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包天.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7562167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66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大包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胆大包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胆大包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大包天.doc(16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胆大包天安泰百变CEO潘燊昌传奇(1)自 序潘燊昌 make a difference来台湾十三年,许多人看到,我一个香港人可以把安泰一家外商寿险公司创立并经营得如此成功,都曾经来与我商量希望把我的寿险经验集结出书。当时我都没有下这个决定,因为我自觉安泰的成功,应该归功更多的是台湾安泰所有跟我打拼的同事们;虽然我是个不善表达情感的人,但我衷心认为没有他们的支持与努力,我一个也是独木难撑。所有安泰的荣耀,都必须归于台湾这块土地上及可爱的同事们共享。后来朋友告诉我,我人生的一些转折、对人生的体验与看法,还有对于经营企业的理念,其实不只对寿险业可以有所启发,也可以对其它人有看影响。现在这个社会上许多

2、人都在追求成功,而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都有所不同,但对我来,事业成就、社经地位都不足以代表成功,真正的成功是能够影响其它人。如果一个企业除了赚钱外别无其它贡献,那我也不认为这个企业是成功的。于是我开始思考,如果我的一些经历与看法能够让别人在看待事物时有不同的角度,能够影响一些人,那我为什么不去尝试分享呢?一九九九年九二大地震,更加深我这个信念。安泰宣布认领所有地震孤儿直到二十岁成年,每月发给他们一万元的津贴,若是还在就学,则延长到二十二岁大学毕业。安泰捐的钱不是最多,但是获得的回响却是最大。为什么?因为我们改变了企业传统的捐款做公益的方式,我们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企业捐款的意义,去思考在灾难当中

3、最弱势、最需要帮助的人,然后愿意有诚意去宣布一个长期的承诺。同样是捐钱,我们希望可以更为细致周到,让援助可以到达最需要的人手上。只有落伍的观念,没有没落的产业我们当然不希望这个经验有再次发生的可能。但是不可否认的,安泰改变了企业从事公益活动的方式,也改变了社会对我们寿险业的看法。而全球经济的快速变迁,导致一些传统产业在因应不及的状况下仓皇的措,甚至引发金融风暴,寿险业也属于所谓的传统产业一环,也不免受到影响。然而我对寿险业或是传统产业的看法,却跟许多人完全不一样。我一点也不认为传统产业玩完了。相反的,我相信传统产业永远不会没落,会没落的只有主事者落伍的观念与做法, 不是产业本身。就好比一个桌子

4、,这绝对是传统产业的产物。早在一千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桌子,而一千年后的我们,家家户户都有着一张以上的桌子。而我也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桌子”仍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如果只是一张单纯的桌子,那它的制造成本在很多地方都绝对要比在台湾做来得便宜,这是不是就代表家具制造这种传统产业在台湾无法生存?我不这么认为。我一直相信,脑袋的东西最重要,传统产业的从业者,必须设法让自己的行为与时俱并进。比如说同样是做桌子,我们可以在桌子上设计出连网的功能,让桌子不需要再摆上电脑才可以连结网络。我常常都在幻想如果有这种桌子该有多方便!桌上不同摆满东西可以节省许多空间,也不用一张电脑桌、一张写字桌这么麻烦。

5、如果我们在台湾生产的是这种桌子,我们还需要担心产业出走吗?还要担心所谓的工资谁比较便宜的问题吗?又好象这一阵子大家争吵不休的周休二日与最低工时案,在我这个从事“传统产业”的人看来,为这些争议耗费这么多社会成本根本是不必要的,不如把这些时间精力花在思考如何缩减工作流程。“智能经济时代”、“知识资本主义”,这些话不是领导者拿来随口说说赶时髦而已,而是必须念兹在兹、时时刻刻去认真思考的课题。如果今天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嘴巴上说着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另一方面却又斤斤计较员工上班时间,我真不知道一个领导者这样怎么能自圆其说。安泰内勤部门今年九月搬到淡水之后,开始实施隔周休三日、将工时再向下调降到两周七十

6、二小时。我们为什么敢这么做?不是我们安泰员工能力过人、个个是天才,而是我相信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需要员工贡献的是他的智能,不是他的时间。以时间来评量员工对企业的贡献,那是落伍的工业时代思维方式,企业要进步,领导者必须从自己开始发迹观念。当员工、主管发现在工时压缩的情况之下,即使是再怎么加班都无法用传统的工作模式达成目标之后,大家就会开始发挥创意与智能调整工作流程,新的工作模式就可能于焉产生。这才是现代企业进步的真正动力。了解目标,心存善意在接受这本书采访时,我与安泰都遭逢一些巨大的改变荷兰ING集团购并美商安泰多事寿险部门。坦白说,这件事对安泰台湾分公司来说,只能被动接受。对我而言,我必须承

