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总论学生.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7356512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学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学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学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学总论学生.ppt(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体寄生虫学总论学生1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5页 第一篇第一篇总总 论论2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5页内 容一、寄生虫生物学一、寄生虫生物学二、二、免疫四、寄生虫的危害及寄生虫病的控制五、五、3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5页一、一、 寄生虫生物学寄生虫生物学4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5页(一)寄生现象(一)寄生现象 共生现象(共生现象(symbiosis):): 1.互利共生互利共生(mutualism): 2.共栖共栖(commensalism): 3.寄生寄生(parasitism): 宿主:宿主: 寄生关系中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寄生关系中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

2、e)parasite) : 寄生关系中寄生关系中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5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5页(二)寄生虫生活史生活史?生活史的类型: 直接型寄生虫直接型寄生虫(土源性蠕虫土源性蠕虫)间接型寄生虫间接型寄生虫(生物源性蠕虫生物源性蠕虫)感染阶段感染阶段(infective stage):infective stage):6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5页(三)宿主种类(三)宿主种类:1.终宿主终宿主(definitive host):):2.中间宿主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3.转续宿主转续宿主(paratenic host):):4.储蓄宿主或

3、保虫宿主储蓄宿主或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7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5页 四、寄生虫种类四、寄生虫种类 体内寄生虫体内寄生虫 体外寄生虫体外寄生虫(虱)、暂时性寄生虫暂时性寄生虫(蚊) 专性寄生虫专性寄生虫 兼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粪类圆线虫) 机会致病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8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5页机会致病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 有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有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在宿主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在宿主体内繁殖,引起疾病,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体内繁殖,引起疾病

4、,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会致病寄生虫。9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5页生物学分类:人体寄生虫归属于动物界生物学分类:人体寄生虫归属于动物界的的7个门及十余个纲:个门及十余个纲:线形动物门:杆形纲、无侧尾线纲线形动物门:杆形纲、无侧尾线纲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绦虫纲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绦虫纲棘头动物门:棘头虫纲棘头动物门:棘头虫纲肉足鞭毛门:叶足纲、动鞭纲肉足鞭毛门:叶足纲、动鞭纲 顶复门:顶复门: 孢子纲孢子纲 纤毛门:纤毛门: 动基裂纲动基裂纲蛛形纲蛛形纲昆虫纲昆虫纲医学节肢动物医学节肢动物医学原虫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蠕虫10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5页四、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四、寄

5、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1 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 夺取营养;夺取营养; 机械性损伤;机械性损伤; 毒性作用与过敏性反应。毒性作用与过敏性反应。2. 宿主对寄生虫的防御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防御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11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5页二、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特点二、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特点12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5页1.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parasitic infection):):能侵能侵入宿主并且在宿主体内能继续生长发育下去入宿主并且在宿主体内能继续生长发育下去,但临床表现不明显

6、。但临床表现不明显。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parasitosis):有明显临床表:有明显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感染。现的寄生虫感染。 带虫者(带虫者(carrier):无明显临床表现,但无明显临床表现,但病原体还在,且可传播病原体。病原体还在,且可传播病原体。13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5页2.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慢性感染(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是寄生虫是寄生虫感染的特点,寄生虫数量不多,临床症状较感染的特点,寄生虫数量不多,临床症状较轻。轻。 隐性感染隐性感染(suppressive ): 无临床表现,无临床表现,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检测出病原体,但在

7、宿主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检测出病原体,但在宿主免疫功能不全时,寄生虫可出现大量繁殖,免疫功能不全时,寄生虫可出现大量繁殖,其致病力也大为增强,可使患者死亡其致病力也大为增强,可使患者死亡。14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5页3. 多寄生现象多寄生现象(polyparasitism)4. 幼虫移行症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一些蠕虫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后,不能发育为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织,器官间窜扰,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 内脏幼虫移行症内脏幼虫移行症

