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吨白厂丝缫丝厂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844218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00吨白厂丝缫丝厂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年产1000吨白厂丝缫丝厂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1000吨白厂丝缫丝厂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00吨白厂丝缫丝厂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74页).doc(7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年产1000吨白厂丝缫丝厂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4 页目 录第一章 总论 11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21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 31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场址 41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51第六章 环境保护 61第七章 节约能源 71第八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81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91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1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111附件:1. 供电协议书2. 供水协议书3. *桑蚕茧茧质报告附图:1. 总平面布置图 “KF19P-0-1”2. 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KF19E-1-1”3. 供电系统及变电所平面图“KF19D-7-1”4. *市行政区划图第一章

2、 总 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市年产1000吨白厂丝缫丝厂建设工程1.1.2 承办单位:*市工业经济委员会1.1.3 项目拟建地点:*市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单位名称:*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资格等级: 甲 级 证书编号: 发证机关: 国家计划委员会1.2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1.2.1 研究工作的依据a. *市工业经济委员会:工程勘察设计委托书b. *市工业经济委员会提供的有关设计研究基础资料1.2.2 研究工作范围本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工程技术方案、节能、环境保护、消防、劳动保护与安全防护

3、;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以及项目的财务评价。1.3 研究工作概况我院接受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后组成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小组,并会同有关部门的人员于2002年3月5日到*市进行了现场调研、收集资料、与业主座谈交流等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各相关的专业人员全面展开了研究及编制工作。1.4 推方案与研究结论1.4.1 市场发展前景展望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世界丝绸业依然存在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蚕丝是世界唯一消费量最大的蛋白质纤维,素有“纤维皇后”、“人的第二肌肤”美称,其舒适性和保健功能是其他纤维无法比拟的,特别是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人们崇尚自然,蚕丝将作为“

4、绿色”、“环保”产品的代表之一,成为国际消费的主流,积极地推动世界丝绸业的发展。 其次,国际市场丝绸消费维持低位稳定,并蕴藏着潜力。虽然近几年来整体消费有所下降,但全球消费总量基本维持10万吨左右。目前,欧美仍然是高档丝绸主要消费市场,且市场需求基本稳定,南美、中东和南非以及原东欧国家成为新的丝绸消费地区,同时拥有12亿多人口的中国国内丝绸消费,也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巨大隐含市场。另外,从纤维比重看,蚕丝纤维仅占世界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0.2%左右,如此低比重的纤维理应存在着开发的潜力。 可以说,21世纪的世界丝绸将在困境中求得发展。预计在21世纪里,世界丝绸将出现以下的趋势:一. 世界丝绸业生产中

5、心逐步转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产业由劳动力成本高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近几年来,世界丝绸业地区结构正发生较大的变化。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丝绸业逐步衰退,产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的气候条件,着力发展丝绸生产,力促本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世界丝绸业结构在不断调整。目前,世界丝绸生产中心已由劳动力成本高的发达国家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且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就中国而言,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丝绸初加工能力必将从中心城市退出,沿海地区缫丝加工逐步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形成梯度式

6、产业结构。目前中国政府正在推动加快这一转移步伐。今年将完成中心城市压缩100万绪的任务,并推动丝绸业的整体调整。 二. 丝绸产业朝着高品质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产品是产业的生命,产品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近几年来世界丝绸业所经历的困境再次表明,要重振丝绸,就必须把产品搞上去,在多种纤维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1.蚕丝纤维制品高档化,不断提高丝绸面料服用性能。蚕丝纤维制品的定位应重新回到其原有高档的范畴;并以其新面目和形象,来赢得各国消费者喜爱。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消除蚕丝纤维产品易皱、易缩的弱点,从而大大改善丝绸面料的服用性能。 2.舒适、保健的“绿色”丝绸产品占据主导地位。蚕丝纤维

