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提高教学活动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点整编【2018年度更整编汇总】.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740980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24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提高教学活动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点整编【2018年度更整编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提高教学活动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点整编【2018年度更整编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提高教学活动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点整编【2018年度更整编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提高教学活动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点整编【2018年度更整编汇总】.pdf(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教育教育教学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一、题型分析一、题型分析 (一)考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考察的知识点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点。 (二)考点比较常规,多属重点章节及重点知识点。 出题角度比较常规,没有偏题怪题,都属于重点章节中的知识点,考 生在复习过程中紧抓重难点就能够轻松应对。 (三)题眼明析,答案明确 简答题问法比较直接,题眼明确,考生一看就可以迅速找到相应的知 识点作答。 通过以上分析,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只要紧抓重难点知识,熟记,就可 轻松应对简答题。 二、高频考点梳理二、高频考点梳理 模块一模块一教育基础教育基础 1.1.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

2、基本依据。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特征。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特征。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强调为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服务。 (2)坚持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坚 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2 3.3.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

3、、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 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 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4.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1)家访。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 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 式方法。 (2)班级家长会。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直接面对 面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增进互信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进 一步发展协调配合。 (3)家长学校。指家长在专业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学习教育学、心 理学方面的知识,

4、以及教育子女的方法。 (4)家长沙龙。以家长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及 专家学者为咨询指导,旨在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教育理念,转变 传统教育观念,实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最终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 形式。 (5)家长委员会。由关心学校、关心教育事业,具有教育子女经验 的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管理,协调做 好学生教育工作。 5.5.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6.6.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1)

5、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 3 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 知识分子。 (3)文字创造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 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 治阶级服务。 7.7.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双轨学制主要存在于 19 世纪的欧洲国家,英法西德等欧洲国家 的学制都属于此类型; (2)单轨学制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 (3)分支型学制是 20 世纪上半叶由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形式,这是 一种

6、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 8.8.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 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 结合教育目的、 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订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 养要求。 (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 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 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9.9.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首先

7、,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 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 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现代教育是对人综合素质的培养, 文化课不再是衡量学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再次,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班级具有共同的情感纽带,老师要 4 平等待生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最后, 采用民主的班级管理方式, 培养学生对于班级的热爱和责任感。 10.10.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具有

8、独立意识的主体。 11.11.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全民性。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 面向全体人民。 (2)义务性。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义务教育的性质,对于每 个公民来说,教育机会是均等的,是应当享有的权利。 (3)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 教育。 12.12.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观应有哪些改变?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观应有哪些改变?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

9、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13.13.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 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规范。 (2) 题目的数量。 问卷的长度要适度, 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 分钟为宜。 (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 乎逻辑。 14.14.简述访谈法的基本步骤。简述访谈法的基本步骤。 5 (1)选择访谈对象; (2)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 (3)正式访谈包括:初步接触;进行提问;注意记录;结 束访谈。 15.15.简述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简述教育调查报

10、告的一般结构。 一般的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引言 在引言部分,应简要讲明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方法与步骤 (3)材料分析 材料包括用来对比或说明现象结构的背景材料、其他调查材料、典型 调查材料以及文献资料。 (4)总结 总结包括结论、预测、建议和对调查的估价。 (5)附录 附录包括各种调查表格或问卷、原始数据和研究记录等。调查报告不 一定都有附录。 16.16.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1)选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制定研究计划; (4)收集研究资料; (5)分析研究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17.17.简述教

11、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一般而言,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校阅要全面,即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要客观全面。 (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 6 (3)勤于积累,要善于运用多种检索方法,建立个人资料库。 (4)善于思索,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检索材料。 18.18.简述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简述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教育观察法; (2)教育调查法; (3)教育实验法; (4)教育行动研究; (5)教育叙事研究。 19.19.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12、(1)学生为本。小学生具有发展性、主动性等特点,在教育过程中, 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则、尊重关注和爱护学生、引发学生积 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2)师德为先。师德是作为教师的第一要素。因此要注重为人师表, 重视榜样的作用。 (3)能力为重。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4)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要不断反思、 学习,完善和充实自己。 20.20.简述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试行)中中“学生为本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的基本理念。 (1)尊重小学生权益,以