7、认,一开始这的确是个不小的打击。而面临变局,身为领导者的我必须稳住阵脚,不能表现出自己的情绪。但我也是个有喜怒哀乐、有时也难免灰心丧志的普通人。幸好我同时还是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总是相信在任何看似危机的情况当中,绝对隐藏着最好的机会。事实证明,这几个月互动下来,我们与ING之间也的确渐入佳境,彼此都对对方愈来愈有信心。有人问我怎么做到的?我想,“了解最重要的目标”以及“开始存着善意”是最重要的两个答案。了解自己的目标就不会发生小不忍而乱大谋的情况;而善意能够帮助双方化解许多不必要的猜测与误会。经营要用“脑”与“心”经营企业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很多人都对香港人有个刻板印象,认为香港人功利世故。

8、我自己深知别人对香港人的看法,所以我也会时时提醒自己不要陷入那样的模式当中。对我来说,不管是经营企业与做人都一样,最重要的是脑与心。所谓的“脑”,就是要有创意、懂得思考,去吸收各方的知识,时时刻刻要去增进自己的能力与智能,不要因循苟且、便宜行事,要常常去想“还有没有别的做法”;“心”指的是道德与善意,我相信这生意也是可以有道德的,尤其是寿险业,道德绝对是第一要务。很多人看到我当初离开香港来台湾,可能只注意到我敢从零开始的魄力;但其实我当初更深沉的考虑是不愿意留在香港与以前的部属在商场上厮杀。我宁可自己辛苦一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从头开始。我当然也知道跳槽、挖角,是商场竞争上常有的事。但是身为总经

9、理的我,如果也去做这样的事,那影响层面实在太大,不仅对原来公司不好,也会让留在原公司的部属觉得情何以堪。更何况,如果我这么做,我以后怎么要求我的员工要有道德操守?我一直相信企业文化是风行草偃的,尤其是在绝对讲究道德的寿险业,如果领导者自己在诚信上道德有亏,那实在很难说明别人。以前,我很少跟外界谈到道德这一层问题。但是现在社会上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企业或成功可能有不一样的看法。我希望自己的例子可以让大家看到,经营企业是有很多种方式可行的只要相信自己,并且全力以赴,你还是可以不放弃自己的道德与信念。也许是辛苦一点,但企业依然可以赚钱成功。不规划、不安分、不犹豫虽然我很爱读历史,我其实很少回头去想当年,

10、这本书让我有回顾自己的机会。看着自己走过的路,仿佛也可以用“三不政策”来形容:“不规划、不安分、不犹豫”。虽然现在流行所谓的“生涯规划”,我却好象从来没有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只是一直有个目标在前方,就像年轻时觉得一定要取得专业资格,才会毅然决然地辞掉公务员工作,或者是想成为全方位管理者而离乡背井远赴马来西亚一样。不对现在感到自满、总是不安分地寻求更高挑战、机会来临时不犹豫,这些特质是我最珍贵的资产。如果今天别人觉得我与其它人有哪里不同,我相信也源自于此。也许当初做这些决定时,很多人都觉得我很傻,包括我的父母,他们都不了解我为什么要放弃别人眼中的大好前途;但是对我来说,我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

11、自己的选择。我想,每人时代都有很多年轻人跟我一样,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我希望自己走过的这些经验,可以给他们一些勇气、一些信心与一些意见。让世界因为自己有所不同、更美好很多人都听过我常说的那句口头禅:“make a difference”,大家都以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与众不同”。但事实上,在英文里,“make a difference”还有第二层更深的涵义:它代表着“因为有你,所以这个世界有所不同,变得更美好”。我会如此喜欢这句话,就是为着这个涵义。我希望与自己的企业都能做到这一点。也希望这本书的出现,能够为其它人带来这个意义。来台湾之前,我完全没想到可以开创出这么精采的生涯。我要非常感谢所有安泰

12、人这十几年来的合作与努力,还有台湾这块热情的土地,让我一个香港人能在台湾激发出生命中最灿烂的一页!也要谢谢达一广告公司徐一鸣先生,是他强烈鼓励我出这本书的。我更要特别感谢内子二十几年来的默默付出。不论我到哪里、做任何工作上的转换,她一直都支持我的决定,纵容我在事业上尽情发挥,让我无后顾之忧。她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她为我make a difference,有了她相伴,我原本渺小的生命,显得格外不同而丰盛完美。成功而不骄傲潘宗光我是一九六八年底在美国做完博士后研究回香港教书,潘燊昌可以算是我在香港的第一批学生(一九六九年)。从那时候到现在,我认识潘燊昌也已经有三十一年的时间了。当时我自己是个很年

