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防洪预案(5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298278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防洪预案(5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武汉市防洪预案(5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防洪预案(5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防洪预案(53页).doc(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武汉市防洪预案-第 51 页武汉市汉阳区防洪预案一、总则11编制依据111为了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全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省、市防汛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112凡在汉阳境内进行抗洪救灾和汛期排涝工作,均适用本方案。12编制目标为了减轻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而预先制定防御方案、对策、措施,给各级防汛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提供依据。13编制原则131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安全第

2、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必须遵循“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132汉阳地区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按照本方案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区内驻军、武警部队和民兵是防汛抗洪的重要力量。二、基本情况21社会经济状况汉阳地处武汉西南部,与汉口、武昌隔江鼎立构成武汉三镇。独居一镇的汉阳区,东濒长江,北依汉水,是京广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十字交汇的中心,全区辖11个行政街道,2个管委会,常住人口59万,总面积111.5平方公里。汉阳两江绕城,山多水阔,城内有龟山、梅子山等10座奇山秀峰,有月湖

3、、莲花湖等4个清丽如画的湖泊,特别是南岸咀两江交汇,地貌独特,是大武汉城市的视角焦点。区内人文景观甚多,有佛教丛林归元寺、楚天名楼晴川阁、高山流水古琴台和汉阳兵工厂遗址、汉阳古树、石榴花塔等。汉阳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全区沿江岸线32公里。现在月湖、莲花湖、晴川阁等8大风景区已初具雏形。正在开发建设的龟山风景区、龙阳湖旅游度假区将使汉阳大放异彩,成为中外游客旅游、观光、休闲的理想乐园。22自然特征在大地构造上,本地区在上古生代属杨子海,地槽凹陷,为第四纪湖冲积平原。汉阳地貌形态,属于残丘性河湖冲积平原。两列残丘孤山,横跨市区。由汤家山、赫山、龟山至武昌紫金山方向,为北线山丘。以米粮山、仙女山

4、、扁担山、凤栖山向武昌蛇山等走向为南线山丘。其余为江汉平原。湖塘密布,地势底洼。长江、汉江沿岸属大河漫滩一级阶地,土质由近代冲积粘土、亚粘土、淤泥质土及沙层构成。在地质构造上,处于地质沉降盆地。地下松散岩石层含有丰富的地下水,且水位很高。洪水季节地下水随江水上涨而升高,传递江水压力,威协大堤安全。2.3地理位置辖区长江河段上起武汉经济开发区,下迄南岸咀,流程11.343公里,水面宽1000-2000米,属微弯型河流。汉江河段由蔡甸谢八家流入辖区,于汉阳南岸咀汇入长江,水面宽100-400米,流程20.570公里,大弯道2处,属蜿蜒性河段。有凸凹岸迎流顶冲段黄金口、琴南、罗家埠、艾家咀、东菜园和

5、南岸嘴6处。辖区一线堤防由汉阳沿江堤(桩号为汉阳沿江堤0+000-11+343)全长11.343公里和汉阳沿河堤(桩号为汉阳沿河堤0+000-20+575)全长20.570公里组成,总长31.913公里。二线堤防由宝丰堤、恒太横堤等组成,总长21.3公里,随着城市发展和一线堤防的整险加固的实施,二线堤防防洪功能减弱,需要时可备料抢筑恢复其防洪功能。辖区自然高地上起庙西湾(桩号为汉阳沿河堤9+100),下迄盲人村(桩号为汉阳沿河堤8+139),全长961米,上下游均与汉阳沿河堤相接,自然高地高程均超过吴淞32米。辖区内堤外有民垸4处,其中汉江民垸(桩号为汉阳沿河堤8+300-10+000)位于恒

6、太横堤至原一砖通道闸,全长2.29公里,面积0.72平方公里,堤顶高程为28.50m,垸底高程为26.50至28.00m,迎水面全部护坡,坡比1:2.5;彭家墩民垸(桩号为汉阳沿河堤13+765-14+500)位于沿河堤彭家墩段,全长1.6公里,面积0.11平方公里,堤顶高程为27.70m,垸底平均高程为26.00m;四台村民垸(桩号为汉阳沿河堤19+050-20+516)位于四台村与蔡甸区交界处,全长1.85公里,面积0.226平方公里,堤顶高程27.60-28.00m,垸底平均高程为26.00m,为当地菜农做耕种菜地使用,无厂矿企业,无人居住;老关民垸(桩号汉阳沿江堤8+60010+500

