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824945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神经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ppt(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10/30,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牛娜 MD 病理学教研室,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病变特点:,1、病变定位与功能障碍关系密切:一侧大脑额叶中央回病变可导致对侧肢体瘫痪; 2、相同病变发生在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结果:小梗死灶在额叶前皮质区无症状,在延髓可致命 3、其它器官的肿瘤常转移到脑,而脑原发肿瘤及少转移到颅外,4、不同性质的病变可导致相同的后果 5、常见其它器官所不具有的病变:神经元变性、髓鞘脱失 6、脑内无固有的淋巴组织,免疫活性T、B细胞均由周围血液输入。,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 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感染途径: (1)血源性感染:

2、脓毒血症的感染性栓子; (2)局部扩散:乳突炎,中耳炎,鼻窦炎 (3)直接感染:医源性-腰椎穿刺 (4)经神经感染:狂犬病病毒沿周围神经,单纯疱疹病毒沿嗅神经、三叉神经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为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以急性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累及脑脊髓膜。 冬春季可流行,故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临床以发热、脑膜刺激症(头痛呕吐、颈强直、克氏征阳性)为特征。,概述,一、病因及传播途径:,(1)病原体:脑膜炎双球菌 (2)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3)传播途径:呼吸道,是一种需氧的革兰阴性球菌,由

3、于脑膜炎球菌经常成对排列,因此又被称为“脑膜炎双球菌”。,入血,脑脊髓膜,败血症或菌血症,2-3%抵抗力低下患者,鼻咽部黏膜,呼吸道感染症状,抵抗力下降,1、病变部位:脑脊髓膜 2、病变性质:急性化脓性炎 3、肉眼观: 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 蛛网膜下腔大量灰黄色脓性渗出物, 沟回结构不清,二、病理改变,蛛网膜,软脑膜,血管扩张充血、脓性渗出沿血管分布,脓性渗出覆盖脑沟回结构,4、镜下观察,1、蛛网膜下腔血管扩张充血2、蛛网膜下腔增宽,大量中性粒细胞,纤维素,少量巨噬细胞,淋巴细胞3、查到脑膜炎双球菌 4、脑实质轻度水肿,1、颅内高压症状:脑膜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脓性渗出物影响蛛网膜颗粒吸收

4、脑脊液头痛,喷射性呕吐,前囟饱满。 2、脑膜刺激症状: 颈项强直:炎症累及脊髓神经根周围蛛网膜、软脑膜, 脊神经根通过椎间孔受压 颈项和背部肌肉由于运动引起疼痛,颈部肌肉发生的保护性痉挛,三、临床病理联系,角弓反张:婴幼儿,腰背部肌肉保护性痉挛 Kernig征:腰骶节段脊神经后根受炎症压迫-曲髋伸膝时,坐骨神经受牵引而疼痛 3、脑脊液:混浊、压力升高,大量脓细胞,蛋白质、糖降低,细菌培养(+),颈项强直,角弓反张,Kernig征,50%以上及时治疗 痊愈 。 后遗症: 1、脑积水 2、颅神经受损麻痹 3、脑底动脉炎 血管阻塞 脑梗死,四、结局及并发症,爆发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1、多见儿童,起病

5、急,暴发性脑膜炎的一种类型 2、表现:周围循环衰竭,休克,皮肤紫癜,脑膜病变轻 3、机制: 大量内毒素释放入血 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中毒性休克,病情凶险,短期内败血症死亡。,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为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组织变质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 夏秋季流行,起病急,死亡率高 临床以高热、嗜睡、抽搐、昏迷为特征。 儿童多见:50-70%为10岁以下。,概述,一、病因及传播途径,1、病原体:乙型脑炎病毒 2、传染源:乙脑病人、中间宿主家畜、家禽 3、传播途径:虫媒传播(蚊),猪、牛等家畜,乙脑传播途径,入血,中枢神经系统,病毒血症,免疫力低下者、

6、血脑屏障功能不健全者,在血管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繁殖,隐性感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染细胞具有膜抗原,损伤和炎症,1、病变部位: 大脑皮质、基底核及视丘为著。 2、炎症性质:变质性炎 3、肉眼观: 表面:脑血管充血,脑水肿,回宽,沟窄切面:弥漫或散在粟粒或针尖大透明软化灶,二、病理改变,病毒性脑炎眼观,4、镜下观 1)脑血管改变和炎症反应: 脑实质血管高度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淋巴细胞环绕血管呈套袖状浸润-淋巴细胞套 2)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病毒在神经细胞内繁殖 肿胀,尼氏小体崩解、消失, 卫星现象:少突胶质细胞(5或5个以上)围绕受损神经细胞。 噬神经细胞现象:小胶质细胞及嗜中性

7、粒细胞侵入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内,3)筛状软化灶(灶性坏死): 神经组织坏死软化呈筛网状 4)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增生位于坏死神经细胞或小血管旁,筛状软化灶,液化性坏死灶,1、嗜睡,昏迷: 神经元广泛变性坏死 2、头痛,呕吐: 脑血管扩张充血,脑水肿颅内压增高 3、脑疝(brain hernia) 小脑扁桃体疝呼吸中枢受压呼吸骤停死亡 4、脑膜刺激症,三、临床病理联系,及时治疗急性期后痊愈 少数治疗不及时后遗症,四、预后,流脑、乙脑、结脑的区别,名词解释 1、淋巴细胞套或围管状浸润 perivaschlar inflammatory infiltrates 2、胶质结节 glial nodules 3、筛网状软化灶 reticular softening lesion 4、噬神经细胞现象 neuronophagia 5、卫星现象 satellitosis 问答题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思 考 题,形成肉芽肿的疾病有哪些?,风湿病:风湿小体 结核病:tubercle 伤寒:伤寒小结 梅毒:树胶样肿,The End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