13、轻的教师。虽然名义上与学生是师生关系,实际上年纪相去不远,所以跟他们都很谈得来。而且任何事一开始总是比较特别,所以,对我刚开始教书时那些学生,有一份比较特别的感情。除了这个原因以外,我与Patrick特别投缘也是因为他是个非常厚道的人,在他身上还保有一般年轻人较少见的中国传统美德。另外他也真的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当时香港大学规定学生要选两门主科,通常学生都是选物理与化学,或物理与数学,因为这两个科目比较接近;Patrick却主修化学与数学。化学与数学的关连性不大,很少学生会选这两科主修。难得的是Patrick这两科的表现都很好,都以荣誉学士的身份毕业。在七十年代的香港,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只要

14、个性随与,顾意努力,是有很大机会可以成功的。那时大学生毕竟不多,相对而言,机会就很多,这与现有的情况很不同。当时我相信Patrick以后一定会成功,因为在大学时代就看得出他工作能力强,又很intelligent。不过坦白说,他会在哪一方面成功,或是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我并不知道,工作这种事还要看以后的际遇。所以当Patrick毕业几年后告诉我,他要辞去公务员的工作去考精算师时,我很鼓励他。因为我觉得他的发展不会是在政府机关,而且年轻人就是要有勇气接受不同的挑战。他考上精算师我不意外,我相信他一定会考上执照,我讶异的是他的速度竟然这么快,在短短的三年内考上;因为香港以前没人考上过,而且他当时还

15、在工作。始终认真Patrick成功的过程很快,这也许是别人看待他的一个角度;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一直是很用功、很努力的人。他愿意接受挑战,包括第一次离开香港去马来西亚,第二次离开香港到台湾开创安泰人寿,尤其是他来台湾的时候,根本连国语都说不好。身为一位教育者,我觉得Patrick对年轻人最大的启示不仅是他的成功,还有他勇于接受考验的精神。很多时候年轻人不要担心太多,只要知道自己的方向是对的,就要相信自己、努力向前,发挥自己的优点,对于自己的弱点要正视、补强。有决定,很多事情就不必怕。认识Patrick三十几年,他从大学生成为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但在我眼里,Patrick一直没变。他与以前一样,还

16、是一个非常有中国传统观念、非常认识的人。以前他是一个认真的学生,现在在事业上是个认真的经营者。在某些方面他与许多成功人士一样,都有着不怕困难、不惧挑战的精神;而难能可贵的是,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使在商场中依然保持不应酬、不奢华的单纯生活。他很有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他重视家庭,对太太、子女都非常照顾,这一点我很感动。在商场打滚十年,Patrick还是不像个生意人。跟他相处,你会觉得他是个有着学者气质的专业人士。他从来没有因为成功而迷失自己,或是失去自己的坚持。也许在很多台湾朋友的眼里,Patrick不像个香港人。但我想,台湾朋友对香港人的印象可能只限于“香港商人”。事实上,香港人也

17、有很多面向,也许从Patrick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那不只是象不象一个香港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成功者可以有的面貌:成功而不骄傲,我想,Patrick Poon做到了这一点。(潘宗光为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徐子婷整理)最不安分的总经理徐一鸣我是在一九九六年年底开始跟潘燊昌先生合作广告,当时安泰在台湾的广告策略与本地的寿险公司一样,都是以做大型看板为主。我建议潘先生,广告是给一般大众看的,必须让大家有印象,也要让大家知道保险的必要性。基于这样的想法,才有脍炙人口的安泰“飞刀篇”广告出现。Patrick是个很特别的广告主。对于比较大胆的做法,有时很多公司内部的同事都觉得冒险,正反两方意见相持不下时,他

18、不会像一般领导者一样决定“再议”或暂时按下不表,他会决定先“冲”再说。对他来说,有topic就是对的;如果有错,再改就是了。与许多企业主不同的是。Patrick修正错误的速度很快。他不会把原因推给别人,即使身为总经理,他也会将错误归咎到自己身上,这是很多成功人士做不到的。愈成功的人,愈有面子问题,但Patrick身段非常柔软,他愿意认错,也愿意放下身段做很多事情。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正代表他的自信,愈有自信的人愈懂得谦卑。也许很多人觉得Patrick难以捉摸,但以朋友的立场来看,我觉得他不是难以捉摸,而是一直在修正自己、一直在进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朝令有错,当然可以夕改,这是企业成长的

19、动力,也是企业学习的动力(learning power)。很多赢家只想保持现状,企业愈大,应变的能力愈缓慢,就像恐龙一样,体积很雄伟,但是速度很迟缓。可是Patrick不是这种典型,所以我才会说他是个“最不安分的总经理”,他对空虚封号也欣然接受。他的不安分,带领他自己与安泰不断地向上提升。平凡的神十二年来,Patrick把安泰经营得这么成功,我想,主要是因为他一直把这份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经营,把公司放在第一顺位。他愿意去做任何他应该做的事,虽然这些事他不一定喜欢。比如说,为了避免记者在报导时因为无法即时查证而有任何不必要的误解,他愿意把家里 与手机 公开给媒体记者知道。对受西方教育、重视家庭隐

