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823097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ppt(9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特殊人群的临床用药,什么是特殊人群?,老年人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婴幼儿及小儿,第一节 老年人与安全用药,一、概述 全球186个国家有68个已进入老年型社会; 预计2020年全球60岁以上老年人达10亿;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为1.34亿,占世界的21.34%; 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2/3的人正在服药; 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及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研究和实践成为必需。,二、老年人生理改变,1、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改变 神经冲动传递速度减慢、脑血流量减少,脑代谢明显降低,脑耗氧率下降,脑血管阻力增加。 2、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 老年人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肾与肝的血流减少(

2、从30岁至80岁下降18%) 3、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变 减弱,4、消化系统功能的改变 排空减慢,消化力减弱 5、泌尿系统功能的改变 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 肾小管的分泌能力和重吸收能力亦下降 6、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改变 老年人对葡萄糖和胰岛素的耐受力均下降 7、免疫功能 下降,(1)城市: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血症、慢性支气管炎、脑血栓病、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等。 农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 按系统: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 按单个疾病:恶性肿瘤、冠心病、肺心病、脑血管栓形成及脑出血。,三、老年人易患疾

3、病,(1)吸收 胃PH值升高:遇酸不稳定药物失活减少 胃肠道血流减少:药物吸收减慢、减少 胃肠道粘膜萎缩:吸收减少 胃张力和运动性降低:达峰时间延长,AUC不变,四、老年期药动学特点,速度 程度,(2)分布 肌肉减少,脂肪增加: 脂溶性药物分布增加,消除减慢,如地西泮、利多卡因等;水溶性药物血中浓度增加,如水杨酸钠、苯妥英钠、吗啡、钙拮抗剂等。 血浆蛋白减少,结合力下降(下降约20%): 与蛋白高度结合的药物在血浆内的游离部分增加。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如华法林、甲氨蝶呤、氯丙嗪、苯妥英钠、普萘洛尔、奎尼丁、洋地黄毒苷等。,1.机体组成成分变化的影响 机体组分的变化 组 分 25岁 75岁 变

4、化率() 组织 40 47 +17.5 脂肪 15 30 +100 骨 8 5 -16.7 其他组织 17 12 -29 体液 60 53 -11.7 细胞内液 40 33 -17.5 细胞外液 20 20 0 血液 8 7.5 - 6.2 血浆白蛋白 40g/L 30g/L -25 ,(3)代谢 肝实质减少,代谢酶活力下降,药物代谢减慢 老年人使用巴比妥类、地西泮、苯妥英钠、阿替洛尔等药物时,由于经肝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易出现毒性。 有些药物必须经过肝转化才具有药理作用,如可的松,老年人选氢化可的松。,生物转化的第一步(氧化、还原、水解)过程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如青壮年异戊巴比

5、妥钠的氧化约25%,老年人为13%;用等量异戊巴比妥钠,老年人血药浓度较青年人约高1倍。青年人保太松的半衰期为81h,老年人为105h。,生物转化的第二步(结合)过程无明显变化; 如老年人对异烟肼的乙酰化作用不因年龄增加而改变,对氯羟安定、去甲羟安定、扑热息痛的葡萄糖醛酸化作用仅略有下降。,主要经肝代谢的药物 利多卡因 心得安 保泰松 氨基比林 苯巴比妥 异烟肼 氨茶碱 吗啡 安定 柳胺苄心定 度冷丁 丙咪嗪 硝酸酯类 ,(4)排泄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清除药物能力下降。 老年人使用主要以原型经肾排泄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苯巴比妥、头孢菌素、普萘洛尔、双胍类降糖药物时清除减慢。血

