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学反思(10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317541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灰雀教学反思(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灰雀教学反思(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灰雀教学反思(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雀教学反思(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灰雀教学反思-第 10 页语文组:崔永秀新课标对此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一般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接触语言的心理,还不能真正地向演播艺术家那样,感受语言文字,并力求来表现它。所以,促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必须让学生先转变读的角色,来真切地感受语言。在训练朗读的过程中,如果有合适的情境,学生会自觉地转变这种心理。灰雀一课中,学生对这几句话,不容易读出味来:“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一定会飞回来!”于是我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来对着我读我现在是列宁,学生读“一定会飞回来!”我摇

2、头,还说真的会飞回来?学生马上又着急地再读,“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这么一争辩,读出味来了。朗读训练艺术化,是引导学生反复读,多读,读出情味来的重要手段,说到底,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肯读书才是根本。指导学生朗读,忌形式化,忌为指导而巧设各种环节;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读熟,培养在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大声读的习惯,把课文耐心地读完的习惯等,于永正老师提出的“五重教学法”,其中一个就是“重习惯”。训练学生读书,老师在课堂中要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学生,从习惯到方法,从字词到句子到一篇文章。一个班出现几个读书出色的学生不难,难的是让全班同学能够有滋有味地读书,爱读书,这就不容易了。只要做

3、有心人,多从名家学起,掌握朗读训练的方法与技巧,学生就会学会朗读,就会爱读书,爱语文。篇二:灰雀教学反思灰雀教学反思.txt有谁会对着自己的裤裆傻笑。不敢跟他说话 却一遍一遍打开他的资料又关上。用了心旳感情,真旳能让人懂得很多事。如果有一天,我的签名不再频繁更新,那便证明我过的很好。灰雀教学反思默认分类 2009-09-28 21:14 阅读127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灰雀教学反思灰雀一文时,我将全文紧紧围绕“爱”一字展开,引导学生讨论了三种“爱”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这是最浅层次爱的体现)、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在体会这三种爱时,让学生区分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爱”的不

4、同,并重点感悟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感受。整个课堂教学也呈现流畅的态势,但在这下面,我也发现了不少问题:1、 朗读教学中,朗读缺乏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十分圆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这一块。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我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自觉还缺乏合理引导的手法,因而,课堂上,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这时,我虽

5、提示学生,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心爱的东西丢了,自己是怎样的心情,但学生依旧把握不准。而此时,我本该发挥作用,示范朗读,可我却忘了这么做,可见,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后,这一环节,在学生并没有很好的进行朗读情况下,我就进入了下一环节。在朗读环节中,我还不会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这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其中一方面。2、课堂的临时应变能力不足课上,由于某一个教学环节发生了遗漏,导致我在30分钟内,就将课文内容结束。剩余的5分钟,我的心里发懵了:我该怎么过这5分钟呢?我采取了让学生读对话,自己再范读对话。师傅随后告诉我,我这样一种处理方法,其实是将前面的教学环节进行了重复,或者说这样安排不符合这堂

6、课该有的节奏,要将它安排在课文理解中。在剩余的时间内,老师们告诉我可以安排以下几个环节:让学生想一想,动笔写一写“小男孩在听了列宁找灰雀时焦急、为灰雀惋惜等的话后,那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或者是“小男孩从这件事中,他明白了什么”,让学生站在同龄人的立场上,更加能获得情感的体验和提高。也可以让学生做做课堂练习本?总之,方法有很多种当然,这么做,并非为了填满时间。从这堂课中,我不仅明白了临场应变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只有事先做好了十二分的准备,才能让课堂更好的完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发展;而在课堂教学时,做好随时的应变的准备,让自己不拘泥于教案的束缚,又能真正让课堂的时间做到合理的运用。

7、3、基础知识的再学习虽然在第一课时中,已经比较全面地学习了字词和课文的初读,但这并不是说字词的学习在第二课时中就可以停息。相反,在课堂中,抓住一些重点的字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起到增加词汇的作用。在灰雀一文中,有不少词语是需要随文理解的。但这一步我却忽略了。所以在这一堂课中,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学得不太扎实。整堂课从总体看,还算成功,但细细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少看。但是,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过程。所以,我相信,认真做好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我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篇三: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灰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主要内

8、容。2、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教学难点: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放开声音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师简介灰雀:你们见过灰雀吗?灰雀是一种十分招人喜爱的小鸟(出示图片)你喜欢灰雀吗?读读课文,从哪儿感受到它招人喜欢,带着喜爱的心情读一读: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