20、私的Patrick来说,这绝对不是他个人乐意的事,但为了公司他还是做了。台湾这么多家寿险公司,他是唯一一位愿意把家里 号码给记者的总经理。今年美国安泰总公司正式宣布金融寿险部门由ING购并时,我在他身边亲眼看到他的情绪一度陷入低潮。毕业他只是一个人,而他在安泰付出这么多心血,又自觉必须对这么多员工负起责任,情绪难免受影响。但他很快就跳出情绪的陷阱,迎向挑战。他让我看到,一个领导者不冷静做不了大事。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一个人将这些压力一肩扛下,不示弱、也不诉苦。他不愿意让安泰的员工感受到任何压力与不安。所以,我与安泰的执行副总石宝忠就曾谈到:“我很羡慕你们与Patrick彼此之间的互信,他在前方拼

21、命努力,你们在后面全力支持。”即使传出购并案,今年七、八月份安泰业绩的成长依然创新高。我想,这是安泰主管与员工对Patrick所表达的最大支持。那种不言而喻的情义与信赖,是商场上最难得的资产。有些人看到安泰的业务员一有机会就争相与Patrick拍照,认为这是一种“造神运动”,但我觉得这种说话不太公平。第一,造神不是自己“造”就可以,还要有人愿意去“崇拜”才行;第二,就算是“造神”,Patrick不摆架子、不充面子,最多也只是个“平凡的神”。何说再怎么说,员工喜欢老板,对企业都是增加向心力的好事。我常常跟安泰的员工开玩笑说:“都是你们惯坏了Patrick。”因为有他们的努力与打拼,才可以让Pat

22、rick在上有股东支持、下有员工支持的情况下,开创这十二年的台湾安泰奇迹。而我相信,即使换了个招牌,这部奇迹还是会继续下去。香港越洋指挥 九二一大地震当时,潘燊昌人在香港,准备隔天赴大陆开会。地震凌晨一点四十七分发生,他两点多看到C N N的新闻快报,立刻打 回台湾。执行副总石宝忠的 打不通,所以他改打 给资深副总陶孟华。陶孟华当时刚被震醒,看看四周都暗了,那一阵子台电输电电塔倒塌,整个夏天台北都轮流分区限电,她以为这次又是停电。陶孟华负责服务中心,她特地打 到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服务中心了解状况,才知道原来刚才的大地震威力惊人,全台湾都陷入一片漆黑。 我联络了服务中心的主管,可是没有那么敏感,

23、想到要立刻成立应变中心,陶孟华是在两点半接到潘燊昌的 ,当时她随口问了潘燊昌人在哪里,这才知道他是从香港打来的。潘燊昌不在台湾的时候,石宝忠就是公司的最高主管,他找不到石宝忠有点心急,就交代陶孟华立刻联络石宝忠,并召集公司主管成立紧急应变小组。 那时将近半夜三点,急性子的潘燊昌本来打算立刻赶到机场,等早上六点的第一班飞机赶回台湾。当时陶孟华心想,现在状况不明,也许情况没那么严重,劝潘燊昌还是按原计划赴上海开会,台北方面会随时跟他保持联络。一挂上 ,陶孟华开始联络所有高级主管,约好早上八点在公司集合。巧的是前一天(九月二十日一刚好是安泰举办寿险大会的闭幕典礼,中南部高阶主管齐聚台北。在连络负责中

24、台湾的资深副总陈仁元时,他已经在开车赶回台中的路上,我半夜被地震摇醒,听广播说震央在中部,我想中部的灾情一定很严重,马上开车赶回台中,陈仁元认为自己身为安泰中台湾的负责人,必须赶回台中坐镇,当下敲定由陈仁元在第一线指挥,其它人在台北随时机动支援。 早上六点不到陈仁元就回到台中,灾情比原先预想的严重许多。台中办公室因为天花板塌陷、大楼水管破裂,整个办公室都淹水无法使用,行动 也因基地台受到地震波及而通讯困难,无法与台北取得联系。他当机立断,将中部指挥中心从台中市迁往受灾较经的嘉义。 潘燊昌半夜一通越洋 的一声令下,整个安泰开始成立紧急救援应变系统,他以海外 遥控整个救灾行动,并从美国总公司争取到

25、一百万美元的捐款,立刻通知台北方面有这笔款项可以运用。九月二十三日下午四点,中秋节前一天,潘燊昌一下飞机就直奔公司,在当时位于基隆路上的安泰总部召开救灾会议。在持续停电的情况下,整个办公室只有大楼自备发电机的微弱照明,十来个人挤在没有空调的闷热会议室里,报告这几天的救灾状况。 潘燊昌回来之前,台湾方面已经把美国总公司捐的一百万美元全数用完,连后续台湾安泰捐的一千五百万台币也花得差不多。根据台中现场回报的消息,慈济是灾区最有效率的救灾队伍,所以安泰先捐了一千万台币给慈济,其他捐款也都在第一时间内买下救灾物资分送灾民。原本大家以为会议的目的只是向潘燊昌报告捐款的用途,石宝忠还特地召集主管先开了会前

