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历史.docx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3756658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历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多练出技巧 巧思出硕果第一单元 儒学演化:一、孔孟之道(C)(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儒家思想与古代中国学问梳理1、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见;2、孔子的主见 :“ 礼”,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就,以 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 仁”,孔子以 “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就,为“ 仁”之本应从最靠近的血缘关系入手,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义”,孔子以

2、 “义” 作为判定全部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 ”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 “ 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3、评判 :保守的一面 :面对春秋以来的社会大变革期望通过复原过去西周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来实现治国救世,且强调等级制度;积极的一面 :孔子的学说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在历史上被称为“ 圣人 ”;重视伦理道德和个人修养,实现社会的安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对当今建立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二)孟子继承进展儒家学说1、背景 :战国时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2、孟子的主见 :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儒家道德准就仁、

3、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 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将孔子 “仁”的观念进展为 “仁政 ”学说, 期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 终止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进展的儒家学说,后人习称“孔孟之道 ”;3、评判 :“ 仁政 ”的主见是当时抑制统治者暴政的有力武器,民本思想也考虑到下层民众的需要,被广泛认同;但孟子的“民本 ”观念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思想;三荀子的思想 从“性恶论 ”动身; 更注意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 政治上主见礼法兼治、王霸并用;二、儒学的经学化 B 1、背景 :汉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

4、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这成为儒家位置快速上升的契机;2、形成 :汉儒大家董仲舒,以“ 天人感应” 为基础,兼采阴阳五行学说,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 ”位置,说明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特地的学问,称为 “ 经学 ” ;3、内容 :政治上提倡 “君权神授 ”;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 ” ;顺应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需要,提出 “大一统 ”的主见,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评判 :董仲舒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学说神圣化,其学说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作用,“ 天人感应” 的主见也有利于限制君权;但儒学的独尊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不利于其他学术的进展;三、程朱理学(B)1、

5、背景 : 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传播面临新的严肃挑战:儒、道、佛三教并行对儒学的正统位置构成威逼,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熟悉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儒家极力保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伦理纲常遭到庞大冲击;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多练出技巧 巧思出硕果 自宋初开头,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创成一个以“理”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2、内容: 北宋中期的程颐、程颢兄弟合称 “二程 ”,他们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 ”观念, 认

6、为天理是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宇宙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二程 ”仍将天理与礼治秩序和伦理纲常直接联系; 南宋的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核心是天理论,他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就是其具体表达;提出“明天理、灭人欲”;“ 二程 ”和朱熹都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力图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追求;为此,他们提出“格物致知 ” 的熟悉途径和 “正心诚心 ”的修身公式,要求人们通过一步步的体验、领会,逐步达到道德与天理一体的最高境域;3、影响:“二程 ” 、朱熹的学说世人习称“ 程朱理学 ”,后经受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位置的官方哲学和保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严峻束缚个体

7、独立、自由; 但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特殊民族性格 重气节、重道德、富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有积极意义;附 1、为什么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落?第一:儒家自身: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其次: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独尊儒术的结果;第三: 训练因素: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是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第四,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固的儒家思想相互协作;附 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形成、进展与演化(1)春秋:孔子 ,仁、礼,创立阶段(2)战国:孟子,仁政;荀子,礼法并用,初步进展阶段(3)秦朝:秦始皇,崇法排儒,遭到打击(4)汉初:黄老之学,逐

8、步复苏(5)西汉: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正统、黄金时期(6)两宋:朱熹,天理论,新进展时期(7)维新时期:利用(8)新文化运动时期:否定附 3、儒学位置演化的缘由:是否顺应了时代进展;及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以儒家思想为代表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中国文化指广义的文化,也就是文明,对世界影响颇大;1.思想方面 ;(1)儒家思想辐射东亚:儒家思想约于公元前 3 世纪传入越南(秦始皇戍五岭、赵佗建立南越国),约于 1 世纪前后传入朝鲜,6 世纪初,又经朝鲜传入日本;儒学逐步成为三地居主导位置的官方哲学:、三国都设立以儒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心官学和地方学校;、私学私人办