6、药浓度增加,易蓄积中毒。 血肌酐,肌酐清除率,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 氨基甙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 可乐宁 青霉素类抗生素 乙胺嘧啶 利尿药 四环素 TMP 氯喹 地高辛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西米替丁 普鲁卡因胺 磺胺嘧啶 乙胺丁醇 新斯的明 如老年人肌注青霉素万单位后 .小时,岁组的药物血浓是岁组的倍。,五、 老年期药效学特点,1.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脑萎缩、神经递质和相应的受体,记忆力下降,常发生误服漏服现象,影响药物的疗效。 老年人对中枢抑制药反应敏感,能引起更多的不良反应,如地西泮、硝西泮、氯氮卓、巴比妥类、抗胆碱药、利血平、氯丙嗪、镇痛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2心血管系统

7、功能改变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心功能下降,各器官供血下降,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反应性降低。 心脏的受体数量减少,反应性降低,对受体敏感性却提高,使/比例下降,因此给予扩血管药、利尿药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使用升压药物有血管破裂危险。 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加,又易致小血栓形成。,老年机体对洋地黄等强心苷类药物反应敏感,尤其伴有肾功能减退易致出现药物中毒。 对抗心律失常药物反应也有变化,如奎尼丁对起博点的抑制作用随年龄的增加而加强,对心室肌的抑制作用则随年龄增加而减弱。 3老年内分泌改变对药物效应影响 激素、受体减少,效应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六、 老年人药源性疾病,据统计,约1/3因药物原因而住院治疗

8、的病人和约1/2药源性死亡的病人都发生在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 易发生药源性疾病原因: 剂量偏大,个体差异大 多病及多药物治疗:1-5种药物,ADR 3.4%; 6种以上增加至24.7% 依从性差:用药依从性仅59%,老年人药源性疾病常见症状 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和功能改变,易发生 直立性低血压: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吩噻嗪类、三环类抗抑郁药,利尿药,血管扩 张药和苯二氮类药物时,肾毒性:老年人由于肾动脉硬化、肾血流减少、肾单位数量及 大小减少,使得肾功能有所减退,不仅使许多经肾排泄 的药物易产生蓄积中毒,而且许多药物会对肾造成损害。 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头孢菌素、抗 癌药

9、物、非甾体抗炎药物等,一旦选用则应减量或延长间隔 时间并密切监测肾功能的变化。 心律失常:窦房结内起搏细胞数日减少,窦房结内固有节律性降低, 心室中隔上部纤维化引起传导系统障碍。,七、 老年人用药的注意点:,有效性和安全性:老年人药物治疗的效益/风险比不理想,即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增加,必须用疗效确切且毒性最低的药物 剂量:生物利用度伴随年龄而增加,口服负荷剂量需降低。一般情况下,使用治疗指数低(安全性差)的药物时,老年人开始剂量约为成人的1/3-1/2,给药方案:多药合用、给药次数频繁及剂量变换会降低病人依从性,应尽量减少老年人用药的数目及用药次数,以增加依从性; 药物价格:依赖固定收入的老年人

10、的一项重大经济负担,优先使用相对廉价药品。 病人依从性:用药次数、剂量和间隔时间不能随意变动,更不能随意加服其他药。,老年人疾病较多,难以区分是来自于疾病还是来源于药物不良反应,因而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诊断和处理更为复杂。 例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引起的急性肾衰vs慢性肾衰 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血压升高vs高血压 皮质激素和利尿药引起的高血糖vs糖尿病,用药原则: (1)用药应有合理的指征; (2)药物剂量个体化:衰老进程和个体差异较大; (3)小剂量开始治疗(特别对于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注意监测血药浓度; (4)警惕药物相互作用,了解病人服用的其他药物; (5)简化治疗方案,设定合理的服药时间并减少

11、服药次数。,八、 老年人用药的原则,九、 老年人常用药物举例,抗高血压药:利尿药和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首选,后者可减少老年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若伴心绞痛则更有效;但老年人心律失常、2型糖尿病和痛风发病率高,应注意利尿剂药物带来的低血钾、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症; 抗心律失常药:具有正常血清肌酐水平的老年病人地高辛清除率降低50%,剂量须降低(0.125mg/d)并监测血清地高辛水平。,抗凝血药:老年人对华法林的敏感性增加,75岁老年人使用华法林易发生脑出血,需降低负荷剂量(7.5mg/d)和维持剂量(5mg/d); 抗帕金森病药:老年病人左旋多巴清除率降低,对直立性低血压

