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件设计.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807998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承件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支承件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承件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承件设计.ppt(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支承件设计,第一节 概 述 一、支承件的功用 支承件:是机床的基础构件,包括床身、立柱、横梁、摇臂、底座、刀架、工作台、箱体和升降台等。也称为“大件”。 安装、支承、固定或活动的零部件,使之保持相对位置和运动关系,并承受力和力矩,支承导轨定位导向,安装油液电系统等。,二、支承件的设计要求 1、足够的静刚度和较高的刚度重量比 2、良好的动态特性。 3、较小的热变形和内应力。 4、便于制造、装配、维修、排屑和吊运及考虑切削液及润滑油回收、液压、电器装置的安置等。,三、支承件的设计基本步骤 1)根据支承件的使用要求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所受的力、热变形和其它要求(如排屑、切削液及润滑油回收、

2、其它零部件安置等),并参考机床的同类型件,初步设计其基本形状和尺寸。 2)可以用有限元法,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进行验算,求解支承件的静刚度和动态刚度,避免盲目性,提高成功率。 3)根据计算结果对设计进行修改,或对几个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最佳方案。,第二节 支承件的静力分析 一、支承件受力分析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刚度,必须了解支承件的受力情况以及产生的变形,了解由此引起的加工误差,从而合理设计支承件的结构。 1. 不同机床所受载荷的特点 1) 对于中小型普通机床,应以切削力为主,工件重量、移动部件重量等在受力和变形分析时可忽略不计,如钻床、铣床、中型车床等。 2) 对于精密机床和高精度机床,其切削力较小

3、,应以移动部件的重量和热应力为主,如双柱立式坐标镗床。 3) 对于大型、重型机床则需要同时考虑工件重量,移动部件重量和切削力,如双柱立式车床、落地镗铣床等。,2. 不同形状支承件的简化 支承件根据其形状不同一般可简化为梁、板、箱三种类型。 1).梁件一个方向的尺寸比另两个方向大得多的零件。如:床身、立柱、横梁等。 2).板件两个方向的尺寸比第三个方向大得多的零件。如:底座、工作台、刀架等。 3).箱体件三个方向的尺寸都差不多的零件。 如:箱体、升降台等。,3. 普通车床床身的受力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相应的变形: 1).竖直面内的弯矩和弯曲变形。 2).水平面内的弯矩和扭转变形。 3).横截面内的

4、转矩和扭转变形。,第三节 支承件的静刚度和形状选择的原则 一、支承件静刚度 支承件的变形一般包括自身变形、局部变形和接触变形。设计时,要注意这三类变形的匹配,并应对薄弱环节予以加强。 1. 自身刚度 支承件抵抗自身变形的能力,称为自身刚度。 支承件的自身刚度主要为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 支承件的自身刚度取决于支承件材料、构造、形状、尺寸和隔板的布置等。,2. 局部刚度 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称为局部刚度。 局部刚度主要取决于受载部位的构造、尺寸以及筋的配置。局部变形发生在载荷集中的地方。,3. 接触刚度 支承件各接触面抵抗接触变形的能力,称为接触刚度。取决于连接处材料、几何形状与尺寸及接触面硬度和

5、表面粗糙度。,接触刚度与自身刚度的不同在于: 1) 接触刚度是指受外载荷对接触平面的平均压强与变形之比,并不是支承件的自身刚度,接触刚度可表示为: 接触平面受到的平均压强 /接触平面的变形量 2) 接触刚度不是一个固定值,即接触平面受到的平均压强与接触平面的变形量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支承件的自身刚度和接触刚度对接触压强的分布是有影响的,如图115所示。在集中载荷作用下,如自身刚度和局部刚度较高,则接触压强的分布是基本均匀的,如图a所示。接触刚度也较高。如自身刚度或局部刚度不足,则在集中载荷的作用下,构件将产生变形,使得接触压强分布不均如图b所示,从而使接触变形分布也不均,降低了接触刚度。从这里

6、可以看出,接触刚度不仅决定于接触面的加工情况,也决定于支承件。,二、刚度的折算和比较,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的单位不同, x向和y向弯曲刚度的方向不同,互相之间是不能直接比较的。但是在设计时,又必须知道支承件的各项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为此,就要把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都折合为刀尖相对于工件在最影响精度方向(“敏感方向”)的位移,以便进行比较。下面以车床床身为例,说明折算的方法,见图116。,三、支承件形状选择的原则 1.正确选择界面的形状和尺寸 支承件主要是承受力矩、扭矩以及弯扭复合载荷,所以自身刚度主要是考虑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 在弯、扭载荷作用下,支承件的变形与截面的抗弯惯性矩和抗扭惯性矩有关

