都市区,

9、打造台州沿海产业带。(2)与玉环县在基础设施、海洋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协作,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按照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加强双方规划协调工作,为玉环预留高速公路、铁路、区域供水管线、电力线、重要通信线路等通道,协调接口。协调海洋功能区划,共同保护海洋资源,加强乐清湾动植物资源多样性的保护工作。(3)与乐清市在旅游发展、生态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协作,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共同开发旅游市场,保护生态和旅游资源。(4)积极引导市域城镇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利用沿海围垦区和废弃土地资源,建设产业集聚区,促进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共同发展。第十七条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城市化,实施区域功能分区发展策略。积极引导

10、农村工业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公共服务城乡均衡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城促乡、以工带农,促进城乡产业融合,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的自由流动;积极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建设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各级城镇、新型社区、中心村为基础,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完善城乡公共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形成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第四章 市域布局与空间管制第十八条 空间布局结构在市域内形成“一心两带三大片区”的空间结构,建设以“生态空间为基础、城镇空间为核心,道路交通为纽带”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

11、。(1)“一心”指以长屿山为 “绿心”,依托绿心建设七条生态廊道,分别连接沿山绿色生态保护带、沿海蓝色生态保护带和台州市区的绿楔。(2)“两带”指沿市域西部山区建设沿山绿色生态保护带和沿东南部海岸线建设沿海蓝色生态保护带。沿山绿色生态保护带,北起大溪太湖山、南至坞根台头山。重点加强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保护。沿海蓝色保护带,由近海陆域、潮间带、近海水域、近海岛屿组成,北起金清港出海口,南至隘顽湾与玉环县交界处。重点加强沿海湿地、岛屿生态、近海渔业资源、旅游资源和文物保护。(3)“三大片区”指构建三大城镇、产业发展片区,引导城乡资源有效配置。西部中心城区:包括市区、温峤、泽国、大溪和新河镇,规划期内

12、以市区为中心,形成包括大溪、泽国和温峤在内的大三角城市组团,远景构建包括新河在内的“金十字”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东部沿海城镇区:包括滨海、松门、箬横和石塘镇,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海洋产业和海洋渔业等。西南部生态经济区:包括石桥头、城南和坞根镇,重点发展无污染的第二产业及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业。第十九条 农业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建设6个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1)特色水果生产销售基地:着重发展西瓜、果蔗、温岭高橙、大棚葡萄、东魁杨梅、早熟温州蜜桔等特色优势水果。(2)优质海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优化海洋捕捞产业、大力发展浅海养殖、开发贝藻类养殖、深化海产品加工、发展休闲渔业。(3)高品质畜禽生产加工销

13、售基地:培育优质生猪,重点发展温岭草鸡、白毛乌骨鸡等畜禽产品。(4)绿色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巩固叶芥菜、西兰花、蘑菇等优势品种,发展多类型蔬菜生产,推广蔬菜瓜果的大棚种植,扩大生产规模。(5)花卉苗木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以鲜切花、盆花、绿化苗木等产业。(6)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保持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安全,积极发展无公害大米和有机大米。第二十条 工业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一心、两带”的制造业布局格局。“一心”是以温岭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形成制造业综合服务中心。“两带”是以温岭市区为主体,联合泽国、大溪、新河形成内陆机电及轻工产业带。包括温岭工业城和泽国、大溪、新河城镇工业功能区。温岭工业城重点

14、发展机电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泽国城镇工业功能区主要发展机械、新材料、轻工等产业;大溪城镇工业功能区主要发展泵业等机电产业和塑料制品等轻加工业;新河城镇工业功能区发展机械、服装等产业。以温岭港区、永安港为依托,以沿海高速公路为纽带,形成东部沿海装备制造及材料制造产业带,包括东海塘组团、滨海、松门、箬横、城南等地。东海塘组团重点发展船舶修造和装备制造业;松门发展船舶制造、装备机械和海洋水产品加工等产业;滨海发展船舶修造和机械产业;箬横发展机械及其他轻工业。城南、坞根两镇积极促进食品加工制造业、机械等产业发展。第二十一条 第三产业空间布局在市区建设服务于全市的商业、贸易、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中心;在松门

