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381127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第 6 页思维从问题开始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一)引论语文课堂教学是评价一位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链课堂提问,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日本教育界的课堂提问研究者认为,提问分为“重要的提问”和“徒劳的提问”。什么是“重要的提问”?他们认为必须具备以下特点:(1)表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2)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的发展相适应;(3)能诱发学习欲望;(4)能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目标;(5)富有启发性,并能使学生自省。可见,课堂提问对于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但在我们的课堂中曾一度出现“满堂问”的现象,这表面上好象是注意到了学生的

2、主体性地位,懂得要启发和训练学生的思维,实际上“满堂问”却只是“满堂灌”的一个变式。“满堂问”仍是老师在操纵,按照老师自己设计的思路,一个连一个问题,一环扣一环,牵着孩子走,他们只是被动接受,被动地把老师设计的几个问题“填”起来,而且如此高密度但却不一定高强度的“思维训练”常常会使学生苦不堪言,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有时会觉得索然无味,更无需再说有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 足见,课堂提问对于教师能否成功上好每节课起着莫大的影响。如果我们的课堂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怎能提高我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呢?(二)正文“重要的提问”往往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吹皱一池春水”。“重要的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无论是怎样风格的老师,在教任何一篇课文时,几乎没有不提问的,于是提问成了我们的“常规武器”,我们怎能不把这个“常规武器”“制造”得越来越经得起岁月的“历练”呢?怎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呢,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呢?打开空间 放飞思维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

4、深刻地指出:“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除了交流师生思想外,还在于教师恰当而巧妙地提出问题,诱导学生作答,引爆其思维火花,培养其创造思维的能力。在一次学校课题研讨课中,我选择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这篇课文,在课文学习中,我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你最喜欢课文中的谁呢?还要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请再读课文,好好想一想。”学生听了这个问题后很感兴趣,就认真自读课文,并积极动脑了。当他们准备好后,小手一个个都举起来了。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的回答:生:我喜欢大松树。因为它长得高,却从不骄傲,不炫耀自己,也不和小松树斤斤计较。可以从课文中写当小松树很得意夸耀自己时大松树却没有

5、回答可以看出来。生:我喜欢风伯伯。因为它很慈祥,当小松树骄傲的时候,能教育小松树,让小松树改正缺点。生:我也很喜欢风伯伯。因为它教育小松树时,不是凶巴巴的,很有耐心,这样来教育犯错误的小松树,很好。生:我喜欢大山爷爷,因为是它把小松树托得那么高,让它看得远的。生:我有补充,大山爷爷是默默为小树服务它真了不起。我也喜欢它。生:我喜欢小松树。因为它虽然刚开始很骄傲,看不起大松树,可是它听了风伯伯的话后就不骄傲了,能知错就改,也很了不起的。正是因为我提了一个给学生思维空间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为了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物。学生进行了充分朗读和思考,于是,交流时,学生之间不仅有了思维上的共鸣和碰撞

6、,而且孩子还是那么用心,能说出我们往往会遗忘的“一句话都没说的大山爷爷”。提问调动了所有孩子的兴趣和思维,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主观努力来解决问题,从而让自己不由产生了自豪感,增添了信心产生了快乐感。也让我尝到有价值的提问的魅力!拉近距离 启迪思考提问能够启发孩子的心智,激发孩子进行积极思考来解决疑问,课堂氛围就活跃、融洽了。我们可以从王崧舟老师草船借箭的课堂中领略到一番。师:同学们,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师板书: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生齐读)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生:可以看三国演义。生:可以上网查询。师:是呀,可咱们现在是在课堂上,身边既没有三国演

7、义,又没有电脑,怎么办呢?生:我们可以动动脑子。生: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后再来解决。师:不错,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王老师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可见这个问题确实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什么),我的根据是(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一说我是怎么根据这个材料想

8、到这点的。(学生说得有理有据)王老师用“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这样一个自答式的问题开头,虽然这一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出核心问题,王老师把自己作为受困扰的对象,这样一来就拉近了师生距离,就使得学生们降低了对老师的畏惧之心,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探讨之中。接下来,王老师用“可以用哪些方法”这一问题来启发学生们开动脑筋想办法。同学们的回答各式各样,王老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予以夸奖,直至得到她想要的问答“理解课文内容来解决”,在此之后,王老师就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始了问题的解答。王老师能在课堂中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被老师调动起来了,并激发孩

9、子独立思考。巧设悬念 引发期待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期待现象,利用阅读期待,转变学生“要我学”为“我想学”“我要学”的心态,引导学生去读书,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中不断地想读书,在阅读中倾听作者的心声。在阅读期待中,满足好奇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取向。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更有兴趣。他们喜欢情节,喜欢形象,在预习课文时,他们会兴致勃勃地阅读。通过预习,他们知道课文大概情节,好奇心得到满足。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的方法,更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在课内外都积极投入到阅读中去。我在进行三顾茅庐的教学时,有女孩子说自己不喜欢这

