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885727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第 3 页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彼此留下的印象,叫“首因效应”,亦称“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双方往后交往的依据。正性的、良好的印象,希望继续交往,增进关系;负性的、不好的印象,则拒绝继续交往,使关系了结。你若问他为什么?当事人似乎很难说得清,只是笼统地感到“喜欢”或“不喜欢”。首因效应是人之常情,人人都有其切身体验。但是,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于1957年首次进行的。洛钦斯设计了四篇不同的短文,分别描写一位名叫杰姆的人。第一篇文章整篇都把杰姆描述成一个开朗而友好的人;第二篇文章前半段把杰姆描述得开朗友好,后半段则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第三篇与第

2、二篇相反,前半段说杰姆孤僻不友好,后半段却说他开朗友好;第四篇文章全篇将杰姆描述得孤僻而不友好。洛钦斯请四个组的被试者分别读这四篇文章,然后在一个量表上评估杰姆的为人到底友好不友好。结果表明,篇幅的前后是至关重要的,开朗友好在先,评估为友好者为78%,在后,则降至18%,首因效应极为明显。在结交朋友的时候,第一印象总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心理学上告诉我们的道理,可是你千万不要把第一印象变成对朋友挥之不去的“终影”,因为踏入这一误区,很多人的所谓友谊中途夭折。现实生活中,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在许多场合,如出差在车、船上的邻位旅客,入学遇见同班新同学,出席会议初次邂逅的与会者等。虽然对人家的个性品德等一

3、无所知,但却由对方的衣着、容貌、谈吐举止表情等方面,留下印象,并与之结交成朋友。比尔走进公关经理室就对副经理戴伊颇有好感,他干脆利落的工作作风,风度翩翩的仪表,尤其是对比尔十分热情,当他抬头打量比尔时,戴伊便喊道:“嗨!小伙子,你好,请坐”。随后带着他熟悉了公司的各个部门,还重点介绍了室内情况,比尔对此感恩不尽,认为戴伊是个讲义气的朋友。而另一室的工程师劳德鲁普脸色阴沉沉地,手里正忙着设计,抬抬头连声招呼也没打,比尔在心里给劳德鲁普下的定义是“呆板、不热情,肯定是个冷血动物。”此后,比尔碰上事:就以此为“尺度”进行衡量了。可是过了不久,戴伊利用比尔的信任和年轻,让他在众人面前跌了一个大跟头。比

4、尔后悔莫及,为什么要为戴伊卖命。而为他挽回损失与声誉的,恰恰是工程师劳德鲁普,他揭穿了戴伊的诡计,为比尔洗刷了不白之冤。比尔之后痛责自己,不该“先入为主”,以一时的好恶来取舍朋友,直到那善于伪装的“朋友”把自己推入陷阱,可是此时后悔已经迟了。社会复杂,人在与人交往时,因功利性,而心怀叵测,这种人到处都有,当朋友对你好时,不要沉湎于其中;当朋友对你有些冷淡时,也不要过分计较。“知人知面,不知心,画人画虎,难画骨”,每个朋友背后的“目的性”大多一时难以确认,所以还是以静观动好。俗话说“路遥之马力,日久见真心”。否则,以过早的表面印象取舍,下结论,会使你结交下“地雷式”的朋友,酿成灾祸。也会使你错过

5、真诚的朋友,遗憾终生。与“首因效应”相近的还有另一种现象叫“近因效应”。对朋友的长期了解中,最近了解的东西往往占优势,掩盖着对该人的一贯了解。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叫“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人的社会交往的又一偏见,它对人际关系,特别是友谊生涯,产生的影响极其微妙,轻者闹一番别扭,彼此不愉快,重者还能酿成悲剧,断送友谊。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在延续期还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重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现实生活中,近因效应的心理现象相当普遍。张林与李萌是小学的同学,从那时起,两个人就是好朋友,对方非常了解,可是近一段李萌因

6、家中闹矛盾,心情十分不快,有时张林与他说话,动不动就发火,而且一个偶然的因素的影响,李萌卷入了一宗盗窃案。张林认为李萌过去一直在欺骗自己,于是与他断绝了友谊。其实这就是近因效应在起负作用。朋友之间的负性近因效应,大多产生于交往中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愿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误解时,其情绪多为激情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说出错话,做出错事,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凡事在先,须加忍让,防止激化。待心平气和时,彼此再理论,明辨是非,更不可报复对方。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6 12:04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近因

7、效应即最近或最后印象的强烈影响。即对一个事物或跟一个人接触的时间延长以后,该事物或人的新信息、最近的信息就会对认识和看法产生新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原来的第一印象。 商场做促销活动的时候,品牌做新品推广的时候,会把橱窗做得或极精致或极张扬或极另类,目的很纯很洁很简单,只是把握好“首因效应”,也就是给你一个强烈的第一印象,如果你被它吸引了,恭喜你,你已经被它控制了,它会牵着你步步深入,直至包带渐宽,满载而归。 突然你眼前一亮,一件自己梦寐很久的衣服映入你的眼帘,当你在这件衣服面前停留了5钞钟以上,善解人意的导购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先生,您很有品味,这是我们这季的形象款,只款衣服非常吻合您的气质”

8、。你脸上不表露,心里其实很舒服了,不经意地看了一下吊牌,哇噻,龟儿子,老贵了.“先生,这款衣服价格是有点高,但款式非常新颖,面料也是意大利进口的,专为像您这种看起来很绅士的人开发的,如果能被您收纳将是我们的荣幸。先生,您不妨先试穿一下。”嗯,试一下也无妨吧。谢谢,再次恭喜你。 我们把刚才导购小姐的那句再解析一下,假如她是这么说的:“先生,这件衣服款式非常新颖,面料也是意大利进口的,专为像您这种看起来很绅士的人开发的,不过价格是有点高。先生,要不您先试一下吧。”八成你不会去试穿了。 这两话基本上没什么不同,只是顺序倒了一下。但是前一句差不多让你忘了价格问题,浮在脑海中的是款式新颖、进口面料。而后一句话留在你脑海里是你相当在意的价格有点高。 这就是“近因效应”,也就是你接收到的最近的信息,有时候就只是一个先后顺序,可以让人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这便是语言的有趣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