8、 皮肤幼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5. 异位寄生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 :常见寄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内的寄生,引起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内的寄生,引起异位病变异位病变。15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5页三、免疫16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5页(一)免疫应答类型(一)免疫应答类型 1 1、天然免疫:、天然免疫:也称非特异性免疫 2 2、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也称特异性免疫 17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5页 特异性免疫的种类:特异性免疫的种类:1)消除性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所产生的特)消除性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可清除体内寄生虫并能完全

9、抵抗异性免疫反应可清除体内寄生虫并能完全抵抗再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黑热病。再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黑热病。2)非消除性免疫:体内寄生虫未被完全清除,)非消除性免疫:体内寄生虫未被完全清除,人体对寄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人体对寄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当体内虫体消灭后,免疫力也随之消失。当体内虫体消灭后,免疫力也随之消失。v带虫免疫:疟疾带虫免疫:疟疾v伴随免疫:血吸虫伴随免疫:血吸虫18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5页四、寄生虫的危害及寄生虫寄生虫的危害及寄生虫病的控制病的控制19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5页湖南沅江市湖南沅江市双丰乡双丰乡岁的村民王岁的村民王曾

10、坤,曾坤,年感染年感染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现已晚期。现已晚期。20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5页21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5页 被囊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为被囊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为“米猪肉米猪肉”或或“豆猪肉豆猪肉” 22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5页脓疮脓疮23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5页1.寄生虫病的危害寄生虫病的危害 2000年提出的年提出的世界十大热带病世界十大热带病:疟疾、血吸: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淋巴丝虫、盘尾丝虫)、利虫病、丝虫病(淋巴丝虫、盘尾丝虫)、利什曼病、锥虫病(非洲锥虫病、美洲锥虫病什曼病、锥虫病(非洲锥虫病、美洲锥虫病)、麻风病、结核、登革热,其中有)、麻风病、

11、结核、登革热,其中有7种是种是寄生虫病(五大类寄生虫病)。寄生虫病(五大类寄生虫病)。 1956年提出的年提出的我国五大寄生虫病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钩虫病钩虫病。24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5页 19751995年统计(年统计(WHO): 感染人数每年死亡人数疟疾 44.9亿 220250万血吸虫病 1.5亿 50100万丝虫病 1.45亿利什曼病 120万锥虫病 250万 6.5万阿米巴病 6000万 411万贾第鞭毛虫 2亿钩虫 13亿蛔虫 13亿鞭虫 9亿绦虫 6500万华支睾吸虫 1350万姜片虫 1000万25现在

12、学习的是第25页,共45页WHO 2006年统计:年统计:(伤残调整生命年(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 ): 发病人数发病人数 死亡人数死亡人数 DALYS 疟疾疟疾 2.47亿亿 112.4万万 4228万万淋巴丝虫淋巴丝虫 56.44盘尾丝虫盘尾丝虫 98.8非洲锥虫病非洲锥虫病 5 159.8美洲锥虫病美洲锥虫病 1.3 64.9利什曼病利什曼病 50万万 5 235.7血吸虫血吸虫 1.5 176线虫线虫 1.8 36.1426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45页DALYs:失能调整生命年,是指在伤残状态失能调整生命年,是指在伤残

13、状态下生存的时间和因疾病早逝而丧失的时间。下生存的时间和因疾病早逝而丧失的时间。是世界发展银行和是世界发展银行和WHO于于1993年提出的年提出的对疾病负荷的一种综合评价,包括死亡率、发对疾病负荷的一种综合评价,包括死亡率、发病率和失能三个方面,可反映群体的健康状况病率和失能三个方面,可反映群体的健康状况。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45页 2009年WHO指定的NTD(被忽视的热带病): 蠕虫病:血吸虫,丝虫,蛔虫,钩虫,鞭虫 食源性寄生虫病:棘球蚴病 虫媒病:疥疮,蝇蛆病28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45页2. 我国寄生虫病的防治我国寄生虫病的防治 感染人数感染人数 发病人数发病人数 建国初期建