12、和意识模糊反应敏感,建议早期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并减少左旋多巴用量,从而避免和延缓并发症。,九、 老年人常用药物举例,精神病药:老年病人敏感性增加,抗精神病药的起始剂量约为成人剂量的1/4;老年人对新型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耐受良好。 镇静催眠药:老年人对巴比妥类敏感性增高,尽可能不用;苯二氮草类,虽亦有宿醉现象、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但安全范围较大,老年人适用。 老年人慎用长效苯二氮卓类(如氯硝安定),可出现体内蓄积和毒性增加,导致记忆力、智力损害和共济失调而发生跌倒和骨折; 抗抑郁药:老年人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肝脏消除能力降低,起始剂量应减少为50%;,降血糖药:磺脲类引

13、起低血糖反应的风险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引起老年人不可逆性肾损伤,监测血清肌酐水平;COX-2抑制剂对老年病人较安全。 抗菌药:老年人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基本同年轻人,但必须考虑细菌生态学和肾功能降低的影响。,思考题,1、老年人药动学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妊娠期及哺乳期用药,孕妇用药的统计情况,平均3-4种,甚至可达10种: 焦虑、烦燥镇静、安眠药 环境污染、流产先兆保胎药 感染、感冒抗生素 妊娠高血压降压、利尿药 妊娠糖尿病降糖药,孕妇用药著名的“反应停”事件,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反应停”事件,动物无致死量, “无毒性”镇静剂,1957

14、西德上市,在欧洲被广泛用于妊娠反应,1961年报告与海豹肢畸胎有关(妊娠4-6周100mg即致),59-62年发生10000余例。,“反应停”事件与“海豹肢”畸形,“反应停”事件始末,1957年德国公司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 “反应停”风靡欧洲各国和加拿大,联邦德国一个月卖出了一吨; 美国一家小制药公司梅里尔公司获得“反应停”的经销权,于1960年向FDA提出上市销售的申请; 负责审批该项申请的是刚到FDA工作的弗兰西斯凯尔西; 她发现,“反应停”对人有非常好的催眠作用,但动物催眠效果不明显; 凯尔西坚持要有更多的研究数据; 梅里尔公司的不满; 澳大利亚产科医生威廉麦克布里德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报

15、告“反应停”能导致婴儿畸形。 从1961年11月起,“反应停”在世界各国陆续被强制撤回; 梅里尔公司也撤回了申请; 研发“反应停”的德国公司被迫倒闭; 肯尼迪总统于1962年8月2日授予她总统勋章。,弗兰西斯凯尔西,一、药物动力学,1.孕妇的药物动力学 (1)药物的口服消化与吸收:,胎盘分泌绒毛促性腺激素,怀孕,抑制胃酸分泌,消化酶活性降低,药物在胃肠停留时间延长,对药物的口服吸收更慢而且更安全,消化功能减弱,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喜酸,(2)注射药物吸收:,血液量大大增加,妊娠晚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影响药物经皮下或肌内注射的吸收,胎儿和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和髂静脉,如需快速起效者应静

16、脉注射,(3)药物分布:,血容量增加,最高可增加50%,孕妇,血浆药物被稀释,需提高药物需要量,(4)药物与蛋白结合:,血容量增加,孕妇,单位体积血清蛋白含量降低,低血清蛋白血症,结合型药物减少,血内游离药物增多,到组织和胎盘的药物增加,对于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而言:妊娠期用药效率增加,如:地西泮、苯巴比妥、地塞米松等游离型药物增加,(5)药物代谢:,妊娠影响药物代谢复杂,不同的药物可能产生不同结果,如代谢增加、降低或不变,(6)药物的排出:,肾血流量增加25-50%,孕妇,药物从肾脏的排泄加速,肾小球滤过虑增加50%,2.胎盘与药物转运,(1)转运部位:几乎所有药物都能透过胎盘,转运到胎儿体内