13、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 主动性; (2)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 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和健康快乐成长。 21.2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了“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基本概的基本概 念,你如何理解?念,你如何理解?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 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 7 或者学无止境。在特殊的社会,教育和生活背景下,终身学习理念得 以产生,它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等热点。终身教育和终身学 习提出后,各国普遍重视并积极实践,终身学习启示我们

14、树立教育思 想, 使学生学会学习,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的, 不断探索的, 更新的, 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 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 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 范。 22.22.简述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三个阶段。简述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三个阶段。 教师的成长历程可以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 段。 (1)关注生存阶段。一般新教师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即关注自己的 生存适应性。 (2)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认为自己能够适应的时候,便把关注的 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即进

15、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当教师适应了前面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 目标就是关注学生。实践证明,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教师是否成 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23.2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为人师表方面作出了哪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为人师表方面作出了哪 些要求?些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为人师表的规定:坚守高尚情操,知 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 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 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24.24.简述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简述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内

16、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1)课程计划也叫“教学计划”。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有关某门学科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教师 8 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3)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25.简述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简述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以课程功能的转变为核心目标 ;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模块二模块二学生指导学生指导 1.1.简述

17、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 生理基础;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作用,但其作 用不能夸大。 (2)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 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具有其 独特的功能,例如加速个体发展、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等功 能。 (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 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2.请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请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8、(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 验; (2)前运算阶段(27 岁) 9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不再依赖实际动作进行思维,而是在头脑中建立 物体的具体形象; 此阶段, 皮亚杰发现, 年幼儿童不能理解守恒原理。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逻辑思维,掌握了 一定的逻辑运算能力,但是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 皮亚杰认为,从十一岁之后,甚至包括成人在内,都属于形式运算阶 段。形式运算就是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离开具体事物, 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

19、3.3.简述皮亚杰理论中简述皮亚杰理论中 7-127-12 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7-12 岁的小学生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 阶段,小学生思维发展特征是: (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 (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能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 4.4.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 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 差别。 其次,个

20、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 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5.5.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学校、环 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提供了外在条件, 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 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最终完全在于个体自己。 其次,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最终的定向、动力和基础作用。 10 6.6.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主要由以 下七种能力构成

21、:语言能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数 量能力,包括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空间能力,包括认识环 境、辨别方向的能力;音乐能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 能力;运动能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社交能 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自知能力,包括认识自己并 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为我国新课改“建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7.7.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

22、性;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8.8.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9.9.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 性兴趣。主要有四种特点: (1)学习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4)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 11 10.10.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

23、习?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7)掌握复习的量,坚持适度超额。 11.11.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1)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的特性,即知觉的选择性。 (2)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并不是 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感知为统一的整体。 (3)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事物时, 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知觉对象的特 征。 (4)恒

24、常性 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距离知觉某一熟知的物体时, 虽然该知觉对象的物理属性(大小、形状、明度、颜色等)受环境情 况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是对它的知觉却保持相对稳定性,知觉的这 种特征即恒常性。 12.1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需要系统由低级到高级包 括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求知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共七个层次。其中,前四个层次属于 容易缺失的需要,后三个层次属于成长性需要。 12 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就会向高层次的 需要发展。同一时

25、期,一个人可能有多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 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 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 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13.13.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2)帮助学生进行丰富的表象储备; (3)让学生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4)用一些创作原型给学生启发; (5)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14.14.如何预防和指导小学生学习疲劳?如何预防和指导小学生学习疲劳? (1)合理安排学习的课程; (2)在课堂教学诸环节上,也应注意疲劳的预防;

