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模块2政治生活(10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321171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模块2政治生活(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模块2政治生活(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模块2政治生活(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模块2政治生活(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国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模块2政治生活-第 10 页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模块2政治生活专题5 公民的政治生活【考纲原文】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2、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常考视角】视角1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为载体,考查人民民主的特点、民主决策的方式【例题】(2016天津文综)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维护互联网的良好秩序是广大民众的共同心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而后该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这表明 A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是统一的 B政府决策能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C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D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答案】C【解析】材料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执政的主体是党,A与题意不符;B的主体是政府,视角

3、2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例题】(2017北京文综)作为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将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民法总则与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民法总则的评论,正确的有对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体现了对公民民主权利的尊重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不符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人身和财产权利会得到更多保障,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民法总则的颁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ABCD【答案】D【解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民法总则中对胎儿民事权利视角3 以县乡两级人

4、大代表换届选举为背景,考查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例题】(2017江苏政治)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地要加强对选举工作的监督,对违规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切实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因为A人大代表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B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各项工作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全体公民管理国家的基础【答案】C【解析】人大代表不都是由直接选举产生,A不选;人大代表不是管理国家的各项工作,B不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所以要切实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正确;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符合条件的公民享有的,不

5、是全体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不选。专题6 我国的政府【考纲原文】2我国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我国政府的作用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3)政府的权威 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常考视角】视角1 依托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的相关内容,考查政府的性质与职能【例题】(2017新课标文综)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户口登记政策,禁

6、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加强户口登记管理,切实保障每个公民依法登记一个常住户口。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推进法治建设,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完善户籍制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人口素质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政府的性质,法制政府的建设等知识。国务院作为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行政机关,不选。故选B。视角2 依托政府的简政放权,考查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例题】(2017江苏政治)“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2017年2月,某省晒出了首批40961项“最多跑一次”项目清单,今后群众和企业到

7、政府部门办事,只要材料齐全,最多跑一次。此举措体现了A政府的职能在不断减少B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C公民的权利在进一步扩大D政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宗旨【答案】B【解析】政府职能不断减少的说法错误,A不选;“群众和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只要材料齐全,最多跑一次”体现了政府为群众办实事,体现了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B正确;公民权利扩大说法错误,C不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政府工作的方法,不是政府的宗旨,D错误。视角3 以社区为背景材料,考查建设服务型政府【例题】(2017江苏政治)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传统社区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血缘、地缘、感情为纽带,身边都是亲人、熟

8、人,人情交往密切。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个人权利得到更多尊重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分明,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动,甚至出现“对门不相识”的状况。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已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为建设新型“熟人社区”提供了新思路。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活动通知等,实现信息共享。此外,还在“云平台”上专设“邻里互助”“邻里商圈”等专栏,使玩具、图书等闲置物品顺利置换,实现物品共享;私人厨房、书房、车位临时出借,实现空间共享。基层党组织、居委会还通过“云平台”与居民加强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治理共享、共治使得

9、“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社区“共治”需要各方作出哪些努力。【答案】政府应履行社会建设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社区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基层党组织、群众性自治组织等要充分发挥作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居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切实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履行相应责任。(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也可)【解析】社区“共治”需要各方作出哪些努力,考生可从政府、基层党组织、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等方面分别说明。从政府的角度讲,政府应履行社会建设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社区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从基层党组织、群众性自治组织的

10、角度讲,它们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维护居民合法权益;从居民的角度讲,居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切实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履行相应责任。专题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考纲原文】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大代表的产生 人大代表的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

11、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的宗教政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常考视角】视角1 以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例题】(2017新课标文综)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有关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016年10月12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新当选议员的宣誓仪式上,个别候任议员在宣誓时擅自篡改誓词或在誓词中增加其他内容,蓄意宣扬“

12、港独”主张。个别候任议员的闹剧引发其宣誓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应该重新安排宣誓的争议,并由此影响到立法会的正常运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就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如下解释:宣誓是该条所列公职人员就职的法定条件和必经程序;宣誓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宣誓人拒绝宣誓,即丧失就任该条所列相应公职的资格;宣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监誓人面前进行。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答案】原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

13、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基本法的权力。意义: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根本利益,遏制“港独”;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尊严;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法治秩序。【解析】必须由全国人大解释法律是因为全国人大具有立法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这对法律解释的意义在于体现了国家的管辖权,是民主集中制的要求,是维护国家统一、坚持党的领导的要求。本题要侧重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能解释,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法律的重要意义。视角2 依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例题】(2017江苏政治)2016 年

14、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是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之后管党治党的又一利器。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审议通过有利于提升党的执政水平 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确立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令行禁止ABCD【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通过,有利于督促党员干部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这有利于提高党视角3 以民族节日为背景,考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例题】(2017新课标文综)某社区有汉、回、白、彝、傣等二十多个民族居住。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都一起欢庆,“同过民族节,众筹百家宴”。在泼水节大家到民族团结广场相互泼水祈福,在火把节

15、组织篝火晚会一起载歌载舞,在开斋节一起吃馓子、油香该社区各族群众同过民族节是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实现了多民族地区社区组织的自我完善是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ABCD【答案】C【解析】该社区各族群众共过民族节,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无关,不选;该社区各族群众同过民视角4 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背景,考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等相关知识【例题】(2017新课标文综)“两会”是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展示制度自信和道路优势的重要平台。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两会”资料。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

16、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摘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要勤勉履职尽责,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真诚协商、务实监督、深入议政,多建诤言,共谋良策,推动中共中央大政方针落地见效,促进人民福祉不断改善。摘自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取得新的伟大胜利。摘自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下列选项正确的有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请予审议”意味着全体与会代表和委员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参政议政、

17、建言献策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共同职责“两会”同步进行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互补结构ABCD【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符合题意;“请予审议”意味着全体与会代表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政协没有审议权,错误;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政协委员的职责,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两会”同步进行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互补结构,符合题意;故选B。专题8 当

18、代国际社会【考纲原文】4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联合国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常考视角】视角1 依托中国组建的联合国首支常备维和警队,考查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例题】(2017北京文综 )“90后、英语专业八级、基层一线执法执勤单位的军事骨干”简单的勾勒,让这样一支队伍显

19、得“高冷”而神秘,这正是中国组建的联合国首支常备维和警队。为支持改进和加强维和行动,中国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这一举措说明A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发生了根本变革B中国组建维和警队是国家行使自卫权的需要C中国通过联合国坚持以双边主义的方式实现共同安全D中国组建维和警队体现了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的统一【答案】D【解析】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没有发生根本变革,A是错误的;中国组建维和警队视角2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背景材料,考查国家利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知识

20、【例题】(2017新课标III文综)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

21、”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有利于促进我国及世界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合作共赢;能够更好地协调政策与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的普遍安全与持久和平。【解析】本题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为背景材料。本题要求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经济全球化已经将世界各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各

22、国只有携起手来,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共同问题,才能应对挑战。回答问题时可从国家利益、合作共赢、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和平与安全等方面组织答案。视角3 以我国的外交活动为载体,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例题】(2017新课标文综)近些年来,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共同建设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积极支持“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加强能力和机制建设,参与东盟主导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中国的上述行动表明中国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安全架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双边合作是中国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外交政策。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不是双边合作,错误;中国是负责任大国,不能说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中心,错误。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