9、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招人喜爱。二、精读课文、灰雀真是“招人喜爱”啊!课文中列宁和小男孩都喜欢灰雀吗?(允许学生出现不同的答案,不急于下结论,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默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你的依据,用“”划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词语或句子,用“”划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词语或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准备和大家交流讨论。、全班交流,指导朗读:体会列宁爱灰雀:你从哪儿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的?先读句子,再说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以下语句:、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抓重点词语“每次”“都要”“仰望”“经常”体会。、他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列宁在

10、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体会列宁的急切心情。、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寒冷,它怕冷。”接着又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想象列宁说这些话时的心情?体会列宁对丢失的灰雀的担心和惋惜。读出语气。追问:列宁为什么不直接问男孩是否捉走了灰雀,而是充满感情地说这样一句话呢? (此问题如果解决有困难,可以留待理解最后三个自然段之后再回顾。)体会男孩爱灰雀:重点从对话中体会:“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没看见,我没看见。”“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寒冷,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11、,它还活着。”没看见男孩爱灰雀,把灰雀捉回了家。想独占灰雀,谎称没看见。一定会飞回来的听了列宁的话,男孩心里怎样想的?他为什么这样说?、分角色朗读对话。、讨论:列宁和男孩都喜爱灰雀,但是爱的方式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爱?、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灰雀的对话,紧接着就写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填空(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男孩回到家,来到鸟笼边。只见那只的灰雀,不再地唱歌,显出很不安的样子。男孩想起刚才与列宁的谈话,地说:“我真不该把它捉回来。明天我把它送回树林里去。”、体会列宁爱男孩:男孩真的把灰雀放回公园了吗?哪个词语证明了?(果然)结合上下文

12、理解“果然”的用法。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这两天你到哪儿去了?”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这两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那个男孩是诚实的。针对这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预设: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列宁为什么没再问那个小男孩?(此处可回顾没有解决的问题。)男孩明明撒谎了,为什么列宁还认为那个男孩是诚实的?学生讨论解答。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喜爱。朗读:爱的力量使灰雀重归大自然,男孩改正错误,这多么让人高兴!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三、总结(机动环节,朗读全文。)多么美丽的故事啊!而这一切都因一个字:

13、爱!在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爱,人与人之间的爱,人与自然之间的爱这是一个爱的世界!请你结合学习课文的感受,用“爱”写一句话: 爱,因为。四、作业1、推荐阅读诚实的孩子等文章。2 、 抄写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灰雀教后反思灰雀一课主要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教学灰雀一文时,我将全文紧紧围绕“爱”一字展开,引导学生讨论了三种“爱”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这是最浅层次爱的体现)、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列宁对小男孩的爱

14、。在体会这三种爱时,让学生区分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爱”的不同,并重点感悟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感受。整个课堂教学也呈现流畅的态势,如在文中的泡泡里提出了一个问题 “列宁来到白桦树下,为什么跟不会讲话的灰雀说话,而不跟会说话的男孩讲话呢?”我就让学生读书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有的说:“列宁怕小男孩伤心,所以不直接问小男孩。”有的说:“列宁不愿意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有的说:“列宁怕小男孩难堪。”还有的说:“列宁对灰雀讲话,实际上也是在跟小男孩说话。”我觉得利用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再通过学生读书思考,从而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男孩爱灰雀

15、、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的情感,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了深刻的认识,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其实,儿童的情感是最丰富的,儿童的感觉也是最敏锐的,只要能够为他们创设一个合适的情景,他们的情感就会充分流露出。但在这下面,我也发现了不少问题:1、 朗读教学中,朗读缺乏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十分圆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这一块。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我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

16、,我自觉还缺乏合理引导的手法,因而,课堂上,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这时,我虽提示学生,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心爱的东西丢了,自己是怎样的心情,但学生依旧把握不准。而此时,我本该发挥作用,示范朗读,可我却忘了这么做,可见,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后,这一环节,在学生并没有很好的进行朗读情况下,我就进入了下一环节。在朗读环节中,我还不会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这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其中一方面。2、基础知识的再学习虽然在第一课时中,已经比较全面地学习了字词和课文的初读,但这并不是说字词的学习在第二课时中就可以停息。相反,在课堂中,抓住一些重点的字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起到

17、增加词汇的作用。在灰雀一文中,有不少词语是需要随文理解的。但这一步我却忽略了。所以在这一堂课中,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学得不太扎实。整堂课从总体看,还算成功,但细细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少看。但是,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过程。所以,我相信,认真做好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我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董淑芹【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美好品质。、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语句意思。、感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可贵品质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选读课文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1、导语:生活中同学们