7、)民垸面积584亩,垸内耕地面积350亩,垸底平均高程25.00m,蓄水容积117万m3,垸堤长1700m,顶宽3m,堤顶高程28.50m(吴淞高程),坡比1:2.5,地面高程25.00m,原住人口31户,移民建镇26户,1998年特大洪水期间,垸堤局部被冲毁,当时长江汉口水位29.36m,口门桩号8+770,口门堤顶高程28.50m,设计流量80m3/s,口门顶宽3m,口门底宽16m,原地面高程26.00m,口门底部高程25.50m,当长江水位达到28.00m时扒口行洪。2.4洪(涝)水对本区的影响长江是雨洪河流,暴雨洪水可分为全流域性和局部区域性两种类型。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区域性水灾损失呈

8、攀升趋势。尽管经历了50多年以控制洪水为目标持续不断的防洪工程建设,形成了庞大的防洪工程体系,但水灾损失绝对值仍在上升,其中除了因河道洪水导致单位面积损失值增加外,内涝也成为汉阳区水灾损失增长的重要因素。堤防建设受经济、科技、环境因素的制约。汉阳两江干堤现在虽然达到国家防洪标准,但堤基、堤身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和隐患。在堤外水位与堤内地面落差不大时,经过抢险,通常可以渡汛。若水位继续上涨,且高水位持续时间长,隐患就会大量暴露,有可能出现抢不胜抢的情况,安全难以保障。在近期内,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将告一段落,防洪减灾方略将由以工程手段控制洪水,转变为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优化组合的综合洪水管理。区防

9、涝设施老化程度高,管网密度偏低,系统不完善;主城区防涝管网覆盖率较低,约70,合流制管道比例大,设施老化。管网乱接错接现象严重,截流制排水管道截流倍数较小,排水管网设施覆盖率一般都在40%以下,均为雨污合流的管道,设计标准低、设施陈旧。城区排涝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泵站抽排能力不足,只能抵御P=0.5的大雨。25洪、涝特征和灾害251洪涝灾害的特点。2511汉阳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降雨多集中在510月,占全年73.6,其中68月占全年降雨量40。长江最高洪水位及最大流量也多出现在78月,汉江或与长江同步,或滞后12个月。2512汛期长,长达六个月左右;流量大;水位高,且发生频率愈

10、来愈密。2513出现长江和汉江洪峰同步时,受长江高水位顶托,汉江堤防管涌、散浸频发,防汛形势严峻;而长江水位低,汉江秋汛水位高时,由于水位落差大,流速快,岸坡冲刷严重,崩岸频发。252历史大洪水。据不完整资料统计,清道光年以前,武汉地区平均约二十年有一次成灾洪水。近代自1865年汉口建立水文站以后,武汉关水位达到27米以上的有19次,其中:29米以上有2次;28米以上有4次;27米以上有13次。自1865年建立水文记录以来武汉全部被淹两次,即1870年和1931年,汉阳1954年大部份被淹。1998年的洪水为百年来的第二高水位洪水,但由于政府领导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防汛抗洪抢险,终于战胜了洪水

11、,取得了防汛抗洪的最后胜利。大水记录按水位顺序排序序号水位(米)发生时间(年)序号水位(米)发生时间(年)序号水位(米)发生时间(年)129.731954827.7619801527.121949229.431998927.5819351627.121971328.8919991027.3919681727.061937428.6619961127.3919881827.031948528.2819311227.3318701927.00 1969628.1119831327.312010727.7919651427.191969三、防洪(涝)工程31防洪(涝)工程体系现状。汉阳区堤防分为沿江

12、堤和沿河堤。经过九八、九九两年大洪水后,国家对堤防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对沿江堤、沿河堤分别进行了整险加固。现沿江堤、沿河堤均已经达到国家一级堤防标准。沿江堤全长11.343公里,其中0+0006+411段为砼防水墙;6+41111+343段为土堤,堤顶高程为31.832米,堤顶宽8米,为砼路面;堤外防浪台高程26米,宽50米;堤内压浸台高程27米,宽30米;堤内、外坡比为1:3,堤外为预制砼六角块护坡,长4932米;护岸1300米。沿河堤全长20.57公里,其中0+0006+300段为砼防水墙、6+30020+570段为土堤,防水墙6300米,堤顶高程为31.8米,土堤顶宽10米,堤顶高程32

