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齿动物分类基本及我国常见鼠种分布区划.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746150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啮齿动物分类基本及我国常见鼠种分布区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啮齿动物分类基本及我国常见鼠种分布区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啮齿动物分类基本及我国常见鼠种分布区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啮齿动物分类基本及我国常见鼠种分布区划.ppt(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鼠的分类学基础及地理区划,鉴别鼠种是灭鼠工作的基础。只有查清不同地区害鼠的种类,选择不同的,有效的防治方法,选择有利的灭鼠时机与地点,才能制订全面的灭鼠规划。鉴别鼠种主要是依据形态特征,包括外形、毛色、头骨、牙齿、阴茎骨及体表衍生物的结构。此外,还有生理、生化、遗传、生态等特征差异及其地理分布特点。,常用的外形及头骨测量方法,外形测量(图23):,头骨测量(图24),第一节 啮齿动物的分类及识别,三个目的区别 食虫目:门齿不呈凿状,有犬齿。 兔形目:门齿粗大呈凿状,无犬齿,上颌门齿两对,在一对大门齿后还有一对小门齿。 啮齿目:门齿粗大呈凿状,无犬齿,上颌门齿只一对,在大门齿后无小门齿。

2、,识别动物的方法很多,可分为直接识别与间接识别两大类。直接识别可得到较可靠的结伦,是识别的主要方法。间接识别也是野外考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工作地区的动物种类及其形态、栖息环境和活动特点,并有较丰富的观察和识别各种痕迹的经验。其准确度相对比较低,因此在必要时须捕促一定数量的动物进行直接识别,以验证用间接识别方法取得的结论是否可靠。 鉴定工作通常由分类学专家或在分类学上经专门培训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承担。鉴定的步骤主要包括:使用检索表试查动物至目、科、属、种;查阅地区动物区系名录和文献;查对原始描记(该动物的发现者在原发表的论文中对该种特征的描记);与模式标本或经研究机构准确

3、鉴定过的标本对比;确定动物名称。,一、啮齿目Rodentia 是哺乳动物中最大最成功的一类,拥有哺乳动物中2/5的种类,分布几乎遍及南极和少数海岛以外的世界各地。传统上一般分成松鼠型亚目Sciuromorpha、鼠型亚目Myomorpha和豪猪型亚目Hystricomorpha三个亚目。,松鼠型亚目Sciuromorpha,松鼠型亚目是啮齿目中出现和分化比较早的一个亚目,包括一些亲缘关系并非很近的类群,有人将这些类群升级为不同的亚目,其中有些成员也被一些专家划入其它的亚目。松鼠型亚目分布比较广泛,以亚洲、北美洲和非洲最为丰富,少数分布于欧洲和南美洲北部,而大洋洲和南美洲南部没有分布。现存类群有

4、山河狸总科Aplodontoidea、松鼠总科、河狸总科、鳞尾鼯鼠总科、衣囊鼠总科等。,山河狸总科Aplodontoidea,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松鼠总科Sciuroidea,是松鼠型亚目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支,包括松鼠型亚目超过半数的种类,分布也遍及松鼠型亚目的全部分布范围。其成员的外形和习性差别非常大,这些成员均归于松鼠科Sciuridae,其中又分为可以滑翔的鼯鼠亚科Petauristinae和不会滑翔的松鼠亚科Sciruinae,也有人将鼯鼠亚科提升为一个科。,松鼠科Sciuridae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科,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适应从半荒漠、高山到热带雨林的多种不同生活环境,有些种类

5、还出现在城市花园中。松鼠科成员依生活习性可以分成树栖、夜行性、可以滑翔的鼯鼠类,树栖、昼行性、不能滑翔的松鼠类和地面生活的地松鼠类三大类,虽然彼此差异较大,但多有较大的眼和或多或少蓬松多毛的尾。鼯鼠类是所有会滑翔的哺乳动物中最著名的代表,以东南亚最为丰富,邻近的亚洲东部和南部也有少数,另有飞鼠属Pteromys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美洲飞鼠属Glaucomys分布于中北美洲。松鼠类是人们最熟悉的动物之一,其中松鼠属Sciurus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属,多数成员分布于美洲,但是也有几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其它的树栖松鼠以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属种最多,体型差异也较大,其中东南亚和南亚的巨松鼠如可见于

6、我国广西、云南的两色巨松鼠Ratufa bicolor体重可达2-3公斤。非洲的树栖松鼠体型差异也较大,其中体型最小的成员体重仅10克左右。地栖的松鼠以北美洲最为丰富,欧亚大陆北部和非洲也有不少。地栖的松鼠中包括一些体型较大的成员,如土拨鼠Marmota又称旱獭,大者体重可达8公斤。常见的花鼠Eutamias sibiricus习性介于树栖松鼠和地栖松鼠之间,挖洞穴居,但也常在树上活动。花鼠分布于东亚北部,在美洲另有近20种种与其相似的美洲花鼠Tamias,也有人将二者合并为一属。,鼠型亚目Myomorpha,鼠型亚目的种类超过千种,占所有哺乳动物种类的1/4,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是世界上最