7、具有18种氨基酸,对皮肤瘙痒、水分平衡具有较好的效果,这是蚕丝纤维与其它纤维相比所拥有的独特性能和优势,正是这种独特的功能,使得丝绸产品在整个纺织纤维制品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在未来的21世纪推动世界丝绸业发展。 3.药用、食用等产品成为除衣着外丝绸业的又一支柱产品。中国有句古话:“蚕宝宝浑身都是宝”,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蚕丝的药用、食用价值逐步被挖掘,原被称为丝绸副产品的东西,以其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成为世界丝绸业又一支柱产品。 三. 世界丝绸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化 丝绸业是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性加工业。面临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丝绸业只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装备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

8、败之地。 1. 生产技术密集化。除部分保留传统工艺外,丝绸产品生产工艺应不断朝着技术密集化方向演变,缫丝自动连续化、丝织无梭化、印染无害化成为丝绸业的主流。 2. 产品高技术含量化。运用现代技术和工艺、不断赋予丝绸产品以新的功能,特别药用,食用产品的开发,将加快丝绸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化的进程。 1.5 产品方案与生产工艺1.5.1 产品方案根据资金及市场情况,项目建设分期进行,第一期达到生产规模为自动缫丝机2400绪,年产150吨白厂丝,然后逐步达到自动缫丝机16000绪,年产1000吨白厂丝的规模,并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高档丝绸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实现创汇。1.5.2 缫丝生产工艺原料茧进

9、厂后根据各庄口茧性能情况,按并庄条件将它们混合成批量较大的庄口(一般供两周以上生产所需茧量),然后进行混茧、剥茧、选茧,选好的上车茧进行煮茧、缫丝、复摇,整检,包装入库。1.5.3 厂址:本项目生产区位于*市城西工业区冰醋酸厂旁,生活及办公区位于原大成砖厂,厂区前面有城市干道通过,厂址距火车站2.5公里,距汽车站3公里,交通方便,四周无其它污染源,空气清新,环境良好,适宜建设工业厂房。1.5.4 水、电供应1. 供水本项目平均用水量为83.79 m3/h,最大用水量为124.89 m3/h,项目建设地点有城市给水管网,本项目的给水水源拟从市政给水管网接出,供本项目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2. 供

10、电本项目地址位于*市城西工业区内,项目总装机容量833.4kw,需配置一台630KVA变压器,经供电部门同意,本项目用电可直接接入附近的10KV电源线,满足本工程的生产用电需要。1.5.5 环境保护项目建成投产后主要排放物有燃煤锅炉烟气、煤渣和工艺生产排出的废水,需要处理的污水水质为:COD 200300mg/l,pH7.07.3;水量为72.13m3/h左右。污水处理至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1.5.6 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310人,其中管理人员12人,技术人员6人,工人284人,市场营销8人。1.5.7 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1667.7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48.23万元(包括建设

11、期利息29.47万元),流动资金119.55万元。1.5.8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根据建设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结合建设单位的具体情况分析比较,建议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1.5.9 研究结论及建议1.5.9.1 研究结论a.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建设规模、销售市场、生产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比较,报告认为,*市建设自动缫丝厂,是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一来提高了当地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增加经济效益,二来扩大就业率,稳定经济发展,对促进各行各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其建设是必要的。b.根据市场分析、原材料供应、资金来源等因素,确定本项目总规模为:自动缫丝机16000绪,年产白厂丝1000

12、吨,其中第一期建设规模为自动缫丝机2400绪,年产白厂丝150吨。c. 项目厂址位置适宜,外部建设协作条件良好,周边环境符合建厂条件;交通运输便捷优越,水、电供应有保障,建设条件具备。d. 本项目生产技术及设备先进、成熟可靠,原材料供应有保障,销售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1.5.9.2 建议项目产品必须高品质,打入国际市场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因此,必须时刻关注国际市场的动向,制定相适应的产品规格、等级。本项目拟设计白厂丝的等级为4A级,随着企业发展,工人操作水平提高,应向更高等级产品发展,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1.5.10 主要技术经