13、米,2002年堤防建设对5+20020+570段进行了整险加固,堤外防浪台高程26米,宽50米;堤内压浸台高程27米,宽30米;堤内、外坡比为1:3,堤外为预制砼六角块护坡,长12970米。汉阳地区涉及湖泊:汉阳区湖泊控制水位一览表 序号名称控制水位(米)正常最高1月湖21.1521.652莲花湖20.9621.773墨水湖18.6519.654龙阳湖19.1520.15目前,汉阳区共有排水管涵719公里;明渠45.94公里;泵站27座,其中:污水泵站12座、雨水泵站15座。112个社区共有排水管道466公里,各类窨井67670座,化粪池4314座,明渠18967米。我区雨污水总抽排能力为86

14、.88立方米/秒。汉阳区堤防共有自管涵闸9处,分别为莲花湖闸、高公街闸、国棉闸、汉汽闸、四小闸、汉钢西闸、曹家碑闸、琴断口闸、永丰闸。32防洪(涝)工程规划建设汉阳区堤防规划总体战略目标是:形成较为完备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及堤防管理体系。已完成的防洪(涝)工程工程起着保护汉阳区108平方公里59万人口及重要城市设施防洪安全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排渍排涝体系,按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排水设计标准(重现期P=1),完善肖家湾、洲头、曹家碑等地区排水主干管系统建设,配套修建系统下游出口泵站,解决雨污水排泄。改造现有排渍泵站,提高抽排效率,到2010年城市排水管网密度达到11.512.5 m/ km2。

15、统筹考虑城市防洪、防涝水平,改善汉阳区整体环境。33防洪(涝)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331堤防老险段未彻底根治,新险情时有发生。332穿堤建筑物和小型涵闸及涵管年久失修,隐患较多。333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堤段隐蔽构筑物情况不明。334老防水墙钢筋混凝土和伸缩缝填料老化,墙体裂缝,高水位时会出现渗水险情。335排渍系统也存在泵站设备老化、排水配套工程不完善、排渍标准偏低、湖泊调蓄能力低、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够等问题。汉阳区历史险工险段一览表 险段名琴断口南岸上黄金口罗家埠船校(原四六三厂)东菜园堤 名汉阳沿河堤汉阳沿河堤汉阳沿河堤汉阳沿河堤汉阳沿河堤桩 号11+500-12+60017+135-17+

16、6856+230-6+6965+414-5+8803+627-4+200险情概况凹岸冲刷冲刷严重,历史上发生崩岸历史上曾发生崩岸历史上曾发生崩岸冲刷严重,历史上曾发生崩岸整治情况已护坡已抛石、护坡已护坡已护坡已抛石,护坡四、防汛指挥体系41区指挥机构4、1、1防汛抗洪工作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进行,并实行行政主要领导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实行防汛岗位责任制。412区人民政府设立区防汛指挥部,负责全区防汛抗洪工作。区防汛指挥部办事机构为武汉市汉阳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简称“区防汛办”),负责汉阳区防汛日常管理工作。42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及分工421汉阳区防汛指挥部由区委书

17、记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分管副区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区人武部部长、区政府办主任任副指挥长,区水务局、区建设局、区城管委、区经信局、区商旅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卫计委、区园林局、区监察局、区住房保障和房管局、区公安分局、区交通大队、区供电公司、区电信局等成员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422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职责: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指挥全区的防洪工作,主要职责是审定全区防汛的政策、规章和制度,组织制定各项防洪预案,及时掌握全区汛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洪抢险措施,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423区防汛办主要职责为:负责承办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具体安排全区

18、防汛工作,拟定全区有关防汛抗旱的方针政策、发展战略并贯彻实施。组织制定主要江河湖泊的防洪预案并监督实施。负责区防汛物资储备、调配和管理。组织汛期防汛值班,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及时会商,随时提出应急措施,当好决策参谋。组织、指导防汛抢险和服务组织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全区防汛指挥系统的建设与管理。4、24成员单位职责区人武部:负责组织和协调部队、民兵和防汛抢险工作。区政府办:协助指挥长协调全区抗洪救灾各方面的工作。区水务局:负责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协助指挥长、常务副指挥长具体指挥全区防汛工作,负责全区防汛抢险和排渍工作。区建设局:负责防汛期间防汛通道的组织协调工作。区城管委:负

