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39159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第 7 页 附件: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1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F80/1-2004)2工程设计一、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6cm,基层为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30cm厚12%石灰

2、稳定土,采用特重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5.0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三、四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0cm,基层为30cm厚12%石灰稳定土,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设计。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4.5MPa,抗冻标号不小于F200。路基填筑维持原设计要求不变。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大于6m的混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形式。其余部位纵缝均为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缩缝位置与行车道分幅一致,但不得大于4.5m。路面宽度等于6m的混

3、凝土面板,在公路中心线处设一道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路面宽度小于等于4.5m的混凝土面板,不设纵缝。纵缝均与公路中心线平行。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还是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杆。如原路设有纵缝,纵缝的设置应与原路一致。横向接缝横向接缝为46m等间距布置,分块面积不得大于25m2。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处。设在缩缝的施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胀缝设计与原路相接处和与桥头搭板处应设置胀缝,由于无法设置传力杆,在端部5.0m范围内设置双向钢筋网。其余胀缝间距应

4、根据施工期间的温度情况设置,高温期施工,可不设胀缝,常温期施工,可按照500m左右间距设置一道。3路面施工(1)水泥水泥应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以采用旋窑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各龄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应符合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1.1和表3.1.2的规定。采用机械化铺筑时,宜选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的出厂温度应符合(JTGF302003)第3.1.4小节的规定。(2)粗集料粗集料可使用碎石、破碎卵石和卵石。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粗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JTGF302003)表3.3.1的规定。本工程混凝土路面使用

5、的粗集料级别应不低于级,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0%。粗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JTGF302003)表3.3.2的规定。路面混凝土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公称最大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JTGF302003)表3.3.2合成连续级配的要求。卵石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0;碎卵石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6.5;碎石公称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碎卵石或碎石粒径小于75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当怀疑有碱活性集料或夹杂有碱活性集料时,应进行碱集料反应检验,确认无碱集料反应后,方可使用。当粗集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或其它活性成分时,水泥中碱的含量不应大于0.6%,并应按

6、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的规定进行试验,确认对混凝土质量无有害影响方可施工。(3)细集料细集料可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河砂和沉积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其技术指标应符合(JTGF302003)表3.4.1的规定,级别不应低于表中级技术指标。细集料级配应符合(JTGF302003)表3.4.2。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路面用天然砂宜为中砂,可使用偏细粗砂或偏粗细砂,细度模数应在2.03.5之间。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路面混凝土所使用的机制砂除应符合(JTGF302003)表3.4.

7、1和表3.4.2规定外,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且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品种生产机制砂。配制机制砂混凝土应同时掺引气高效减水剂。当怀疑有碱活性集料或夹杂在碱活性集料时,应进行碱集料反应检验,确认无碱集料反应后,方可使用。(4)掺合料混凝土路面可掺用质量指标符合(JTGF30、级干排或磨细粉煤灰,不得使用级粉煤灰。路面混凝土中可使用硅灰或磨细矿渣等掺合料,但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配对弯拉强度、工作性、抗磨性、抗冻性等技术指示进行检验,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以确保路面混凝土的质量。粉煤灰宜采用散装粉煤灰,进货应有等级检验报告。应确切了解所用水泥中已经加入的掺

8、合料种类和数量。(5)水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清洗集料、拌和混凝土及养生所用的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油、酸、碱、盐类、有机物等。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1)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小于0.0027mg/mm3。mg/mm3。3)PH值不得小于4。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6)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表3.6.1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供应商应提供相应资质外加剂检测机构的品质检测报告,检验报告应说明外加剂的主要化学成分,认定对人员无毒副作用。(7)钢筋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

9、路面用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传力杆钢筋加工应锯断,不得挤压切断,断口应垂直、光圆,用砂轮打磨掉毛刺,并加工成23mm圆倒角。(8)接缝材料胀缝板宜选用杉木板、纤维板、沥青纤维板、泡沫橡校板或泡沫树脂板等材料。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9.1的要求。填缝料可选用沥青橡胶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沥青玛蹄脂类等加热施工式填缝料和聚氨脂焦油类、氯丁橡胶类、乳化沥青橡胶类等常温施工式填缝料及预制橡胶嵌缝条。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表3.9.2-1及表3.9.2-2的规定。(9)其

10、他材料用于混凝土路面养护的养生剂、用于防裂缝修补材料和传力杆套(管)帽、沥青及塑料薄膜等材料的技术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第3.10的规定。以上指标按相应公路等级选用。配合比设计(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适用于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和小型机具施工方式。(2)普通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等三项技术要求。三项技术要求应符合图纸要求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第4.1节的有关规定。(3)路面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JTGF3020

11、03)中表4.1.2-6的规定(采用抗冰冻指标)。(4)外加剂的掺量应由混凝土试配试验确定。在夏季高温下施工时,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小于3h时应采取缓凝或保塑措施;低温和负温施工时的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h,大于10h时,应采取必要的促凝或早强措施。(5)水泥混凝土路面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计算和配比计算及配合比调整等均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第4.1节及第4.5节的有关规定进行。(6)混凝土的试配强度按设计强度提高10%15%。(7)承包人应按上述混合料的设计通过混凝土的试拌,检验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8)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12、混凝土的质量和混合料配合比,承包人应按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自检。(9)已批准了的混凝土混合料的生产方法和材料,未经监理工程师的同意不得改变。如需改变时,承包人应重新做试拌试验报批。(1)可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和小型机具的施工方式。特别注意干热天气施工采取防干裂加强养生措施。雨季施工搞好临时排水措施。(2)水泥混凝土路面应严格按照(JTGF302003)的要求施工,表面应平整、耐磨、抗滑,其路面铺筑质量要求应满足(JTGF302003)第11章中规定。(3)路面铺筑前,应按设计图纸准确放样钢筋网设置位置、路面板块、地梁和接缝位置等。(4)混凝土施工必须振捣密实,不得出现漏振或振捣