26、(3)确保小学生的休息、睡眠,休息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措施; (4)要注意小学生的营养问题。 15.15.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1)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明显增强:从无意注意为主转变为有意记忆 为主,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一个特点; (2)小学生的意义记忆迅速发展:从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 过渡,是小学记忆发展的第二个特点; (3)小学生的抽象逻辑记忆水平逐步提高: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 逻辑记忆的方向发展,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三个特点。 (4)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小学生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 16.16.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

27、理的具体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具体包括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 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13 (2)环境管理策略。具体包括注意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的空 间。 (3)努力管理策略。具体包括激发内在动机;树立良好信念;选择 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 (4)资源利用策略。具体包括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 利用。 17.17.简述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策略。简述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策略。 (1)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 (2)激发间接兴趣。 (3)组织有关活动。 (4)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 18.18.简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

28、学习习惯的策略有哪些。简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策略有哪些。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 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19.19.简述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规律。简述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规律。 小学儿童的注意力主要由不集中、不稳定向集中、持久的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为: (1)有意注意正在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主要地位; (2)

29、注意集中的时间比较短; (3)注意的广度小,分配能力比较差; (4)具体、直观、新鲜的事物易引起儿童的注意。 14 20.20.请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请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知)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个体 品德的基础,同时也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而且还对道 德行为具有定向意义。 (2)道德情感(情)是人们在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时内心的情 感体验,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是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 的中间环节。 (3)道德意志(意)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是人们在 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的过程中, 克服一切内外的阻力和困难所做出的 努力,能够调节和

30、控制各种情感和行为。 (4)道德行为(行)是人们在一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21.21.简述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简述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22.22.请简述德育的原则。请简述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方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发扬积极因素

31、,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 (8)知行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5 23.23.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说服教育法:通过言语说理,就是大家常说的“动之以情,晓 之以理”,使学生明晓事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 (2)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作为行为榜样, 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因为榜样能把真实的思想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 (3)陶冶教育法: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 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 目染中受到

32、感化的方法。 (4)指导实践法:指导实践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 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方法。 (5)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 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促使其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6)品德修养指导法:这种方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 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24.24.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 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 段。他将这些阶段划分成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

33、后 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即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 段论。 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阶段二:相对功利取 向阶段。 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三: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也称 “好孩子” 定向阶段) ; 阶段四: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六:原则或良心定 向阶段。 25.25.小学生美育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有哪些?小学生美育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方法灵活多样。美育可以在学校教育、教学活 16 动中进行, 也可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进行。 具体策略和方法如下: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第一,

34、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 第二,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3)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第一,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 第二,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 第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26.26.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及途径。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及途径。 心理辅导的含义: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 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 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 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 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

35、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作出 良好适应。理解这一定义,应注意: (1)学校心理辅导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2)心理辅导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工作重点是预防和发展; (3)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活动,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27.27.常用的心理辅导的方法有哪些?常用的心理辅导的方法有哪些? (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 (5)暂时隔离法;(6)自我控制法

36、;(7)惩罚法。 17 28.28.简述思维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简述思维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问题的特征。问题的类型和呈现的方式影响响问题的解决。 (2)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5)个体相关因素。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动机 水平、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 29.29.简述气质及其分类。简述气质及其分类。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 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1)胆汁质。在日常生活中,胆汁质的人常有精力旺盛、不

37、易疲倦, 但易冲动、自制力差、性情急躁、办事粗心等行为表现。 (2)多血质的人表现出反应迅速、活泼好动、言行敏捷、善交际、 不怯生,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接受新鲜事物,但情绪不稳定、 注意容易分散、兴趣多变、粗枝大叶。 (3)抑郁质。一般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 感、表情腼腆、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4)黏液质的人表现出举止平和、稳重,行为内向,但灵活性不足; 做事有条不紊,踏踏实实,但有些死板;注意力容易集中,沉着冷静 但缺乏生气;不善言谈,交际适度。 模块三模块三班级管理班级管理 1.1.简述班主任培养良好班风的主要措施。简述班主任培养良好班

