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名贵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幻灯).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803971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名贵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幻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常见名贵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幻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名贵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幻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名贵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幻灯).ppt(5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常见名贵中药材的真伪鉴别,人参与西洋参的鉴别,1 人参 1.1人参的基源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 Mey.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1.2 人参的商品规格 生晒参:去支根晒干或烘干,不去支根及须 根者名全须生晒参。 园 参 红 参: 蒸、晒干。 人 白 参: 白糖浸泡加工而成。 参 活性参:真空冷冻干燥。 山 参:只加工成全须生晒参。,1.3 性状特征 1.3.1 生晒参 形状 主根呈长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径12cm。表面 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下部有支根23条,全须生晒参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

2、有不明显的细小的疣状突起。根茎(芦头) 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质地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气味 气微香而特异,味微苦、甘。,1.3.2 生晒山参 形态 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长210cm。表面灰黄色,具纵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习称“铁线纹”。支根为2条,须根细长,清晰不乱,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根茎细长,可称“雁脖芦”,上部具密集的茎痕,有的靠近主根的一段根茎较光滑而无茎痕,习称“圆芦”。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习称“枣核

3、艼”。,1.3.3 白参 主根长315cm,直径0.73cm。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断续的环纹,下部有23条支根,全体可见加工时的点状针刺痕。味较甜。,1.3.4 红参 全长617cm。主根长310cm;表面红棕色,半透明,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部可见环纹,下部有的具23条支根。根茎上有茎痕。质硬而脆,折断面平坦,角质样。,1.生晒参 2.红参 3.白参 4.生晒山参,1.4 显微特征,1.4.1 主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窄。韧皮部外侧有裂隙,内侧薄壁细胞排列较紧密,有树脂道散在,内含黄色分泌物。韧皮射线宽35列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多成单个散在,或

4、数个相聚,经向稀疏排列成放射状,导管旁有非木化的纤维。木射线宽广,中央可见初生木质部导管。薄壁细胞中含草酸环簇晶。,人参横切面详图 人参粉末图 1木栓层 2.皮层 3.裂隙 4.韧皮部 1.树脂道 2.导管 3.草酸钙簇晶 5树脂道 6.形成层 7.木质部 4.木栓化细胞 5.淀粉粒 8导管 9.射线 10.草酸钙簇晶,1.4.2 粉末(生晒参):淡黄色。树脂道碎片易见,内含黄色块状或滴状分泌物。导管多网纹或梯纹,稀有螺纹,直径1056m。草酸钙簇晶直径268m棱角锐尖。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略波状弯曲。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复粒由26个分粒组成。,1.5 理化鉴别 1.5.1 人参

5、主要化学成分 主含皂苷类化合物,根含总皂苷约4%,须根中含量较主根高。主要皂苷类成分30余种,分别称为人参皂苷R0、Ra、Rb1、Rb2、Rb3、Rc、Rd、Re、Rf等,均为三萜皂苷。其中以四环三萜的达玛脂烷系皂苷的主要活性成分,加酸水解最后产物为人参二醇,有的水解后产生人参三醇。其次为五环三萜的齐墩果烷系皂苷。挥发油约含0.12%,油中成分有-榄香烯、人参炔醇及人参环氧炔醇等。人参多糖:含水溶性多糖38.7%,碱溶性多糖7.8%10%。氨基酸类成分。,1.5.2 理化反应 取本品粉末约0.5g,加95%乙醇5毫升,振摇5分钟,滤过。取滤液少量;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的氯仿饱和溶液,再

6、蒸干,呈紫色。取本品0.2g加冰醋酸2ml,在水浴上加温2分钟,过滤。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倾斜试管,小心沿管壁加浓硫酸0.5毫升成二液层,接触面呈红棕色。生晒参断面木部呈蓝色荧光;红参断面显蓝紫色荧光;白参断面呈亮蓝色荧光。薄层层析:取本品和红参粉末各1g,加氯仿4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氯仿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0.5ml拌匀湿润后,加水饱和的正丁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苷Rb1、Re及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溶液