17、,也能从胎儿转运到母体,转运部位在胎盘的血管合体膜(VEM)。,胎盘绒毛面积成正比,药物交换的速度,药物转运加速,胎盘厚度 成反比,妊娠晚期,VEM厚度为早期1/10,绒毛面积约为中期12倍,(2)影响因素:,分子量小,血浆蛋白 结合率低,非离子化 程度高,脂溶度高,容易透过胎盘,2. 胎盘与药物转运,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就被限制在膜的一侧,这种现象称为离子障(ion trapping)。,(1)药物吸收:,3、胎儿药理特点,主要通过胎盘,其次吞咽羊水(5-70ml/小时),皮肤吸收,(2)药物分布:,正常时,药物在胎儿体内分布与胎儿血液循环一致,缺氧时,分布于血流量大的脑和

18、肝脏,主要分布于脑,(3)药物代谢和排泄:,肾脏发育不完全,对药物解毒能力低,通过胎盘,经母体排泄和解毒药物,肝药物酶系统发育不完全,排泄缓慢,易蓄积中毒,易中毒,胎儿,二. 药物的不良影响,(1)药物的性质:,脂溶性高,易透过胎盘,离子化程度高,不易透过胎盘,分子量小,易透过胎盘,(2)药物的剂量:,剂量大,重复使用,持续时间长,造成胎儿损害,甚至死亡,(3)药物的亲和性:由于遗传异质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药物亲和性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如“反应停”事件,人比小鼠敏感60倍,比大鼠敏感100倍,比狗敏感200倍,比田鼠敏感700倍;,(4)用药时胎龄:,受精后2周内,全或无,胚胎早

19、期死亡、流产,不受影响、继续发育,受精后3-8周内,致畸高度敏感期,形态异常,形成畸形,9周以后,功能完善期,生长受限、低体重和功能行为异常,三、 妊娠期用药原则,(1)生育年龄:任何医生对育龄妇女问病史时需询问末次月经及是否怀孕; (2)用药需有明确适应症,如非必要,尽量不用; (3)明确妊娠周数,最好能在妊娠足4个月后开始用药; (4)杜绝孕妇自服药; (5)孕妇患病,必须服药时,应选取有效且对胎儿安全的药物,根据FDA分级ABCDX级; (6)尽量避免使用新药 (7)早孕期间服用过明显致畸的药物应考虑终止妊娠,FDA 将药品安全性分类:,A :在早期妊娠妇女中未显示对胎儿有危险( 并在中

20、、晚期妊娠中亦无危险的证据) ,可能对胎儿的伤害极小。 分类A等级的药物极少,维生素属于此类药物,如各种维生素B、C等,但是在正常范围剂量的维生素A是A类药物,而大剂量的维生素A,每日剂量2万IU,即可致畸,而成为X类药物。,B:在动物生殖试验中并未显示对胎儿的危险,但无孕妇的对照组,或对动物生殖试验显示有副反应( 较不育为轻) ,但在早孕妇女中并不能肯定其副反应( 并在中、晚期妊娠亦无危险的证据) 。 分类B等级的药物亦不很多,日常用的抗生素如所有的青霉素族及绝大多数的头孢菌素类药物都是B 类药物。,C:在动物的研究中证实对胎儿有副反应(致畸或使胚胎致死或其他),但在孕妇研究中无可以利用的资