15、、箬横分别建设服务沿海和中部地区的商业、服务业中心;在各建制镇建设本地区的商业、服务业中心。改造提升专业市场,优化网点布局。提升改造生产资料批发市场、销地型专业市场;扶持发展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形成双层网络结构的物流业布局。旅游业形成“一个旅游中心,五大旅游区”的布局架构。第二十二条 城乡空间管制分区将市域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分别实施不同的管制政策和措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一)禁建区主要包括以下四类控制区域:(1)水源保护区:包括太湖水库、湖漫水库、花芯水库、桐岭水库及规划建设的前溪水库、梅溪水库、白溪水库、大溪岙水库、桐山水库、白龙潭水库、油麻潭水库、西山村

16、水库的库区及汇水区。(2)生态公益林。(3)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4)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二)限建区(1)城镇建设协调区:城镇周边与城镇联系密切、高度农村工业化的地区,以及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留用地和城市组团之间绿色走廊等。(2)交通设施廊道:市域内重要交通线路及两侧建筑控制区,包括公路、铁路及轻轨交通等。具体线路包括甬台温铁路、规划的轻轨通道、甬台温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以及其他市域交通道路。(3)市政设施廊道:市域内重要市政设施管线及其保护范围,包括高压线和区域性供水管线等。(4)生态廊道:主要是指“绿心”与其他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绿色通道。(5)风景名胜区

17、:包括方岩长屿峒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太湖山、紫莲山、五龙山、太平双溪、寒坑龙潭、流庆寺、楼旗尖、红岩背、松门滨海、石箬渔村等市(县)级风景名胜区等。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列入禁建区进行保护。(6)地质公园: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方山长屿硐天园区。(7)森林公园:包括大溪国家森林公园和江厦省级森林公园。(8)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区:包括新河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温峤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和石塘历史文化保护村。(9)地质灾害防治区:包括市区至牧屿之间的地面沉降易发区,市区南部山地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市区南部中等易发区等。(10)滩涂养殖区:乐清湾养殖区。规划的沿海围涂区在围涂工程实施前,亦应作为养殖区进行渔业生产

18、。(11)基本农田保护区:由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核明确,一经明确即列入禁建区进行保护。(三)适建区适建区包括市区和各建制镇的建成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重点发展用地和战略性发展用地。(1)建成区:指目前城镇实际占用的地区。(2)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指由市区和各建制镇按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确定的未来城镇发展用地。具体范围由城镇建设用地布局规划图划定。(3)重点发展用地:是规划期内的城镇弹性发展空间用地,在保证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的前提下,协调农村居民点改造,合理使用。其具体范围由城镇建设用地布局规划图划定。(4)战略性发展用地:城镇远景发展用地及国家重大建项目预留发展用地,主要利用沿海滩涂造地发

19、展。第二十三条 空间管制要求(一)禁建区(1)水源保护区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加快加强水源保护区内的公益林建设,保护自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水库库区应当封山育林,逐步减少库区人口。严格限制有污染的项目建设,禁止采挖和筛选砂石、矿藏等活动,禁止设置排污口。原则上严禁进行各类建设活动。(2)禁止在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严格保护景区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严禁在景区内从事任何破坏、污染、损害自然环境、景观资源和旅游设施的活动。(3)

20、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禁止在公益林区内进行有损于林木生长发育的活动,严格突然林采伐更新管理。在公益林区内的各种经营活动,应体现保护优先原则,不得破坏生态环境。鼓励生态保护区的村民向山下搬迁,仍在区内居住的村民需改建拆建原住宅且不愿搬迁的,只能在原址按原规模建设。(4)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二)限建区限建区内一般不安排城市建设项目,应严格保护耕地,禁止污染物排放和弃耕,保护农田水利工程。分期有序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有计划地引导村镇工业向工业区