26、会,整理好数据资料,顺便提醒大家报告时:不要讲得太细, patrick(潘燊昌英文名)讨厌细节。还能为台湾做些什么? 会议一开始,主管们依职掌轮流报告捐款流向,才听了没多久,潘燊昌脸上露出不耐的神色,他打断大家的报告:不对,这一百万美元是美国人捐的,我们台湾安泰自己也该做些什么吧。 在场的主管们听了有些意外,一方面觉得台湾安泰自己也有出钱,另一方面也头一次听到外商捐钱竟然还分是美国人出钱还是台湾人出钱。就在大家的脑袋还没转过来之前,潘燊昌又说:大地震前一天,找们才在寿险大会宣扬寿险是个爱与关怀的行业。现在台湾遇到这么严重的事,不要让别人觉得我们只会用嘴巴说而已。 于是会议讨论的方向急转直下,从

27、报告捐款的使用情形,变成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大家事先都没有准备,只好开始用脑力激荡的方式,一个一个轮流发表意见。有人提议少收保费,或是关于其它照顾保户的做法,潘桑昌都觉得不够好,他不断地问: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 当时张锦与还是个协理,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他想起这几天的感触。大地震之后的连续几天,全国停止上班上课,偏偏他们夫妻俩都在保险公司上班,遇到这种天灾事变保险业更不能休息,每天还是必须上班,家里两个小孩没上课又没人照顾,只好天天跟着他们来公司。有一天在开车上班的途中,张锦与看着后座的两个孩子,突然有感而发地跟太太说我们两个要上班,带着孩子都这么辛苦了,万一因为那天的大地震我们两个不在了,小孩

28、怎么办? 想到这里,张锦与就说:这次地震最可怜的就是孤儿,他们在一夕之间失去所有依靠。公司是不是可以把所有安泰保户遗留下来的孤儿都扶养长大,至于不是保户的,那就看公司的财务状况,是不是可以暂时补助他们三、五年。 潘燊昌一听,眼睛马上亮了起来,立刻裁示:先救孤儿!不管是不是安泰保户,我们都把他们扶养长大。不缴保费的孤儿年金 所有人听到潘燊昌这句话都愣在当场;一般公司都把公益活动当做一种公关方式,最多做个两、三年,补助所有孤儿到成年,要花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完全不符合企业做公益活动的模式。连提案人张锦与听到潘燊昌这么说,都觉得有些不敢置信,连说:too good to believe他承认自己当时的

29、心态很矛盾,虽然就个人立场而言,他很赞成公司把所有孤儿都扶养成人;但如果自己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我不敢这么做。 不过潘燊昌接下来说的话,让骚动平息了下来,他说:我自己是个香港人,遇到台湾这种百年罕见的大灾难,我都觉得该做点事。台湾安泰在台湾赚钱,也该回馈给台湾仕会,这么做,不正是保险的意义吗? 即使与潘燊昌相识二十几年的石宝忠,听到潘燊昌做出这样的决定也难掩讶异之情;他支持潘燊昌的决定,但是谨慎的个性让他觉得,这个决定事关长期的承诺,程序上当地分公司应该知会美国总公司一声,他试图提醒潘燊昌:要不要先跟美国方面报告? 不用,我们先做,潘燊昌一点也没有要报备的意思,他认为对的事就要赶快做,不要请示

30、。看到大家还是面带犹疑,他甚至脱口说出:如果美国总公司觉得我做得不对、要开除我,对我来说会是最完美的退休结局。 潘燊昌这句话让大家哑口无言,由于他的坚持,整个孤儿基金的计划很快成形:发给每位孤儿每个月一万元的补助,直到二十岁成年;若还在就学,则延长补助到二十二岁为止。负责公关的资深副总李回源当时只是出去接个 ,不到十分钟回到会议室,就听说要买报纸版面登广告,买广告登什么?一听是要刊登安泰认领所有地震孤儿的消息,李回源还没会过意来,搞清楚后他吓了一大跳:怎么会短短几分钟内就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不过同样也是精算师的李回源,脑筋很快就转了过来,立刻出去联络广告版面,并通知记者发布新闻。 徐一鸣当时在

31、广告公司里接到 ,得知安泰决定要认养九二一孤儿。他听到之后,重复了一次:认领安泰保户全部的孤儿?没想到 那头的潘燊昌却回说:不是,是全国的孤儿。徐一鸣挂上 ,立刻转身跟自己公司的同仁说:安泰要认领全国所有九二一的孤儿。虽然时间紧迫,但这么有意义的事,我们一定要把稿子赶出来。 事后有人批评安泰又登广告、又发新闻,是作秀,李回源听了很不服气:不发布新间、不刊登广告,别人怎么知道来申请?完全信任业务员 决定了孤儿基金的方向,大家开始讨论执行细节,包括如何认定孤儿身份、这些钱能不能免税、如何发放等技术层面的问题。有人问起要不要设个总额度做为上限,潘燊昌脸色一沉:什么时候了,还在跟我谈预算问题。有人担心