21、料。药物仅在权衡对胎儿的利大于弊时给予。 分类C 等级的药物是较多的。这一类药物或者问世时间不够长或者较少在孕妇中应用,主要在早期妊娠对胎儿是否会造成损害尚无报道,故难以有比较确切的结论。,D:对人类胎儿的危险有肯定的证据,但尽管有害,对孕妇需肯定其有利,方予应用( 如对生命垂危或疾病严重而无法应用较安全的药物或药物无效) 。 抗肿瘤药几乎都是D类药。,X:动物或人的研究中已证实可使胎儿异常,或基于人类的经验知其对胎儿有危险,对人或对两者均有害,而且该药物对孕妇的应用,其危险明显地大于任何有益之处。该药禁用于已妊娠或将妊娠的妇女。 在常用药物中此类药物并不多,但因致畸率高,或对胎儿危害很大,孕

22、前期及孕期禁用。此中最为出名的是酞胺哌啶酮(反应停);过去人们常用的性激素已烯雌酚,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曾被用以治疗先兆流产,结果发现子代的女性在626岁间可以发生阴道腺病或阴道透明细胞癌,其后果是严重的,故属X类药。维生素A大剂量口服也可致畸,也是X类药物。,妊娠期禁忌的中成药,妊娠期禁用的中成药包括: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心可舒片、麝香保心丸、诺迪康、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小青龙颗粒、牛黄解毒片、木瓜丸、小金丸、小活络丸、开胸顺气丸、木瓜丸、七厘散、九气拈痛丸、大黄蛰虫丸、当归龙荟丸、紫雪、活血止痛散、益母草膏、跌打丸等。,四、妊娠期用药注意点,(1) 妊娠期用药,尽可能选择A和B类药

23、,避免多个药物处方。 (2) 不要只考虑到用药,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疾病上,因为疾病可以给母亲和胎儿带来更多的危险,如糖尿病、子宫内膜感染、癫痫的惊厥发作也有致畸可能。 (3) 要注意早期妊娠是胎儿身体各部分及器官的分化阶段,药物致畸容易发生在此阶段,中、晚期妊娠用药的安全性增加,但某些药物,例如乙醇,对胎儿的危害特别是神经系统,是贯穿妊娠整个阶段的。,五、哺乳期药理特点,案例: 贵州省某医院,母亲生育胎儿平产过程中实施外阴侧切术,术后使用可待因镇痛,并持续母乳喂养 13天后,婴儿死亡,可能原因:,可待因,经母亲肝脏代谢,生成吗啡,随血液循环进入乳汁,婴儿吸吮,呼吸抑制,死亡,母亲很可能为药物代

24、谢酶CYP2D6*2突变超快代谢者,哺乳期药理特点,哺乳期药理特点 哺乳儿每天可吸吮乳汁800-1000ml,而几乎所有药物均可通过血浆乳汁屏障转运至乳汁。 (1)药物浓度:乳汁中药物高峰与母亲血药高峰可不一致,一般比血药高峰晚出现30-120分钟,消散时间延长; (2)脂溶性:脂溶性强的非离子型药物易溶于母乳的脂肪中,被哺乳儿吸收;而水溶性药物难以向乳汁转运; (3)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难以透过生物膜进入乳汁,故蛋白结合率高而游离型药物少的磺胺、苯唑西林等难以向乳汁转运;,哺乳期药理特点,(4)分子量大小:分子量200的药物,如酒精、吗啡、四环素等可单纯扩散进入乳汁,而胰岛素

25、、肝素等高分子化合物难以向乳汁转运; (5)母体因素:母体乳汁中脂肪过多,有利于脂溶性药物向乳汁转运;母体若肾功能不全,对药物解毒和排泄能力降低,乳汁中的药物也将相应增多。,哺乳期用药原则 1、关注婴儿乳汁摄取药量:如希望尽可能减少婴儿吸收药量,应在哺乳后用药,并尽可能推迟下次哺乳时间 2、选择适当药物 3、注意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药物 4、尽量避免使用新药 5、重视社会性药物影响:酒精、尼古丁等;农药,(五)孕妇常用药物的选择 ,1.抗感染药物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林可霉素在孕期使用多无妨碍,对胎儿无明显副作用。 四环素类:对孕妇可损害肝脏和肾脏。对胎儿的损害更多,孕早期用药可引起肢芽