21、集聚,推进废弃宅基地的复垦工作。围垦新增用地除城镇建设用地之外,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1)城镇建设协调区在规划期内应控制保留,加强对农村住房的管理,加强土地整理。(2)生态廊道内主要进行农业生产或绿化,位于生态廊道内的工业企业应逐步向周边城镇集中,农民住宅建设应符合国家的相应政策。(3)交通设施廊道的保护,分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相关规定,严格限制其他建设活动,保障各项交通设施的有效运行。(4)市政设施廊道保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保障电力设施的有效运行。500kV电力线路控制范围内严禁修建各种建筑物。长潭水库供水通道保护范围内不得建设永久

22、性建筑,两侧各100米范围内不得建设有水污染的项目。(5)注意保护景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景区内的建设项目应符合风景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严禁在风景名胜区内从事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严禁进行生产或储存易造成污染、灾害和损害环境的活动。(6)森林公园的设施和景点建设,必须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在珍贵景物、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除必要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和其他工程设施。禁止在森林公园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采伐森林公园的林木,必须遵守有关林业法规、经营方案和技术规程的规定。做好森林公园的植树造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木林地和野生动植物

23、资源保护等工作。江厦森林公园范围内有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在森林公园开展各项旅游活动时,应注意保护维持原沙山港的开发现状,保持纳潮量和水流速度。(7)注意保护地质公园的地质景观、地质风貌和古代留下的人文遗迹。(8)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保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除规划认可的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9)原则上禁止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进行建设,如确需建设的,应避开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地区,必须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防治

24、措施。(10)在滩涂养殖区控制养殖密度,防治养殖污染;禁止围填海;禁止有碍养殖或污染水域环境的活动。(11)加强耕地的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经确定,将列入禁建区进行管理。(三)适建区(1)现状建成区的旧城改造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的要求进行。(2)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新建项目应根据城市规划法的要求,严格按照市区或建制镇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区内的基本农田建议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进行调整。适建区在进行土地整理时,不安排标准农田建设,清理出的旧宅基地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转为城市建设用地。港区建设用地和独立的市政设施建设用地应严格控制非相关项目建设。(3)重点发展用地:重点发展用地的使用应符合

25、总体规划的要求,同时在保证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的前提下,在片区规划或镇总体规划中予以具体安排。(4)战略性发展用地:在规划期内,原则上不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如果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应及时修改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四)待定区域沿海岛屿适应范围待省岛屿保护规划颁布后再行确定。滩涂围垦形成新的土地面积适应范围,待滩涂形成后再行确定。第二十四条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导引按照市域“一心、两带、三大片区”的空间结构,编制市域分区规划,协调好区域内各城镇的关系。(1)西部分区包括市区、温峤、大溪、泽国和新河镇。城镇人口73.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64.90平方公里以内。重点协调好市区与各建制镇

26、交通联系、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共享、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加强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加强交通设施和用地布局与台州市区的衔接。(2)东部分区包括滨海、箬横、松门和石塘镇。城镇人口35.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34.60平方公里以内。重点协调好松门与东海塘组团、石塘镇的城市用地布局和道路交通联系,处理好城市道路与海塘建设的关系;协调好城镇建设、滩涂围垦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协调港区建设与城镇布局的关系;协调好与台州市沿海产业带的用地布局与道路交通联系。(3)西南部分区包括石桥头、城南和坞根镇。城镇人口4万人,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3.80平方公里以内。重点协调好城镇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加强与乐清市、

