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3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33350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3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3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3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39页).doc(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第 29 页*林业大学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MASTER THESIS FOR PROFESSIONAL DEGREE论文题目 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学科专业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学 号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分类号 密级 UDC 学 位 论 文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指导教师 教 授*林业大学 * 高级农艺师*县禾甸镇人民政府 *县(姓名、职称、单位名称) 申请学位级别 专业硕士 专业学位类别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提交论文日期 2017.04.30 论文答辩日期 2017.05.31

2、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西南林业大学 答辩委员会主席 ON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S PROFESSIONALCOOPERATIVES IN XIANGYUN COUNTYA Master Thesis Submitted to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Major: Rur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uthor: Dongmei YangAdvisor: Professor lai qingkuiSchool: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

3、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南林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论文使用授权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并同意西南林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林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

4、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农村涌现了大量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的方向,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继续大力支持合作社发展,要求积极培育合作社、扶持发展休闲旅游合作社、鼓励发展股份合作社、支持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扩大合作社信用试点等。这一系列扶持举措,既是党和国家对合作社发展的肯定,也是赋予合作社助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托,亦是合作社应当肩负的时代使命。祥云是一个农业大县,把建

5、设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抓,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大理州通过宣传培训、政策扶持、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为促进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使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规模较小,示范带动能力弱;政策措施不配套,财政扶持力度不够;规范化管理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多元化发展水平低等问

6、题仍然比较突出。今后发展必须从加快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拓展合作社的服务功能,搞好品牌建设;加快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因此,本文以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调研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资料收集、系统分析方法以及实地考察法,在吸取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系统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及措施,希望为推动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促进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更加有健康有序的发展。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发展对策Abstract

7、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the practice of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 large number of 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are emerging in rural areas.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represent the direction of the innovation of the rural b

8、asic management system, and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In 2016, the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clearly, to continue to vigorously support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demand to actively cultivate cooperatives, support the develo

9、pment of leisure tourism cooperatives,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joint-stock cooperatives,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and direct direct marketing, expand the cooperative credit pilot. This series of affirmative measures is not only the affirmation of the developm

10、ent of cooperatives by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but also the great trust to help the cooperatives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also is the time mission of cooperatives.Xiangyun is an agricultural county,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as an import

11、ant measure to accelerate agricultural restructuring, improve the degree of farmers organization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Dali prefecture has effective

12、ly promo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through publicity training, policy support,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typical guide and other method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the state, focus on the establishmen

13、t of intensive, specialized, organized and socialized highland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anagement system,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to enrich the masses, and a series of encouraging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14、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but the scale is small, the demonstration driving ability is weak; Policy measures are not necessary, financial support is not enough; Low level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ability and low level of

15、development are still outstand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must from accelera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construction; Expand the service function of the cooperatives, do well the brand construction; Speed up the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o on.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

16、opment status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 case analysis, data collection, system analysis, systematic analysis, systematic analysis, targeted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Xiangyun county farmers, and hope to promote the profe

17、ss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Xiangyun county farmers.Key words: Agriculture,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brand construction, Xiangyun county目 录1 绪 论11.1研究背景概述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1研究的目的21.2.2研究的意义21.3国内外研究综述31.3.1国外研究现状31.3.2国内研究现状41.3.3 研究评述61.4研究的方法72 国内外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经验借鉴72.1 国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

18、程72.2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借鉴意义92.2.1 国外可供借鉴的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92.2.2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借鉴意义102.3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借鉴价值112.3.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概况112.3.2 巍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112.3.3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借鉴意义133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与现状133.1祥云县基本情况概况133.2祥云县农业概况143.3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现状143.3.1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经历143.3.2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阶段153.3.3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174祥

19、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分析194.1 运作机制不规范,制度不健全194.2 规模小,示范带动能力不足204.3 合作社发展环境不宽,农场品销售难214.4 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深加工的能力不足214.5品牌意识淡薄,市场竞争力低224.6缺乏专业人才,发展后劲不足245 提升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255.1 完善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运作265.1.1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265.1.2 规范财务核算265.1.3 加强资金运营265.1.4 强化监督作用275.2 完善发展规模,增强示范带动能力275.3健全发展环境,立足农产品销售275.4拉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28

20、5.5增强品牌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285.6培养专业人才,储备发展动力29结 论30参考文献31个人简历34导师简历34致 谢341 绪 论1.1研究背景概述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继续大力支持合作社发展,要求积极培育合作社、扶持发展休闲旅游合作社、鼓励发展股份合作社、支持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扩大合作社信用试点等。这一系列扶持举措,既是党和国家对合作社发展的肯定,也是赋予合作社助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托,亦是合作社应当肩负的时代使命。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大理州通过宣传培训、政策扶持、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为

