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事故现场处置办法.docx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3772112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机械事故现场处置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起重机械事故现场处置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重机械事故现场处置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机械事故现场处置办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起重机械事故现场处置办法 1 事故知识起重机伤害事故常见的类型有脱钩、钢丝绳折断、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失灵、吊物坠落、起重机械倾翻和碰撞致伤等。起重机伤害事故主要有挤压、高处坠落、吊物坠落、倒塌、折断、倾覆、触电、撞击等,占全部起重机伤害事故的87%,尤其以吊物坠落、挤压碰撞事故最为突出,约占64%。每一种事故都与其环境有关,有人为造成的,也有设备缺陷造成的,或人和设备双重因素造成的。其中各类事故主要成因:(1)碰撞挤压事故a. 吊物(具)在运行过程中摆动挤压碰撞人。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具)产生较大惯性;二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运路线不合理,致使吊

2、物(具)在剧烈摆动中挤压碰撞人。b. 吊物(具)摆放不稳发生倾倒碰砸人。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吊物(具)旋转方式不当,对重大吊物(具)旋转不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管理不善,致使吊物(具)突然倾倒碰砸人。c. 在指挥或检修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为指挥人员在运行机构之间,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的挤压碰撞。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指挥作业人员站位不当;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司机在贸然启动时挤压碰人。d. 在巡检或维修桥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业人员在起重机械与建(构)筑物之间,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发生此种情况原因:大部份在桥式起

3、重机检修作业中,一是由于巡检人员或维修作业人员与司机缺乏相互联系;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将起重机固定在大车运行区间的装置),司机贸然启动起重机挤压碰撞人。(2)起重作业高处坠落事故起重机的操纵、检查、维修工作多是高处作业。梯子(护圈)、栏杆、平台等的工作装置和安全防护设施的缺失或损坏;桥箱、吊笼运行时超载;制动器和承重构件不符合安全要求;防坠落装置缺失或失灵;螺丝脱落,安全检查和维护不落实;电器设备保险装置失灵等都是造成人员坠落的重要原因。(3)吊具或吊物坠落事故吊物或吊具坠落是起重伤害中数量较多的一种。这类事故主要是由于吊具、索具(如钢丝绳)有缺陷或选择不当,绑挂方

4、法不当,司机操作不规范,过卷扬,起升、超载限制器失灵等原因造成。(4)起重机倾翻、折断、倒塌事故机体倾翻事故的原因主要有露天作业的起重机夹轨器失效;没有防风锚定装置或其不可靠;超载,支护不当,在基础不稳固状态下起吊重物,或负载转弯、超速运行等。折断倒塌事故包括结构折断和零部件折断,如主梁或支腿折断等,这种事故主要是由于超载、机构及零部件的缺陷、违章操作和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5)触电事故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露天作业碰触高压线路、司机碰触滑触线、电气设施漏电或起升钢丝绳碰触滑触线等原因造成。2 救援及处置措施起重机出现危险和异常状态时,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按照应急报告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有关规定,第

5、一时间将危险状态信息传递出去和上报,同时进行应急处置。(1)事故(隐患)现象发现初期时的应急处置可根据现场实际出现的事故(隐患)现象,参照有关设备维修使用说明书中,关于故障排除和紧急情况处置条款执行,以切断事故发展的链条,积极使突发危险从事故的临界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如:切断电源、转移或阻挡坠落的物料伤人,组织受威胁人员的撤离,进行现场隔离等。(2)人员高空坠落时的紧急处置a. 现场警戒和隔离根据现场遇险人员状况和数量,建立警戒和隔离区域。同时,应注意保证紧急救援的通道畅通,避免坠落伤害继续扩大和围观人员妨碍现场救援工作。b. 现场抢险救出伤员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下

6、,现场指挥人员根据人员坠落情况,指挥抢险人员,立即组织专业人员采取相应的抬升、冷热切割设备、工具和手段,尽快抢救出坠落的伤员。c. 现场施救和送救伤员在事故现场附近用止血带、夹板等进行现场紧急抢救,防止伤员过量出血。d. 抢险必须由经过演练和专业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抢险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服、防滑鞋等)。e. 现场指挥人员可用扩音器(或话筒)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行动。(3)突然停电等情况使司机或作业人员被困高空a. 现场警戒和隔离。现场指挥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由警戒保卫人员组织实施区域隔离,并确保救援人员、车辆通道畅通。b. 抢险人员迅速调集液压升降平台等设

7、备或经通过高空通道和飞行器,抵达被困人员位置,帮助被困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如有人员受伤,可视具体情况,用安全绳吊放或其他方法转移伤员。c. 如有危险吊具或吊装物时,应视情况启动自备发电机并切换备用电源或固定吊物位置。如需要,还可在地面设置防止人员高空坠落的保护措施(充气减震垫、防护网等)。d. 救援设备操作人员应由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和登高作业证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人员高空坠落。e. 高空、地面抢险人员应统一指挥,协调行动,根据情况地面可设防止被困人员及施救人员高空坠落的保护措施(充气减震垫、防护网等)。(4)起重机倾翻

