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824846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1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社会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ppt(6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 会 心 理 学,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具体地说,社会心理学关注三个问题:社会情境、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社会情境产生社会刺激,社会刺激引发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导出社会行为。 用勒温的公式表示就是:B=f(P,E) 社会心理不但与社会刺激有关,还与人的过去经验及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社会心理作为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的中介环节,在一定意义上引导和影响着人的社会行为,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四个层面: 、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社会态度

2、、社会动机等; 、人际层面。人际吸引、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人际影响等; 、群体层面。群体动力、躯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等; 、社会层面。社会文化心理(风俗、时尚等)、社会阶层、阶级心理、民族心理等。 三、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和意义 、社会心理学的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部分心理学科的基础。由于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所以,社会心理学也有相同的性质。 由于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社会环境条件结合的产物,涉及心理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所以,出于研究角度和取向的不同,有“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之分。前者倾向于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心理学,而后者则倾向于从社会

3、学的视角进行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意义,()预测、调控和疏导人的社会行为,处置群体和社会事件。 ()了解心理现象的社会诱因,调节和改善人的心理状况。 ()指导其它学科的研究,如教育心理、管理心理、犯罪心理等。,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简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一、哲学思辩阶段 时间: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特点:根据哲学思辩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思想和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混杂在一起。 代表性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霍布斯、康德、卢梭等。 二、经验描述阶段 时间: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 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

4、的描述和分析。 代表性研究:达尔文的进化论、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年在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同时出版的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本是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一本是罗斯的社会心理学。 三、实证分析阶段 时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后。 特点:社会心理学研究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单纯定性转为定性与定量结合,应用研究开始被重视。 先驱人物:美国的普力特、德国的莫德、美国的。奥尔波特、墨菲夫妇、瑟斯顿、李科特、谢里夫、莫里诺、勒温等。 四、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

5、原则 、价值中立(客观)原则 、系统性原则 、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自然观察、()参与观察 、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 、档案法,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一、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 联想、强化、模仿 2、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的五个命题: (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 (3)价值命题 (4)剥夺-满足命题 (5)侵犯-赞同命题 二、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理论 1、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2、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3、认知相符理论和态度一致性理论 三、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荣格 阿德勒

6、 2、新精神分析理论 沙利文 霍妮 弗洛姆 埃里克森 四、符号互动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理论 G。H。米德,第二章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节: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与一定社会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的过程。 一般而言,社会化分为两个阶段:基本社会化(大致十八岁之前)和继续社会化。人的社会化过程还包括再社会化。 社会化与个性化是相符相成的。 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获得社会生活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2、获得特定的社会规范 3、获得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 4、掌握语言 5、获得社会角色,三、社会化的载体和形态

7、1、社会化的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造群体 2、社会化形态 (1)语言社会化:获得语言符号系统 (2)性别角色社会化: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 (3)道德社会化:内化社会道德规范,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4)政治社会化:学会接受和采用特定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第二节: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从心理演变的角度看,社会化的过程是由三种机制促成的 一、角色引导机制 个体被赋予的各种角色引导个体向社会期待的方向发展 二、社会比较机制 个体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 三、社会学习机制 个体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相应的行为方式和规范,第三节:自我与自

8、我概念 一、对自我的不同理解 1、弗洛伊德的自我(ego) 一部分是意识的,一部分是无意识的有一定的反身意识觉察个人本我的需要,同时还按意识环境的要求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关系 、罗杰斯的自我与自我概念 自我,一个人实际的、真实的状况 自我概念,一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和认识 二、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内在一致性 、经验解释系统 、决定个人的期望,三、自我概念的发展 核心机制: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镜像过程”、“镜像自我” “一般化他人” 自省能力,第三章 社会认知与归因 第一节: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 社会认知是指对社会事物的认知。社会事物指社会对象和社会现象。具体包括:人、角色

9、、人际关系、社会因果关系和群体。社会认知与社会知觉是接近的概念。 二、社会认知的意义 认知者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基础。,三、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观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 -“图式”: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亦即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刻板印象:认知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很多社会认知的错误常常认知者的动机所致 3、认知者的情绪,四、社会认知的偏差 1、第一印象效应 2、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3、光环(晕轮)效应 4、积极性偏差(宽大效应) 5、证实偏差,第二节: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形

10、成 1、印象是认知者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法则 -平均法则 -叠加法则 -加权平均法则 -核心品质法则 印象形成法则构成了人们不同的对人印象风格,二、印象管理 1、什么是印象管理? 试图通过自己的表现影响别人对自己印象的形成叫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社会互动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任何人在社会交往中都希望能给交往对象留下符合自己预期的印象。欺骗通常也是建立在印象管理之上的。 “品牌代言人”、“形象大使”是典型的印象管理手段。 “符号互动论”戈夫曼的“戏剧论”。 亚历山大的“情境同一性”。,2、印象管理的策略 (1)按社会常模进行自我印象管理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自我暴

