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756401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腰痛(TCD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0 G99.2*/M51.1G55.1*/M51.2)行椎间盘微创介入、针灸及理疗等非外科手术综合治疗(二)诊断。外科学(第七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X线平片上相应神经节段有椎间盘退行性表现者即可作出初步诊断。结合CT、MRI等方法,能准确地作出病变间隙、突出物大小、神经受压情况及主要引起症状部位的诊断。如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表现,不应诊断本病。(三)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华

2、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血瘀证: 2、寒湿证:3、湿热证:4、肝肾亏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等非外科手术治疗。(五)标准住院日为15天。(六)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腰痛(TCD编码:BGS000)与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0 G99.2* /M51.1G55.1*/M51.2)2、门诊保守治疗疗效不佳者。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2)合并发育性椎管

3、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4)曾经接受腰椎手术治疗或腰椎畸形者。(七)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八)微创介入术前准备1-3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胸片或胸透、心电图;(5)CT或MRI。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对于部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术前可能需要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椎间盘造影、小关节封闭、神经根封闭或硬膜外封闭以确诊;(3)有相

4、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九)选择用药。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手术方式:靶点射频热凝;靶点射频热凝+选择性神经根阻滞;靶点射频热凝+靶点臭氧消融。(十一)术后住院恢复4-11天。术后处理: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3、激素、脱水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及内服中药;4、针刺、艾灸、超短波、红红外线等;5、术后康复:支具保护下逐渐进行功能锻炼。(十二)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5、2、疗效评价达到优良。(十三)变异及原因分析。1、围手术期并发症:椎间隙感染、神经根热损伤、低颅压综合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长与费用增加。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手术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3、由于病情不同,非外科手术疗效差异较大,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十四)难点分析1.、辨病易辨证难。辨证对于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治法、组方,关系到疾病的预后,所以提高临床辨证准确率就显得棘手,应加强中医知识储备,提高临床辨证率。2、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退行性变如椎间隙明显变窄、黄韧带肥厚及关节突关节变性含气

6、、增生,腰腿痛病史超过3月。 3、椎间盘突出大,有手术适应症,但患者暂时拒绝西医外科开放手术,要求非手术治疗。4、治疗后疼痛缓解,但下肢麻木发凉等症状不消失。5、巩固疗效,预防复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腰痛(TCD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0 G99.2* /M51.1 G55.1*/M51.2)行椎间盘微创介入、针灸及理疗等非外科手术综合治疗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5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4天(手术

7、日)住院第4-5天(术后第1-3天)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入院记录 完成初步诊断 对症处理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与注意事项 上级医师查房 继续进行相关检查 根据化验与相关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手术风险进行评估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根据病史、体检、CT/MRI等,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完成术前小结、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手术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病程 注意神经功能变化 上级医师查房,注意术后病情变化 注意观

8、察疼痛缓解程度 注意神经功能变化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康复针灸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 针刺、艾灸 超短波、红外线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消炎镇痛药 脱水剂 神经营养药物 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中药注射剂静滴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胸透、心电图 CT/MRI 超声心动(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长期医嘱: 康复针灸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消炎镇痛药 中药汤剂 中药注射剂静滴 抗生素 神经营养药物临时医嘱: 请相关科室会诊 术前医嘱:常规准备在局麻下行靶点射频热凝;靶点射频热凝+选择性神经根阻滞靶点射频热

9、凝+靶点臭氧消融 抗生素皮试 抗菌素 显影剂皮试 备皮 心电血压、血氧监护 吸氧 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 康复针灸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消炎镇痛药 中药注射剂静滴 抗生素 神经营养药物 中药汤剂 针刺、艾灸 超短波、红外线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宣教:介绍病房环境、设施与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心理与生活护理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时间住院第6-8天(术后第4-7天)住院第7-14天(出院前日)住院第8-15天(

10、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注意判断病情变化 依据术前症状缓解程度判断是否需要椎管内神经阻滞及针刀治疗、确定治疗方法、用药及治疗时间 上级医师查房,注意术后病情变化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出院 依据术前症状缓解程度判断是否需要椎管内神经阻滞及针刀治疗、确定治疗方法、用药及治疗时间 是否需要痹痛散家庭治疗 完成常规病历书写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示范指导腰背肌功能锻炼 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完成出院记录 通知出院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 开具出院诊断书重点医

11、嘱长期医嘱: 康复针灸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饮食 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消炎镇痛药 中药注射剂静滴 停抗生素 停激素 神经营养药物 中药汤剂 针刺、艾灸 超短波、红外线 骶管注射利多卡因+青藤碱临时医嘱: 硬膜外腔神经阻滞 针刀治疗长期医嘱: 康复针灸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消炎镇痛药 中药注射剂静滴 神经营养药物 中药汤剂 针刺、艾灸 超短波、红外线 骶管注射利多卡因+青藤碱临时医嘱: 硬膜外腔神经阻滞 针刀治疗长期医嘱 康复针灸科护理常规 停止所有长期医嘱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 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观察患者情况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第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合同协议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