14、国初期 9999年年 20032003疟疾疟疾 约约30003000万万 2929万万 3 3万万日本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 11601160万万 7676万万 8484丝虫病丝虫病 30003000万万 9494年基本消灭年基本消灭黑热病黑热病 约约5353万万 5858年基本消灭年基本消灭钩虫病钩虫病 超过超过2 2亿亿 40004000万万29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45页寄生虫病的疫情不稳定,寄生虫病的疫情不稳定,是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方式 吃:吃鱼生、生肉、蟹、烤全羊吃:吃鱼生、生肉、蟹、烤全羊 住:空调房、建筑工地住:空调房、建筑工地 玩

15、:玩狗、猫、插花玩:玩狗、猫、插花 旅游:贾第虫、疟疾、血吸虫、恙虫病旅游:贾第虫、疟疾、血吸虫、恙虫病 桑拿:阴虱桑拿:阴虱3.寄生虫病控制存在的问题:30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45页人口流动人口流动: : 海南、湖南、新疆喀什;动物流动:动物流动: 鱼苗:广东 新疆 水牛:湖南 广东 绵羊:新疆 广西国际交往:国际交往:车、船、飞机(肉类、人员):盘尾丝虫、罗阿丝虫病、曼氏血吸虫病、埃及血吸虫病全世界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防全世界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防治及研究,但效果并不理想。治及研究,但效果并不理想。31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45页1 1、寄生虫病流

16、行的基本环节、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2 2、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 3 3、影响寄生虫病流行因素、影响寄生虫病流行因素 4 4、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五、五、32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45页1 1、寄生虫病的流行的基本环节、寄生虫病的流行的基本环节1).1).传染源传染源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3).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33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45页 1).1).传染源传染源: 寄生虫病患者寄生虫病患者 带虫者带虫者 保虫宿主保虫宿主34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45页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借助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借助于某

17、些传播因素,进入另一宿主的全过程):于某些传播因素,进入另一宿主的全过程):(1 1)水:)水:(2 2)食物:)食物:(3 3)土壤:)土壤:(4 4)空气:)空气:(5 5)虫媒)虫媒(6 6)人体直接传播)人体直接传播 皮肤皮肤 胚胎胚胎 输血输血 性生活性生活35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45页 3).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年龄年龄 免疫力免疫力 生活习惯生活习惯 生产方式生产方式36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45页2 2、流行特点、流行特点1).1).地方性地方性: 当地的气候条件当地的气候条件 中间宿主、虫媒节肢动物的分布中间宿主、虫媒节肢动物的分布 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生产

18、方式2).2).季节性:季节性: 寄生虫、中间宿主、虫媒节肢动物寄生虫、中间宿主、虫媒节肢动物3).3).自然疫源性自然疫源性:37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45页3 3、影响寄生虫病流行因素、影响寄生虫病流行因素1).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地理环境、气候因素2).2).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储蓄宿主、中间宿主、媒介昆虫或植物等储蓄宿主、中间宿主、媒介昆虫或植物等3).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科学水平、文化教育、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科学水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防疫保健以及生产方式和生活习医疗卫生、防疫保健以及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惯等38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

19、共45页4.寄生虫病的防治: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39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45页人体寄生虫学蠕虫学原虫学节肢动物学线虫:蛔虫、线虫:蛔虫、钩虫钩虫、丝虫等、丝虫等吸虫:血吸虫、肺吸虫等吸虫:血吸虫、肺吸虫等绦虫:带绦虫、包虫等绦虫:带绦虫、包虫等疟原虫、阿米巴、黑热病原虫等疟原虫、阿米巴、黑热病原虫等昆虫、蜱、螨等昆虫、蜱、螨等40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45页人体常见寄生蠕虫(线虫)人体常见寄生蠕虫(线虫)41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45页 常见人体寄生蠕虫(吸虫)常见人体寄生蠕虫(吸虫)42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45页43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45页44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45页45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4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