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计算题10003(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813870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计算题10003(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计学计算题10003(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计算题10003(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计算题10003(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计学计算题10003-第 9 页1、某公司职工按月工资分组如下表:求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系数?月工资(元)人数500以下1650060044600700827008004080090038900以上20解: m0=600+38100/(38+42)=647.5(元)me=600+【120-(16+44)】100/82=673.2(元)166000/240=691.67(元) 135.14/691.67=19.5%2、根据下表有关数据,利用指数体系分别从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商品计量单位销售量价格(元) q0q1P0P1甲乙丙公斤套件 85 7

2、0 100648012035100122016010解: 即 136.73%=104.52%130.82%即 4105=505+36003、 某车间工人日生产零件分组资料如下:零件分组(个)工人数(人)405050606070708080902040805010合计200请计算工人日产零件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解:Me=M0=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品种价格(元/斤)甲市场成交额(万元)乙市场成交量(万斤)甲乙丙1.21.41.51.22.81.5211合计5.54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解:品种价格(元)X甲市场乙市场成交

3、额成交量成交量成交额mm/xfxf甲乙丙1.21.41.51.22.81.51212112.41.41.5合计5.5445.3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甲市场平均价格(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件)工人数(人)1525354515383413要求: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

4、性? 解:(1)(件) (件) (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因为0.305 0.267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8 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商品单位销售量单价(元)基期计算期基期计算期甲乙件公斤50150601608121014要求:(1)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额指数及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2)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3)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 解:(1)商品销售额指数= 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元 (2)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元 (3)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 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

5、:元 9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额和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如下:商品单位销售额(万元)1996年比1995年销售价格提高(%)1995年1996年甲乙米件12040130361012要求:(1)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计算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减少)的支出金额。解:(1)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 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万元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而从资料和前面的计算中得知: 所以:商品销售量总指数=,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减少的支出金额: -10已知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表:品 名单位销售额(万元)2

6、002年比2001年销售量增长(%)2001年2002年电 视自行车台辆500045008880420023-7合计-950013080- 要求: (1)计算销售量总指数; (2)计算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减少)的支出金额。 (3) 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 解:(1)销售量总指数(2)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多支付金额=10335-9500=835(万元) (3)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 参见上题的思路。通过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与调和平均数指数公式之间的关系来得到所需数据。12某地区19951999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7、年份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粮食产量(万斤)434472516584618要求:(1)计算各年的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2)计算1995年-1999年该地区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和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3)如果从1999年以后该地区的粮食产量按8%的增长速度发展,2005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 解:(1)年 份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粮食产量(万斤) 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434-472108761087638385161093211889448258411318134

8、5668150618105821424034184平均增长量=(万斤)(万斤) (2)平均发展速度(3)=980.69(万斤)13、甲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 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和标准差。解:(1)次数分配表如下:按加工零件数分人数(人)比

9、率(%)253030353540404545503698410203026671333合 计30100(2)=(27.5*3+32.5*6+37.5*9+42.5*8+47.5*4)/30=38.17(件)=5.88(件)15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件)工人数(人)102020303040405015383413要求: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乙小组的平均日产量= 2950/100 = 29.5(件/人)乙小组的标准差= 8.98(件/人)乙小

10、组= 9.13/28.7=30.46% 甲小组= 9.6/36=26.67%所以标准差系数较小的甲小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具有代表性。19 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的资料如下:产品单位产 量单位成本(元)基期计算期基期计算期甲乙件公斤50150601608121014要求:(1)计算两种产品总成本指数及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影响总成本的绝对额;(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影响总成本的绝对额。解:(1)总成本指数=129.09%,=640(2)产量总指数=109.09%,=200(3)单位成本总指数=118.33%,=44023某地区1984年平

11、均人口数为150万人,1995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月份1369次年1月月初人数102185190192184计算:(1)1995年平均人口数;(2)1984-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解:(1)=181.21(万人)(2)=1.73%3、产品合格率区间估计某市某产品连续四年各季度的出口额资料及季节比率计算表单位:万元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同季合计同季平均季节比率(%)一季二季三季四季合计16.002.004.0051.0073.0028.004.306.7077.50116.5045.007.1014.20105.00171.3050.005.1016.80114.00185.90

12、139.0018.5041.70347.50546.7034.754.62510.42586.875136.6834.16875101.7013.5430.51254.25400.00第一季度的季节指数为34.75/34.16875*100%=101.70%第二季度的季节指数为4.625/34.16875*100%=13.54%第三季度的季节指数为10.425/34.16875*100%=30.51%第四季度的季节指数为86.875/34.16875*100%=254.25%五、计算 1、从某批食品中随机抽取12袋,测定其蛋白质的含量(%),测定结果如下: 24,26,27,23,20,28,

13、23,24,27,25,26,23 假定该食品每袋蛋白质的含量X服从正态分布,包装袋上表明蛋白质的含量为26%。 (1)问该批食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显著水平为0.05)? (2) 你的判断结果可能会发生哪一类错误?说明该错误的实际含义。(1) 认为该批食品是不存在质量问题。 (+6) (2) 可能会发生第二类错误, 其含义是如果该批食品每袋蛋白质的含量不达标,而判断结果认为达标,发生了判断错误。1假设某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现在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6件,测得平均重量为820克,标准差为60克,试以显著性水平a=0.01与a=0.05,分别检验这批产品的平均重量是否是800克。解:假设检验为

14、 (产品重量应该使用双侧检验)。采用t分布的检验统计量。查出0.05和0.01两个水平下的临界值(df=n-1=15)为2.131和2.947。因为2.1312.34(2.32),所以拒绝原假设,无故障时间有显著增加。3回顾本章开头的案例,医院从2008年元旦出生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了50名,测量他们的平均体重为3300克,而2007年元旦时抽取的50名新生儿的平均体重是3200克。现假设根据以住的调查,新生儿体重的标准差是65克。试问:(1)以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新生儿体重在这两年中是否有显著的变化?(2)计算检验的p-值,并根据p-值重新检验(1)中的结论。解:(1)假设检验为。新生儿

15、体重服从正态分布,构造检验统计量。查出0.0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645。计算统计量值。因为z1.645,所以拒绝原假设。5某市全部职工中,平常订阅某种报纸的占40%,最近从订阅率来看似乎出现减少的现象,随机抽200户职工家庭进行调查,有76户职工订阅该报纸,问报纸的订阅率是否显著降低(a=0.05)?解:假设检验为。采用成数检验统计量。查出0.05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64和1.65之间。计算统计量值, z-0.577-1.64,所以接受原假设。p值为0.48和0.476之间(因为本题为单侧检验,p值(1-F(|z|)/2 )。显然p值0.05,所以接受原假设,抽样没有表明报纸订阅率显著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