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共40张).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719308 上传时间:2020-10-1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共40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共40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共40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共40张).ppt(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概念:一般是发展时间早、历史比较长久的,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一、传统工业区,特点:,传统工业区的特点:早、优、重、大、久,时间早形成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期间 区位优一般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结构重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为主 规模大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经历久经历繁荣衰落、整治、再繁荣等发展历程,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高度集中,发展基础,工业部门,生产规模,工业、企业分布,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为主,2.发展概况,

2、原料、能源消耗大;世纪年代以后,特别年代以来其经济开始衰落,问题,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德国鲁尔区,我国东北部,3.世界典型传统工业区的分布,阅读,试分析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条件和曾经衰落的原因.,据案例3完成课本p67活动,1.鲁尔区概况,位于德国中西部, 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鲁尔区的地位-德国工业的心脏,(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2.优越的区位条件,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2)充沛的水源,(3)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法国东北部铁矿 鹿特丹港运进铁矿,(4)离铁矿区较

3、近,(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德国、西欧,钢铁工业,3.衰落的主要原因,煤炭工业,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和钢铁工业 是全区经济的基础,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资料: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应用,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1957年鲁尔区共有141家煤矿,雇用了50万以上的矿工。从60年代起,鲁尔区的煤开采量逐年下降。,c.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d.新科技革命的冲击,e.环境污染严重,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

4、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衰落的原因,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根本原因,4.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不断恶化,调整工业结构(核心),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鲁尔区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废弃的生产设备改造的游乐场,埃森游乐园,清澈的运河,整洁的小镇,矿渣上的绿地公园,繁荣阶段 (区位优势) 丰富的煤炭资源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 离铁矿区较近 广阔的市场,衰落阶段

5、 (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恶化,整治阶段 (整治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恍恍惚惚,鲁尔区的发展历程,(19世纪中叶),(20世纪50年代后),(20世纪60年代后),P67:活动:“辽中南工业区”,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主导因素:资源条件,相同点: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不同点:(辽中南的铁矿丰富,)鲁尔区铁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资源相对不足。,煤铁资源都很

6、丰富近环渤海湾经济区,煤炭丰富临近铁矿近庞大的欧洲市场,中国较早,中国最老的重工业区,世界较早,世界重要的工业区,原料、动力导向型,动力、原料导向型,陆路交通发达铁路网密集,水陆交通发达,运河众多,河海联运,相对较低,相对较高,面临资源枯竭开始调整产业结构,产业调整充分第三产业发达,小结:,形成条件 代表地区 工业部门 存在问题,德国鲁尔工业区,传统工业区,概况,区位优势 衰落原因 整治措施,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 后开始衰落,课堂巩固:,1关于德国鲁尔区

7、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A,B,3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A B C D,A,20世纪50年代,在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同时,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二、新工业区,1.概况(概念、特征、分布 ),概念:,2.新工业区的特征,3.新工业区的分布,美国的“硅谷” 、英国的苏格兰地区、德国南部慕尼黑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日本的九州岛(“硅岛”),

8、意大利的位置-欧洲南部,案例4:意大利新工业区,西北部: 传统工业区,东北部和中部: 新工业区,1.意大利新、老工业的分布,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中小企业的发展,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区位优势,2.区位条件,3.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1)以中小企业为主; (2)以轻工业为主; (3)集中了大量的同类和相关企业; (4)生产高度专业化; (5)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4.发展模式 工业小区,工业小区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

9、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优势:,温州专业商品产销基地,P70活动: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等?,P70“活动”: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1.相同点:,大批廉价劳动力 企业规模小 以轻工业为主 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 资本集中程度低,2.不同点:,意大利工业小区不同企业间密切联系,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而温州同时生产一种面向市场的相同产品,彼此联系不密切,协作差,竞争大,规模效益大减。 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温州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

10、;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等。,3.建议:,加大科技投入 加强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 杜绝恶性竞争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案例5: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名: A表示 洋; B表示 山脉; C表示 湾; D表示 市。,读图回答:,太平,海岸,旧金山,旧金山,1.高技术工业的特点:,(1)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2)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 (3)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2.硅谷的区位条件:,(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

11、候宜人,(地中海气候) (3)交通便捷 (4)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 (5)市场稳定(军事订货) (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P72活动:1、美国“硅谷”与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新工业区相比,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有何异同?,高技术产品,高校附近、环境优美的地区,从业人员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军事订货,过程分散、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增长速度快、更新换代周期短、研发费用高,轻工业产品,分散在小城镇、农村,廉价劳动力,政府大力支持,不同点: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

12、体系,市场化机制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2.(1)与美国“硅谷”相比,中关村的发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P73,相同点: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形成也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便利。,(2)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优势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 优势: 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 存在的主要问题: 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与传统工业比较,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小结:,代表地区 代表工业 特点,意大利新工业区,新工业区,概况,(分布、发展条件、特点、模式),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硅谷的区位条件,5.美国“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 ) 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B交通便捷 C军事订货多 D环境优美,C,课堂巩固:,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是( ) A.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B.资本集中程度低 C.多分布在大中城市 D.属于高技术工业区,B,6.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双选 A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B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 C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D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