13、济指标序 号指 标单 位数 量备 注1建设规模绪24002产品方案主产品:白厂丝吨/年150副产品:长吐吨/年16.5滞头吨/年21茧衣吨/年8.7下脚茧吨/年17.4废丝吨/年0.105蚕蛹吨/年1503总投资万元1667.773.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548.23其中:建设期利息万元29.473.2流动资金万元119.554资金筹措万元1667.774.1自有资金万元524.09其中:用于流动资金万元35.86 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万元488.234.2借款万元1143.684.2.1长期借款万元1060.004.2.2流动资金借款万元83.685劳动定员及劳动制度人3105.1管理人员人125

14、.2技术人员人65.3工人人2845.4营销人员人85.5全年生产天数天2506主要原材料及水、电、煤年需用量6.1干茧吨4356.2包装材料套25006.3电KWh20240006.4水m35040006.5煤吨25607运输量吨40747.1运入量吨29977.2运出量吨10778总用地面积亩约67亩9年均总成本万元2076.5010年销售收入万元2448.9711年均利润总额万元358.8412年均税后利润万元240.4213投资利税率%30.5114投资利润率%21.5215投资回收期(税后)年5.66含建设期16投资回收期(税前)年4.66含建设期17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26.4

15、418借款偿还期年5.00含建设期19销售利润率%14.6520资本金利润率%45.8721盈亏平衡点%54.29生产能力利用率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市位于*中部偏北,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境内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夏长冬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市总人口约60万人,总面积3869平方公里,其中中山、低山面积占27.47,丘陵面积占58.8,平原面积占10.2,全市耕地面积68.5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1.38亩,有林面积124万亩,另有宜粮荒地19万亩,宜林荒地66万亩。工业以纺织、制糖、食品、机械为主,全市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大约28.48万千

16、瓦,已开发利用13.35万千瓦。*市是*地区经济、文化的主要县市,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宜柳高速公路,境内黔桂铁路,国道323线横贯东西,是大西南通向沿海的主要通道。2001年全市社会总产值40.4亿元,市财政收入3.23亿元。*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十分适宜种桑养蚕,每年养蚕从三月初开始,至十一月中旬结束,一年可养812批蚕,(江浙地区一年仅养34批蚕);*素有种桑养蚕的习惯,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积累丰富的经验,蚕茧产量高,亩产鲜茧160公斤以上,最高产量达250公斤,蚕茧质量优良。历年来,*市政府非常重视桑蚕生产的发展,“九五”期间,就明确把桑蚕生产列为仅次于粮

17、、糖的*市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近两年来更是加大了桑蚕生产的力度,使桑蚕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末,全市桑园面积达到6万亩,比2000年增加了2.5万亩,养蚕20万张,产鲜茧近6400吨。市政府对发展全市桑蚕生产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第一.市各级领导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把桑蚕生产发展列入各级政府工作日程上,桑蚕生产任务下达到各县乡,作为一项主要的考核指标。第二.凡扩种一亩桑园给予小额信贷500元,由市财政贴息一年;凡连片扩种面积500亩以上,由市财政补给农民每亩50元等。根据市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即到2015年末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36万亩,年养蚕10

18、0万张,产鲜茧80000吨,产值8亿元,跨上全国茧蚕生产大县之列。年产1000吨白厂丝缫丝厂建设工程是*市利用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当地经济的一项策略,符合*区党委的“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重点,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新突破”的战略决策。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档次的提高,具有天然、环保、保健功能的服用面料需求将不断扩大,桑蚕丝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经济意义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丝绸业曾是一个投资少、收益率高、创汇多的产业,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受当时经济体制影响等因素,行业创造的财富并没有得到反哺,行业装备能力差,技术管理落后。计划

19、经济时代,桑蚕由各级丝绸公司经营,与市场行为不协调,农民积极性未能调动,桑蚕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的格局,工厂抗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致使很多地方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桑蚕业没有得到持续发展。2.2.1.1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产业发展规划我国茧丝绸行业根据目前的发展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提出了茧丝绸行业“十五”发展规划。a. 我国茧丝绸行业“十五”规划基本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综合运用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强我国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全行业宏观管理,完善行业协调自律机制。实现丝绸行业持续、稳定、