19、责全区防汛抢险和市容环境卫生的组织协调工作。区经信局:负责防汛生活物资的组织协调工作。区商旅局:负责永丰街、江堤街灾后生产自救工作。区民政局:负责防汛期间灾民生活救助和受灾单位及灾民安置转移工作。区财政局:负责防汛抗灾资金的调配和落实工作。区卫计委:负责防汛期间卫生救护和疫情防控的组织落实工作。区园林局:负责防汛期间树木清理工作及抢险用木材组织协调工作。区监察局:负责防汛期间物资资金的使用监管、审查。区住房保障和房管局:负责防汛期间的危房排查、鉴定和受灾房屋损坏的修复工作。区公安分局:负责防汛期间的治安保卫工作。区交通大队:负责防汛期间车辆调度和交通保障工作。区供电公司:负责防汛抗灾用电保障工

20、作。区电信局:负责防汛期间的通讯保障工作。43其他防汛指挥机构431区防汛分指挥部机构:各街办事处、汉阳经济开发区、四新管委会和专防单位相应设立防汛分指挥部,并分别由党政负责人任政委、指挥长,各任职名单报区防汛指挥部备案。432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及其所属堤防管理所、排水队、水政队是区防汛专业机构。433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本着“精干、高效、分工合理、落实职责”的原则,适时组建防汛工作职能组;各职能组实行岗位责任制,向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并报告工作。434在汛期,电力、邮电、物资、商业和交通运输等部门,必须保证防汛抗洪工作的需要,在区防汛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支持防汛抗洪工作。电视、广播和新闻单位应根

21、据区防汛指挥部提供的情况,及时向公众发布防汛信息。435根据汛情的发展,由区人武部负责,按民兵建制组建防汛抗洪抢险队,由区防汛指挥部指挥统一指挥;其成员,一般由重点大单位的身强力壮、思想素质好的男性青壮年组成;防汛紧急阶段由驻军和武警部队组建抗洪抢险突击队,在防汛关键时刻,由区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突击重点抢险任务。五、防洪预案51洪水量级划分市防洪预案已划分,按划分内容执行。52预防和预警521气象水文信息当预报即将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时,区防汛指挥机构应提早预警,通知有关区域作好相关准备。522工程信息 5221堤防工程信息(1)江河出现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时,堤防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工程监测,并将

22、堤防、涵闸、泵站等工程设施的运行情况和防守情况在每日8时前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防汛指挥部门,转报市防汛指挥部。发生重大险情时,区分防汛指挥部应在第一时间上报区防汛指挥部,区防汛指挥部在2小时内将初步核实的险情基本数据上报市防汛指挥部。(2)当堤防和涵闸、泵站等穿堤建筑物出现险情或遭遇超标准洪水袭击,以及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而可能失事时,工程管理单位应立即组织抢险,并向有关区域预警,同时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初步情况,区防汛指挥部应在第一时间上报市防汛指挥部,并在2小时内将初步核实的出险部位、险情种类、抢护方案、除险情况、通讯联络方式以及处理险情的行政、技术责任人名单等详细情况上报市防汛指挥部,以利加强

23、指导或作出进一步的抢险决策。5222中心城区排渍工程信息(1)当出现大到暴雨时,区水务部门排渍单位要将排水泵站、港渠、闸口的水位、流量等运行情况在上午7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遇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除通过电话及时报告重要信息外,每间隔3小时书面报告一次,直至降雨结束。(2)当出现超标准降雨时,区水务部门应将排渍时间、渍水范围、渍水深度、影响人口、抢险情况、物资需要等情况在上午7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遇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除通过电话及时报告重要信息外,每间隔3小时书面报告一次,直至渍水退尽。523洪涝灾情信息5231洪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

24、、邮电通信、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5232洪涝灾害发生后,主管部门及时向防汛指挥机构报告洪涝受灾的情况,灾害形成24小时内上报初步灾情,以后每日8时前上报灾害发展情况,防汛指挥机构应收集灾情动态,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并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指挥部报告。对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应立即上报,重大灾情在灾害发生后1小时内将初步情况报到市防汛指挥部,核实灾情后及时续报,灾害结束后2天内填报最后核实结果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524预警级别划分5241按城市洪水(含江河洪水)、暴雨渍涝等灾害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预警级别由重到轻划分为级、级、级、级,共四级预警,向社会发布的警示标志分别用红色、

