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导学案03(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33682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导学案03(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导学案03(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导学案03(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导学案03(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导学案03-第 4 页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语文教学案课 题课 型教学时间主备人教学过程探究新知1.聪明人、傻子、奴才这三个人中,文章首先刻画的是哪一个人物?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的?奴才。是从奴才的语言、表情、心理和行动四个方面来刻画的。2.文章首先刻画的是奴才,重点刻画的也是奴才。“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他为什么这样热衷于诉苦?因为奴才处境非常悲惨,所以他通过诉苦来缓解内心的痛苦,获得别人的同情和安慰。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奴才处境悲惨?诉苦的语言吃的差,住的差,工作多,受鞭打。诉苦的表情“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4.你认为奴才

2、诉苦经中的哪一段写得最好?为什么?“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这段话:(1)生动地表现了奴才饱受压榨的悲惨境遇。(2)经常找人诉苦,熟能成诵,带着一种职业性的熟练。(3)作者用轻松诙谐的笔调讽刺奴才通过诉苦来获得安慰的做法。5.奴才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处境?(讨论)奴才应该斗争,为自己争得做人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奴才的斗争将是极其艰苦的,而且很可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只有斗争才会获得人权和自由。虽然奴才并不一定获得整个世界,但他“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做人

3、的尊严和权利。6.傻子热情地帮助奴才,奴才对傻子的言行持何种态度?“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惊讶)“这怎么行?”“这不行!主人要骂的!”(反对)“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诬蔑出卖)7.奴才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苟且偷生、愚昧无知、卑劣无耻。四、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新授2016.4 李飞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中一些重点生字词的读音及字形。2.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节。3.学习分角色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教学重点认识三种人的悲剧性。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笑着哭”的风格。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4、预习提示他是伟大的文学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助国人呐喊,为民族彷徨;他更是伟大的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民族文化的高山,巍然屹立;是民族历史的长河,永远奔流。他就是中华民族的精魂鲁迅先生。拓展外延或小结奴才对于现实生活苟且偷生,通过寻人诉苦,来自我安慰;他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傻子身上,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主子身上,幻想主子大发慈悲,赏识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地位,摆脱悲惨的命运,这是何等的愚昧无知!更为严重的是他出卖傻子,向主子邀功,向主子讨好,又是何等卑劣无耻。奴才可怜、可悲、更可恨!我们哀其不幸,更怒其不争!个性化备课教者 板书设计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奴才:饱受压榨,忙于诉苦,乐于邀功-可悲聪明人:伪善圆滑,巧于安慰,惯于欺骗-可恶傻子:无私忘我,甘于拯救,敢于抗争-可敬课后作业联系现实,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