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四理解性默写(教师版)(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82072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四理解性默写(教师版)(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必修四理解性默写(教师版)(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四理解性默写(教师版)(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四理解性默写(教师版)(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必修四理解性默写(教师版)-第 6 页必修四理解性默写一、望海潮1、望海潮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2、望海潮(柳永)词中的“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3、望海潮(柳永)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4、望海潮(柳永)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5、望海潮(柳永)词中的“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几句词人

2、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6、望海潮(柳永)作者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7、望海潮(柳永)词人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二、雨霖铃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雨霖铃(柳永)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3、雨霖铃(柳永)中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

3、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4、雨霖铃(柳永)下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5、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6、雨霖铃(柳永)词中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7、雨霖铃(柳永)词中的“便纵有千种

4、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三、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诗句是“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诗句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小乔刚刚和周瑜结婚,周瑜意气风发的诗句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

5、句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四 定风波1、定风波(苏轼)词中写词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定风波(苏轼)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3、定风波(苏轼)词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4、定风波(苏轼)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

6、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词作者在赏心亭上看到秋空千里冷落凄凉辽阔的南国,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向天边流去的大江的句子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有这样的三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是说词人心中有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 。这里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心中的愁心中的恨,词篇因此而生动。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词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

7、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中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几是句直抒胸臆, 选用“看吴钩”“拍栏杆”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并且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中词作者说自己不学只是为吃鲈鱼以饱口腹而还乡求得安适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是“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同时作者在这里用典故既写出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8、词人借用典故否定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的词句是“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表明全首词核心的句子是“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表明了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 词人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下片中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感伤 。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中写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感

9、慨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了的词句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中赞扬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的刘裕在京口率军北伐,气吞胡虏,建立刘宋的句子是:“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中写元嘉年间,宋文帝好大喜功,草草出兵,结果一败涂地,仓皇而逃典故的词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作者用典抒情,咏叹当时南宋近事。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中写词人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回忆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

10、的词句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作者也是以此来表明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中用:“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典故来写江北各地沦陷已久,南宋政府不图恢复,百姓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是宋室臣民的现实,用典抒情,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词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子是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七、醉花阴1、据说李清照将醉花阴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如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

11、,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中三句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的三句正是李清照自比菊花,既显示了自己的芳华和清品,又暗示了在离别中的憔悴和期待,这三句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李清照醉花阴词中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这三句既点明时令,也暗示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八、 声声慢1、 李清照声声慢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它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十四个叠字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12、戚戚。”2、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说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句子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5、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句子,作者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6、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

13、字了得!”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九廉颇蔺相如列传1、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2、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3、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5、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6、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7、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8、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9、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