20、健康发展,努力实现我国由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的转变,再现中国丝绸业的辉煌。B.茧丝绸质量:优良蚕品种推广率98%;蚕茧上茧率90%以上,解舒率为65%以上,鲜茧出丝率13%以上;桑蚕丝平均等级3A以上;丝织品(成品绸)入库一等品率90%以上。 丝绸出口:创汇45亿美元(包括合纤长丝织物),比2000年增长50%以上,力争主要商品出口价:厂丝价格主导国际市场,3A级厂丝出口价达2.5万美元/吨,增长9%;真丝印染绸平均6美元/米,增长50%;服装平均单价12美元/件,增长40%。 整体技术及装备水平:重点产地养蚕业的蚕种培育、养蚕技术,丝绸工业的工艺、技术、装备及主要产品,要求达到世界20世纪90

21、年代末期的世界先进水平,其中自动缫丝机比例达60%以上,无梭织机达30%,全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5%以上。 环保要求:与增加森林复盖率和改善生态条件相结合,实现无害化生产,成品绸达到符合国际公认的环保标准。 经济效益:全行业的经济效益力争与产量、出口等同步增长,蚕茧年收益5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950亿元,增长23.2%,利润总额为22亿元,比2000年增长52.8%。2.2.1.2 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契机国家西部大开发策略给*带来了机遇,中央对西部的开发政策,无疑对西部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有一定的桑蚕生产基础,实施西部大开发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桑蚕业的发展。

22、建设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自动缫丝厂,既充分利用了本地的劳动力资源,又能带动种桑养蚕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对提高农民的收入,财政收入,出口创汇,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2.1.3 中国加入WTO带来的机遇经过13年的努力,我国终于加入WTO,入世后,国家间的贸易壁垒被打破,行业整体的国际市场环境得以改善,各中、小企业有更多的多边贸易机会,产品进出口额增加,配额和关税的取消及降低,使产品会更多地加入公平竞争的行列,入世给丝绸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丝绸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这对那些以技术为主的发达国家来说,是得不偿失,企业停产、转产已不足为奇,丝绸业的发展向劳动力成本低

23、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已成定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不喜欢丝绸,就拿日本的一项统计数据来说,从1980年到1998年,生丝产量下降了93,而丝织物的消费量只下降了约30,不足部分需要靠进口来填补,同时,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丝绸消费量还会增加。我国丝绸业加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长期以来利用的是资源上的优势,即以国内廉价劳动力、土地、蚕茧、丝绸生产具有价格竞争优势而打入国际市场,国际竞争能力薄弱,有“纤维皇后”之称的蚕丝,作为世界唯一消费量最大的蛋白质纤维,其蕴藏的开发潜力很大,但目前,我国的丝绸工业企业设备水平、科研开发能力相对较低,我国自动缫丝机比例只占21,由于技术装备和工

24、艺落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迫切需要设备上的更新换代,建立以自动缫丝工艺的生产线正是当务之急,有利于改变目前国内设备水平低的状况,生产高品质的生丝,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2.2.1.4 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求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历了二十几个春秋,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蚕丝素有“纤维皇后”的美称,被誉为“人体第二肌肤”,与其它纤维相比,蚕丝不仅具有舒适性,而且具有保健作用,桑蚕丝纤维光滑、柔软、滋润,有极好的吸湿性和保温性,真丝服装穿在人身上,与人体皮肤接触,人体皮肤具有吸收药物和营养功能,真丝纤维会不同程度地逐步分解,并为皮肤所吸收,对皮肤的光泽、滋润及柔软程度都有明显

25、改善。在当今人们崇尚回归自然的时代,丝绸服装可以说是21世纪的“环保”和“绿色”产品,随着环保和健康理念的悄然兴起,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纯天然纤维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国外蚕桑专家曾预言:21世纪的服装业将是蚕丝的世界。2.2.2 项目建设的意义项目建成后,将会促进当地农业发展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每年增加农民收入约1500万元,提高就业率;实现种桑养蚕与缫丝加工一体化,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农业与工业生产相辅相成,良性循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完成后,产品销售收入2448.97万元,年税利136.35万元,年利润358.84万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3

