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耳师的故事 李申建(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80477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耳师的故事 李申建(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采耳师的故事 李申建(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耳师的故事 李申建(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耳师的故事 李申建(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采耳师的故事 李申建-第 7 页采耳师的慢生活李申建“到成都泡茶馆等于没到成都 泡了茶馆不掏耳朵等于白去”(音效)在成都这样一座悠闲的城市,无论是宽窄巷子,还是公园茶座,只要有人闲坐摆龙门阵的地方就能听到这钢叉碰撞叮叮当当的声音。师傅不用吆喝,喝茶者只需叫上一声“掏耳朵的,来掏一哈”一番论眼功、手功和定力的奇妙功夫就要开始了。“先生你好,来感受掏耳朵吧。六十一位”小梁、1988年出生的东北妹子,2016年年底拜师王安富学习掏耳技艺,学习半年后如今在宽巷子为游客服务。“我学几个月了。几个月就出师了吗?是啊!听你口音是从东北来的吧?对啊,在网上查的,从东北专门来学这个的”掏耳朵雅称采耳,是民俗七

2、十二行中的一支奇葩。也是老成都人享受生活的绝佳体现。流沙河曾写过一首成都一绝小舒服来表达自己对掏耳朵的喜爱之情,“做哑装聋苦未能,关心都犯痒正疼。仙人何用闲掏耳,事事人间不耐听”。当然了,要想学会地道成都掏耳朵的从学习工具开始。第一个最开始是云刀,云刀下来是挖耳勺,然后是最关键的契子、再下来就是羽毛哪个。其实哈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夹子,在成都拿出夹子就晓得是掏耳朵的。夹子一敲隔多远都晓得。一旁插话的这个中年男人就是小梁的师傅王安富。1991年只有20岁的王师傅为了生活从老家乐至来到成都拜自家舅舅为师,一掏就是二十多年。当时才出门的时候活路不好找,做这样那样工作都不顺手,当时我有个舅舅干这个,他觉得

3、这个自由方便,挣钱也方便。在成都宽窄巷子目前共有20来位专业的采耳师傅,他们几乎都有10年以上的掏耳朵经历,对普通人来说,掏耳朵只是一件生活小事,可对采耳师傅来说,却是以此谋生的大事。九几年的一个热天,生意不太好,我们跑到青石桥转了一圈打街。那天只掏了四个,那个时候是三元一个,一天只挣了12元钱。我们把饭吃了就没有什么钱了,哈哈哈!当时的十多元钱也不算多差,平均每天挣一二十元就可以了,哪个时候上班的才二三百元呢。听王安富师傅说这采耳是一门非常考验人的手艺活,一个采耳师最重要的就是一双稳而准的手和一双“犀利”的眼睛。蜡烛挑芯、鸡蛋拔膜、香烟夹丝,这三大绝技是每个掏耳师傅的入门必修课,专门训练掏耳

4、朵时手指、手腕的巧力,要达到“稳、准、狠”的效果。“鸡蛋薄膜的时候契子不能挨着鸡蛋,只能挨着膜。挨着鸡蛋不就是把鸡蛋戳烂了吗,主要是靠眼力和手要稳。做考验的是夹烟丝,烟丝比较细比较小,你伸进去的时候相当于一个耳洞一样,那个要求是一根一根地夹,并不是几根几根夹,夹得越多说明你越不行。做关键还是以实际操作为准。”徒弟一般把这三门基本功练扎实后,方可跟着师傅一起掏耳朵。采耳师掏一次耳朵平均要10来分钟,师傅们有一套专门的采耳工具。王师傅说,这些采耳工具全都是由师傅亲手制作,连镊子都是师傅自己买了不锈钢再打造而成,别人的不要。当然整套工具售价上千元了。“外面的不是买不到,但是不行。自己的工具好用。自己

5、做一千多元钱,关键是手工不是成本。材料不贵,做东西的师傅手艺很贵,对!”这一套工具种类繁多:耳扒、鹅毛棒、镊子、音叉、马尾、云刀、耳起、棉花棒等,配上酒精、双氧水、头灯,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用途。掏耳朵时,首先用云刀刮耳,使整个人的耳朵放松下来,起到舒缓作用;接着再用耳扒伸进耳道,试探耳垢的厚度,如果是耳部比较敏感的客人,就用竹子做的耳扒,如果是耳部承受力比较强的客人,就用金属耳扒。同时还有一种细长的软耳扒,这种耳勺可以深入耳道,做更深的清洁。在找到耳垢后,用耳起撬动耳垢,再用镊子将其轻轻拈出。此道工序可重复几次,然后用一根特制的鹅毛棒放入耳朵,拿音叉敲打鹅毛棒,清脆悦耳的“叮叮叮叮”声就是这

6、样发出的。在和王师傅闲谈间,这时小梁师傅在一旁遇上了难题。“她说我有一个耳结。耳结是怎么形成的主要是耳朵发炎了,或者多年不掏耳屎,一般是有炎症才这样我不放心啊你放心吗 阿姨 这都是手艺活阿姨你还担心老公的耳朵是吗。那当然了,不是一般的担心。掏了这个以后耳朵能立刻就好吗。他现在耳道里堵着了,影响听力。拿出来了,听力自然就好了。你保证他不会有什么而别的?没事,咱们经常掏这个。小梁在解答这位70多岁游客的亲属疑虑的时候,师傅王安富做到板凳上,带上头灯,拿起工具气定神闲,娴熟地操作起来。大概一分多钟,一粒黄豌豆大小的耳结从老先生的耳道里掏了出来。不是介绍说,不到宽窄巷子等于没来,到了宽窄巷子不掏耳朵等

7、于白来。别动啊!哇,好大,这不是像黄豆大小吗。感觉透彻了。透彻了不久不堵了吗听力比以前强吗?马上就强了,真的!阿姨我看你刚才还紧张,现在不紧张了。那是当然了,你弄坏了我们就毁了,本来我们就聋,如果弄坏了那就是聋上加聋,活不活呀,现在收获大呀,而且我会给你扬名的做宣传的,对不对。用事实来说话对啊。“耳屎”在医学上,被称为“耵聍”,又名耵耳,俗称耳垢。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物质,混合了灰尘、皮屑形成的。每个人都会有耵聍,虽然耵聍腺会源源不断的产生耵聍,但耳道同时也有自排自洁功能,大部分人的耵聍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咀嚼动作也会促进其外排。王安富师傅也表示,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掏一次耳朵就足够了,他们在掏耳朵时会对采耳工具进行消毒,鹅毛棒也会定期更换。 如今成都正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五湖四海的宾朋纷至沓来。亲爱的朋友,当你想小舒服的时候,您不妨在宽街窄巷闲坐下来,喝着盖碗茶,来一次舒服的采耳,感受地道成都生活,也许“慢”才是我们需要的感受。(歌曲 成都 弱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