7、,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六种溶液各12m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 (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三个紫红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下,显相同的一个黄色和两个橙色荧光斑点。,人参薄层层析色谱图 1. 人参对照药材 2.人参 3.红参 4.Rb1 5.Re 6.Rg1,野豇豆根:为豆科植物野豇豆Vigna vex

8、illata(L.)Benth.的干燥根。商陆根:为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的干燥根。华山参:为茄科植物华山参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的干燥根。山莴苣根:为菊科植物山莴苣Lactuca indica L.的干燥根。栌兰根:为马齿苋科栌兰Talinum paniculatum(Jacq.)Gaerth.的干燥根。紫茉莉根: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的干燥根。莨菪根: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higer L.的干燥根。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

9、orum(Jacq.)A.DC.的根。金钱豹:为桔梗科植物金钱豹Campanumoea javanica BL. Var. japonica Makino的干燥根。,1.6 人参常见的伪品,红参及其伪品或误用品性状、组织特征对照表,2西洋参 2.1 基源 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a L.的干燥根。,形态 根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长26cm,直径0.51.5cm,无芦头。外表 淡棕色或灰黄色,有密集的横环纹及细纵皱纹,主根下可见支根痕。质地 较坚硬,难折断。断面 淡黄白色,近形成层处颜色较深,散有多数红棕色点状树脂道。气味 气微香,味微苦,后甜。,西洋参药材图,2.2

10、性状鉴别,2.3 显微鉴别,2.3.1 横切面:木栓层由46层木栓细胞组成。皮层细胞排列疏松,在皮层外部有树脂道614个呈环状排列。树脂道扁平形,长径117235m。韧皮部占根半径的1/21/3,射线宽23列细胞,树脂道在韧皮部呈数层环状排列。形成层明显。次生木质部发达。初生木质部五元型。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并可见草酸钙簇晶,簇晶长径2340(-70) m。,西洋参粉末图 1.导管 2.树脂道 3.簇晶 4.淀粉粒 5.木栓细胞,2.3.2 粉末:黄白色。导管多为网纹,亦有梯纹及螺纹导管。导管直径约2340m。树脂道内含棕色树脂。草酸钙簇品直径2339(-63) m,棱角较长而尖。淀粉粒单粒

11、,类圆形,脐点点状,星状、裂缝状。,2.4 化学成分 人参皂苷R0、Rb1、Rb2、Rb3、Rc、Rd、Re、Rf、Rg、Rg2、Rg3、Rh1、Rh2、RA。及西洋参皂苷L1、西洋参皂苷R1和gypenosidex1、F3和F11。挥发油15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多糖。氨基酸。,2.5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弃去乙醚液,水层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10ml,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西洋参

12、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拟人参皂苷F11及人参皂苷Rb1、Re、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六种溶液各2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510放置12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2.6 检查 水分:不得过13.0%。人参:取人参对照药材1g,照理化鉴别项下对照药材溶液制备的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13、。吸取理化鉴别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和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2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510放置12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不得显与对照药材完全相一致的斑点。,3人参与西洋参的比较,冬虫夏草及其伪品鉴别,1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2生活史,形成子实体夏孢子成熟脱落地上,幼虫尸体前端生出子座 蝙蝠蛾幼虫吞食,春 虫体内形成菌核

14、冬 菌丝繁殖 秋,产生冬虫夏草的必备条件:高山高寒草甸。蝙蝠蛾昆虫。冬虫夏草真菌。,3性状鉴别,本品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 似蚕,长35cm,粗38mm。外表 深黄色至黄棕色,环纹明显,约2030条环纹,近头部环纹较细。足 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近尾部1对,中部4对明显。头部 黄红色。尾部 如蚕尾。质地 脆,易折断。断面 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 细长圆柱形,一般比虫体长,长47cm,粗约3mm。表面 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小纵向皱纹,上部稍膨大,头端有一段光滑的不育顶端。质地 柔韧。断面 类白色。气味 气微腥,味微苦。,图 冬草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15、(Berk.)Sacc. 1.全形(上部为子座,下部为已毙幼虫) 2.子座横切面,示子囊壳 3子囊壳放大,示子囊 4.子囊放大,示子囊孢子,4显微鉴别,4.1 虫体横切面 不规则形,四周为虫体的躯壳,其上着生长短不一的锐刺毛和长绒毛,有的似分枝状。躯壳内为大量菌丝,其间有裂隙。,4.2 子座横切面 周围由子囊壳组成,子囊壳卵形至椭圆形,下半部埋于凹陷的子座内。子囊壳内有多数线形子囊,每个子囊内又有28个线形的子囊孢子。中央充满菌丝,其间有裂隙。不育部分则完全见不到子囊壳。,冬虫夏草组织横切面简图 1虫体 2.子座顶端 3. 子座头部,5化学成分 粗蛋白25%30%。 氨基酸。 脂肪、D-甘露醇

