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设计(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273746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设计(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设计(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设计(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设计(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设计-第 4 页“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行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探究,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2)说明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条件。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2)培养“假设实验结论应用”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领悟科学探究思想方法,体念探究活动中的成功感,增强学科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尊重科学、事实求是的学风;(3)培养交往合作能力。二、重难点:重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难点:进行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探究,说明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条件三、实验原理

2、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四、教学方法层进设问法 讨论法 探究法层进设问法:使学生容易开展科学探究,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讨论。这样,既深化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选用探究法教学适宜开展教学,能充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讨论法:本节课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体验、获得知识技能,培养能力。故

3、采用讨论学习法,发现性学习法。五、课前准备(1)实验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复习渗透作用原理及其发生条件,并做好预习,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2)材料器具:紫色洋葱、蔗糖、KNO3、清水;显微镜及其他实验器材等。六、教学设计1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如做糖拌西红柿、盐腌雪菜时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制备细胞膜的经验,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提出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相关的问题。例如,“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异同点有哪些?”“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吸水?细胞有怎样的变化?”“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细胞有怎样的变化?”“能否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来测量细胞液的浓度?如果可以

4、,测量细胞液浓度的过程是怎样的?”之后要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确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作出假设 要求小组成员依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推测,作出尝试性的回答,用陈述句的形式表述出来。例如,某小组提出的问题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异同点有哪些?”教师可引导他们先回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有哪些异同点,再联想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以及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有关的生活经验,通过小组讨论作出以下假设:“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吸水和失水过程中有相同点,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由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所以在吸水过程中动物细胞会一直吸水直至胀破,

5、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不至于吸水胀破。”3设计实验 在这一环节,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假设讨论实验的初步方案,提出大致的思路。经老师认可后,小组需要对实验方案进行细化,这必然要涉及用什么材料、试剂的具体浓度等细节,这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上提供的参考案例,从中找到可借鉴之处,再对本小组的实验方案进行细化。例如,上文提到的那个小组根据本小组作出的假设,设计了以下的实验。基本思路是:将植物细胞和小鼠血细胞分别浸润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观察其大小变化;再将上述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观察细胞变化。学生预期的结果是:由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属于细胞,在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渗透出细胞,细胞皱

6、缩。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所以出现了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在细胞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渗入细胞,细胞膨胀。因为小鼠血细胞没有细胞壁阻挡,所以一直吸水直至胀破;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出现了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虽然细胞壁有一定的弹性,植物细胞可因吸水而比原来的细胞体积略大,但因吸水产生的膨压,作用于细胞壁,细胞壁产生壁压,两相抵消,细胞不再吸水胀大。至于用什么植物的什么细胞作材料,高浓度蔗糖溶液的浓度到底是多少,等等,要待看过课本上参考案例后再讨论决定。4进行实验教师可要求各小组先根据拟订的实验方案设计记录表格,再检查所需要的材料用具和试剂是否准备齐全,确定小组内的分工。然后,各小组开

7、始实验,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教师在各小组巡回指导。组织学生分组实验,两个学生一组,分28个小组进行实验强调探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取材的厚薄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让学生比较,再探究!)表皮撕取太薄,容易撕破液泡,色素外溢,只能观察到细胞壁,无法进行质壁分离实验;表皮撕取太厚,细胞层数重叠,不方便观察,并且分离试剂渗入到细胞中需要较长时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速度慢。只有表皮细胞撕得恰如其分,实验效果才能既好又快。因此在撕取表皮时可以多取几次,选择较好的一块进行观察。(2)“引流法”时不要移动装片。用引流的方法,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或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三次。

8、在引流的过程中移动了装片就会影响到对特定细胞的观察。(3)在观察时选择低倍镜即可。观察时要善于移动装片,选择材料中只有一层细胞又带色素的部位进行观察。(4)观察的对象。主要注意这几个方面:液泡大小和颜色的变化;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位置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与预期对比,得出正确结论。6表达和交流组织各小组同学向全班报告本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探究过程、实验结果和得出的结论,其他同学发表评论和质疑,报告人或本小组其他同学回答质疑,听取其他小组的建议,完善本小组的实验方案或结论。七、 板书设计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课后反思

9、学生能够真正的探究,必需基于一定的背景知识,在这节课中,要先让学生具备必要知识背景,再进行探究就存在可能。整体思路是:先引导式探究再自主性探究,先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进行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基本实验,熟悉基本的实验操作,接下来在问题情景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究实验,把探究放到课的后半部分。 在本节课,我也有几个不尽人意的地方,关于原生质层的渗透作用和蔗糖溶液的作用指导的有点少了,在以后的上课中会及时补救和改进;问题探讨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出“不同溶液是否会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影响”的问题没有给他及时解决,一下课,该同学就开始询问了,确实我还不够机智;实验材料的准备上没有完全满足同学们的需求,还需进一步改进。 总体来讲,这节课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课后习题也及时解决了,学生模棱两可的问题没有了,可以说是一节成功的探究实验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