21、促进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能力,2014年3月,大理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明确,州级财政每年安排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专项资金150万元,扶持30个州级示范社,每个示范社给予5万元资金扶持。祥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州政府意见的贯彻落实,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安排了县级示范社的专项扶持资金,基本形成了由国家、省、州、县四级组成的示范社创建体系。截止2015年底,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16个,合作社成员11127个,

22、农户入社率10.52%,带动非成员农户数3519户,占农户总数的18.4%。其中禾甸镇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8个,合作社生产经营内容涵盖了烟草、核桃、畜牧养殖、生物制药、蔬菜、蚕桑、薯类、特色水果和特色花卉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其中创建省级示范社1个,州级示范社13个,各级财政专项扶持合作社发展资金110.25万元。在各级示范社的带动下,全县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合作社通过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品牌化营销,服务能力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达21356.08万元,实现当年盈余4555万元,为农业增效、农

23、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规模较小,示范带动能力弱;政策措施不配套,财政扶持力度不够;规范化管理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多元化发展水平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的目的针对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寻求解决其问题的有效方法与对策,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以实现祥云农业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分析祥云县典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解决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探索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道路,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本文通过走访调研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

24、社发展现状,在吸取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系统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及措施,希望为推动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促进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加有健康有序的发展。1.2.2研究的意义(1)有助于推进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虽然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相关扶持政策,要求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帮助,但是由于运行不规范,缺乏人才、科技水平低,相关贷款、帮扶条件较高,自身条件限制,使其无法得到相应的资金,而只能依靠民间的途径融资,从而使得大部分需要资金的地方

25、无法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本研究详细分析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和措施,推进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2)有助于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效通过深入调查和了解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依托科技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力度、帮助解决人才问题,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打造品牌,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推进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整体水平提供技术参考和支撑。(3)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在调研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祥云县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地方

26、特色和优势,提出了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对策和建议,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角色转换等方面都有针对性措施,为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1.3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内外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各文献由于研究角度不同,使得文献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感,本报告将从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两个个层面进行论述。1.3.1国外研究现状最早的合作经济组织起源于欧洲和北美地区,所以合作经济组织在上述地区发展的十分迅速,而与之相关的理论基础也相对较多。通过对上述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后,认为最早的而作经济组织是于上世纪的40年代成立的,Emelianoff和Enke在其相关的研究

27、成果中做了一定的论述,分别发表了合作经济理论和消费者合作和经济效率两部著作,不仅提出了经济合作组织的相关概念,还经这一理论广泛的应用与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一门较为合理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一套适合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理体系和分析方法,为当地的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促进了农业合作经济理论的发展,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通过对西方的农民合作社发展进行了相关的梳理,认为其发展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阶段:上世纪的4070年代。这一阶段是古典经济理论盛行的时期,很多的研究者将古典经济学理论引入到农业合作经济的研究领域。一般而言,经济学家通常从农场的视角、厂商合作社的视角和

28、联合的视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农场的视角中,是将经济合作社当作一种垂直的方式进行研究,将其看作农场部分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厂商合作社的视角中,则是将农业经济合作社当作一个独立的厂商,承担着购买商品和销售产品等职等;联合视角中,则是将经济合作社当作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集体或者联合的作用实现和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三个不同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三个不同视角,利用其长远发展。第二个阶段则是上世纪的80年代到现在,新的经济理论大量的引入到农业合作经济的理论中,特别是1937年罗纳德科斯在企业性质一书中提到的“交易费用理论”、1958年科斯提出的“产权理论”、20世纪

29、60年代末70年代的经济学家们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现在提出的“管理博弈论”等,都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展奠定了基础。而其理论研究成果也结合前人的经验分为三个主要的流向,即合作社组织是厂商的拓展和延伸理论、合作社是集体与集体间的联合形式以及Cooketal(2004)年提出的“合约集”观点,认为合作组织是各种合约间的集合。当前,西方合作经济理论研究早已从寻求其存在的合理性解释,走到对合作社组织制度进行深入剖析(产权、契约、博弃、代理、交易费用、资本市场等视角),再走向关注在新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下的合作社组织制度的应对和调整。在此过程中,成员利益的异质性、投资激励和决策规则的设计、治理结构的选

30、择、管理者的行为、社会公共政策等问题也日渐得到关注。1.3.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的学者在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国内合作组织的发展实践基础上,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将其划分为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研究、农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以及农业合作社发展策略研究三个方面:(1)农业合作社发展过程的研究农业合作社是由国外引进中国的,是在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思想解放的浪潮下迅速传播的。先进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在对西方国家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将对我国发展有积极借鉴意义的“合作组织理论”引进到中国,但是由于受到传播途径和不同阶级立场的不同,又划分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和马列主义等三个研究方面。而改革开放之后,