16、、麦角甾醇等。 虫草多糖。 生物碱:尿嘧啶、腺嘌呤等。 维生素B12。 微量元素:磷、镁、铁、钙等。,6常见伪品,6.1 分枝虫草:系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分枝虫草菌Corayeeps ramosa寄生于鳞翅目昆虫幼体上的子实体与幼虫体染色后的干燥物。,药材性状:虫体如蚕,长35cm,直径0.40.65cm,外表黄绿色,入水后色裉而显黄褐色或黑褐色,体表粗糙,有环2535节,越近头部环节越密,抹去染附物后可见胸部每个体节有68个点状痕,全身有足八对,头部3对隐约可见,胸部4对,尾部1对,尾似蚕而向内卷曲。干时质脆,易折,断面平坦,淡黄白色。子实体由头面部第13节茎间长出,逐渐延伸盖

17、头面部,呈13分枝,少数有侧分生,湿润后子实体易剥离,柄细长,多弯曲,长35.5cm,直径0.150.4cm,稍扁,黑褐色,未成熟者头部与柄无明显区分,成熟者顶部稍膨大。子座表面有细小短线状突起,质柔韧,断面外层黑色,中心黄白色,气清香,微腥,味微苦。,显微特征:横切面子囊壳完全埋生于子座内,椰囊壳卵形,椭圆形或圆锥形,排列紧密,有时两层重叠,长120450m,直径100250m,子囊壳内有多数细长条状线形子囊,长120250m,直径13.5m,基部弯曲呈放射状排列,子囊孢子有隔,易断裂。,6.2 亚香棒虫草:系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亚香棒虫草菌寄生于鳞翅目多种昆虫幼体上的虫体及子座。 药材性状:

18、虫身如蚕,长34cm,直径45mm,外表类白色,环纹明显,接近头部较细密,约有2030个环节。全身有足8对,近头部3对,尾部1对,中部4对较明显易见。头部红黄色或紫黑色,尾部如蚕,全身背上及两侧可见黑色点状的气门,轻轻刮去外层灰白色的菌膜,露出褐色或粟褐色的虫体角皮。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白色略发黄。子座一般比虫体长,长38cm,直径约34毫米,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有细小皱纹,顶端膨大,灰黑褐色,折断外层饱满,可见辐射状排列的子囊壳,中间有疏松的“髓”(未成熟者)或空瘪(成熟者),气香,味微咸(菌核)或淡(子座)。,6.3 用僵蚕和肠衣做成的伪品:形状略呈圆柱形,常弯曲皱缩,长24cm,直径

19、0.30.8cm。表面黄白色,头部较圆,嘴稍尖,全体具13个环节,足8对,由腹侧分生,尾部略二歧,质坚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黄色,中间有4个棕褐色显玻璃样光亮环,气微腥,味微咸。 子座于头部顶端,棕褐色,微热,长45cm,稍用力担具弹性。灼烧时散发出焦肉臭味。 用水浸泡,水被染成浅红色,同时能清晰的察见肠衣碎片。,6.4 用唇形科植物地蚕St-achys geobompycis及草石蚕S Siebodi.的块茎伪充。形态略呈纺锤形,两端稍尖,长23cm,直径0.30.8cm,多皱缩而弯曲,表面黄白色,具510个环节,略似蚕,节上可见点状芽痕和根痕,鳞棕褐色。质坚硬,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