11、露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我 (4)投人所好,如讨好、施惠、附和等等。 3、双重印象管理策略 (1)“登门槛”效应 (2)“门面”效应,第三节:归因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的归因主要针对人的行为。 二、归因的一般维度 1、内因与外因 2、稳定与不稳定 3、可控性与不可控性 4、内控者和外控者(控制点理论,罗特。 涉及归因风格),三、归因理论 1、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2、韦纳的归因理论 四、归因的原则 1、不变性原则 2、折扣原则 3、协变原则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 2、自我价值保护 3、观察 位置 4、时间

12、因素,第四章 态 度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概念及特征 1、态度的概念 -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态度是一种内在心理倾向、有一定的对象、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态度包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2、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对态度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与价值观相比,态度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改变。 -价值观不象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1、功能 -工具性(适应)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 -价值表现功能 -认知功能 2

13、、作用 -影响社会性判断(作用于社会认知) -影响耐力(作用身体状态) -影响学习效果(作用于学习活动) -影响工作效率(作用于工作行为),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实验研究 -拉皮尔的现场研究 -费希本和艾赞的研究 结论:态度与行为之间可以一致,但并非都具有一致性。这种非一致性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 2、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原则 -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 -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时间间隔越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更多的一致性。,第二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有共同的意义,是从不同角度分析态度的建立。态度的改变就意味着一种新的态度的形成。此处讨论的态度形成,

14、侧重于指一种态度的初始建立,即从对某事物不曾有态度到出现某种态度。 一、态度的形成 美国学者凯尔曼(1958)提出了态度形成三个阶段的观点 1、依从,在外显行为上表现与他人一致。 2、认同,自愿接受外部观点、信息或规范。 3、内化,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二、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改变分为二种:一致性的改变和不一致性的改变。前者指方向不变仅态度的强度发生改变,即量变;后者则指以性质相反的新态度取代原有的旧态度,是质变。 1、态度改变的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介绍分析)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介绍分析) 作为态度转变的理论,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让人

15、们知道态度在什么情况下倾向于改变。,2、态度改变的“劝说情境模式” (解释分析模式中的各项内容) -外部刺激:传达者(专长性、可靠性、喜爱性)、沟通(差异性、恐惧唤起)、情境(强化作用、预先警告、分心) -目标靶:信奉、预防注射、人格 -中介过程:信息学习、感情迁移、相符机制 -结果:态度改变、态度改变受阻(信息贬损、信息曲解、掩盖拒绝),第三节:态度测量 态度测量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很难做到完全准确。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的方法,目前较为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量表法:瑟斯顿的等距量表、利克特型量表、语义分化量表 二、投射法:主题统觉测验、作业投射法 投射法的基本假设是,个体会将自己的需

16、要、情感或观念倾向投射到其它对象上。 三、行为反应测量法:任务完成法、社会距离法,第五章 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节:沟通的概念、功能和结构 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大众沟通亦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等)中介的信息传递交流过程。,二、沟通的功能 1、获取信息的手段 2、思想交流和情感分享的工具 3、满足需要、维持心理平衡的因素 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 5、协调群体成员的技术 满足需要和维持心理平衡的功能决定了沟通除具体的目标外还有潜在的个体心理满足目标。

17、男性:表达个人的权威感和控制力; 女性:寻求某种关系、联系的存在。,三、沟通的结构,信息源,编码,通道,解码,接受者,障碍,反馈,沟通的结构显示: -沟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沟通应基于“对方立场” -沟通通道的选择至关重要 四、沟通的类型 五、身体语言沟通 1、目光与表情 2、身体运动与接触 3、姿势与装饰 4、空间距离,第二节: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 2、个人特征(导致晕轮效应) -才能 -外貌:辐射作用 3、个性品质 4、相似与互补 -态度、价值观相似 -需要、性格互补 二、爱 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第三节: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1、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

18、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 2、人际关系的状态 (参看图8-1,P281) 3、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定向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 -感情交流阶段 -稳定交往阶段 4、人际关系与自我暴露,二、人际关系的原则 1、交互原则-相互重视、彼此喜欢、相互支持、相互接纳 因为,任何人都有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据此使自己的行为及与他人的关系得到解释。(福阿夫妇,1975) 2、功利原则-人际交往的本质是社会交换,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人们来说是值得的,人际关系才可以建立和维持。 增值交换与减值交换,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

19、 4、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对他人的喜欢不仅取决于他人喜欢自己的量,还取决于他人喜欢自己的水平的变化及性质。最喜欢的是对自己的喜欢水平不断增加的人,最厌恶的是对自己的喜欢水平不断降低的人。 “对婚姻不忠的定律”及其它,人际吸引水平与彼此了解程度 之间呈曲线关系 相 互 吸 引 相 互 了 解,三、人际关系的改善及技术 1、沟通能力的提高 2、正确使用身体语言 3、人际关系能力训练,第六章 侵 犯 第一节:侵犯及侵犯理论 一、对侵犯的理解 1、侵犯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2、侵犯概念的三要素:伤害行动、伤害意图、社会评价。 3、敌意不属于侵犯,其并无直接、具体的伤害行动。