7、。材料和截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时,截面惯性矩相差很大,因此应正确选择截面的形状和尺寸以提高自身刚度。,1)截面积相同时空心截面刚度大于实心界面刚度。 2) 方形截面的抗弯刚度高于圆形截面,而抗扭刚度较低。 3) 不封闭的截面比封闭的截面刚度显著下降,特别是抗扭刚度下降更多。,四. 合理布置隔板 在两壁之间起连接作用的内壁称为隔板。隔板的功用在于把作用于支承件局部地区的载荷传递给其它壁板,从而使整个支承件各壁板能比较均匀的承受载荷。当支承件不能采用全封闭截面时,常常布置隔板来提高 支承件的自身刚度。,隔板布置一般有三种基本形式, 即纵向隔板、横向隔板和斜向隔板。纵向隔板主要提高抗弯刚度;横向隔板主

8、要提高抗扭刚度;斜向隔板则兼有提高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的效果。,p,横向筋板抗扭,五. 合理开窗孔 为了安装机件或清砂,往往需要在支承件外壁上开孔,窗孔对刚度的影响决定于它的大小和位置。开在与弯曲平面垂直的壁上的窗孔,对影响抗弯刚度最大。开在较窄壁上的窗孔,对抗扭刚度的影响比开在较宽壁上的窗孔大。因此矩形截面的立柱,窗孔尽量不要开在前、后壁上。必须开孔时,应靠近支承件几何中心附近。孔宽或孔径以不超过支承件宽度的0.25倍为宜。 工作时加盖,并用螺钉上紧,可补偿一部分刚度的损失。表2给出了在空心梁类支承件模型上开孔及加盖对刚度影响的试验结果。,六、提高支承件局部刚度 1.合理选择连接部件的结构,图

9、c和图d的两种结构最好,特别是用来承受力矩效果更好,缺点是结构复杂。,2. 合理选择螺钉尺寸和布置 当受力矩时,螺钉应主要布置在受拉伸的一侧;当受扭矩时,螺钉应均匀分布在连接部位四周。螺钉尺寸应经过计算,使它足以能承受外载荷的作用。 3. 注意床身与导轨连接处的局部过渡,4. 合理配置加强筋 有些支承件的内部要安装其它机构,不能封闭,安装隔板也会有所妨碍。这时就只能采用加强筋来提高刚度。 合理配置加强筋是提高局部刚度的有效方法。,七、提高支承件接触刚度 减少接触面的层数是提高接触刚度的最好方法。但具体设计时,常限于结构或功能上的原因而不能减少接触面的层数,此时可采用以下措施: (1) 导轨面和

10、重要的固定结合面必须配刮或配磨。 (2) 固定螺钉连接时,通常应使接触 面间的平均预压压强不小于2MPa, 以消除表面微观不平度的影响,并据此确 定固定螺钉的直径、数量、布置位置以及 拧紧螺钉时施加的力。装配时可用测力扳 手来拧紧螺钉。,八、壁厚的选择,九、支承件材料和热处理 支承件的材料主要为铸铁和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承件(主要为床身、立柱、底座等)近年来有较大的发展。 对于铸铁支承件,如果导轨与支承件铸为一体,则铸铁的牌号应根据导轨的要求选择; 如果导轨是镶嵌上去的,或者支承件上没有导轨,则一般可采用HT150。 如果支承件由型钢和钢板焊接,则常用3号或5号钢。 在铸造或焊接中的残余应力

11、,将使支承件产生变形。因此,必须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时效方法有自然时效、人工时效和振动时效三种。,支承件焊接结构 1. 焊接结构的特点 1)用钢板、角钢等焊接支承件,工序简单,生产周期短,可以焊接任何形状的零件,且不易出废品。 2)焊接支承件没有铸件的截面形状限制,可做成完全封闭的箱形结构,并根据受力情况,布置肋条和肋板来提高抗扭刚度和抗弯刚度。 3)钢的弹性模量约为铸铁的1.52倍,钢的刚度/重量比铸铁大40%以上。 4) 钢的内阻尼较铸铁小,但机床阻尼主要取决于各零件接合处的阻尼,材料的内阻尼影响不大。,5) 焊接结构在成批生产时,成本比铸件高,一般多用在大型、重型机床及自制设备等