26、.1 我国茧丝绸行业的发展前景尽管我国茧丝绸行业在“九五”期间遇到了很大困难,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但展望未来我国茧丝绸行业依然充满美好的前景。 首先,世界桑蚕丝纤维产量仅占世界纤维总量的0.175%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目前欧美市场需求基本稳定,南美、中东和南非以及原东欧国家成为丝绸新的消费地区,尽管近几年来与快速增长的化纤产品相比,丝绸整体消费有所下降,但消费总量基本维持在5万吨/年左右,并且我国人均丝绸消费量不足0.25米,国内外丝绸市场蕴藏着较大的消费潜力。 其次,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近几年来,世界茧丝绸地区结构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一些经济发达国

27、家的茧丝绸业逐步衰退,产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而一些经济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的气候条件,着力发展丝绸生产,加大本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世界丝绸业结构处在不断调整之中。目前,世界丝绸生产中心已由劳动力成本高的发达国家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已成为主要的集中地。 第三,中国丝绸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丝绸是中国的瑰宝,曾作为东方文明的使者,开创了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华辉煌灿烂文化的代表。作为传统产业的我国茧丝绸行业,涉及2000万户农户收入的增加和近100万职工的就业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生丝和坯绸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0%和45%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真丝印染绸、丝绸服

28、装和丝针织产品的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生丝和坯绸出口量分别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80%和60%左右,丝绸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主导优势。茧丝绸行业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几个优势产业之一。 中国加入WTO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不断完善,茧丝经营必将全面放开。我国新的对外贸易有关法规也将出台,今后茧丝、坯绸出口限制也将逐步取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主任扬建龙指出:我国入世后,短期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的企业将收益匪浅,这是由于这些企业的产品大多数是属于发达国家已不生产或很少生产的产品,而纺织、丝绸业正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而它们是我国38个行业中的第二大行业,又是我

29、国创汇产业之一,所以入世无疑将给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应该说,茧丝绸是我国一个特殊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3.2 国内外市场需求现状及需求预测2000年我国丝绸全行业基本上摆脱了连年亏损的局面, 丝绸业出口已基本达到了1997年的水平。据中国海关统计资料:我国2000年丝绸产品出口29.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9%;全年丝绸商品出口折丝量约为40517吨,同比增长26.9%,各大类的产品与同比也有较大的增长。例如:丝类出口5.66亿美元,28112吨,同比分别增长26.27%和14.56,绸缎出口3.76亿美元,同比8,服装及制成品出口9.82亿美元,同比增长15.

30、35。海关统计资料还表明,各大类丝绸产品对各主销市场的出口也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例如:对欧盟出口坯绸1799万米,同比增长74,尤其对意大利和德国出口的打线丝分别为1373吨和1051吨,同比增长113和61.65。对美国真丝服装出口6372万件(套),5.0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53%和27.88%,占全国出口真丝服装总量的约64.47%和出口总额的62.07%。对香港丝绸服装出口1653万件(套),9410万美元,同比增长57.1%和16.22%,坯绸和染绸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3.72%和47.4%。对日本真丝类出口2276吨,同比出口增长38.04%,头巾、领带分别206万条和1377

31、万条,同比增长56.45%和50.45%。对印度生丝出口4607吨,占全国生丝出口总量43.89%,同比增长28.53%,双宫丝出口2617吨,占全国双宫丝出口总量(3963吨)的66.05%,绢纺纱线出口1336吨,占全国绢纺纱线的22.42%。对韩国真丝绸出口量3240万米,同比增长39.4%,印染绸出口214万米,同比增长54.45%。2000年我国丝绸及丝绸产品的出口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2001年我国丝绸出口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幅度,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随着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也开始崇尚回归自然及保健功能,人们对真丝产品的消费意识增强,需求有所增加;最近召开