20、色,外层具黄棕色环圈(形成层),环圈上有棕褐色点状物(维管束),气微,味微甜。,6.5 用面粉和玉米粉经模压制而成的伪品,形状大小与冬虫夏草相似,但形态不自然,虫体表面棕黄色,环纹不明显。体重,光滑,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显粉性,气微,味淡,久尝粘牙。 滴加碘液显蓝色。用水浸泡时间稍久崩解,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淀粉粒。,麝香及其伪品鉴别,1基源:为背索动物门哺乳纲鹿科动物林麝Mdsshus bere yovskii Flerov.马麝M.Sifanicus Pryewo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雄麝的香囊着生部位简图 1.肚脐

21、 2.香囊 3.尿道口 4.阴囊 5.腹皮 6.麝毛 7.香囊开口 8.阴茎,2采收加工: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捕获后,立即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除去囊壳,取囊中分泌物,习称“麝香仁”。,3.性状鉴别 3.1 毛壳麝香 形态 呈囊状球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8cm,厚24cm。外表 一面见开口(囊孔),革质皮棕褐色,略平,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央有1小囊孔,直径约23mm;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面 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状;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及粉米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

22、银皮”或“云皮”。质地 柔软,有弹性。气味 有特异香气。,A B 麝香(毛壳麝香)药材图 A未修边剪毛 B.已修边剪毛 1囊孔 2.尿道口,3.2 麝香仁 野生品质柔,油润,疏松;其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外表多呈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断面黄棕色或深棕色;粉末状者多呈棕色或棕褐色或微带紫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饲养品呈颗粒状、短条形或不规则团块,紫黑色或深棕色,表面不平,显油性,微有光泽,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毛。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以当门子多,颗粒色紫黑,粉末色棕褐,质柔润,香气浓烈者为佳。,3.3 经验鉴别 冒槽试验:整麝香用槽针(特制)从

23、囊孔插入,向不同部位转动,抽出槽针,立即检视,上槽之香仁应有冒槽现象(即先平槽后高出槽面)。气味浓裂,不应有纤维等异物或异气味出现。 手掌试验:取香仁粉少许置掌中加水润湿,手搓成团,用指轻揉则散,不应粘手,染手,顶指或结块。香气异常浓裂,滴加清水能崩解。 纸压试验:用洁净纸一张,少许香仁置其上,将纸折合,稍用力挤压,纸上不留水迹或油迹,纸亦不染色。 火试:取香仁少量,撒于炽热坩埚内或金属片上灼烧初则迸裂,随即融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裂四溢,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灰烬白或灰白色。,研磨试验:将麝香少许投入乳钵研磨,不应有砂子声响和坚硬感。 水试:A.取香仁0.1g投冷水中,应大部分浮于

24、水面,微热后静放,令其溶解,水液呈微黄色。 B.取香仁少许投开水杯中,立即溶出淡黄色素,水被染成淡黄色,但水仍清澈而不混浊,溶解度6070%,不溶部分只是微小散碎皮膜。 分墨试验:将墨汁涂玻片上,投入香仁少许,则墨被分开。 推灰试验:撒少量草木灰于水面,放入香仁后香仁不被推散。,4显微鉴别 取麝香仁粉末用水合氯醛装片观察,呈淡黄色或淡棕色团块,由不定形颗粒状物集成,半透明或透明。团块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形、八面体或不规则的晶体,直径1062m,柱晶长可至92m。并可见圆形油滴,偶见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组织,无色或淡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有时附油滴及结晶。,电镜观察:麝香仁的基本结构为无数均一

25、致密的颗粒,直径33.5nm,表面粗糙。359个颗粒结成短链,非直线排列,交叉或不交叉。它们普遍存在于板层结构中与板层结构外(板层结构是麝香特有的组成部分,它由一些具膜的亚单位组成;条宽120210nm,条间距离在13nm以上,有的分离很远;紧邻的两条,其膜在互相融合的部位彼此通连;此种条状亚单位有时亦以松散或曲折的状态存在。但在条内和条外的基本结构完全相同)。未见光镜下的结晶。,麝香粉末图 1.分泌物团块 2.晶体 3. 表皮组织碎片 4.麝毛,含大环酮类化合物:主为麝香酮(muscone,为R-(L)3-甲基环十五酮),含量0.93%4.12%,具特异强烈香气,为主要活性成分。另含少量降麝