32、财政部不同意将这笔钱列为捐款,恐怕不能免税,潘燊昌也觉得不耐烦:不给我们免税就不要认列,剔除就是了嘛,这有什么问题?这是好事耶,他们就算今年不同意,我也有把握明年一定可以说服他们。大家讨论该怎么认定孤儿身分才不会被骗时,潘燊昌愈听脸色愈难看,他冷冷地反问:弄错又怎样?被骗又怎样?大不了被骗三个月好不好?以后一定查得到的嘛。就算弄错三个月,也不过是一、两百万的事情。 最后还有人问是不是要把钱存入帐户给孤儿,潘燊昌听了差点没吐血:这是什么美国话,房子倒了人逃命都来不及了,存入帐户叫人家怎么领钱?给现金!在他快刀斩乱麻的决策下,当场就敲定,第一阶段发放孤儿年金的工作完全信任业务员,由业务员负责认定孤

33、儿身分:只要业务员报告有孤儿需要帮助,公司就直接把钱交给业务员,由业务员代转。 那个时候,你可以清楚看出他性格中有非常鲜明的反官僚倾向,石宝忠 认为,其实会计财务人员也不一定是官僚,只是习惯用比较谨慎的方式考量支 出的问题,但潘燊昌就是最痛恨在这种枝节或技术性的问题上打转,他觉得如 果因为这些小事而耽误了该做的事,就是官僚。张锦与后来想起当天开会的场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们公司很奇怪,别的公司都是老板比较谨慎保守,我们刚好相反。那天下午在那个没有冷气的会议室里,好象是我们下面的人在踩煞车、劝老板不要冲动。后来张锦与因为这个提案被擢升为助理副总,事后他想了很久,自问如果自己是潘燊昌,会不会做出

34、同样的决定:我必须很诚实地说,即使是我提的案,我也不会做这样的决定。安泰也没有一个人敢在道么短的时间内,做这样的决定。一出手就先声夺人 Patrick有刹那间决断的能力资深副总吴则庆认为,就是这种特质让潘燊昌一出手就能先声夺人。 安泰认领孤儿的决定一出,立刻成为众多成千上亿企业捐款中的焦点。舆论认为,安泰以一家民间外商公司,敢在死伤人数不确定的未明状况下,不设上限接受所有孤儿的申请,做出一个月一万元的生活津贴直到成年的长期承诺,这种捐款方式,在台湾社会还是头一遭。这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潘燊昌实在太乱来,没有总细控管,万一公司最后因负担不起被拖垮,岂不是更不负责任。 公司垮了,就不能

35、做好事,我当然会事先算过,潘燊昌胸有成竹地说。精算师出身的优势,使他决策快速却不鲁莽,早在一九七六年初次外放马来西亚的时候,精算师的背景就协肋他展现胆大包天的过人能耐。九月二十三日潘燊昌回台湾当天,知道当时确定罹难人数有两千多人,所以他一边听同事报告认养保户孤儿的提案时,一边就在脑筋里盘算:死亡人数两千多人,依照人口比例结构,所有罹难者遗留下来的孤儿不会超过十分之一;换言之,差不多是两百多位孤儿。一个月一万元的津贴,一年下来不过两、三千万,这笔钱公司绝对负担得起。同事这厢才刚报告完,他的算盘也已经打好,因而敢立刻接口:不管是不是保户,所有孤儿我们统统照顾。 至于每年花两、三千万、长达二十年的固

36、定支出,或美国总公司愿不愿意认这笔帐等等,潘燊昌更是完全不担心,甚至还安慰石宝忠不要紧张。他老神在在地说:我们一年广告看板的预算是五千万,大不了以后每年广告看板的预算都砍个四千万,不会多花总公司一毛钱,美国人有什么好说的。 其实潘燊昌心底已经有个谱,才会做出认领所有孤儿的决定,只不过他的脑筋实在动得太快,怎么看都象是一时冲动、脱口而出的决定,因而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深怕太过冒险、公司财务不能负荷。等到他扳着手指头、一一算给大家听,在座的人都松了口气,觉得嗯,这个决定很合理。 石宝忠担心同事一时无法理解什么叫孤儿年金,还特地用保险的语言再解释一遍:孤儿年金就像是儿童保险,只不过我们这是不用交保费