27、玉环市在乐清湾保护等方面的协调,加强与玉环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协调。第二十五条 土地利用与节约资源(1)严格控制各项建设用地,节约用地,促进城镇集约发展。保证包括铁路、公路、高压供电线路、区域性供排水管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分期围涂造地,近期完成东海塘围涂工程,实施坦屿塘围涂工程;远期实施隘顽湾围涂工程。加快荒草地、废弃工矿用地的利用;继续严格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的政策,加快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调整城镇发展用地范围内的农用地结构。(2)加大各项城镇节能、节约资源举措实施力度。节约用水,加强污水处理回用,建设中水系统,补充城市供水水源;建设雨水水库和雨水贮留系统;建设分质供水系统;利用海水

28、作为淡水的替代水源;加强区域协作,实施跨区域、跨流域联合供水;加快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和河道疏浚工程建设。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除特殊干旱年份外,应逐步停止地下水的开采。大力促进城市综合节能,重点推进高耗能企业节能降耗,合理安排城市景观照明,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各类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努力降低城市运行成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城市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步伐,强制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五章 城镇建设与城乡发展第二十六条 中心城区由市区和大溪、泽国、新河、温峤各镇的镇区范围构建新的中心城区。中心城区是温岭市域的政治、经济、商业服务、交通、教育、文化中心,是以机械、日用电器、鞋业

29、制造为主导的产业基地和旅游服务基地。规划期末城市人口73.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61.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为“一城四片多组团”结构,建设用地由市区、泽国相向发展,大溪向东扩展。(1)市区以中央绿带为界分为东西两大片区,西片区包括城西街道、横峰街道、工业城和温峤镇区,安排居住、行政办公、文化、商业金融服务业、工业等用地,工业用地主要在工业城集中布置。东片区由太平街道、城东街道和城北街道组成,安排居住、教育和工业用地,工业用地沿托泽太一级公路两侧布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在城西街道和太平街道布置。(2)泽国片区近中期向南发展,与牧屿连接成片;远期向东拓展。工业用地分东西两处相对集中布置,物流与仓储用

30、地结合火车站场布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安排在中部地区。(3)大溪片区由大溪镇区和山市、潘郎三个组团构成,镇区建设用地主要向东发展,工业用地在镇区东侧和104国道两侧布置,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在镇区南部和东北部布置。(4)新河片区由新河镇区和长屿组团构成,新河片区建设用地主要向西、向南发展,工业用地在镇区西侧布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在金清河与大石一级公路中间相对集中布置。第二十七条 东海产业集聚区东海塘组团是温台沿海产业带重要组成部分,是温岭市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城镇人口规模15万人,其生活配套服务基地设在松门,城镇建设用地18.4平方公里。东海塘组团依托围垦区建设,近期依托周边城镇作为生活服务基地,

31、远期逐步完善城市功能。第二十八条 建制镇(1)箬横是东部沿海平原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中部地区工、贸、农综合发展的重镇。规划期末城镇人口6万人,城镇建设用地5.30平方公里。镇区建设用地近期向北发展,远期向南发展,工业用地在镇区北侧,物流区安排在镇区北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在镇区中部集中布置。(2)松门是未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商贸、文化中心,东海塘组团的生活基地。重点发展机械加工、船舶制造、水产品加工等产业。规划期末城镇人口6万人,城镇建设用地6.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由松门镇区、淋川组团构成。松门镇区主要向北和向东南拓展,淋川组团向东发展。工业用地沿81省道两侧布置,公共服

32、务设施用地主要在南部布置。(3)滨海是温岭东部平原地区的农工型小城镇。重点发展加工工业。规划期末城镇人口2.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2.3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依托现有南北镇区相向发展,工业用地布局在东北和西南部分片布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集中在镇区中部布置。(4)石塘是工业、海洋渔业和旅游型城镇。重点发展渔业和海洋产业,利用废弃盐田发展制造加工业,依托千年曙光园和石塘文化古村落发展休闲旅游业。规划期末城镇人口6万人,城镇建设用地6.00平方公里。依托上马盐田建设新区,居住用地在东部和南部布置,工业用地在西侧布置。旧镇区保护好原有的街道布局与建筑特色,迁出行政办公,改善居住条件;箬山、钓浜组团为在现状