25、橙色、黄色、蓝色表示。524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红色)预警(1)长江(武汉关)水位达到保证水位,并有继续上涨趋势。(2)汉江(新沟)水位达到保证水位,并有继续上涨趋势。524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橙色)预警(1)长江(武汉关)水位达到29.50m,并有继续上涨趋势。(2)汉江(新沟)水位达到保证水位以下0.2m,并有继续上涨趋势。(3)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mm以上,或者已达10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5244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黄色)预警(1)长江(武汉关)水位达到警戒水位,并有继续上涨趋势。(2)汉江(新沟)水位达到警戒水位,并有继续上涨趋势。(3)3小时降雨量将达50mm

26、以上,或者已达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5245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蓝色)预警(1)长江(武汉关)水位达到设防水位,并有继续上涨趋势。(2)汉江(新沟)水位达到设防水位,并有继续上涨趋势。(3)6小时降雨量将达50mm以上,或者已达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525预防预警行动 5251预警预防准备(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洪涝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排大涝的思想准备。(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区防洪排渍应急指挥机构,落实区防洪排渍应急责任人、区防洪排渍应急队伍及预警措施,加强区防洪应急专业机动抢险队的建设和排渍服务组织的建设。(3)工程准备。按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任务,

27、对存在病险的堤防、涵闸、泵站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实行应急除险加固,在有堤防防护地区做好及时封闭穿越堤防的输排水管道、通道闸口的准备,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和病险工程,落实安全度汛方案。(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防洪预案、排渍预案等。针对江河堤防险工险段部位,制订工程抢险方案。(5)物料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储备必需的防洪应急物料。在防洪应急重点部位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应急需。重点防洪工程及受洪水威胁单位的防洪物资储备定额,根据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中的标准确定。防汛物资可采用自储、委托储备等多种储存方式。(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确保防洪通信专网的预警反馈系统完好

28、和畅通,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7)防汛检查。实行以查思想、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8)日常管理。加强防汛日常管理工作,严禁河道非法采砂和随意侵占行洪河道的行为,对在江河、湖泊内建设的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并经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对未经审批并严重影响防洪的项目,依法采取补救措施或强行拆除。5252江河洪水预警行动 当江河即将出现洪水时,区防汛指挥机构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确定洪水信息发布范围,按照权限向社会发布。5253暴雨渍涝预警行动当气象预报将出现较大

29、降雨时,区防汛指挥机构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确定渍涝灾害的预警区域,按照权限向社会发布,并做好排渍的有关准备工作。必要时,通知低洼地区居民及企事业单位转移财产。53标准内防洪预案 531洪水防御和调度 5311防汛抗洪工作指导方针: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5312防汛抗洪工作目标:在标准洪水内,确保长江大堤的安全,确保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要奋力拼搏,科学调度,把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5313根据省防汛指挥部规定,每年五月一日至十月十五日为防汛期。防汛期间各级防汛部门必须服从上级防汛部门指挥调度,积极投入防汛工作。5314根据省、市防汛指挥部有关规定,

30、汛期堤防防守工作,以武汉关吴淞高程为标准,按设防水位25.00米、警戒水位27.30米和保证水位29.73米三个等级进行。532汛前准备阶段5321完成堤防徒步检查,对险情的部位、性质、处理措施等登记造册,由区防汛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名后报市防汛指挥部。5322成立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落实防汛领导责任制。5323做好防汛物质的储备和防汛通讯设备的检查、调试。5324堤防上施工的明口工程、穿堤管涵工程等,应控制在设防水位到来前竣工。在堤防管理范围内的地下工程,当武汉关水位达到23.00米时,应停止施工,并采取必要的善后措施,保证度汛安全。5325清除堤内脚沿线杂草。5326检查维修防汛通道(包括连接支

