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乙炔气割安全操作规程(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40009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乙炔气割安全操作规程(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氧气、乙炔气割安全操作规程(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气、乙炔气割安全操作规程(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气、乙炔气割安全操作规程(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氧气、乙炔气割安全操作规程-第 5 页氧气、乙炔气割安全操作规程1检验:检查设备、安全附件(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及管路是否漏气,只准用肥皂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不准抽烟。严禁用火试验漏气。橡胶软管须经压力试验,氧气软管试验压力为2.0Mpa,乙炔软管试验压力为。未经压力试验的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的胶管不准使用。2放置:氧气瓶、乙炔发生器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低于5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气瓶必须装设两个防震橡胶圈。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物品分开保存,严禁与乙炔瓶混装运输。运送时须罩上安全帽。禁止敲击,碰撞,要轻拿轻放;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

2、设备;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米,(高空作业时,应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场所,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夏季要防止爆晒; 2.5作业场地:焊接场地应备有相应的消防器材,露天作业应防止阳光直射氧气、乙炔气瓶。3作业前准备:软管长度一般为10-20米。不准使用过短或过长的软管,接头出必须用专用的卡子或退火的金属丝卡紧扎牢。氧气软管为红色,乙炔软管为黑色,与焊炬连接时不可错乱。气瓶附件有毛病或缺损,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压力表损坏变形的禁止使用,阀门螺杆滑丝时应停止使用。氧气瓶应直立着安放在固定支架上,以免跌倒发生事故。根据工件的厚度,选择适当的焊炬、割炬及焊咀、割咀切割厚金

3、属。如发现漏气应及时进行更新,以免造成事故。4作业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或乙炔气阀门。开启气阀门时,要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不要面对减压表,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但应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活正常。乙炔软管使用中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炬或割炬上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氧。不准用弯折的办法来消除氧气软管着火,乙炔软管着火时可用弯折前面一段的办法来将火熄灭。禁止把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把重、热物件压在软管上,也不准将软管与电焊用的线敷设在一起。使用时应防止割破。软管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工作地点要足够清洁的水,供冷却

4、焊咀用。当焊炬(或割炬)由于强然加热而发出“劈啪”炸呜气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门:并将焊炬(或割炬)放入水中进行冷却。注意最好不关氧气阀。焊炬(或割炬)点燃操作规程:点火前,急速开启焊炬(或割炬)阀门,用氧吹风,以检查喷嘴的出口,但不要对准脸部试风。无风时不得使用;进入容器内焊接时,点火和熄火都应在容器外进行;对于射吸式焊炬(或割炬),点火时,应先微微开启焊炬(或割炬)上的氧气阀,再开启乙炔阀,然后送到灯芯或火柴上点燃,再调节两把手阀门来控制火焰;使用乙炔切割时,应先开乙炔气,再开氧气引火;熄灭火焰时,焊炬应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割炬应先关切割氧,再关乙炔气阀。当回火发生后,胶管或回火防

5、止器上喷火,应迅速关闭焊炬上的氧气阀和乙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操作焊炬和割炬时,不准将橡胶软管背在背上操作。禁止使用焊炬(或割炬)的火焰来照明。4.6 干式回火器在使用中不能随意进行拆封自行调节,否则不起回火防止的安全作用。工作地点不固定且移动较频繁时,应装在小车上;同时使用乙炔瓶和氧气瓶时,应尽量分离放置,乙炔瓶严禁卧放。如发现漏气应及时进行更新,以免造成事故。5作业完成后: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要拧上瓶的安全帽,收抬现场,把气瓶放在指定地点。下班时应卸压。短时间休息,必须把焊炬(或割炬)的阀门闭紧,不准将焊具放在地上。较长时间休息或离开工作地点时,必须熄灭焊炬,关闭气瓶球形阀,除去减压气的压力,放出管中余气,收拾软管和工具。5.3 干式回火器妥善保管,保持清洁防止油物用腐蚀性气体,延长使用寿命。6规定:6.1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回火防止器的气瓶,使用完后将阀门拧紧,写上“空瓶”标记。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必须使用铜合金器具时,合金含铜量低于70%;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下表规定的剩余压力。 环境温度001515252540剩余压力M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