33、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服务区和休闲旅游服务区。(5)石桥头是农工型小城镇,重点发展加工业和服务业,规划期末城镇人口1.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1.4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依托现有镇区向东发展,工业用地在81省道两侧布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沿镇区河流东侧布置。(6)城南是农工型小城镇,温岭南部的水果加工基地。规划期末城镇人口1.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1.40平方公里。依托现有南北两个镇区相向发展,工业用地在泽太一级路东侧布置,居住用地在泽太一级公路西侧的南北两端布置。(7)坞根是温岭农业、旅游型小城镇,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依托镇区发展加工工业,严格限制各类污染项目发展。规划期末城镇人口1万人,城镇建设

34、用地1.00平方公里。依托现有镇区向南发展,以居住用地为主。(详见附表一、附表二)第二十九条 农村社区发展规划规划将位于适建区内的464个行政村组建为129个新型社区;在适建区以外设置93个中心村,并保留29个单列村外。(见附表三、附表四)加强中心村的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在中心村按城市居住小区的标准配置各类社会服务设施。并根据农村生活、生产的特点,增设科技服务、农业技术指导等设施。第三十条 农村居民点分类引导(1)适建区:重点进行新型社区建设,严格控制农村住房建设。旧村拆迁和新村建设结合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新村的选址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落实,居住环境质量、市政设施应符合城市居住区标准。(2

35、)限建区:加强农村居民点整治,积极开展空置住宅宅基地的复垦工作,逐步引导农村工业向城镇集中。(3)禁建区:严格限制区内农村居民点的扩展建设,积极鼓励山区、水库淹没区内的居民的外迁。第三十一条 农村居民点建设布局调整农村居民点布局。鼓励农民向城镇集中,积极引导禁建区、交通和基础设施廊道保护区、地面沉陷区的农民向城镇搬迁。引导农村工业向城镇集中。第六章 城乡交通网络规划第三十二条 坚持交通先行,公交优先的原则,形成以公路为主体,铁路和水运为补充,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网络型的市域道路体系,使市域内各城镇形成便捷的联系,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第三十三条 公路交通体系

36、(1)建设形成“一横两纵”高速公路体系,即机场高速公路(在台州境内)、甬台温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在市域东部自台州市区入境,经滨海、箬横、石桥头和城南镇至玉环。在滨海、箬横和城南设三个出入口。(2)建设形成“二横三纵”的快速路体系,二横为大石公路(大溪至石塘)大溪至滨海段和太龙公路(太平至龙门港区);三纵为城西干道、泽太快速路(新76省道)和滨海至石塘公路。(3)建设形成“一环、三横、三纵”的市域主干路网。一环由大溪经104国道复线向东连滨海大道,向南经石塘镇接81省道,再向西与大溪至玉环公路相交,形成环线;三横为大溪至滨海大道(于新河南部通过)、箬横至滨海大道和松门至滨海大道;

37、三纵为路桥至新河和滨海至石桥头公路、滨海大道。(4)继续加强农村道路网的建设,提升道路配套水平。第三十四条 铁路建设甬台温铁路,自泽国入境经大溪出境,在泽国西部设温岭客运站并预留货运站位置。预留经牧屿、工业城至玉环的铁路支线通道,在工业城西部预留铁路货运站用地。预留温岭站或路桥站至温岭港区铁路专用线用地。沿甬台温铁路沿线预留台州至温州城际铁路用地。第三十五条 轻轨交通预留3条轻轨交通线:西线自路桥入境,经泽国至太平;东线由台州沿海工业区经新河、箬横至松门;东西联络线自大溪经泽国、新河、滨海至东海塘组团。第三十六条 航运和港口保留现有等级河道,重点改造通海河道,创造条件开展海河联运。严石航道按六

