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的一个案例报告(10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8428885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的一个案例报告(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的一个案例报告(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的一个案例报告(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的一个案例报告(10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的一个案例报告-第 9 页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的一个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例总怀疑没有锁好门而反复检查此一动作的银行女职员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 和分析说明了合理情绪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咨询效果评估的有关问题,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作者对合理情绪疗法的应用体会。一、一般资料晓晶,女,23岁,银行职工,兄妹两人,上有一兄。身高大约1.65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父亲曾是国有企业职工,后来父母一起经商,家庭和睦,无老人同住。平时人际交往较少,与同事关系一般,朋友不多,

2、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家庭条件一般,在本市定居。 每天下班后存在强迫性去锁门动作,明知道已经锁好,还是怀疑。也知道去检查过了,再去看没有必要,但需要很大克制力控制,总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强迫动作持续一个月有余;自己在努力解除,但由于 时间所迫希望借助帮助赶快解脱;学习和日常生活照常,但有些妨碍。未查出幻觉、妄想及其她思维障碍。无情感高涨或低落。自知力完整,求治欲望强烈。精神活动协调一致。个性比较稳定。 二、个人成长史学习一般,高中毕业后,因亲戚介绍,进到银行担任储蓄代办员(临时工)。工资较低。后由于银行改制,转正成为正式工。工资水平较以前有较大幅度提升。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得到同事们和领导的认可。

3、求助者性格较内向,不善交际。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无宗教信仰。现没有谈对象。 三、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述:每天下班后烦躁不安,总怀疑门没有锁好,要回去检查,如此反复数次。睡眠不好。个人自述:自从高中毕业就在这个储蓄所工作,从原来较低的工作涨到现在的现在的水平非常不易。所以非常在意别人和领导的评价,总是小心翼翼,严格要求自己,担心万一出现什么差错或失误,影响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而导致难以发展,乃至丢掉来之不易的正式工作。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自己多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一个多月前,因为一次大意没有锁好银行的自动门,被上级部门突查发现,给予1000元经济处罚,并在全区通报批评。同时,她的储蓄所负责人警告她

4、: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报告总行开除她。她自觉懊悔,又非常担心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出现被银行开除这样的严重后果。越想越担心,近来更是心情烦躁,焦虑不安,每天下了班就锁好门后,走在路上就开始担心没有锁好,又返回去看。看了以后,再回,如此经常会反复多次。即使晚上躺上床上,也会担心焦虑,难以入眠。有时整晚睡不着,白天乏力,提不起精神,倍觉痛苦。日常工作尚能应付,但效率不高,越想越紧张,越想越担心,不知所措。担心长此下去会出会出什么问题,想及时解决,所以来咨询。四、观察和她人反映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求助者衣着得体,干净利落,接触主动,思路清晰,有条理,语速较慢,温和懂礼。精神疲惫,容易紧张,焦虑,求

5、治愿望强烈。但对工作失误懊悔不己。躯体方面:求助者无重大生理疾病,身体无疼痛,也无不适感,无家庭精神病史和遗传病史。人格方面:个性稳定,生活习惯无重大变化。社会功能正常:能正常工作和学习,与家人、同事、朋友交往正常。医学检查:曾到一般医院作常规医学检查,均未见异常。五、评估与诊断(一)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和核实,该求助者智力正常,自知力完整。心理上,自责、焦虑、因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行为而感到痛苦、烦躁,注意力受到影响;躯体上,伴有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的动作;社会功能上,工作效率有所影响。其症状与工作失误密切相关,没有器质性病变。 2.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

6、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器质性精神障碍。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根据判断心理正常 与异常的三项原则来分析,求助者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一致的,表现在出现问题时都有一定的诱因,自己对症状有很好的自知力,求治欲强;其认知、情绪、意 志三个方面的心理活动是协调统一的;人格很稳定。从严重程度看,反应程度不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时间也较短。所以排除重症精神病。 3.SCL-90量表的强迫因子分超过2分,筛选为阳性。4.与神经症相鉴别:按照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标准,该求助者病程为四个月,评分2;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尽快摆脱,评分2;能照常工作只是效率有一点影响,评分1。总分5,并且内心冲突属于

7、现实性和道德性的常形范畴,所以不足以诊断为神经症。综上所述,将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可疑强迫性神经症。六.原因分析1)生物原因:未发现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2)社会原因:a.求助者因长期担任临时工,形成了不安全感;b.因自己没有锁好门这一负性生活事件;c.缺少社会支持系统,求助者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沟通过,没有得到别人的关怀,并且储蓄所负责人威胁加剧了心理症状。3)心理原因:a.认知出现了偏差,具有不合理信念;b.强迫行为,加剧了内心的痛苦;c.情绪紧张焦虑;d.人格特点上容易焦虑,急躁,缺少韧性。七、心理测验心理测验结果:1、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验结果: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

8、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惊恐 偏执 精神病性 1.12.9 1.3 1.5 2.1 1.0 1.8 0.8 0.5总分超过160分2、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52,标准分为65 八、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评估诊断和分析,同求助者商量,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1、纠正求助者的绝对化要求自己的错误认知,即“门一定没有锁好”。学会接受不确定性。2、减少求助者因错误认知而引发的强迫动作,争取由每天晚上检查多次进一步减少到无。让其学会用有效的办法来增加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3、减轻求助者因为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而产生的痛苦和由对未来事件不合理预期而产生的焦虑情绪。(2)最终目标和长期目标完

