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案(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307445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案(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案(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案(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教案-第 5 页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赏心亭上失意人断鸿声里英雄泪 授课人 尹淑华【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理解作品“登临意”的真意,“英雄泪”的内涵,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2、鉴赏辛词借景抒情、用典等艺术技巧,领略其豪放词特点。【教学重点】揣摩写景语句,把握情景关系。【教学难点】解读典故内容,体悟词人衷情。【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根据诗歌展开合理想象,改写上阙。情景交融,富有文采,200字左右。阅读梁衡散文把栏杆拍遍,了解辛弃疾坎坷的政治遭遇。【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二、明确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

2、理解词人“登临意”的真意,“英雄泪”的内涵;感受人物形象。2、分析艺术技巧鉴赏诗歌,领略其豪放词特点。三、诵读,整体感知1、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准确断句;初步感知诗歌情感。2、质疑解答,理解难句预设: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断鸿声里 无人会 倩何人 揾英雄泪3、请根据理解,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抽读4、再齐读这首词,读出悲伤的感情。四、品鉴,通过诵读深入体味情感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评语“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辛弃疾的真性情,他的悲伤除直抒胸臆外还表现在哪里?他又是如何传情达意的呢?请找一句自己认为最能传情达意的句子赏析诗歌。鉴赏的一般环节: 内容+手法+感情 (小组讨论)(一)

3、词人说“无人会登临意”,在流淌着他热泪的字里行间,你读出了他哪些真情? 预设: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寓情于景首先,表明了当时是秋季,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长空、江水,天高水长,水天一色,浩荡江流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景象。辽远苍凉,气象阔大,突出浓浓的秋意。豪放词起笔雄健有力。其次,一个千里,一个无际,辽远苍凉秋色无边,愁思不尽。“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风一起,人们往往产生萧瑟凄凉之感;秋上心头,便凝结成了万般愁思。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移情及物1、为何“江山如画”词人看来却是“献愁供恨”? 人心中有愁有恨,山影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壮美河山触发了英雄悲情。2、移情

4、及物,则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投射于客观景物之中,语多一层曲折,情多一份含蓄。3、远山愁什么,恨什么?山河破碎风飘絮。志士效力无由。景色虽美,但北面沦陷的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 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痛苦悲愁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借景抒情1、想象描绘这幅画面 夕阳快要西沉,残阳如血;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入耳畔,词人诉诸视觉、听觉,从色彩和声音写黄昏冷清寂寥之景。这“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之景,让人倍觉流离孤单之苦,勾起游子乡思,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2、为何自称“江南游子”? “游

5、子”自己。宋金以淮水为界。辛弃疾23岁率部下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只把辛弃疾看作“归正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并无归属感,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3、如果你是辛弃疾,面对此情此景你还会想到些什么?“落日”残照比喻时光流逝感和南宋国势衰颓、危机四伏、日薄西山。“断鸿”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苦无依的心情。不仅是思乡之苦,更有国事衰微的沉重郁闷4、“落日”“断鸿”是古典诗词常见意象,你还能不能想出相关诗句?补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炼字 动作描

6、写1、你觉得哪几个字最重要? 看 拍2、为什么这两个字最能传达情感? 看看了又看,翻来覆去地抚摸佩在腰间的宝剑、不断擦拭,“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摆设;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拍很郁闷,很无奈,很悲愤、很压抑的情绪。“拍遍”咚咚咚的撞击声,恰似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却无人理解自己的满腔怨愤。这里把作者35岁正当华年,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愤懑的情态显现在读者面前。(二)词人大量用典故,有人评价“有掉书袋之嫌”,你如何看待? 1、下阕一共用了多少典故?请分别概括。(表格)典故 作者态度 张翰莼鲈之思 乐于归隐 休说,耻于归

7、隐 许汜 求田问舍 钻营私利 羞见,为国忘私 刘备 雄才大略 才气,渴望建功 桓温 木犹如此 时光流逝 可惜,时不我待2、这三个典故有什么用意?每句典故都有各不相同的意蕴,准确传达出作者思想情绪。用三个典故褒贬四位历史人物,表达辛弃疾耻于归隐,一心报国的壮志雄心;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忘私的广阔胸怀;忧惧的叹惜年华逝去、北伐无期,请缨无路的痛苦。3、为什么词人不直接表达感情,而要用典故的形式呢?言简意赅,充实内容;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具体形象,贴切自然。五、探讨拓展 英雄泪1、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为何流泪?辛弃疾自嘲姓氏: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

8、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永遇乐)“弃疾” 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那就是“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为国弃疾祛病。2、“英雄”一词在南宋时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呼唤英雄成为那个时代的声音。提问:历史上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人物,并说出他们的一两句名言。 学生发言 陆游: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辛弃疾: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六、结语1、我们今天读辛词,总是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热泪横流的身影。(配乐 齐读)2、在后人祭奠的文字中,老师改写了一首小诗,献给英雄。齐读在文字中安营扎寨绝非你的自愿而谛听风声也不是你与生俱来的习惯 但那么多的长短句充满雷霆之势 金戈之声让你成为披挂金甲的词坛飞将让你 奏响生命的绝唱登临意 英雄泪山河破碎之忧游子思乡之哀报国无门之恨朝廷无能之悲无人理解之痛光阴虚掷之伤附【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