31、道)。533设防水位阶段5331当武汉关水位达25.00米时:必须完成险工险段检查、防汛备料清查和通信设施维修等工作;堤防线上的明口工程,穿堤工程等,应抢在此前完工;堤防管理范围内的地下工程,如打桩、钻探、打井、挖基等,在水位23.00米时,均应停工,并采取安全度汛措施。5332水位进入设防线以后,防汛专业机构进行以下工作: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从日常工作中转入防汛状态;召开防汛专业队伍动员会,并有专人日夜防汛值班,作好记录。检查沿堤涵闸和下水道出口封闭情况以及各排渍泵站、临时泵站的运转情况。检查堤防限制区内防空洞、深井以及其它地下设施的度汛条件和防御措施。检查江河干堤各通道闸的封闸设施是否完好及

32、封堵物料的准备情况。做好河道清障的动员工作,对明显阻水建(构)筑物或违章新障,要依法强行拆除。抽查各街和专防单位防汛分指挥部的组建情况。在水位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民政部门可根据堤外住户进水情况,先行开展救灾安置准备工作。5333水位临近警戒水位(27.00米)以上时,防汛专业机构主要抓好以下工作: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组建防汛职能组,人员定位到岗,“挂牌”开展工作。举办防汛培训班,各分指挥部有关领导和防汛专业队伍负责人参加。闸底标高在27.00以下的通道闸口,通知进行封闭;封闸高度原则要求比当地水位超高1米。对汽渡、轮渡和交通要道闸口的封堵时间由区指挥部掌握审批,办公室负责落实。按照分段防守岗位责任制

33、的要求,区指挥部将划分堤段与各分指挥部现场交底,并将防守任务落实到责任人,根据水情,开始局部巡堤查险;根据需要,陆续搭设值班哨棚,沿堤坡脚设电灯照明。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区指挥部抢险技术组,由该组报请指挥长决策抢护。堤外淹水居民由救灾安置办公室(职能组)负责,有关分指挥部配合,作好安置前居住点的消毒和安全转移工作。各分指挥部组织力量将责任堤段内坡脚范围的杂草进行砍除,以方便查险和抢护。各分指挥部应指派专人每天向区指挥部报送当日防汛基本情况统计表。534警戒水位阶段5341当武汉关水位27.30米时:区防汛指挥部做好以下工作:各级防汛指挥部正、副指挥长分别到岗值班。加强分段防守岗位责任制,各防守堤

34、段要树立标牌,巡查查险力量到位,并保证日夜三班巡堤查险不间断;同时,区成立督察组,负责对各分指挥部防汛情况进行督察。各分指挥部按照警戒水位6-9人/公里的原则巡堤查险,按照保证水位60人/公里的原则日夜三班巡堤查险不间断,并组建抢险突击队,主要负责本责任堤段的抗洪抢险任务,必要时由区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度指挥。对重点险段要设置标志(白天插旗,夜晚挂灯),并公布抢险实施办法,加强防守。进一步加强对通道闸口的防守工作,坚持封闸高度比当地水位超高1米的原则。在水面开阔,风大浪高对堤脚冲刷严重的堤段(尤其是土堤),要采取挂柳、袋土、袋石等防浪措施,必要时,调度船舶,舳舻相连靠岸,抵御风浪袭击堤身。作好技术

35、力量的调度:当水位超过27.30米以后,由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技术人员负责;当水位达到28.28米以上,由区指挥部抽调全区技术力量加强防汛。当水位涨至28.00米以上时,区公安分局机动无线电台到指挥部参加防汛通讯联络工作,并对各通道闸口及重要堤段进行安全保卫。5342当水位达到28.28米,堤脚大部分被水淹没,防汛处于危险状态,各防汛分指挥部按照9-18人/公里的原则24小时不间断巡堤查险,还必须加强以下工作:成立区防汛指挥部政治处。各级防汛指挥部的指挥人员要分赴防汛抗洪现场,分段负责,坐镇指挥,确保防汛抗洪工作顺利进行。各抢险队要分别按指定地点集中待命,所需车辆、机具、物资必须配备齐全,确保随

36、时抢险。区直部、委、办的主要负责人,按指挥部决定分赴防汛指挥系统,组织专线组协助防汛抗洪工作。当遇到台风和暴风雨时,应对江面开阔地段和无防浪林地段,采取挂柳、铺设彩条布等措施,防止江水对堤身的冲刷。长江、汉江所有民垸,原则按28.00米汛限水位防守,超过扒口行洪。当水位超过28.50米时,应加强对二线堤段巡查和通道闸口封堵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防空洞(地下室)和深井的监视工作。邀请富有防汛经验、身体健康的离、退休老领导、老专家现场指导工作,为指挥长当好参谋。对重要险段,要派专人观察并派抢险队伍现场驻守,发现险情采取果断措施,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报告。此时,由区公安、交管部门负责组织装截、运输设备在