8、、折断、倒塌a. 现场警戒和隔离根据现场情况,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的畅通,避免坠落物伤害继续扩大和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b. 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用有效的通信手段(广播、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及时组织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c. 紧急抢险救出伤员由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汽车起重机、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移开倒塌物体搜救受伤人员。d. 运送急救伤员e. 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专家(人员)进行指导,先切断危险电源、水源、气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并由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

9、线、锐器、火源等)进行监控,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同时在事故现场根据人员被压情况,用相应的抬升、切割设备移开压住伤员的倒塌物体,尽快抢救出坠落的伤员。f. 搜救伤员时,如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避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5)起重机碰撞挤压a. 立即停机或实施反向运行操作,应急救援现场安排专人监护空中物品或吊具,技术保障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b. 抢险人员穿戴必需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滑鞋等),进入危险区域救出伤员,若伤员挤压在物件中无法脱身,应采取必要的抬升、切割、顶开设备将碰撞挤压伤者的吊具、吊物等移开实施救援,同时现场安排专人监护空中吊物或吊具。c. 医疗救护人员负责救护和运送伤员。(6)起重机

10、漏电、触电a. 迅速将起重机的总电源断开。b. 抢险人员用绝缘物(棒)或木制杆件分开导电体与伤员的接触。c. 医护人员实施人工呼吸或其他方法救护伤员。d. 总电源切断前禁止盲目施救。e. 被困司机在起重机漏电的情况下,如未断开总电源,禁止自行移动,以避免跨步电压对人身的伤害。f. 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服、绝缘鞋、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7)起重机吊具或吊物伤人a. 现场警戒和隔离。根据现场情况,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避免坠落物伤害继续扩大和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b. 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用有效的通信手段(广播、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及时组

11、织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c. 紧急抢险救出伤员。d. 由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汽车起重机、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移开倒塌物件搜救受伤人员。e. 运送和急救伤员。f. 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专家(人员)进行指导,先切断危险电源、水源、气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如果已发生燃、爆事故,应同时组织消防组进行消防工作,注意着火的油和熔融状态下的钢(铁)水禁止用水来灭火。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线、锐器、火源等)进行监控,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g. 搜救伤员时,一般不宜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以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8)救援物资装备a. 使用判断事故灾害扩

12、展的趋势所必需的检测技术和装备1)用激光垂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检测结构的变形,判断整机倾斜和变化情况。2)用力矩扳手检查高强度联结螺栓的松动情况,防止整机倾翻、构件倒塌等。3)用接地电阻测量仪、兆欧表,测量接地电阻和绝缘电阻,预防漏电、触电事故。4)用万用表,检测电气控制系统故障,防止控制系统失灵。5)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发现吊装物发生有害气体的泄漏,预防人员中毒事故。b. 使用实施控制事故发展所必需的装备、资源1)消防设备:各类灭火器、砂土。2)医疗救护设备:救护车、止血带、单架、夹板、氧气瓶等。3)通信设备:电话、对讲机、手机、传真机等。4)工装设备:发电机、流动式起重机、电瓶叉车、液压

13、升降平台、高空作业车,消防云梯、电焊机、(冷热)气割机、电动砂轮切割机等。5)个人防护设备:安全绳、安全带、劳保鞋、护目镜、防毒面具、防护服等。6)起重机备用宜损零部件:螺栓、钢丝绳、槽钢、工字钢、钢管、沙袋、楔块、压板、安全保护装置等。7)其他设备:各类通用工具、应急灯等。c. 应急救援人员的防护装备应急救援人员一般应配备安全带、安全帽、绝缘鞋、防砸鞋、安全绳、防护镜、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3 决策建议(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2)高空坠落、吊具(物)坠落、整机倾翻、折断、倒

14、塌等情况下的伤人事故,如果因为压住伤员的物体过重无法移开时,可根据现场事态的发展,用(冷热)气割设备、液压钳,扩张器,电锤等破坏性的分离物体救出伤员。(3)对于高空被困,现有起升设备无法够及的情况下,可请求(外部支援)消防部门,用消防云梯、高空作业车等运送抢险人员到空中,救出伤员。(4)对因为危险吊物倾翻或泄漏无法灭火或控制事态时,现场指挥人员应立即报告上级指挥部,请求(外部支援)消防部门,用专业的消防和防化设备扑救,同时可请求上级,疏散受威胁人群。(5)应急救援人员应采取的自救和互救措施a. 高空坠落:避免盲目移动造成二次伤害,按压住受伤害部位的主要动脉血管,防止大出血发生。b. 被困高空:迅速用安全带固定在安全位置,寻找安全撤离途径离开被困地。c. 触电:切断总电源,迅速用绝缘物移开漏(导)电物体。d. 挤压碰撞、吊具(物)坠落砸伤:用支撑物挡住挤压物防止继续压紧,对人体重要部位进行防压保护。e. 火灾、有害介质环境:迅速佩带专业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行,向上风口方向撤离危害环境。f. 其他互救措施:如人工呼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