9、学也普遍教授儒学;、尊孔三个国家都建有崇奉孔子的文庙,定期举办祭孔大典;越、朝、日三国在仿效中国体制进行制度建设和社会改革时,儒家文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越南和朝鲜都仿照中国,以科举制选拔官员,考试科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日本同学在中心或地方官学中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儒家思想深深渗入三地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规范和日常生活之中;时至今日,上述三国仍保留不少与中国相像的社会礼仪与风俗习惯;(2)儒学远播西方:耶稣会士来华(16 世纪中后期)后,更对儒家经典进行系统的翻译与西传过程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10、- - - - - 多练出技巧 巧思出硕果A、16 世纪 : a、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的罗明坚曾向欧洲寄回高校、孟子的部分译文;b、长期居留中国的利玛窦奉献尤为卓著,他尽心钻研儒学,不仅将“ 四书” 译成拉丁文寄回西方,仍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以很大篇幅对儒学及其社会影响做了全面而具体的介绍;B、17 世纪 :a、明朝天启年间,金尼阁对“ 五经” 作了部分翻译,刊印于杭州;b、清朝康熙年间,寓居中国 20 多年的柏应理回欧,他在法国巴黎以拉丁文编著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内容包括作者对儒学的具体介绍、孔子传和孔子画像、“ 四书” 译文等,并附有中国王朝纪年表;C、18 世纪 :已有相当数量的儒学著作译

11、本及相关介绍经传教士之手流往西方;影响: 儒家思想传入后,在欧洲引起极大反响,欧洲掀起儒家文化热;18 世纪的很多启蒙思想家深受启示,大加称赞,孔子与儒学由此成为启蒙运动中的一面思想旗帜;(法国的一些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狄德罗等皆对儒学大加颂扬,把孔子哲学作为理性的组成部分)2.科技方面 ;中国的四大创造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新航路的开创,离不开指南针; 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而火药又成为砸碎封建城堡的利器,(印刷术的显现转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训练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纳摧残了封建城堡,帮忙了资产阶级去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传到欧洲

12、航海家的手里, 使他们有可能发觉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业进展的基础 )3.文化方面(狭义的)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1)唐朝至 19 世纪上半叶, 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其中以 汉字 、儒学、律令 、天文、历算、医学、中国化的佛教 等主要介质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从而形成的文化圈,称为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2)中国的城市进展对世界也有很大影响,宋代以前, 世界很多国家学习中国的城市建造;(3)在艺术门类内,中国的书法、国画、诗歌独树一帜;(4)中国文官制度特殊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推动作用;(5)三国演义、西游

13、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以及聊斋志 异、金瓶梅等被译成多国文字,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文坛;德国文豪歌德在比较中西文 学后曾感叹地说:“ 当中国人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仍正在树林里生活呢 . ” 举世 ,中华武术对世界武坛特殊是 闻名的中华武术 ,是我国民间流行最广泛的体育项目;千百年来 亚洲武坛有过重大影响;4.交通方面: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创,连接了亚欧,促进了各地的沟通;四大创造除火 药是蒙古军队带去的其它都是经丝绸之路传过去的;5.经济方面: 中国仍是最早养蚕的国家,丝绸也是中国的重要创造;中国烧造的瓷器也是中 国特殊的制造,中国人 china,就与陶瓷有关;中国是茶树的原

14、产地,中国茶业对人类的贡 献,主要在于最早发觉并利用茶这种植物,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中国,如今茶的脚印遍布了整个世界;英国的李约瑟曾说:对人类的第五个奉献” ;练习题:“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创造之后,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疑题;(25 分)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物形象;在漫长的历史中, 好像仍没有一个人能像孔子那样不停 地受到崇拜、仰慕、追捧,也不停地受到菲薄、扭曲、利用乃至抨击;孔子在中外历史上有 十种历史形象, 在历史舞台上不断地变脸,扮演神圣或可笑的角色,令人感叹不已;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七种形象第一种形象是“ 圣化”;孟子曾指出: “ 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司马迁说:“