31、农业合作组织也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具体情况如下所示:第一时期:20世纪的80年代。这一阶段,在理论上需要对人民公社制度解体以后所形成的“集体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做出解释,在实践上需要对新建立起来的乡、村(组)的性质和经济职能进行界定。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中己提到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应发挥的作用,1984年中央1号文件和1987年中央5号文件进一步指出,应设置以土地公有为基础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因此,该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上。第二时期: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化不断进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研究。这

32、一阶段,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和农村股份合作企业仍然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学术界也开始普遍讨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需求度、重要意义及迫切性;同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朝何种类型的组织发展,是发展为社区型、专业型还是兼而有之,学术界观点不一,争论不止。第三时期:21世纪以来的近几年。2006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自此,学者们还是重点研究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发展现状及制度特征等。(2)农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农业合作社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的学者也针对相

33、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张晓山(2009)年在其文章中指出:“在今后合作社的发展进程中,作为社员的农民(从事农产品专业生产或营销的农户)能否成为专业合作社的主体?他们在合作社中的经济利益是否能得到维护,民主权利能否得到保障?他们获取的剩余能否增加?合作社的资产所权、控制决策权和受益权是否能主要由他们拥有?这应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未来走向健康与否的试金石,而这必须由实践来检验”。(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潘劲(2011)则提出了鲜明的质性疑问:“百分之八九十的股权掌控在单个成员手中,在这样的合作社中,还能有真正的民主吗?”(潘劲: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背后的解读)这强有力的质问,也揭示了目

34、前合作社中出现的一个根本问题。由此可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民合作社在发展中呈现出显著的成员异质性(邵科、徐旭初,2008;黄胜忠,2009)。上述问题的提出都是目前存在问题的缩影,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3)农业合作社发展策略研究徐旭初(2006)基于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剖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组织能力的阐释视角,认为各类合作主体的利益和能力的异质性和耦合性,直接决定了合作社产权安排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普通农民往往不得不让渡其部分(甚至全部)控制权,实现与关键性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均衡。(徐旭初: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及其它)周春芳、包宗顺(2010)则以江苏省为例

35、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在当前中国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由少数农村精英控制、普通社员依附的产权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背离了合作社的初衷。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合作社对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使其陷入理想与现实的两难。(周春芳、包宗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结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吴颖(2012)在其文章中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对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专营合作社的发展进行可分析和研究,认为农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因此,必须要处理好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引导合作社的发展。作者在研究过程中认为,需要“坚持

36、因势利导、坚持典型示范、坚持因地制宜等,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要加强财政扶持、打造农业亮点、完善农业信贷保险、细化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粮食补贴、建立人才保障机制、搭建各种平台等举措。”(吴颖: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专营合作社的研究以上海市金山区为例)。高建伟和王九中(2013)在对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合作社进行调研后,结合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创新性意见,认为需要通过“加强合作社文化建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前提、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政策完善与扶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保障以及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源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建议,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一

37、定的借鉴意义。在策略方面,很多的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此不再进行一一阐述。1.3.3 研究评述通过对国外合作社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学者们在研究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因素问题时主要集中于对合作社运营受益成本、内部制度安排、合作社内部成员关系、治理机制等方面,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改进合作社内部制度安排和治理机制,以推动农业领域合作社的发展和完善。通过对国内研究影响农民合作社发展因素的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学者们在有些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优惠的政策、完善的法律、财政的支持以及政府的宣传教育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实质是农户与市场关系的改进过

38、程,即对单个农户独自面对市场的替代过程;三是农业专业化程度越高,产品越有特色和比较优势,农民专业合社也越有生命力。综上所述,我国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多数地方的农民合作社刚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环境条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例如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财政扶持力度不够,规范化管理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多元化发展水平低等问题比较突出,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困难和问题。1.4研究的方法本文以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调研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系统分析方法以及实地考察法,在吸取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

39、剖析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系统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及措施,希望为推动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促进祥云县农民专业合作更加有健康有序的发展。2 国内外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经验借鉴 2.1 国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合作经济组织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 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 以后各国又陆续发生工业革命。大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大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操作, 雇佣劳动代替了小手工业者, 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彻底代替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但是,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