38、风的主要措施。 (1)明确共同的班风目标; (2)班主任身先士卒; (3)敦促班干部以身作则; (4)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18 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良好班集体的一个重要标志。 培养正确的集体 舆论,关键是班主任要经常注意班集体中的舆论倾向,善于把舆论引 向正确的方向,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学会正确开展批评和自 我批评,树立正气,抵制歪风。 2.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集体)是班集体建设的前提和基 础;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协调学校、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教育影响; (

39、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6)做好学生全面素质的评定。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操行评定 3.3.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做好班级常规管理; (2)对于学生不正确、不文明的言行要及时加以引导和制止; (3)树立典型,平等对待学生; (4)因材施教,以鼓励为主; (5)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 4.4.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 (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 (5)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5.5.简述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简述班主任了解、研

40、究学生的主要内容。 19 (1)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包括:思想品德情况、集体观念、劳动 态度、人际关系、日常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方法、 思维特点、智力水平;体质健康状况、个人卫生习惯;课外与校外活 动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等。 (2)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内容包括:班级风气、舆论导向、不同 层次学生的结构、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干部情况等。 (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境。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类 型、家庭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条件、家长的职业及思想品德和文化修 养、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家长对学生的态度等。 6.6.简述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简述当前我国学校

41、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当前班级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 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解决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就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 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7.7.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

42、)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8.8.先进生先进生、 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 进行个别教育?进行个别教育? (1)这三类学生的心理特征如下:先进生的心理特征在一个班中, 20 思想好、 学习好、 纪律好、 劳动好、 身体好的学生一般被称作先进生。 他们一般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 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 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后进生一般具有如下 心理特征: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是非观念 模糊。中等生的特点中等生,又叫“一般学生”或“中间生”,是 指

43、那些在班级中各方面都表现平平的学生。中等生有两个共同点:一 是信心不足;二是表现欲不强。 (2)针对这三类学生应分别采用以下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先进生 的教育要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 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 严格要求, 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 全班进步。后进生的教育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 如下几点: 关心爱护后进生, 尊重他们的人格;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对中等生的教育要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注意如下几点: 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 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 育;

44、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9.9.简述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简述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 (1)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2)要注意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相结合; (3)要注意与班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4)要注意与各级学科相关知识的结合; (5)要注意与各类节假日和纪念日结合。 10.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内容。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内容。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 (3)劳动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模块六模块六教学实施教学实施 21 1.1.简述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简述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

45、、系统性、思想性。 (2)注意启发。 (3)讲究语言艺术。 (4)要组织学生听讲。 2.2.简述激发小学生动机的基本方法。简述激发小学生动机的基本方法。 (1)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4)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5)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6)注意个别差异。 3.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1)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4)有利

46、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4.4.简述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简述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1)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 面的发展。 (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 体性。 (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5.5.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1)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应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一致; 22 (2)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能调动学生的思维; (3)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能启发学生的教学思维; (4)创设的教学情境应严谨,无科学性错误; (5)课堂教学要把握动态

47、生成的情境; (6)课堂教学情境的运用要适度。 6.6.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 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理解。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理解。 (1)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 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 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2)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 相对的是 “个 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

48、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 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 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 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7.7.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8.8.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间接性) (2)掌握知识与发

49、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相统一;(双边性)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 23 9.9.请简述我国目前小学主要教学原则。请简述我国目前小学主要教学原则。 (1)直观性; (2)启发性; (3)循序渐进; (4)巩固性; (5)因材施教; (6)理论联系实际; (7)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8)量力性。 10.10.简述我国主要的教学方法。简述我国主要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 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 11.11.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2.12.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钻研教材。钻研教材要学习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书和阅读 有关参考材料。 (2)了解学生。了解学生要全面,还要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 (3)设计教法。要考虑教学方法,学生的学法等方面。 其次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策 划、课时计划(即教案)。 24 13.13.简述教师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