18、一定也有很多不明白的问题,不理解的自然现象,能向同学老师展示一下你的疑惑吗?(学生自由表达)当你心中有疑惑时你会怎么做呢?(生回答)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两篇文章中也有小孩遇到了疑惑,他们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困惑的呢?我们先来走进奇怪的大石头中听一听李四光的疑惑,看一看他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疑惑的吧!二、自主合作,体验阅读内容1、出示导读提纲:、大声读一遍课文,思考: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在书上划出有关词句。、在文中李四光提出了哪些问题?用括号画出来。、小组内交流你的思考奇怪的的大石头“怪“在哪?读一读李四光的问题,从他的问题中你觉得李四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读画,小组交流)2

19、、交流: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看到有的同学眉头都紧锁了,哪个小组汇报你们的思考?谁来做李四光提出自己的问题?你觉得李四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讨论:它是独立的“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这块石头体积庞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久“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没有人说得清它的由来“爸爸也说不清楚”。谁来做李四光提出自己的问题?你觉得李四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么大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

20、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执着追求的人。三、(交流)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这些问题因何而来呢?这还得从李四光小时候的玩捉迷藏说起。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石头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他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吧?1、出示导读提纲: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自然段,他们是怎样围着这块石头捉迷藏的?并画出有关语句。2、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3、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4、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

21、,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天长日久,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越来越觉得奇怪,不由得在心里想:这么大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四、(感悟)体会感悟、挖掘内心想法1、出示导读提纲: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分角色演一演38自然段。2、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3、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五、(升华)(一)探索中心,升华文章主题。1、出示导读提纲:听了老师、爸爸的回答,李四光是不是就放弃了自己心中的

22、疑团呢?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2、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3、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4、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5、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6、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项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所以我们自豪地说(引读):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

23、质学家。篇四:灰雀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灰雀教学反思保亭二小 王春南 用灰雀这篇课文讲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男孩的语言和行为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如何使孩子认识到将灰雀捉走是错误的从而自愿将小鸟放回来,需要循循善诱。列宁没有问孩子是否将灰雀捉走,也未进行任何说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的感叹,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从而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

24、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于是,我把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作为课文的教学难点。教学中,我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首先是灰雀“惹人喜爱”,“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婉转地歌唱”,这是灰雀让人喜爱之处。其次是列宁的言语和行动表现了对灰雀的喜爱。他欣赏灰雀的歌唱,给它们带来食物。我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每次”“都要”“经常”这几个关键词语,体现了列宁对灰雀喜爱的程度。当灰雀消失之后,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这表明

25、他对灰雀的着急和担心。在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如“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它怕冷”和“可惜”这两个词语,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关心。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相关的词句的同时,要求他们一定要将这种感情读出来。接着,列宁和孩子的对话,耐心而又得体,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当列宁询问孩子是否见到灰雀时,孩子回答“没我没看见”,从这种吞吞吐吐中,可以猜测到灰雀的消失与孩子有关。但是列宁没有去批评、斥责孩子,而是通过表达对惹人喜爱的灰雀的担心,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列宁与孩子的对话和神态体现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这

26、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当中,我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句子、段落,以及文中的提示反复朗读、感悟,并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本课课后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引导他们讨论: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为什么列宁不直接要求男孩将灰雀放回来?效果良好。篇五:灰雀教学反思灰雀教学反思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五课。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课文写得非常含蓄,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

27、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根据文本的这一特点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列宁的善良、宽容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自己的设计虽抓住了课文的脉络和大的框架,对一些细小的枝节考虑不周全,学生练习的板块还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比如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十分圆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指导这一块。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

28、有迹可循。我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自觉还缺乏合理指导的手法,因而,课堂上,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而这句又是一句长句,学生不能把它读准确。而此时,我本该发挥作用,示范朗读,可我却忘了这么做,可见,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后,这一环节,在学生并没有很好的进行朗读情况下,我就进入了下一环节。在朗读环节中,我还不会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这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其中一方面。如能安排让学生动笔写写,做到读写结合,效果可能更好。从这堂课中,我不仅明白了临场应变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只有事先做好了十二分的准备,才能让课堂更好的完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发展;而在课堂教学时,做好随时的应变的准备,让自己不拘泥于教案的束缚,又能真正让课堂的时间做到合理的运用。整堂课从总体看,还算成功,但细细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少看。但是,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