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中医诊疗方案总结2014上半年(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423226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结石中医诊疗方案总结2014上半年(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胆结石中医诊疗方案总结2014上半年(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胆结石中医诊疗方案总结2014上半年(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结石中医诊疗方案总结2014上半年(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胆结石中医诊疗方案总结2014上半年-第 7 页胁痛,胆石症(胆囊炎,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内江市中医医院外三科一、基本情况胁痛,胆石症(胆囊炎,胆囊结石)是我院优势病种之一,从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外三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56例,完成55例,平均住院日天。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拔罐以及康复训练等。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56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91.3%,中成药(包括中

2、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6.7%,辨证施治率100%。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52例(93.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39例(.%),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53例(9%),针灸治疗48例(%),康复治疗56例(100%),其他疗法33例(%)。(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康复训练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成药、推拿、和其他疗法。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

3、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疏肝理气法治疗胁痛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针灸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针灸方法,适用于胁痛的患者,以胀痛,唉气登表现者效果较好;

4、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一)总体效果评价完成临床路径的56例患者中,症状改善54例(9%),体征改善54例(9%),理化指标改善51例(91.0%);临床痊愈3例(%),好转53例(95.0%)。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100.0%。(二)疗效评价1评价标准(1)对症状的评价包括对胁痛主要症状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嗳气泛酸等症状的评价。(2)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的评价 (3)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价必要时

5、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价,如胆囊壁水肿,增厚可以彩超评价。2疗效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症状改善、体征程度改善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病残程度为预后评价指标;有并发症者进一步评价其改善程度。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改善症状56例患者主症改善56例(100%);次症改善53例(%),未改善8例(1%)。56例患者改善的主症中,上腹部疼痛改善56例,肩背疼痛改善52例,阵发性绞痛改善54例, 56例中上腹部疼痛全部治愈。56例患者改善的次症中,恶心呕吐改善36例,畏寒发热改善18例,嗳气泛酸改善45例。案例1:刘某,男,63岁。主因

6、“反复右上腹疼痛伴恶心欲吐半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形体较胖。半年前因进食油腻食品后,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疼痛向后背部放射。时有左上腹部疼痛,当时患者无畏寒发热,无黄疸及恶心呕吐等。查体:P:75次/分 R:20次/分 BP:128/72mmhg全腹肌稍紧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左上方腹部轻压痛,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Murphy征(可疑阳性)。肠鸣音正常。彩超示:胆囊结石。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胆石症 肝胆气郁证西医诊断:1、结石性胆囊炎2、慢性浅表性胃炎4、2型糖尿病。案例2:(略)案例3:(略)病例基本信息表序号病历号姓

7、名性别年龄入路径时间出路径时间1176236刘某女632014-1-132014-1-182176336张某女622014-2-12014-2-1156176225赵某女602014-6-122012-6-20三、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一)胆囊结石,胆囊炎治疗难点西医对胆囊结石,胆囊炎的干预多根据不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和发病时间等确定治疗方案,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禁食物,抗感染,保护胃黏膜,解痉止痛等但仍然未能完全解决胆囊结石,胆囊炎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问题。(二)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从疗效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诊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减轻了患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8、,改善了临床症状,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 降低了急性期的转化为重型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期死亡原因多由于胆囊局部病变加重,或严重的并发症。中医药治疗有助于减轻病情进展速度,进入本路径的肝胆气郁证患者11例在治疗后710天内嗳气泛酸及上腹部疼痛症状减轻。尤其对于肝阴不足证的患者,采用一贯煎加减有利于胁胀疼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并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胆囊坏疽等。2减轻上腹部疼痛及不适感程度: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胁痛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及不适感程度,针对肝胆气郁证的基本病机,采用疏肝理气法治疗,已经得到广泛共识,并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这两种治法在本组病例

9、中应用较多,对于促进患者的疼痛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采用针灸、中药熏洗和推拿等治疗方法,配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嗳气泛酸的恢复程度。五、方案外本专科中医技术方法应用情况(一)“二参养阴胶囊”的临床应用情况本院已经申请专利的中成药“二参养阴胶囊”经过前期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对缓解胆囊结石,胆囊炎所致的疼痛、局部不适有很好的效果。56例患者中,出现本中医技术方法适应症的20例患者均采用了该治疗方法,治疗后疼痛症状改善。(二)恶性呕吐及嗳气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情况本院院内制剂“参曲健脾颗粒”经过前期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对缓解胆囊结石,胆囊炎所致的恶性呕吐及嗳气不适有很好的效果。56例患者中,出现本中医技术方法适应症的22例患者均采用了该治疗方法,治疗后疼痛症状改善。(三)急性胆绞痛中医特色针刺技术的应用采用取日月、期门、胆囊穴。配足三里、中脘。用电针强刺激,可止痛及促进排石。通过针刺治疗29例胆囊结石胆绞痛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针刺治疗加西药解痉和单纯运用西药解痉止痛治疗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特色针刺加西药解痉效果明显,缓解疼痛时间及疼痛程度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