37、重要险工段集结待命,并适时对全区沿江、沿河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确保抢险堤段交通畅通,抢险车辆顺利通行和抢险任务的胜利完成。535保证水位阶段当武汉关水位达到29.73米时,必须强化以下工作:5351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纪委主要领导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抗洪指挥工作;坚持一切服从于防汛,一切服务于防汛,防汛压倒一切;坚持 “水涨堤高,人在堤在”的防御方针。5352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在防汛抗洪危急关头,区防汛指挥部有权在辖区范围内调用一切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急需人力物力等;因抢险需要占地取土,砍伐树木或清除阻水障碍物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公、检、法、司等部门要全力配合,确保政

38、令绝对畅通。5353保证水位阶段,所需防汛人力、物力、财力,必须配备周密,确保召之即来,做到要人有人,要物有物,要车有车,指挥系统运转自如。54超标准洪水防洪预案水位超过29.73米以上时,为“超标准洪水”,这时,防汛抗洪进入紧急状态,必须实行社会总动员,一切以命令的形式调动一切人力物力,全力加固加高堤防,抢护险工险段,誓夺防汛斗争的最后胜利。同时要按照省、市防汛指挥部关于“分洪”的部署,作好人、财、物、畜的安全转移等工作。当长江全流域普降暴雨,各水系特大洪水遭遇时,汉阳地区可能出现超标准洪水,全区将进入紧急状态,必须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严防死守,并启动应急预案。541汉阳沿河堤上黄金口

39、(埠城)险段的抢护预案汉阳上黄金口险段位于汉江左岸,地处上游余家湾弯道与下游舵落口弯道之间过渡段,桩号17+13519+955,全长820米,该堤段禁脚内水塘密布,水塘水深1.21.8米。96年、98年汛期,长江武汉关水位涨至27.00米以上时,在桩号17+30017+600长300米范围内,离堤脚250米距离的水塘出现大范围翻砂管涌险情。1999年和2002年市水务局利用国债资金对该段进行了盖重、填塘整治。填塘范围以外的水塘随着外江水位的上涨,可能还会出现翻砂管涌。为此,抢护方案以砂石围堰为主。汛前,在江北所备编织袋5000条;在现场备石料3000M3,其中黄砂、瓜米、分口各1000M3。一

40、但发生管涌,用袋装石在管涌处外围围堰,中间填黄砂、瓜米、分口导滤。按照警戒水位6-9人/公里,保证水位60人/公里的原则,组建抢险突击队,人员调动以抢险队为主。水位继续上涨时,备足抢险材料,抢险队就近集结待命。当水位超过27.30米以后,由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技术人员负责,当水位达到28.28米以上,由区指挥部抽调全区技术力量加强防汛。分别按照武汉市汉阳区防洪预案执行。542汉阳沿河堤东菜园险段抢护预案东菜园险段位于汉江右岸,桩号汉阳沿河堤3+520-3+680,全长160米,是汉阳历史险段之一。该险段为河道弯道凹岸,常年迎流顶冲,由于弯道环流作用,水流紊乱,冲刷严重,致使该处岸滩时常崩退,每年

41、当汉江发生大水时,该险段易发生崩岸、脱坡等险情。1996年、1998年、1999年等大水年,该险段都出现过险情。该险段依然没有遏制住崩岸趋势。2003年、2005年汉江秋汛时,丹江口水库开闸泄洪,水量大、水位高、流速快、落差大,流速为5米/秒,为历次汉江洪水水位落差最大、流速最快的水情,致使汉江沿线冲刷严重。 汛后国家投资对该险段进行了整治。经过精心勘测设计,削坡减载,但未彻底治险。2011年汛后,发生重大险情,我单位即组织大批人员材料进行了及时抢护,随后在市、区两级防指的指挥下进行了应急抢险,并于2012年 4月13日完成了应急抢险工程,控制了险情。我们将密切关注,加强观察,派专人随时观测,