9、善求助者个性,使其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达到自我关怀,自我接受,具有变通性敢于尝试;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九、咨询方案的制定(一)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 求助者最明显问题是:“锁门”的强迫动作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因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而产生的痛苦。究其原因,求助者的心理行为问题是由认知因素引发的:以反复检查是否锁门来达到避免想象中的“被开除”这一事件发生的目标。而且深信为了彻底避免,应做出更多的努力,于是就不断重复以表明自己的努力程度,从而象征性地减轻内心的焦虑,这又使得不良行为强化。使求助者产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她自己和她人对事情的不

10、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错误的思想 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使其产生情绪困扰。所以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辩,改造求助者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 身的心理行为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而合理情绪疗法正是致力于改善个体的认知系统中对事物产生的不合理、不现实的信念。所以用合理情绪疗法能够解决求助者的根本问题。另外,求助者年纪较轻,智力良好,文化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这也为运用着重认知取向的合理情绪疗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求助者的意志水平也很高,在来咨询前就已经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自己的问题,所以 选用合理

11、情绪疗法给予其认知的引导,使她在改善其信念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意志能力会有更大的成长。(二)双方权利和义务(1)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权利: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2)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12、,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2.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4.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6.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

13、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7.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三)咨询时间与收费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60分钟咨询收费:每次80元人民币心理测验收费:SCL9060元;SAS40元十、咨询过程(一)第一次咨询(2015年4月16号)收集临床资料、评估问题之后,结合晓C列出的她最想解决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咨询目标:1.消除反复锁门动作这一行为障碍;2.消除自己的焦虑,烦躁和痛苦的情绪困扰。在第一次会谈的剩余时间里我用表格的方式向她简单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RET) 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 )。表格如下:

14、诱发事件A不合理信念B情绪及行为上的后果C(非功能性的)A 因没有锁门被处罚B(1)一般不合理信念:门没有锁好,一定会被发现,然后被开除,注意和焦虑可怕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锁门,是“避免被开除”的一种必行的方式C自责;焦虑;担心;意义化的“检查锁门”动作 表格中包括了她的感受、信念(对事物的态度、想法)和行为。我让她把这个表格带回去,以期使她看出,她的不合理信念与情绪及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系。我向她 强调:她可以尝试把所有问题,都用这种表格的模式划分成三部分即诱发事件A(如:因偶然事件被处罚)、信念B(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和结果C(情绪反应和行为表 现)。此外,我向晓晶解释,会谈后布置的家庭作业是

15、咨询的重要部分,对自己的信念的思考、检查越认真,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我还强 调:咨询的目标不是要消除所有的负性感受,只是要学会使感受与事件相一致相符合,消除过度的反应。如姐姐去世了,悲伤是正常的,觉得生活一片黑暗就不是与 事件相符合的感受了。(二)第二次咨询(2015年4月23号)(1)修订咨询目标在晓晶的第二次咨询中,重点主要集中于两个不同的问题上:因一次没有锁门产生的自责、焦虑、担心情绪,对工作的不良预期;以及为了消除会被开除念头而产生的强迫“去检查是否锁门”的行为。从分析C主要的非功能性情绪、认知和行为入手,经过双方的协商修订了咨询的目标。1)行为目标:学会以有效的,有建设性意义的行为方

16、式来面对自己的担心。而不是靠赋予无意义行为并重复它来减轻自己的焦虑。2)情绪目标:降低她因为被处罚而产生的自责,焦虑,担心和无控制感。3)认知目标:不应该有那种念头,反复检查是否锁好门是防止被开除的一种必行的方式(三)第三次咨询(2005年4月30号) (1)对第二次咨询遗留下来的她的“我必须要保证我其她的家人不再受伤害”的不合理信念做出讨论:肯定她的这个动机:想要保护家人是好的,也是有责任心 有爱心的表现。但如果要求自己必须要做到,这就是一个不太实际的目标,甚至对自己实现目标有阻碍作用。而合理的想法则会使目标更易实现。(2)结合她的作业和前两次的咨询结果进行总结。给求助者建议,要经常对自己说

17、:1.我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2.工作会在我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地更好。第三次咨询结束后晓晶有了很大进步,已经不会再在想象中夸大未来恐惧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焦虑、担心的情绪也相对应地减少。求助者也逐渐明白了应该用有建设性的应对方式来面对生活,强迫行为随着认知的转变也开始减少。学习效率有很大提高,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十一、咨询效果的评估1、求助者的自我评估:通过咨询,自己就像摆脱了包袱,工作和学习效率有很大提高,内心开始开朗、乐观。2、求助者同事的评估:求助者已经逐渐不再去检查锁门这一动作,又正常了。3、咨询师评估:通过回访发现已达到咨询目标,求助者在情绪、认知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行为的应对方式也有很大

18、改善。4、咨询后的心理测验结果:SCL-90中强迫和焦虑因子分均小于2分,总分降到160分以下。十、总结在这个个案中,晓晶的问题主要由对应激事件的不良认知所致。因没有锁门被处罚使她产生精神焦虑,强烈地担心自己会被开除,这个自责、焦虑的青年选择了用不信任自己的反复去检查是否锁门动作来解除心里的痛苦和担心。 在咨询中,首先致力于减轻她的具体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如先用“阳性强化法”来干预她的强迫行为),然后,再与她一起分析讨论引起问题背后不合理信念 的核心是什么,以扩大咨询的影响,使之能从更高更抽象的层面上理解情绪反应的来由,有更多的机会确立建设性的适应模式。理性情绪疗法正是借助理性思考方式(理性信念的合理思考方式)来对抗非理性思考方式(非理性信念的不合理思考方式),以消除因非理性思考而导致的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的心理治疗技能。参考文献:(1)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和菲利普著) 第426-487页 (2)登天的感觉(岳晓东著 第68-9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