12、小批生产中。 2. 焊接工艺性 1)尽量减少焊缝的数量和长度; 2) 焊缝的可焊到性要好; 3)减轻焊缝的载荷; 4)轮廓形状规整化; 5)大型结构分段焊接组装。,十、支承件结构工艺性 1. 铸件结构工艺性 1) 铸件结构简单,造型和拔模容易; 2) 避免产生缩孔、气孔和裂纹,壁厚应尽量均匀。 3) 便于清砂,特别是便于清理砂芯。 4) 大型铸件要铸出吊孔,如铸件不能开孔,则应铸出吊钩或加工出螺纹孔,以便于安装吊环螺丝。,2. 机械加工工艺 1)较长的支承件(如车床床身)应尽量避免两端有加工面,避免支承件内部深处有加工面以及倾斜的加工面。 2) 尽量使加工面集中,以减少加工时的翻转及装夹次数。

13、 3) 所有加工面都应有支承面较大的基准,便于加工时定位、测量和夹紧。,第四节 支承件动态特性 动态特性一般包括三方面问题: 1) 共振问题 在工作时支承件的固有频率不能与激振频率相重合,应避免发生共振现象。 2) 动力响应问题 支承件应具有较高的动刚度(共振状态下,激振力的幅值与振幅之比)和较大的阻尼,使支承件在受到一定幅值周期性激振力的作用,受迫振动的振幅较小。 3) 切削稳定性问题 抵抗切削自激振动的能力,研究支承件动态特性就要对切削稳定性进行分析。,一、支承件固有频率和振型 分析支承件动态特性时,通常可将支承件简化为一个多自由度的系统,多自由度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是通过求解系统的无

14、阻尼自由振动方程得到。 1.多自由度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图a所示的振型,其固有频率比图b所示的低。因此,图a为第一阶振型,其固有频率为第一阶固有频率,合称第一阶模态;图b为第二阶振型,第二阶固有频率,合称第二阶模态。,2. 支承件的模态分析 由于机床上激振力的频率一般都不太高,因而只有最低几阶模态的固有频率才有可能与激振频率重合或接近。 高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已远高于可能出现的激振力频率,一般不可能发生共振,对于加工质量的影响是不大的。所以只需研究最低几阶模态。,1) 第一阶模态 整机摇晃振动,振型如图a所示。床身作为一个刚体在弹性基础上做摇晃振动。整机摇晃的固有频率较低,通常约为数十赫兹。

15、2) 第二阶模态 一次弯曲振动,振型如图b所示。主振系统是床身本身。振动的特点是各点的振动方向一致,上下振幅相差不大,纵向(z向)越近中部,振幅越大;越近两端振幅越小。,3) 第三阶模态 一次扭转振动,振型如图c所示。主振系统与第二阶模态相同。振型振动的特点是两端的振动方向相反,振幅为两端大中间小。 4) 第四阶模态 二次弯曲振动,振型如图d所示。主振系统同上。特点是有两条节线AB和CD。在这两条节线上,振幅为零。两端的振动方向相同,与两节线间的振动方向相反。,5) 薄壁振动 在高频振动中,需要注意的是薄壁振动。薄壁振动的振幅不大,又是局部振动,故对加工精度影响不大,但却是重要的噪声源或噪声的

16、传播者。 上述模态中,第二、三、四阶将引起执行器官之间的相对位移,对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第一阶也能引起安装部件的相对位移而影响加工质量。,二、改善支承件动态特性和措施 改善支承件的动态特性,提高其抗振性,其关键是提高支承件的动刚度。 1. 单自由度系统的动态特性 提高结构的动刚度,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办法:提高系统的静刚度;增大系统中的阻尼比;提高系统的固有角频率;或改变激振角频率,以使二者远离。,1) 提高静刚度 提高静刚度的途径主要是合理地设计结构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合理的布置肋板和肋条、还必须注意结构的整体刚度、局部刚度和接触刚度的匹配等。,2. 改善支承件动态特性的措施,2)

17、 增加阻尼 常用的有保留砂芯的方法(常称封砂结构),铸件的砂芯不清与铸件和砂与砂之间的摩擦耗散振动能量,以提高阻尼。 3) 调整固有频率 增加刚度或减少质量,都可以使固有频率提高,而改变阻尼系数,则固有频率的变化不大。 4) 采用减振器 采用减振器也是提高抗振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特点是结构轻巧。,第五节 支承件热变形特性,一、支承件热变形 机床工作时,存在各种热源,如切削、电动机、液压系统和机械摩擦都会发热,使各部件因温度分布不均而产生变形,这就是热变形。 热变形可以改变机床各执行器官的相对位置及其位移的轨迹,从而降低加工精度。 热变形对普通中小机床加工精度影响不太明显,但对自动机床、自动线、和精密、高精度机床的影响却很明显。,二、改善支承件热变形特性的措施 改善支承件的热变形特性,就是设法减少热变形,特别是不均匀的热变形,以及降低热变形对精度的影响。 1散热和隔热 2. 均热 3. 使热变形对精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