26、发育不全和小肢畸形,孕16周后用药可影响胎儿骨髂发育,还可使乳牙发黄、牙釉质发育不全。故是孕期禁用的抗生素。,链霉素及其他氨基糖甙类:对胎儿听神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以链霉素的危害最大,其顺序为链卡那丁氨卡那庆大。 氯霉素类:本身毒性较大,且因肝脏缺少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解毒功能低下;肾脏排泄功能低下,易积蓄中毒。可发生以呼吸功能不全、紫绀、腹胀为特点的灰婴综合征。故在孕晚期估计将于12天周内分娩者不宜应用。 磺胺类药:较易进入胎儿体内,孕早、中期用药对胎儿无毒性反应。孕晚期用药,可使胎儿体内已和蛋白结合的胆红素游离,使血中游离胆红素增高。,抗结核药:均有轻度致畸作用。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危险性

27、较大。 抗真菌药:制霉菌素、克霉唑和咪康唑未见对胎儿有明显不良反应。酮康唑对大鼠有致畸作用,故孕妇应避免使用。 抗病毒药:缺乏研究确证,阿昔洛韦对动物无致畸作用。阿糖腺苷、齐多夫定亦可用于治疗全身性疱疹病毒感染及新生儿病毒性脑炎。 抗寄生虫药:氯喹、奎宁均有致畸作用,奎宁可能导致流产。伯氨喹根治间日症应推迟至妊娠之后。甲硝唑有致畸、致癌作用,故在孕早期应避免使用,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时应避免口服用药。,2心血管系统药物 (1)抗高血压药物 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有报道可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阿替洛尔、拉贝洛尔未发现胎儿畸形,但由于拉贝洛尔可阻止新生儿的交感神经效应。 噻嗪类利尿药不宜用于妊娠期(致畸

28、、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钙拮抗药:硝苯地平近年来用于治疗妊娠中、晚期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此外,对子宫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硫酸镁治疗妊高征未见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但须严格控制剂量(中枢抑制,神经肌肉接头阻断)。,(2)强心苷和抗心律失常药 地高辛对胎儿无不良影响,易通过胎盘,故亦可用地高辛治疗控制胎儿室上性心动过速。 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也可用于治疗胎儿宫内心动过速。,3镇静药和抗癫痫药: 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易通过胎盘,妊娠早期应用有致畸,分娩前给予地西泮能引起婴儿呼吸抑制。母体长期应用该类药物,也可导致新生儿戒断综合症,故应避免习惯性使用。 苯妥因致畸,胎儿的唇裂和腭裂,先

29、天性心脏损害或小头畸形。,4平喘药:氨茶碱、选择性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间羟舒喘灵)、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 5肾上腺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 6降血糖药: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磺酰脲类,疗效差且有致畸报道,禁用。 7镇吐药:严重的妊娠呕吐,可选用H1受体阻断药如异丙嗪、茶苯海明和美克洛嗪,吩噻嗪类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等。,新生儿期:出生-28天 婴幼儿期: 28天1岁 幼儿期: 1岁3岁 学龄前:3岁7岁 学龄期: 7岁14岁 “儿童不是小型成人”,第三节、婴幼儿、小儿用药,儿童,一、用药特点 小儿疾病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常有几种疾病并存。

30、急性病的门诊处方一般只开23天的药,并嘱家长要及时复诊,以免病情变化而贻误治疗。 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慢。,随出生体重、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变化很大。 病儿之间用药个体差异大。 先天遗传因素:要考虑家庭中有遗传病史的患儿对药物的先天性异常反应,对家庭中有药物过敏史者要慎用某些药物。,二、药动学特点,1、吸收 (absorption) 皮肤吸收好,但易致过敏或皮炎。 肌注效果差。 病重常采用静脉或皮下注射,防止渗出。,2.分布 (distribution) (1) 白蛋白合成减少,游离型药物增加。 慎用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 (2) 体液量大,脂