42、及时上报。该险段汛期抢护预案措施:1、环城所派专人加强观察,随时观测,及时上报变化情况。2、进行防汛抢险物资备料详细调查,检查通信器材,维修防汛车辆,确保通信畅通和物资供应,随时注意观察水文情况,并与各上级部门保持联系,随时汇报情况。3、当水位进入25 .00米设防线阶段以后,汉阳区防汛办公室从日常工作中转入防汛状态,并开始日夜防汛值班。4、水位临近警戒水位(27.00米)以上时,汉阳区防汛办公室组建防汛职能组,人员定位到岗,“挂牌”开展工作。按照分段防守岗位责任制的要求,现场交底,并将防守任务落实到责任人,根据水情,开始局部巡堤查险;根据需要,搭设值班哨棚,设电灯照明,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区指

43、挥部抢险技术组,由该组报请指挥长决策抢护。抢护方案以抛石固脚为主。汛前,在东菜园现场备编织袋30000条、备块石料3000M3,。一但发生崩岸险情,组建抢险突击队,进行抛石固脚防冲,在水流紊乱处用定位船控制,力求抛石分布均匀。如崩岸强度加大,应由近到远进行施工,采取定抛的方式,在崩岸处用袋装砂石料进行还坡处理。543区内其他历史险段、穿堤建筑物险情、薄弱堤段抢护预案汉阳区内其他历史险段、穿堤建筑物险情、薄弱堤段汛期抢护预案、措施参照汉阳沿河堤上黄金口(埠城)险段的抢护预案和汉阳沿河堤东菜园险段抢护预案执行。55暴雨渍涝防御方案 551 6小时降雨量达50mm以上防御方案5511区防汛办分管排渍

44、的副主任主持会商,部署防御措施。5512区防汛办向区排渍单位通报汛情。5513各排渍单位负责人进岗到位,实行24小时值班,做好排渍应急准备。排渍单位的抢修、抢险队伍要集中待命,并准备好抢险物资、器材以利随时调用。各单位各级值班人员、泵站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到岗到位;区局排水泵站管理队应急抢险队(原则上不少于10人)实行24小时值守。5514水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启闭闸门、加大所有泵站的抽升力度,做好各调蓄湖泊的调度工作。各易渍水区域应尽早开启自排闸门,若不能自排时,按各泵站预排水位要求,启动泵站预排,最大限度降低湖、港水位,增加湖、港调蓄容量,发挥其调蓄削峰作用。5515区水务部门落实标有大型渍

45、水警示牌(410个),标有“险”字样的小型井盖安全警示牌(不少于20个);小型潜水泵35套;高压射水车、真空吸污车各12辆、2台大功率发电机组,2台套应急流动泵车。做好渍水点抢险准备。552 3小时降雨量达50mm以上防御方案5521区防汛办分管排渍的副主任主持会商,部署防御措施。5522区防汛办向排渍单位、交通管理单位通报汛情。5523各排渍单位负责人进岗到位,实行24小时值班,做好城市排渍应急准备。排渍单位的抢修、抢险队伍要集中待命,并准备好抢险物资、器材以利随时调用。各单位各级值班人员、泵站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到岗到位;区局排水泵站管理队应急抢险队实行24小时值守。5524区防汛办加强与

46、市防汛办及气象部门密切联系,及时掌握最新雨情,并向区防指提出分析意见,以便做好防涝排渍调度工作。5525水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启闭闸门、加大所有泵站的抽升力度。泵站前池及主排水通道水位将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加大而升高,在确保机组安全的情况下,各泵站要尽可能地将前池水位控制在控制水位以下,必要时,要实行满负荷运行。5526水务部门抢险人员全部到岗,准备临时抢险的各项设备、物资,随时待命启用。组织人员清除雨水井及下水道口的阻水物,负责城镇路灯、下水道、排水口等市政设施的防暴雨工作,并把水浸情况反馈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防汛办。5527区水务部门增加渍水警示牌、安全警示牌、小型潜水泵、高压射水车、真空吸污车、大功率发电机组、应急流动泵车,做好渍水点抢险准备。5528交通部门及时启动暴雨公交运输应急预案,做好紧急指挥、疏导交通的准备,并对积水过深的隧道或路段实行必要的交通管制。553 3小时降雨量达100mm以上防御方案5531区防汛办向区防汛指挥部主要领导报告雨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