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压原理(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38866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压原理(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等压原理(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压原理(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压原理(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等压原理-第 3 页等压原理等压原理一、等压原理最好的阐述我听过的应该是张芹老师,大意如下:3 H8 iu8 E& m3 i7 G1、水通过缝隙的三个必要条件是:a、缝隙存在;b、缝隙附近有水;c、缝隙两侧存在压力差。1 C1 r& M3 e$ s( R7 $ L2、条件a和条件b在幕墙设计中不可能消除,条件c是可以消除的;1 E4 _/ R8 r ? 2 G3、使缝隙两端时刻保持压力相等,消除水通过缝隙的压力差,从而达到避免水通过压力差通过缝隙,这就是“等压原理”。, X3 ! n 0 $ J/ - Z8 y二、等压原理的在幕墙门窗设计中的实例和延伸; D: I: W y1 ) Y1、单元

2、式幕墙是依托于等压原理而存在的:a、靠挡水胶条挡掉绝大多数动能水;b、靠泻水孔及压力平衡海绵实现外腔和中腔的压力差;c、竖向型材结合部和横向型材结合部的中腔是横竖贯通,横竖向的胶条交圈,形成完整的等压腔。; z2 B8 x$ u$ C2 R& P2、构件式明框幕墙设计中也存在等压腔,如设置排水高差时,内外胶条的不同使用外胶条设置为挡水胶条,内胶条设置为气密胶条;7 z6 W( g$ O9 T7 Y0 x3、隐框幕墙也存在等压设计与楼主商榷想想单元式和小单元的隐框幕墙!即便是构件式隐框幕墙,在玻璃副框与主龙骨交接处设置气密胶条,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等压作用,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胶缝是完美密封的!7 z.

3、 |$ o, D# m3 ; _K. f4、门窗设计中就更多了,内开窗有鸭型胶条,目的就是形成外侧的等压腔,但我个人反对不安装外侧胶条的做法,这种做法的理由是可以与室外等压,但实在没有必要完全不装,因为动能水会把等压腔填满而失效,实际上有泻水孔,在留两段胶条切口就足够。对于等压传 个图来说吧,个人见解,请指正。9 r% b) ?! R9 3 y0 F4 ud) s下图是一个单元式上的三腔。& R7 b+ E( T y1-第一腔依靠两个O形条封口,其主要作用是第一步的挡水,何以如此说,1腔采用的O形橡皮条不能和外界密封,其气压可以说等于外界气压,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雨水不会主动内流,但在室外正风压

4、作用下雨水还是可以进入1腔的, k( r3 ?$ 7 _ G2-进入1腔的雨水失去直接的正风压后有小部分还是可以到达1腔和2腔间的橡皮条,而1腔和2腔存在压力差,虽有橡皮条密封,可能还会有少量的雨水进入2腔,: M0 d- b) |0 k. L, R* k; w3-进入2腔的雨水已基本失去风压的直接作用大部分会随腔流出。: u$ I& u- p0 c) N5 r4-所以3腔内已不进水,达到总体的防水作用。9 |+ j$ h$ D4 N: P& i有时我们采用两腔型材,那时要注意的就是进入第一腔的雨水尽量设计排出,不让其直接到达1腔和2腔的交接处,这样也可以达到防水的作用. G5 z! q$ X

5、$ b ! j$ c a1 K6 t Last edited by fm_wxh on 2004-8-4 at 20:48 (90.25 KB) 下载次数:2642004-8-4 13:18不同意“1腔与2腔存在压力差”的说法:% t9 B/ W r2 a: c7 K5 b1、这个节点是从美国人的节点构造改造(加了断热)过来的,想想横向型材,也存在1腔和2腔,从2腔向1腔打有出水孔,十字连接处有接水不锈钢或铝片,2腔是理论上与室外(即1腔)等压的“等压腔”;: X9 X4 r6 Q0 B3 U% U5 C2、若1腔与2腔存在压力差,则1腔与2腔间的胶条需有气密作用,“撇”形的胶条显然不够,而且

6、该压力差既然不利于防水(因为将水导入),设计概念上就存在问题,那么为何不设法使压力相等?其实等压是理论的东西,当然理论上在等压的前提下,水不会主动流向一边,但幕墙做为外表面其受到的风压是随时变化的,我们在实际设计只不能限入等压的圈内,真正主要的是水在经过阻挡之后尽快排出最大可能的减少水达到腔体的缝隙处才是真正的防水, B( l; % W5 Z_如果我不设计等压仓,而是把每道缝隙都最大可能的密封,也照样设计有两腔和三腔,谁能说我不能最终的防水?而我让为这样才可很好的防水,因为进入1腔内的水在一度封密情况下已经很少,而我的1腔和2腔可以达到近似的待压,那时我只要在1腔内设计几道导水槽就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水,这是理论的,实际中可能要考虑进水的排出所以会设计成1腔或1腔和2腔在底部设排水口,可以说1腔和2腔和外界等压,这种等压不是实际意义中的等压而是说1腔必须承受瞬时的变压,1腔内的气压是外界变化气压的一种简单一平衡,那么1腔和2腔的气压变化才是我们所要的等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