7、成功的哺乳动物。鼠型亚目成员体型比较小,咬肌发达,牙齿数量少,除了以对门齿外,仅有几枚臼齿。鼠型亚目包括种类繁多的鼠总科Murioidea和种类较少的跳鼠总科Dipodoidea与睡鼠总科Gliroidea。,鼠总科Murioidea,包括鼠型亚目绝大多数的种类,这一类群体型上差别不是很大,但是习性上非常多样化,主要是植食性或杂食性的陆栖类型,也有食昆虫等小动物和食鱼的类型,有些为树栖性,也有些为半水栖,在陆地上各种生存环境中都能见到。鼠总科的分类又不同意见,有人将其分成主要分布于新大陆和北方大陆的仓鼠科Circetidae,分布于旧大陆的鼠科Muridae,分布于旧大陆荒漠地区的沙鼠科Ger

8、billidae和旧大陆的穴居类型瞎鼠科Spalacidae和竹鼠科Rhizomyidae,仓鼠科常被并入鼠科,有时沙鼠科甚至所有的鼠总科都并入鼠科。,鼠科种类,仓鼠科Circetidae,是哺乳动物的最大一科,现存种类超过600种,化石种类也不少,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亚科和族,而这些亚科和族的划分争议比较大。仓鼠科以新大陆种类最多,其中南美洲所有的鼠型亚目成员均数此类,其次是欧亚大陆北部,是欧亚大陆北部的主要鼠类,在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也有分布,并且是马达加斯加仅有的啮齿类,而在鼠科的分布中心亚洲东南部和大洋洲却没有分布。,仓鼠亚科,西方鼠亚科,鼢鼠亚科,仓 鼠 科 种 类,竹鼠科,豪猪型亚目

9、Hystricomorpha,豪猪型亚目Hystricomorpha较早从其它啮齿类分化出来,其成员种类不多,但是彼此间的形态和习性有较大的差异,是啮齿目中种类最少而科最多的一个亚目。豪猪型亚目成员虽然外形差异较大,但是解剖结构比较一致,头骨和下颌均为豪猪型,咬肌穿过大眶下孔,门齿和釉质层全为复系式,颊齿四个,为脊型齿。豪猪型亚目的起源和演化关系尚不明确,较早的化石出现于埃及一带,但不久在大西洋彼岸的南美洲也能见到,推测豪猪型亚目的早期类型可能和灵长目同一批从非洲到达南美洲,是第一批到达南美洲的啮齿类,而后分别在非洲和南美洲演化。豪猪型亚目可以大体分为非洲类型和美洲类型两个大类,其中美洲类型种

10、类更多,也更具多样性,并且有些类型有向着较大性草食动物进化的趋势。另外旧大陆的豪猪科Hystricidae与这两个类型均有一定区别,分类地位不确定。,豪猪科,分布遍及非洲和亚洲南部,在南欧也能见到,是豪猪型亚目唯一见于欧亚大陆的成员,而以东南亚种类最多。豪猪科成员以身上有棘刺而著称,身上的毛演化成保护性的棘刺在很多哺乳动物中都出现,而啮齿类中甚至在豪猪型亚目中就出现在多次,但是以豪猪科的刺最为发达。,美洲豪猪科Erethzontidae,分布也非常广泛,在南北美洲重新相连后,从南美洲到达了北美,现在北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南到阿根廷都能见到,包括豪猪型亚目中分布最北的成员。与豪猪科相比,美洲豪猪

11、科的刺较短,较细,通常不超过4厘米。美洲豪猪科主要为树栖性,有适合爬树的爪子,,豚鼠科Caviidae,水豚科Hydrochoeridae,二兔型目Lagomorpha,兔型目是一个分布广泛的小目,自然分布于澳洲以外的个大陆和一些岛屿,并被引入澳洲,但在南美洲种类很少,而马达加斯加岛和东南亚的一些岛屿上没有分布。兔型目与 兽目可能亲缘关系比较接近,并可能和啮齿目、 跳鼩目有一定起源关系。兔型目与啮齿目一样都有可以不断生长的门齿,没有犬齿,其生活习性也和典型的啮齿目比较相似。兔型目的成员唇部有裂缝,形成“兔唇”,尾短或无尾,动作敏捷。兔型目的成员均为草食性,一般是无选择性的吃各种食物,有双重消化