10、篇课文,不喜欢历史。我纳闷:这么有意思的历史怎么就不感兴趣呢?我还偏不信这个邪,力图在这堂课上让她们深深喜欢上三国演义。 这堂课按照普通情况下教学的能力目标是:通过分析内容感知人物刻画手法。为了加上那个情感目标,我把它分解为了两堂课,为的是能在教学中穿插相应的故事,用故事、悬念去调动情趣,去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 一开始,我带着大家一起把课题补充了一下,明确了两位主人公:刘备和诸葛亮。先交流了对诸葛亮的了解,在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中,感受到诸葛亮的确是个奇才,然后让他们到文中去找哪些语句中反映出诸葛亮是个奇才。同学们找到了许多点,我把它们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两类。 我还特地引到了环境描写对人物

11、描写的作用。文中有一段卧龙冈的景色描写。在孩子们读过之后,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感受这里景,我采用了范读,让他们闭上眼睛,边听我读,边想象卧龙冈的环境,充分感受后,说说对这个环境的印象,议一议什么样的人会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拿其他各类人的品味作了比较,看出诸葛亮是个高士、雅士。七七八八讲讲议议竟然也临近下课了,于是我讲到了诸葛亮这样一个人才,和当时的大军阀刘表又攀上了亲戚,为什么就不去投靠刘表呢?而刘表为什么又不去邀请诸葛亮呢?恰到此时,铃声响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教室里一片哗然:“不要啊!不要下课!”呵呵!我只能说不好意思,我不违反教学常规:“下课!”之后,我观察发现,学生们回家看三

12、国演义的多了,课间议论三国的也多了起来。激发了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心理,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阅读探究的兴趣。兴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移情换位 引发思考采访式提问调动并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十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于永正老师翠鸟这节课中,就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提问方式所带来的特有魅力。师:我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爱翠鸟,想不想当翠鸟?生:想。师: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想采访你们,写一篇关于翠鸟的报道,让全世界的人民保护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生:愿意。师: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怎么回事?书

13、上怎么说的?生:我们鸣声清脆。师:大家叫叫我听听。(学生高兴地学着鸟叫)师:你们的嗓子那么好,给我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好吗?哪个翠鸟愿意唱?(生唱:天晴朗,花儿朵朵绽放;闻花香,想起我年幼时光)师:果然名不虚传。听说你们有个外号叫“叼鱼郎”,捉鱼的本领很强,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捕鱼的?生: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等待小鱼露出头,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师:为什么一动不动?生:怕惊动小鱼。师:有什么证据说明你们飞得快?生: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师:各位翠鸟,我想到你们家做客,树上找不到,草丛中也找不到,你们的家在哪里?生:沿

14、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 于老师把自己和学生假想成课文翠鸟中的形象,自己扮演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对装扮成翠鸟的学生进行采访,在采访式提问中让学生了解课文,熟悉翠鸟的习性,还不断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文中一些词语的解读。于老师还充分地把幽默带入他高超的教学艺术中,让学生快乐地学翠鸟的鸣叫,使课堂的氛围越来越活泼、轻松,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增加了对环境、动物的保护心,也让他们在兴趣中熟悉课文,了解了读文章有品味文章美感,陶冶语文情操的巨大好处。引发思辨 体悟情感语文来自生活,也运用于生活。我们应该让语文服务

15、于生活,而又指导生活。老师在课堂教学提问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地孩子的生活经历,甚至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思辨,体悟情感。同时学生的思维也是在思辨的过程中走向深刻。我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中,到了教学最后环节,我提出一个问题:“当你看到被救下的普罗米修斯后,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都知道是表示感谢之类的话语,于是34位同学交流过去都一帆风顺。但轮到陶嘉铭同学作总结性发言的时候,她说:“普罗米修斯,你看我们运用你送给我们的天火,创造了新的文明,我们对你所做的一切非常感激。你为了让我们人类有火,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不惜触犯天规,被困在高加索山仍

16、不向宙斯屈服。你真是个好人!”此话一出立即有同学提出反对了:“普罗米修斯是神,不是人,这样说他会不高兴的!”接着又有一些同学开始应和了:明明是神,怎么成了人?我好好回忆了一下,的确最后说了个“人”字,而不是“神”。我脑中灵光闪过,应该是“人”,“人”字能让普罗米修斯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人类对他的接纳,也更进一步表现出了人类对普罗米修斯的感激。那么为什么不让大家来探讨一下用“人”好还是用“神”好?于是我没有急于给出结论,而是问:“如果你是普罗米修斯,听到人们在感激他的话中说自己是个人,你有什么样的想法?”沉思片刻越来越多的同学在这沉默中猛然醒悟“哦!”紧接着越来越的手举了起来。“我觉得人类把我当成了一员,我很高兴!”;“我觉得人类接纳了我,我和他们之间没有了隔阂!”一个个精彩的发言让我喜不自禁。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辨,让学生更能感悟到课文的情感,以及可以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大有裨益。三、结语课堂提问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桥梁。语文课堂教学历来重视师生互动。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一个关键的尺度,就是师生互动的情况如何。而课堂提问无疑是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的宽阔度、牢固度、美观度、便捷度都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整个教学中都不应忘记优化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一个优质的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