38、级规划控制;金清新港线按四级航道规划、控制。沿等级河道建设松门、箬横、塘下、新河、城北、横峰、牧屿、温峤、大溪、泽国、东海塘11个内河港区。建设温岭港区,重点发展龙门、石塘、沙山作业区,永安港保持现状。近期在龙门作业区建设1000吨泊位3个,500吨泊位1个,远期建设深水大港。在乐清湾预留东门头港港址。第三十七条 航空 以台州和温州机场为航空通道,加强与机场之间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第三十八条 物流中心建设龙门、永安、沙山、石塘作业区物流中心;在工业城、泽国、大溪、箬横、松门、新河、滨海等地建设物流配送站,预留温岭铁路车站物流园区位置。第七章 旅游规划第三十九条 以观光旅游为基础,大力发展休闲度

39、假旅游,全方位扩大旅游客源,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发挥品牌效益,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旅游资源,努力把温岭市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休闲度假胜地。旅游项目开发重点突出四个品牌,即石塘千年曙光、新河长屿硐天、大溪方山嵩岩和沿海休闲度假。第四十条 旅游功能分区:全市划分为五个旅游功能区,即都市休闲旅游区、山岳风光旅游区、长屿峒天旅游区、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和农业观光区。都市休闲旅游区:以市区为中心,包括五龙山风景区、太平双溪风景区和寒坑龙潭风景区。以节假日休闲为特色,发展都市休闲旅游。山岳风光旅游区:由方山南嵩岩风景区、紫莲山风景区、流庆寺风景区、楼旗尖风景区和太湖山风景区组成。以山岳风光特色,开展观光旅游项目

40、。开发徐偃古城,作为历史文化的教育基地。长屿峒天旅游区:由长屿峒天风景区、红岩背风景区、新河镇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周边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组成。以石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开展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加强对新河古镇格局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由石塘渔村风景区、箬山滨海风景区和海岛旅游休闲度假区。以渔村石镇、滨海风光为特色,发展、休闲度假和饮食文化旅游项目。加强石塘、箬山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划定保护范围,突出渔村特色,注意周围建筑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协调。农业观光区:主要是东部平原农业地区,开展以瓜果采摘、农家休闲为主的旅游项目。第四十一条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市区旅游接待设施,加强商

41、业、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形成全市的旅游服务中心。完善新河、石塘、大溪等地区旅游服务设施,形成各功能区的旅游服务基地。建设全市统一的旅游服务、信息、安全系统。第八章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第四十二条 以提升温岭市历史文化内涵、延续历史文脉、体现城市个性和时代精神为指导思想,加强对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 第四十三条 贯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优先原则,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乡村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历史风貌特色的完整性。根据保护单位的特点实行分区、分级别保护。第四十四条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范围由重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组成。重点保护区的历史建筑必须

42、严格保护,不得拆除;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传统风貌、格局、建筑风格和特色。风貌协调区的各种设施包括建筑外观、高度、色彩应与历史建筑相协调。规划确定市区的当街井巷和坊下街,新河镇的所城与寺前桥街,泽国镇的下街,温峤镇的温岭街,坞根镇的坞根大塘,松门镇的松门老城,石塘镇的箬山村、后山村、桂岙村、上嘴村、下嘴村、黄坭村和新进村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第四十五条 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对不可移动文物按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进行保护。在保护范围内以保存原物为重点,不得建设与文物古迹保护无关的项目,不得改变和破坏历史上形成的格局和原貌,对不合理利用文物古迹的单位和居民要尽快迁出,对于不利于文物古迹安全或对文物古迹环境

43、造成破坏的建筑物、构筑物应拆除。在建筑控制地带内,新建设施的风格应与文物古迹的风貌相协调,并保证文物的安全。(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详见附表五)第九章 海洋功能区划与岸线利用规划第四十六条 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引导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和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第四十七条 海洋功能区划温岭市近海海域划分为港口航运区、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海洋旅游区、海水资源利用区、海洋能利用区、海洋保护区和特殊利用区,分别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1)温岭港区和温岭港区航道所在的区域及附近海域为港口航运区。禁止在上述区域和通航密集区以及公布的航路内进行与港口作业和航运无关、有碍航行安全的活