32、的纺织技术交流会上,上海纺织新产品开发中心杜卫平主任认为:纺织品发展总趋势是:崇尚自然、精细、柔软舒适、轻快是织物流行的主要风格,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纺织品。真丝制品的开发在这一方面有着独特的有利条件。目前,世界上有蚕丝生产的国家和地区65个,其中有一定规模的近40个,在世界蚕丝生产中占有一定地位的有10个左右,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国丝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养蚕技术的改良,加快了蚕茧生产发展步伐。到2000年,蚕茧产量达44万吨,最高的年份曾达到70万吨之多,约占世界总量的70%,从养蚕户、丝绸企业、丝绸产量看,令其它国家望尘莫及,中国是世界丝绸、蚕茧

33、和生丝的主要出口国和供应国,随着入世,中国的生丝出口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还会有所提高。3.3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本项目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67亩,建设规模为自动缫丝机2400绪,年产150吨白厂丝。具体产品方案如下:项 目单 位产品规格年产量主要产品白厂丝吨20/22旦(4A)150副产品长吐吨16.5滞头吨21茧衣吨8.7下脚茧吨17.4废丝吨0.105蚕蛹吨150第四章 建厂条件与厂址4.1 建厂条件4.1.1 原料来源桑蚕茧生产是*市的一大经济支柱,历年来,*市政府非常重视桑蚕生产的发展,“九五”期间,就明确把桑蚕生产列为仅次于粮、糖的经济发展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

34、深入,近两年更加加大了桑蚕生产的力度,使桑蚕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桑养蚕,例如:凡扩种一亩桑园给予小额信贷500元,由市政贴息一年;凡连片扩种面积500亩以上,由市政补给农民每亩50元等;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不断高涨。2001年全市桑园面积60000亩,鲜茧总产量为6400吨,养蚕总收入9216万元,养蚕户达38500户,占农户的38,饲养蚕种20万张。2002年计划全市桑园面积扩大到8万亩,鲜茧总产量达1万吨,产值1.4亿元,实现财政收入700万元。根据*市发展规划,“十五”期末,即到2005年末全市桑园面积发展到12万亩,年养蚕50万张,产鲜茧

35、15000吨,产值2亿元。4.1.2 交通运输条件*市位于* 中部偏北。东与*县、*县连境;南至西南通*县、*县;西与*市接壤;北与*县交界;东北与*县毗邻。地处东经*及北纬*之间。水道龙江、铁路*线及公路国道323线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所处位置是*、*与*、*的交通要道,是联结*的枢纽地带。*市市政府所在地*,沿铁路至*市344公里(公路266公里);西北至*地区行署所在地*72公里(公路76公里);东至*市89公里(公路125公里)。4.1.3 通讯条件*市的城市程控电话、模拟无线通讯、GSM无线通讯、IP通讯等通讯网络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为项目的对外联络和发展提供了通讯便利。4.2 供

36、电本项目建成后照明及用电设备装机容量为 818.7kW,需配置1台630 kVA的变压器,电源由工业区内的城市电网的10kV线路T接方式接入,用电协议见附件。4.3 供水项目的生产小时平均用水量约为83.79吨/时,建设地点附近有市政给水管网,可供给本项目的生活、生产及消防用水量。*市自来水公司已同意供水,水量及水压能满足本项目的用水要求。4.4 厂址4.4.1 厂址概述项目建设地点由项目所在地市工业经济委员会推荐,一个是大成砖厂,一个是冰醋酸厂旁空地(现为垃圾处理场,准备搬迁);针对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对二个厂址进行实地勘察,并向有关负责人了解情况,经过比较认为,大成砖厂和冰醋酸厂旁用地都具有

37、良好的地理位置、水、电、交通等良好条件,企业均可以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及乡镇企业等各项优惠政策。大成砖厂厂址离冰醋酸厂不到2公里,砖厂及周围荒地一共67亩左右用地;冰醋酸厂位于*至金城江一级公路旁,距*市中心4公里左右,冰醋酸厂旁可用地约67亩,现垃圾场南面围墙至金宜公路直线距离约270米,是闲置地及荒地,约59亩,可征用;该厂址风向适合,缫丝厂内副产品处理会有一定异味,下风向处是龙江河和群山,无人居住,对周围影响最小,工厂废水经处理后,可以排放到龙江河;城市水电通讯管网已拉至金宜公路边,用水用电均有保证。我们认为该厂址适宜作建厂生产用地,考虑二期工程规模较大,宜预留足够的生产建设用地,经过现场