37、的儿童年金。而且这个儿童年金的初期给付错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赶快把钱给发出去。这么一讲,大家都听懂了,整个作业就进行得非常顺畅。 石宝忠当初会提醒潘燊昌先跟总公司报告,并不是要征询美国方面的同意,或担心总公司不答应。他认为这是程序问题,总公司就算有意见,自己也绝对可以义正辞严地说服他们;只是礼貌上应该先打声招呼。可是潘燊昌完全不管这套,根本是先斩后奏,而且还不是马上奏,是隔了好几天才奏,石宝忠笑着摇摇头,形容潘燊昌简直是胆大妄为。心意无法用钱买 当天下午四点开会,五点做出决议,安泰公关副理陈姿瑛立刻对外发出认领所有九二一震灾孤儿的新闻槁。外界认为安泰这么做实在是有情有义,不设上限认领所有孤儿的

38、做法,更是十分阿沙力,殊不知这一切都在潘燊昌计算过的安全范围内。等到实际伤亡人数统计出来,确定孤儿人数及每年年金的支出费用,都不出潘燊昌所料,同业开始有些吃味:我们花了多少亿,安泰才花这么点钱。言下之意,对安泰一年只需花两、三千万,却得到社会如此大的赞扬而感到不平。 中国时报记者侯南芬就接触过类似的抱怨。她是在安泰做出认领孤儿决定的隔天,就做出非常完整的报导。这种捐款模式是台湾社会不曾出现的,更难得的是,安泰孤儿年金的构想也符合它保险业本身的意义。侯南芬认为,如果有别的同业以捐款数额的多寡斤斤计较媒体的关注程度,那实在是太不了解媒体,也太不知道社会重视的是什么了。 目前总共有一百七十七位孤儿申

39、请认领,就总金额来看,安泰的确比不上一捐就是好几亿的企业,陶孟华也承认安泰真的没有比别人捐得多,但台湾社会并不是凡事都用钱来衡量,有时候大家更重视的是心意。连政府都不敢打包票照顾每位孤儿,安泰敢大声说出愿意照顾他们直到成年,而且还体贴地顾虑到二十岁以后若仍在就学,可以延长到二十二岁,等于保证照顾到大学毕业。陶孟华觉得:就是这番心意,大家才会特别记得我们。事后,公关界人士认为,潘燊昌在九二一做了一场完美的公关示范,安泰 人寿也因此得到公关协会颁发的一九九九年度最佳企业形象奖。潘燊昌也承 认,如果说他做决策时完全没想到附随而来的公关效应,那是骗人的;但 是如果这个做法可以帮助震灾中最需要帮助的人,

40、又对公司形象有利,为什 么不做?(why not?)先做个人,再做个商人 不过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再怎么重视宣传公关的潘燊昌也有一项不为人知的坚持:不让任何一位接受年金的孤儿曝光。有人提议安泰可以找些孤儿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替公司拍形象广告,结果都被打了回票;除了一位孤儿写的道谢信函登在安泰的内部刊物之外,潘燊昌不愿意安排任何一位孤儿上媒体对安泰表达感激之情。 广告与公关,是潘燊昌不务正业的兴趣,他希望自己退休后能当个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安泰一系列的搞笑广告,包括得过广告金像奖的飞刀篇,还有麻将篇,许多都有他的创意加入。这些广告在公司内部、甚至客户当中,都引起两极评价;潘燊昌也知道,如果公司找这些孤

41、儿拍广告片,绝对不会造成任何争议,而且保证温馨讨喜,但他还是坚持不能拍。 也许就像西蒙波娃说的:先做个人,再做个女人。潘燊昌的观念也有点类似:先做个人,再做个商人。他是个杰出的生意人,但在某些时刻,他更坚持做人的基本厚道。一向很有生意头脑、重视广告公关的潘燊昌,在这一点上有着意想不到的固执。第一部电车上的化学家梦第一章零分或满分 小学时,潘燊昌是班上考过最多次一百分、也考过最多次零分的人。他的个性内向,听不懂也不敢问,考试就抱鸭蛋;等到自己弄懂了,马上从零分突飞猛进到一百分。 很多人知道,安泰人寿总经理潘燊昌是个道道地地的香港人,一口资吃不分的广东国语、爱吃美食的喜好,在在说明他的香港背景。但

42、很少人注意到,潘燊昌常常挂在嘴边的往往是我们台湾人、我们中国人,甚至我们乡下人,却很少说我们香港人。 我一点都不像香港人哪,潘桑昌不假思索地说。谈到自己与香港人的不同处时,他往往用因为我们乡下人做开场白。潘燊昌祖籍广东省中山县小榄镇,父母从小榄镇来到香港,他则在香港土生土长。由于家人一直与从小榄镇出来的亲戚朋友们维持互相扶助的紧密关系,潘燊昌常常觉得自己是个乡下来的小孩。即使受英式教育、后来在外商公司担任总经理,潘燊昌还是认为自己不像典型的香港人。 潘燊昌的父亲小学没念完,就被爷爷送到香港一家银号做学徒,学些会计、出纳的技能,出师后就到电车公司做出纳稽核的工作。后来父亲当学徒的那家银号成了香港