20、,二、侵犯理论 1、侵犯的本能论 -弗洛伊德的侵犯本能论 -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2、挫折-侵犯理论 -“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的”。(多拉德等,1935) -最初的理论观点 -理论的修正,-“武器效应”(伯克威茨,1978):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 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情境中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 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称为“武器效应”。 3、侵犯的社会学习观点(班杜拉) -侵犯行为可以通过强化获得。 -侵犯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 -去学习和再学习可以减少侵犯行为。,第二节:侵

21、犯的影响因素 一、情绪唤起水平 1、情绪唤起水平会增加人们的侵犯行为。 2、情绪唤起包括特异性唤起和非特异性唤起。 3、所谓特异性唤起,是指与后续行为性质一致的唤起;而非特异性唤起则是指后续行为性质不一致的唤起。 二、道德发展水平和自我控制水平,三、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 1、当社会对某一种特定社会角色的特定行为较为容忍时,该角色扮演者的侵犯性会明显增加。当一种社会认同与侵犯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合理性时,人们的侵犯冲动的释放也会变得更容易。 2、群体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人们侵犯性的增加。群体的相互作用包括:彼此模仿、激发、极化作用和去个性化等。 四、大众媒介,第三节:侵犯行为的社会控制 一、社会制约 心

22、理学家将获取需要满足所要付出的代价称作反向动因。利用反向动因来减少侵犯行为的发生是很有效的。 二、避免去个性化 所谓去个性化,是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个人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 三、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第四节:侵犯行为的自我控制 一、合理宣泄 二、培养移情能力 三、塑造成熟个性,第七章 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亲社会行为概述 一、亲社会行为及相关概念 1、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亲社会行为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但概念的外延更加宽泛。 2、利他行为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回报的助人行为。助人行为则可能属于利他行为

23、,可能带有某种目的和企图。 3、亲社会侵犯是指某些符合社会规范的侵犯行为。是由“亲社会”的含义演生出来的概念。,二、对亲社会行为的解释 1、利他行为的社会生物学观点 -本能论:利他是一种由遗传决定的,为保证物种的生存而牺牲个体的内部机制。动物也有“利他行为”。 -习得论:利他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来的一种行为方式。 2、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规范论观点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将一定的社会规范内化而形成的。包括互惠规范和社会责任规范,三、个体助人行为的发展 1、儿童早期是没有助人行为的。助人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的解释 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 2、6-12岁是助人为发展最

24、快的时期。 3、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一方面以道德认知发展和移情能力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在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习得。包括:家庭早期社会化、模仿、奖励和强化。 4、过度助人示范会使个体的助人行为减少。,第二节:有关助人行为的研究及理论 一、拉塔涅和达利(1970)的研究和理论 1、责任扩散实验 2、干预模式和社会作用力论 -干预模式 -社会作用力论 二、摩根和帕克(1989)的理论 “代价报偿”助人模式 三、施瓦茨(1977)的理论 1、利他行为模式 2、规范激活论,四、施托布的实验和理论 1、移情实验(1971) 2、社会行为论(1978、1980、1984),第三节: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

25、一、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1、助人者自身因素 -人格特征 -心理状态 2、外部因素 -气候和自然环境 -社会情景 -时间压力:双重含意 -被助者的特征,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1、群体规范的作用 2、舆论的作用 3、责任感的培养 4、移情训练 5、道德教育的作用,第八章 社会影响 第一节:从 众 一、从众的概念 1、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2、阿希的从众实验 3、从众可以因实际的群体压力导致,也可以因为想象的上假设的群体优势倾向造成。 4、从众是自愿的,而服从则有被迫的倾向。 5、从众具有社会适应意义。,二、从众的类型 1、真从众 2、

26、权宜从众 3、不从众 三、从众的原因 1、行为参照(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 2、对偏离的恐惧 3、群体凝聚力对个体的制约作用,四、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水平 -群体凝聚力 -群体的规模 2、个人因素 -个体自我评价水平 -个体自信心水平 -表态与承诺 -性别、智力等 3、情景的明确性与文化因素,第二节: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 1、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是指由于个人对他人存在的意识,而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 2、社会助长有二种形态: -结伴效应(与他人一起活动) -观众效应(他人旁观) 3、他人在场不一定导致社会助长,也可能导致与社会助长相反的情况,叫社

27、会干扰。,二、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的机制-优势反应强化说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扎琼克认为,他人在场,个人动机水平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 所以,如果所从事的活动是熟练而简单的,则他人在场会激发动机水平,提高活动效率。反之,则会降低活动效率,造成干扰。,三、社会惰化 1、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2、社会惰化的原因: -责任分散、责任意识下降 -被评价焦虑减弱,第三节: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一、群体极化 1、群体极化,即群体观点或态度的极端化。 是指群体成员中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2、冒险转移是群体极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因为群体的存在,决策时倾向与更冒险的状况。 冒险转移的原因:个人假设群体鼓励富有冒险性的见解、责任分散、社会文化价值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的评价。,二、群体思维 1、群体思维是指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告动路线的现实可行性评估受到压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