31、肪含量低,致水溶性药物分布广泛,血浓低,而脂溶性药物血浓高。 (3) 血脑屏障发育不全,中枢药作用增强。,3. 代谢 (metabolism) (1)相酶(如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C还原酶)在出生1周后达成年人水平,相酶(如葡萄糖醛酸及甘氨酸结合酶)发育不完善。故脂溶性药物代谢减慢。 (2) 新生儿肝比重大(4%),对新生儿药物代谢有利。 (3) 游离型药物增加,药物代谢代偿性加快。,4.排泄 (elimination) (1) 肾小球数量少(30%),药物排泄减慢。 (2) 酸碱与水盐代谢调节能力差,易出现平衡失调。,三、药效学特点,1.中枢神经系统 发育较迟,中枢脂肪量大,BBB发育不

32、完善,对中枢药敏感。 2.水盐代谢 易失水,对泻药、利尿药耐受性差。 钙盐代谢旺盛,慎用影响骨、牙生长药物。,3、 内分泌系统 扰乱内分泌药物,影响小儿身体和智力发育 4、 免疫反应 新生儿过敏反应少、低 幼儿、儿童过敏反应多而重,四、小儿药物选择,1抗生素 用药时不仅要掌握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适应证,更要重视其有害的一面。对个体而言,抗生素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使体内微生态紊乱,引起真菌或耐药菌感染。,2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疗程常用于过敏性疾病、重症感染性疾病等;长疗程则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在使用中必须重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 3退热药 一般临床上

33、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不宜过大,可反复使用。,4镇静止惊药 在患儿高热、烦躁不安、剧咳不止等情况下可考虑给予镇静药。发生惊厥时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等镇静止惊药。 5镇咳止喘药 婴幼儿一般不用镇咳药,多用祛痰药口服或雾化吸入,使分泌物稀释、易于咳出。哮喘病儿常用氨茶碱等止喘药,但新生儿、小婴儿慎用。,6止泻药与泻药 对腹泻患儿不主张用止泻药,除用口服补液疗法防治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外,可辅以含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的制剂调节肠道的微生态环境。小儿便秘一般不用泻药,多采用饮食调整和通便法。,五、小儿药量的换算,1.根据年龄计算 2.根据体重计算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如果算出的剂量比成人剂量还大

34、,实际给药则以成人剂量为限。,按年龄计算,(2)按体重计算: 儿童剂量=儿童体重(kg)成人剂量/成人体重(按6Okg计)。 体重推算: 出生6个月儿童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 0.7; 712个月儿童体重 (kg)=出生体重+月龄0.6; 110岁儿童体重(kg)=年龄2十8(城市)或+7(农村)。 (3) 简便方法: 儿童每公斤体重用量成人用量的2 儿童剂量儿童月龄成人剂量/150 儿童剂量儿童年龄成人剂量/(儿童年龄12),(4) 按体表面积计算: 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表面积/成人体表面积) 体表面积推算: 成人体表面积可按1.72m2(7Okg成人体表面积)计算; 3Okg以下:体表面积(m2)=0.035体重(kg)+0.1; 超过3OKg: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 (5)按药动学参数计算 药动学原理和机体代谢特点。首次剂量(突击剂量)和维持剂量,累加剂量,间歇剂量等。,(6)其他: 有些药物剂量不分年龄大小都一样,甚至和成人相同,如维生素类药物; 有的用药目的不同,剂量亦不同,如抗风湿用阿司匹林剂量宜大,抗血小板凝集剂量很小; 有的药物使用剂量限度较宽,如助消化药、中药等,仅分婴儿、儿童和成人剂量; 有的根据病情用药有所不同,如有肝、肾功能不全时,应减少用药剂量。,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