15、 孔子布衣, 传十余世, 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_精品资料_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_归纳总结汇总_ - - - - - - - - - 多练出技巧 巧思出硕果可谓至圣矣; ” (史记 孔子世家 )汉代已有人称孔子为“ 素王”给他一个称号: “ 大成至圣文宣王”,意思是说孔子有王者之德,无王者之位;清代统治者封,大致是二千多年中读书人的最高头衔;其次种形象是 “ 矮化” ;在史记孔子世家 的记载中, 有很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 知其不行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 “ 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或嘲笑他 “ 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垒

16、垒如丧家之犬” 等;第三种形象是“ 正统化”;汉代董仲舒极力推崇孔子所作的春秋一书,认为“春秋之道,大得之就王,小得之就霸”;春秋一书具有“ 大一统” 的观点,追求“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包含了国家政治版图与意识形状的双重统一;第四种形象是“ 神化”;在汉代公羊学派儒生在春秋纬 演孔图、孝经援神契等书中从孔子的诞生、相貌至行为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细心编造的神话:孔子并非是俗人凡胎,孔子生有异相,孔子预言刘邦将取代秦王朝而登上帝位 第五种形象是“ 僵化”;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孔子的形象到了宋代就慢慢被理学家所僵化;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第六种形象是“ 维新

17、化”;晚清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认为“ 六经” 是孔子为了“ 托古改制”,依据自己的政治抱负,假托古人尧、舜的言论而亲自写成的作品;第七种形象是“ 丑化”;晚清以来,孔子的形象江河日下,或被严峻扭曲,或被无情抨击;后来,袁世凯窃国、登上民国总统之位,定孔教为国教,提倡尊孔读经;章太炎写订孔一文,指出儒学是“ 中国的祸本”, “ 我们今日要想实行革命,提倡民权,孔教是断不可用的” ;“ 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陈独秀号召青年:“ 以完全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塞绝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行相容之孔教;”孔子在西方历史上的三种形象第一种形象是“ 哲学家”;明末意大利传

18、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教史中说:“ 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孔子;他所说的和他的生活态度,绝不逊于我们古代的哲学家;很多西方哲学家无法与他相提并论;故此,他所说的或所写的,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奉为金科玉律;直到现在,全部的帝王都敬重孔子,并感谢他留下的遗产;”其次种形象是“ 智者”;闻名哲学家德国黑格尔虽然说过“ 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训练、文化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但认为 “ 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不能算是哲学家; (注:黑格尔本人不懂中文,他对孔子思想的明白只是限于传教士的译本,黑格尔是欧洲中心主义者,轻视东方文化,他甚至不无偏见地认为汉语不宜思辨;)第三种形象是“ 完人”;18 世

19、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称赞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大思想家伏尔泰认为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言基督未曾说过;他在自己的礼拜堂中挂了孔子的画像,天天礼拜;法郎士 魁奈是法国重农学派的制造者,马克思称之为“ 现代经济学始祖”, 人称魁奈是“ 欧洲的孔子”;这一派对于孔子作了高度的评判:“ 孔子立教的目的在于复原人类天性,不再为愚昧和情欲所蒙蔽, 应以理性为标准;凡是不合理性的,叫他们勿动,勿思,勿言;” 摘自孔子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十种形象2022.9.30 解放日报 第 7 版(有删节)依据上述材料, 挑选你认为对孔子评判最极端的两种形象,写出它们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10 分)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如何看待孔子在中外历史上形象多变的现象;(15)_精品资料_ (提示:总的论述之后,可以挑选其中3-4 种形象做进一步的分析论述;)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