43、最大的恒生银行,有时候父亲谈到这件事,还一脸惋惜:唉,要是没去电车公司就好了。 两极化成绩 小时候潘燊昌是个身体羸弱、功课不错的乖学生,数学成绩最好,他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师还曾经对全班说:潘燊昌是我们班上考过最多次一百分、也是最多次零分的人。潘桑昌的个性很内向,从来不敢在课堂上发问。每次教师教新的公式,他听不懂也不敢问,一考试就抱个鸭蛋;等到自己弄懂了,他马上可以从零分突飞猛进到一百分。这么两极化的成绩,让数学教师对他印象特别深刻。 现在回想起来,潘燊昌认为自己是太爱面子才不敢发问。他怕一开口就泄了底,担心自己问的问题太笨、同学会取笑。即使长大以后,他还是有不问人的毛病,不论大学求学还是后来学

44、开车、打高尔夫球,他都不肯开口问人,好处是养成自己找答案的习惯,但他也不否认因此而浪费了不少时间。 小学毕业升中学要联考,香港中学也分私立与公立两种,私立中学一个月的学费抵得上公立学校一年的学费,家里只供得起潘燊昌念公立学校。潘燊昌没担心过考得上考不上的问题,只烦恼那么多学校不知道该选哪一所,书念不多的父母也不能给他什么意见,十二岁的潘燊昌就自己想出在香港岛上、纯男校这两项有点奇怪的标准选校。选来选去,他只填了两个志愿,然后糊里糊涂以第一志愿考上离家最远的香港英皇中学。 升上中学以后,潘燊昌的身体变得比较健康,开始参加许多社团,还迷上踢足球。在功课上他是个文静的好学生,但上了球场就非常剽悍,同

45、学还给他取个亚丧的绰号,广东话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做起事来,有点拚命三郎的味道。 另一方面,潘燊昌又是个爱静、爱看书的人。小时候没钱买书,常常站在书店里看故事书,看到老板赶人,就换家书店继续看,隔几个礼拜再回来看。中学二年级时,香港成立第一家图书馆,他当天就跑去办了图书证。中学时开始上英国文学课,潘燊昌迷上英国文学的幽默,找来一堆课外书看,还为了加强看外文书的能力念字典。他从A字头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下去,每天念一页,直到把整本字典都念完。忍痛放弃最爱 因为崇拜金庸,潘燊昌曾经想当作家,他努力投稿,但不好意思用本名,就把自己的潘拆开来,用小田当笔名。注销来也不好意思张扬,只能自己偷偷高兴。后来

46、兴冲冲地跑去报社领稿费,给果报社拿一包花的种子充当稿费,让他哭笑不得。不过,为了现实出路的考量,潘燊昌后来还是选择念理科,放弃成为金庸第二的梦想。 整个中学时代,潘燊昌觉得最有趣的课程是学国语。香港小学上课都用广东话,上了中学改用英文,不过港督政府大概觉得,香港虽然是殖民地,但中国人还是应该要会说国语,所以公立学校每个礼拜有一堂课教国语,而且是从最基本的开始教。当时教国语的教师是上海人,自己的国语也说得不标准,因此上课方式就是按照座位让学生一个一个起来念课文。 虽然大家国语都说得不好,潘燊昌还是怕在同学面前丢脸,每次只要一数到轮自己念课文,他就请假不来上课。靠着这招,潘燊昌从来没有在同学面前说

47、过一句国语,只知道四个注音符号,至于如何念一个字,他完全不明白。 少年时代的潘燊昌大概作梦也没想到,二十几年后他竟然会来到专门说国语的台湾,而且一待就是十几年,在这里开展他人生最精采的一页。也许,这应验的正是安泰人寿那句著名的广告词世事难料。 香港中学是五年制,不分国、高中,五年课程结束可以直接工作,要继续念大学则必须再多念两年的大学预科。当时香港只有一所香港大学,三年毕业。大学预科有分组,可以选择念理科、文科、医科。念文科以后大概只能当教师,医科学费又贵又没有奖学金,家境不好的学生念不起,理科的出路比较广,而且香港政府为了栽培理科人才,给的奖学金名额比较多。几经考量,潘燊昌忍痛放弃当时他最爱的文科,选择念理科。 念预科也要考联考,不管选念的是哪一科,考试科目都一样,包括文科、理科,总共九科。潘燊昌文科考得很好,中外历史都拿到最高分,相形之下,理科成绩较不理想,分班时只能被分到程度比较不好的B班。化学家之梦 在所有理科当中,潘燊昌最有兴趣的是化学。他觉得做化学实验很有趣,尤其在分析成分时,必须不断测试,再依据一些蛛丝马迹做判断,感觉有点像做侦探。为此他还在家里做了一个小实验室,与同学在家里自己做起实验来。不过理科学生不是只念化学而已,还要念物理、纯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合同协议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