44、动。上述水域执行四类海水水质标准。(2)温岭中心渔港和温岭乐清湾养殖区为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温岭中心渔港建设区由石塘和钓浜两个渔港组成。禁止在港区内进行与渔港作业无关、有碍航行安全的活动,已从事上述活动的应限期调整;严禁在规划区内建设其他永久性设施。水域执行四类海水水质标准。(3)在乐清湾养殖区内严禁进行有碍渔业生产或污染水域环境的活动。养殖区水域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底质执行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4)松门镇狗二月沙滩、水桶岙沙滩、洞下沙滩、北沙镬岛、南沙镬岛和石塘镇的三蒜岛、二蒜岛、一蒜岛等为旅游区。污水和垃圾必须实现达标排放和科学处置,禁止直接排入海域。水域执行三类海水水质标准。(5)在石塘

45、沿海海水淡化厂所在地的海域为海水资源利用区。严格控制海洋污染,水域执行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底质执行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6)乐清湾顶部江厦潮汐能发电站附近水域为海洋能利用区。不得进行有碍于电站的建设工程,保证江夏港的潮差和纳潮量,加快海洋能开发。(7)温岭市工程用海区包括围海造地区、海岸防护工程区和其他工程用海区等。(8)隘顽湾沿海滩涂属工程用海区,进行围海造地,近期进行的项目有坦屿塘围海工程。(9)海岸防护工程区包括海岸基干林带工程区和防风暴潮区。应对沿海林带予以保护,并加以完善。加快标准海塘建设,加强对风暴潮的抗防能力。(10)其他工程用海区包括松门临港工业工程用海区(松门)和温岭坞根临港工

46、业工程用海区(坞根东门至瞿屿)。正确引导产业发展方向,控制海洋环境污染,妥善处理临海产业与非临海产业的关系,注意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坞根临港工业工程用海区,应严格控制围填海,禁止发展修船业,注意清洁生产,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处理好与养殖等功能区的关系。(11)特殊利用区包括江夏潮汐电站试验区和黄牛礁排污区。在江夏潮汐电站试验区内,禁止从事与研究目的无关的活动,以及破坏海洋本底、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动。黄牛礁排污区位于黄牛礁东南450米处,主要接纳温岭城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通过放流管排入隘顽湾。加强环境状况的检测、监视和检查工作。(12)温岭石塘镇流水坑嘴至元龙

47、岙沿海为保留区。该水域适宜海水淡化或较大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作为石塘海水资源利用预留区。加强管理,暂缓开发,严禁随意开发,对临时性开发利用,必须实行严格的申请、论证的审批制度。执行不低于二类海水水质和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第四十八条 岸线规划沿海陆域岸线分为港口岸线、城市岸线、旅游岸线、特殊岸线、保护岸线和保留岸线进行利用、开发和保护。(1)港口岸线:主要功能为各港口用于装卸作业区、后方服务区、仓储区及生活区等。主要是温岭港区岸线。(2)城市岸线:因城市建设需要所占用的岸线。包括东海塘组团、松门镇和石塘镇沿海岸线等。(3)旅游岸线:指各旅游景区向游人开放的休闲度假海滩、沿海景区等。包括洞下沙滩等和沿海旅游开放岛屿岸线。(4)特殊岸线:主要指用于安排特殊设施的岸线,包括潮汐发电站、排污区及海水淡化厂等。(5)保护岸线:主要是指湿地保护区的陆域部分。乐清湾底部湿地保护区岸线。(6)保留岸线:规划期内暂不确定规划用途的岸线。包括东海塘现代农业园的岸线、隘顽湾岸线、乐清湾八一塘岸线等,以上岸线保持原有状态。第十章 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第四十九条 教育设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继续完善基础教育,2008年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