12、的能力,将盲肠中形成的富集维生素的软粪吃下再次消化。兔型目包括鼠兔科Ochotonidae和兔科Leporidae。,第二节 我国农业害鼠区系分分布及地理区划,(一)中国有害啮齿动物分布 估计,危害较大的鼠类有70余种,而其中能在全国或局部地区严重为害的约30种左右。每种鼠都有自己的发生和演化历史,其分布都受地史变迁和现代生态地理条件的制约因而各种害鼠的分布各不相同。例如,黑线仓鼠、大仓鼠、东北鼢鼠、东方田鼠、北社鼠、中华姬鼠等的分布区明显偏东;相反地,喜马拉雅旱獭、赤颊黄鼠、印度地鼠、原仓鼠、柳沙鼠、红尾沙鼠、塔里木兔等刚只分布在西部地区;板齿鼠、大足鼠、黄毛鼠、黄胸鼠、各种豪猪、赤腹松鼠等

13、仅见于我国南方;而中华鼢鼠、长尾仓鼠、小毛足鼠、长尾黄鼠、达乌尔黄鼠、松鼠、五趾跳鼠等在我国南方则绝无分布。,(二)中国农业害鼠地理区划,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异巨大,栖息其间的害鼠种类,及其生话习性和为害情况等也都很不相同,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各地鼠害的区域性特点,制定有区别的对策。只有因地制宜地开展综合防治工作才能收到控制鼠害的最佳效果。现依据我国害鼠的分布规律。以及各地害鼠的数量优势种、常见种及其为害特点进行全国农业害鼠地理区划,初步划分出2个危害总区,5个危害大区,和20个危害区。, 欧亚北部与亚洲东部喜湿鼠类危害总区,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亚洲东部与东南部的季风区,包括我国华东和华南区的全

14、部,东北、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以及西北区的少数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侯温暧而湿润,为我国主要的农业区。总区各地的优势和常见鼠种基本上都属于喜湿型,最主要的农业害鼠为褐家鼠、黑线姬鼠,其次为小家鼠。本总区可划分为3个大区。,IA 欧亚北部寒温带针叶林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鼠类危害大区 位干阿尔泰山地、东北山地和三江平原。气候较寒冷,植物生长季节短,人口少。农田开垦较晚,农业不甚发达,作物种类较单纯。褐家鼠与小家鼠比其他地区少得多,集中栖息在居民区内。在自然环境中的优势种为花鼠、棕背 、红背 、长尾黄鼠等寒湿种类。在农田中,几种姬鼠、田鼠和仓鼠的数量较高。本大区可划分为2个危害区。 AI 阿尔泰山地鼠

15、类危害区 A2 东北山地与三江平原鼠类危害区,IB 亚洲东部温带和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鼠类危害大区 包括北起东北平原、辽东半岛南部、冀热山地、内蒙古大青山南麓,南到南岭,东止太平洋,西至贺兰山东麓、青海的黄谷地、西藏东都、川南和滇北的横断山地的辽阔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人口密集,农业历史久远,除少数山地外,几乎全部土地均已开垦为农田。温湿型鼠类居明显优势,主要农田害鼠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等。本大区可划分8个危害区。,IBI 东北乎原与华北平原鼠类危害区 IB2 晋冀山地与黄土高原鼠类危害区 IB3华中山地鼠樊危害区 IB4四川盆地鼠类危害区 IB5长江中、下游平原鼠类危害区 IB6 江南丘陵山地鼠类

16、危害区 IB7 云南高原鼠类危害区 IB8 横断山地鼠类危害区,IC 亚洲东南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鼠类危害大区,包括南岭山脉以南地区,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云南南部,以及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地处热带和南亚热带,降雨量高,气候校湿热。植物生长季节长,农作物1年2熟,或2年5熟。人口密集,农业发达,作物种类多样。啮齿动物物种丰富,以鼠科、松鼠科、鼯鼠科和豪猪科等热湿型种类居优势。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已无分布。本大区可划分为3个危害区。,IC1 岭南地区鼠类危害区 IC2 东、南海岛屿鼠类危害区 IC3 滇南与喜马拉雅南坡鼠类危害区, 亚洲中部耐旱鼠类危害总区,位于亚洲中部广阔的干旱地区,包括我国西北区的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自然条件恶劣,降水量极少,蒸散量很大,致使气侯甚为干旱,不利于植物生长,宜农面积很小,农田少而开发晚,耕作较粗放。总区各地的优势和常见鼠种多属于耐旱型。最主要的农业害鼠为小家鼠,多数地区基本没有或原本没有褐家鼠分布。本总区可划分为2个大区 。,A 蒙新荒漠与草原鼠类危害大区,A1 东蒙鼠类危害区 A2 西蒙、北疆和柴达木鼠类危害区 A3 塔里本盆地鼠类危害区 A4 伊犁、塔城地区鼠类危害区,B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与草甸鼠类危害大区,B1 藏南谷地鼠类危害区 IB2 青藏东部鼠类危害区 B3 羌塘高原鼠害危害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