38、勘查及与业主反复交换意见,我们认为,此地块面积大,有充足的地方作为发展用地,供水、供电有保障,且靠近城市,可充分利用城市的交通、生活设施。是建设*市缫丝厂的理想之地。同时生活区与生产区宜分开,互不干扰,两块地相隔不远,联系方便,因此选择大成砖厂作为生活区用地。4.4.2 厂址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a. 气温年平均气温 20.2oC极端最高气温 38.7 oC极端最低气温 0.6 oCb. 降雨历年最大降雨量 1643.8 mm年平均降雨量 13001525 mm日最大降雨量 152.2 mm时最大降雨量 58.4 mmc. 风况常年主导风向: 东风历年最大风速: 20米/秒历年

39、平均风速: 1.5米/秒主导风向: 最多风向频率东风26 d. 湿度相对湿度: 81最高绝对湿度: 37最低绝对湿度: 1.7平均湿度: 20.5e. 洪水情况:龙江河历年洪水水位未超过河岸标高。f. 水文*市地下水较为丰富,现全市用水基本上都是地下水。本项目一期工程产量小,先暂时用自来水;二期工程上马后,待对厂址内地下水水量、水质进行堪察化验,定出相应水处理措施后,考虑生产用水改用地下水。g. 地质概况根据已建邻近工程情况,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均采用天然地基。本工程地质资料待进行勘探后进一步确定。根椐*地震烈度区划图,该厂址属地震烈度六度区,建构筑物应按六度设防。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5.1 项

40、目组成表5-1 项目组成表序号工程类别工程(车间)名称规 模备 注1主要工程剥选车间建筑面积:800 m2煮茧车间建筑面积:276 m2缫丝车间建筑面积:1932 m2复摇车间建筑面积:1176 m2整检车间建筑面积:672 m2副产品车间建筑面积:400 m22辅助工程原料茧仓库建筑面积:1100 m2下脚茧仓库建筑面积:160 m2光茧库建筑面积:276 m2煮茧车间底层成品丝库建筑面积:40 m2整检车间内包装材料库建筑面积:40 m2整检车间内副产品仓库建筑面积:40 m2副产品车间内机物料仓库建筑面积:500 m2锅炉房建筑面积:353.2m2变电所建筑面积:108 m2机修车间建筑

41、面积:200 m2晒场面 积: 439 m2污水处理站建筑面积:242.48m23公用工程供水系统给水能力:124.89m3/h 排水系统排水能力:113.69m3/h锅炉供汽蒸汽发生量:4t/h供电系统变压器: 630kVA4总图工程及生活福利设施总图工程总平面布置及运输食堂建筑面积:150m2厕所建筑面积:60 m2值班室建筑面积:60 m25.2 生产技术方案5.2.1 产品质量标准原料蚕茧按GB911188,GB917688桑蚕茧(干茧)分级和检验方法执行。成品生丝按GB17972001生丝标准执行。生丝检验按GB17982001生丝试验方法执行。5.2.2生产技术方案5.2.2.1 生产工艺本项目生产主要是将蚕茧加工成生丝。制丝工艺包括混、剥、选茧,煮茧、缫丝、复摇与整理,以及生丝检验等工序,工艺流程如下: 干茧进厂 检验 原料仓库 混 茧 (毛茧) 剥 茧 筛 茧 (光茧) 选 茧 (上车茧) 煮 茧 (煮熟茧) 缫 丝 丝头 扯吐 (丝小) 汤茧 蛹衬 滞头 烘蛹 复 摇 、 (丝大) 检验 整 理 (成件丝) 成品入库注:“()”为半成品;“”为副产品。说明:a. 庄口设计:为了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