26、香酮(normuscone),3-甲基环十三酮,环十四桐等。蛋白质和多肽:总氮量为9.15%,分子量为1000左右的肽类(MP)有强的抗炎活性,分子量为50006000的多肽其抗炎活性是氢化可的松的20倍。含15种氨基酸,其中主要为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生物碱类化合物:麝香吡啶(muscopyridine),羟基麝香吡啶A,羟基麝香吡啶B等。甾体化合物:总雄性激素0.24%0.94%,如雄性酮(androsterone)、表雄酮(epiandrosterone)等多种雄甾烷衍生物。此外,尚含脂肪酸、尿囊素、尿素和无机成分(硫酸盐、磷酸盐和碳酸盐等)。,5化学成分,6理化鉴

27、别 取毛壳麝香,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撮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习称“冒槽”。麝香仁油润,颗粒疏松,无锐角,香气浓烈。不应有纤维等异物或异常气味。 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掌中,加水润湿,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沾手、染手、顶指或结束。 取麝香仁少量,撒于炽热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灰化后呈白色或灰白色残渣,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7麝香的掺伪鉴别 由于麝香疗效确切,而来源短缺,所以长期以来供不应求,其价格昂贵。因此一些不法分子充机捣鬼,制造假冒或掺伪药材,常见的掺伪现象有以下几种:,1)大豆掺伪

28、:显微可见多数湖粉粒,滴漏细胞,栅状细胞。 2)地黄掺伪:显微可见大型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草酸钙方晶,分泌细胞。 3)蒲黄掺伪:粉末显微可见大量花粉粒。 4)桂枝掺伪:可见石细胞,油细胞,草酸钙针晶,导管等。 5)甘草掺伪:可见淀粉粒,草酸钙方晶,纤维及晶纤维。 6)大枣果肉掺伪:可见果皮细胞及草酸钙结晶(方晶、簇晶)。 7)锁阳掺伪:可见淀粉粒,网纹导管,蒲壁细胞,木栓细胞。 8)茯苓掺伪:粉末水溶液中有大量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及分枝状块团。水合氯醛卡中团块溶解露出无色或淡棕色菌丝。 9)蛋黄掺伪:可见大量卵黄组织和散在的脂肪油滴。 10)兔血掺伪:可见多数血细胞。 11)猪肝掺伪:可见不规则颗

29、粒状物,猪肝细胞等。 12)矿物掺伪:可见混沙团块,具棱角的块状晶体等,常见的矿物有朱砂,雄黄,砂土,赤石脂,玻璃等。 13)植物油掺伪:镜检,有油滴,溶于水,水表面有油花。,8麝香代用品 麝香的代用品研究工作已经很久,迄今具有与麝香类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有灵猫香和麝鼠香两种。,8.1 灵猫香:为灵猫科动物大灵猫Viverra zibetha Linnaeus及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 Desmarest香囊中成熟腺细胞的分泌物。主要研究对象为小灵猫的香囊分泌物,含香猫酮(zibetone)、香猫醇(zibetol)及降麝香酮(环十五烷酮)等。为蜂蜜样的稠厚液,呈白色或黄

30、白色,存放日久则色泽渐变,由黄色最终变成褐色,呈软膏状,具麝香样气味。陈藏器谓:灵猫“其阴如麝,功亦相似”。现已应用的有灵猫香六神丸,其功效与麝香六神丸相似。灵猫香雌雄动物均产香,雄性产香量比雌性高。,8.2 麝鼠香:为田鼠科动物麝鼠Ondatra zibethica L.雄性香囊中的分泌物。具有类似麝香的特殊香气。含有与天然麝香相同的麝香酮、降麝香酮、5-顺式环十五烯酮等大环化合物。另含脂肪酸22种,酯类19种,无机元素14种及甾类化合物30种。研究表明,麝鼠香具有抗炎、抑菌、抗应激、耐缺氧、降低心肌耗氧量、降血压、减慢心率、促进生长及同化类固醇与雄激素等作用,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麝鼠原产北美洲、其香也称“美国麝香”。我国麝鼠分布十分广泛,资源丰富,作麝香代用品的开发价值很大。,谢谢 2003年11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