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及反思(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76221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及反思(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及反思(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及反思(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及反思(7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及反思-第 6 页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及反思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教材分析: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

2、独树一帜。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比较活跃,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与背诵大量古诗,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诗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学习程度,我认为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当以悟诗情为教学主线并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其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识和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朝”“舍”的两个读音。明白

3、“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过程方法目标:借助注解,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3、情感态度目标: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重难点: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情景渲染学习法对话交流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

4、唐朝的送别诗,指课件:送元二使安西(指名读,指导好停顿:送元二使安西)2、解释诗题。读了诗的题目,你明白了什么?(使是什么意思?安西在哪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是谁送元二出使安西呢?)连起来说说意思。再齐读。(评价:读很有节奏。)3、简介作者。诗题读懂了,那你对于诗人王维又有多少了解?(学生发言后教师课件出示王维介简: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师读完苏轼的评价后说:是这样的吗?我们现在就来读读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学生自己来介绍作者,可能谈到王维的诗集、书画、古诗。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特

5、点。】二、读诗句,晓诗意1、自由朗读古诗。打开课文,老师有两个要求:1.自由读 。2.反复朗读,直到把诗读正确读的很有味道为止。2.指名读 ,正音。【指读古诗,主要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入手。读完后让其他学生来评价。注意多音字:朝 舍 更 尽】3.初步解释诗意。读了那么多遍古诗,能告诉我你理解了哪句诗?(此处不要求深挖,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不用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对照着文后的注解去理解。】三、品诗句,明诗意。1、画中物1)默读古诗,边读边感受,如果我们为诗配上画,你觉得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从诗句中圈出来。2)你想画些什么?(边交流边板书:朝雨、客舍、柳色

6、、美洒、故人)2、画中情预设一:渭城的景、 过渡语:是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说说你看到的雨是怎样的吗?从哪里读出来的?、 指导朗读第一句。、 柳:道路两旁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柳树?从哪句话读出来的?柳色为什么是新的?、 指导朗读第二句。、 雨后,让我们闭目深呼吸!有什么感觉?(清新、清爽)、 指名朗读一二句诗。、 齐读一二句诗。、 好一幅朝雨客舍柳色图呀!(师补充板书:图)过渡:杨柳不识人间情,抽枝长叶笑春风。课件出示关于柳的诗句、 有什么发现?(都有柳)为什么他们的送别诗中都有柳呢?你们猜一猜。、 你觉得王维看到这青青的柳树,他感受到了什么?读一二两句,谈谈一二句诗的意思。、 是啊,一切景语

7、皆情语,此时此刻在王维眼中这绵绵细雨仅仅是雨吗?还是什么?【体会到因这些景物产生的愁绪后教师又可以采取层进式的引读,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雨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选取这些景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预设二:美酒 故人、猜猜看元二要出使安西是怎样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地图。【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课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