13、不实现象。(5)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低于5oC,夏季施工时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得高于30oC。当气温高于300C时,应采取预冷降温,加速散热。当气温低于5oC时,应增长拌和时间,采取保温措施。(6)一级公路路面竣工时的表面抗滑构造深度允许值为0.701.10mm。二、三、四级公路路面竣工时的表面抗滑构造深度允许值为0.500.90mm。构造深度应均匀,不损坏构造边棱,耐磨抗冻,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7)路面采用硬刻槽,硬刻槽的形状采用上宽6mm下窄3mm的梯形槽,槽深35mm,槽间距1525mm。硬刻槽机重量宜重不宜轻,一次刻槽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硬刻槽是不应掉边角,亦不得中途抬起或改变方向

14、,并保证硬刻槽到面板边缘。路面抗压强度达到40%后可开始硬刻槽,并宜在两周内完成。硬刻槽后应随即将路面冲洗干净,并恢复路面的养生。上述规定不足部分,严格按(JTGF302003)相关规定执行。(1)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第3章有关规定。(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不小于0.98,7d抗压强度不小于5MPa。(3)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碎石,但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宜采用标号32.5或42.5的水泥。(4)集料的压碎值应

15、不大于30%,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应在表1的级配范围内(指方孔筛)。有机物含量超过2%、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集料不宜使用。(5)水泥稳定混合料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或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进行路拌法施工,并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当采用其他拌和方法时应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6)当摊铺现场距拌和厂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中应加覆盖以防水分蒸发。(7)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8)混合料用1215t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0mm;用1820t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

16、超过200mm;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为100。当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摊铺,先摊铺的一层应经过整型和压实,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将先摊铺的一层表面拉毛后再继续摊铺上层。(9)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10)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止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初凝时间,严格按试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施工。(11)碾压完成后应即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应少于7d。养生方法可视具体情况采用洒水、覆盖砂、洒透层油或封层等措施。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不能封闭时,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将车速限制在30km/h以下,但应禁止重型车辆通

17、行。(12)工地气温低5时,不应进行施工,并应在重冰冻之前一个月结束。雨季施工,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受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摊铺的混合料尽快碾压密实。(13)凡是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土施工。未尽事宜,遵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执行。(1)石灰质量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的级以上消石灰或生石灰的技术指标。(2)石灰稳定土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第4章有关规定。(3)一级公路石灰稳定土应采用中粒土或粗粒土,压实度不小于0.97,7d浸水抗压强度应不小于0.8MPa

18、。其他公路石灰稳定土压实度不小于0.95,7d浸水抗压强度应不小于0.7MPa。(4)石灰稳定土采用塑性指数为1520的粘性土以及含有一定数量粘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土。不能采用硫酸盐含量超过0.8%的土和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土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5)石灰稳定土的施工气温应不低于5,并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之前一个月完成。降雨时不应进行石灰稳定土施工,一般情况下,不宜安排雨季施工。石灰稳定土层宜在当天碾压完成,碾压完成后必须保温养生,不使稳定土层表面干燥,也不应过分潮湿。(6)石灰稳定土压实厚度,每层不小于100mm,也不超过200mm。并应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7)石

19、灰稳定土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或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进行路拌法施工,并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当采用其他拌和方法时应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8在铺筑上层前应将下层的表面拉毛,并洒水湿润。(9)凡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石灰稳定土施工。未尽事宜,遵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执行。4质量检验(1)水泥混凝土路面应严格按照(JTGF30-2003)有关要求施工,表面应平整、耐磨、抗滑,其路面检测项目、方法、频率应严格按照(JTGF30-2003)第11章中规定。(2)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用量控制准确,混合料拌和均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3)石

20、灰稳定土的石灰用量控制准确,混合料拌和均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碾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1)水泥混凝土面层检查项目及检验标准见表2。(2)水泥稳定碎石检查项目及检验标准见表3。(3)石灰稳定土检查项目及检验标准见表45其它(1)施工质量验收规定不足部分,严格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F80/1-2004)的相关要求进行。(2)施工技术要求不足部分,严格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相关规定执行。(3)水泥混凝土面板按不同厚度不同强度以平方米计量。所用的拉杆、传力杆、接缝和填缝材料和所需的补强钢筋等,不单独计

21、量与支付。(4)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稳定土基层按不同厚度以平方米计量。(5)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施工技术规范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拉杆建筑学:沿杆件轴线作用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杆件将发生轴向伸长(或缩短)的变形,这种变形称为轴向拉伸(或压缩)(图3-4a、b)。产生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杆件称为拉杆或压杆。拉杆【tie bar】指的是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接缝,每隔一定距离在板厚中央布置的异形钢筋。其作用是防止路面板错动和纵缝间隙扩大。水泥混凝土路面拉杆: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设在板厚中央,并应对拉杆中部10CM范围内进行防锈处理。拉杆尺寸及间距可按规定选用。其最外边的拉杆距接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一般为25-35CM。传力杆传力杆【dowel bar】指的是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横缝,每隔一定距离在板厚中央布置的圆钢筋。 作用 其一端固定在一侧板内,另一端可以在邻侧板内滑动,其作用是在两块路面板之间传递行车荷载和防止错台,增加相邻混凝土块之间的应力传递以防止混凝土路面局部受力较大造成混凝土路面不均匀沉降,传递应力使相邻混凝土块共同受力。 应用 快速路和主干路、特重和重交通道路、收费广场以及邻近胀缝或自由端部的3条缩缝,应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其他情况可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