40、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 并愈演愈烈, 到19世纪初期, 这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在这一特殊时期, 一批以欧文、傅立叶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为当时的资本主义开出一剂良方: 主张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来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 并期望以此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19 世纪的2030 年代, 合作思想得到大量地宣传, 并陆续建立了一系列理想化的合作社或者说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家园, 如“法朗吉”、“新和谐公社”等。其中1844 年在罗虚戴尔成立的“公平先锋社”由于吸取早期合作社的教训, 把合作社的目标和性质定位于社会生产或消费某个环节的联合,

41、 解决具体的实际困难, 谋取社员利益, 而不是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革的宏大理想, 成功制定一系列管理原则, 这些原则成为近现代合作社发展的源头, 其5条办社原则(入社自由、民主管理、收益分享、重视教育、恪守中心)奠定了西方和世界上许多合作社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基础。它对合作社运动的改良主义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后形形色色的合作社改良主义流行起来。以“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为先导, 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首先在欧洲和北美一些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迅速发展起来, 特别是因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在农业经济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 世纪末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由于垄断统治取代了自由竞争, 农民为了与越

42、来越巨大的工商业垄断组织相抗争, 选择了唯一的一条发展道路, 即联合起来发展合作社。因此, 这段时期合作社运动迅速发展直至形成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合作经济运动。1895 年,为顺应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需要, 国际合作联盟在伦敦成立, 确定了“罗虚戴尔原则”为合作社普遍原则, 促使合作社组织由早期自发状态进入规范制度化发展时期。二战结束以后, 由于商品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发展, 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覆盖面不断扩展,而且其类型、形式不断丰富, 并向质量型、内涵型发展, 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1997年, 参加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国家增加到92个, 国家性合作经济组织212个, 国际性组织8个

43、, 下属社员近3.54亿人, 直接受益人口近30亿人, 占世界总人口的1/ 2,各种合作经济组织为1亿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如在美国, 由合作社加工的农产品占总量的80%,供应的化肥、石油占40%以上;法国农业合作社年收购额占全国粮油的75%, 猪肉生产占89%, 饮用葡萄酒占60%;荷兰农业合作社奶制品市场占有率为83%, 园艺花卉为70%, 水果蔬菜为57%。农业合作社可以说几乎遍及全球每一个国家。例如墨西哥有一千多个,巴西的合作社有三千多个,美国更多,达到四千八百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就业的人数大约为8.5万人。在西欧,约有1600万家合作社,其中意大利现有4.3万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

44、社员850多万人,法国现有1.3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800多家农业合作企业。在国外通过发展合作社来壮大农民实力的道路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其成功的经验应该成为我们加以借鉴的对象,但借鉴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区别、创造性地运用国外的经验。到日本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人们很自然就想起了日本农协,它目前是日本最重要的合作经济组织。日本农协是一个半官半民性质的组织,而不是完全的民办或集体组织。具体一点来说,日本农协具有二重性:它既是日本政府用来推行国家制定的农业政策的中介机构,又是普通农民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建立的群众机构。1990年之后美国出现了新一代农民专业合作社。传统的合作社是一个农民自发组建

45、的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社团组织,是作为农户与经济市场中的一个初级平台,接受并输出着农户送进来的各种各样旳农产品,为农户和市场提供行情信息和交易渠道。相比之下,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是以合同和契约为核心的企业模式进行经营,并且只对某一种单一农产品进行深入加工,增加产业链长度,挖掘出更多的附加值。2.2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借鉴意义2.2.1 国外可供借鉴的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相较而言,国外的农业合作社出现的时期较早,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中也相对较为成熟。目前国外在农业组织化发展进程中,主要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农业一体化生产组织模式。包括龙头企业完全一体化、契约合同一体化以及合作组织一体化等。这些模

46、式都是较为成熟的农业发展模式,与工业和商业充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以下就以丹麦和美国为例,来介绍发达国家的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1)丹麦经验。丹麦在 19 世纪末期就开始创办和发展农民合作社,到目前为止已经有 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丹麦的农民合作社应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为丹麦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其合作社的主要特点以下几点:第一,没有专门的农业合作社法律和政府主管部门;第二,经营内容较为集中;第三,没有合作农场;第四,合作社呈现较为成熟的企业化;第五,大多数为单一项目的专业合作,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第六,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发展。在管理制度方面,丹麦的农业合作

47、社有着非常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首先,严格按照民主管理方法,按照一人一票的方式进行决策,禁止或者限制按股份分红,而是按照成员的交易量所获得利润占有率来分红;其次,社员自己决定产量,且所有产品都必须要卖给合作社,而合作社也必须全部收购成员的农产品并负责所有销售;第三,合作社是全体社员的共同财产,社员不得买卖自己的股份份额;第四,所有的债务和应当分担的责任,都需要通过民主的方法来解决,并且所有重大决策都要通过社员大会审议,经过多票通过后方可被批准。(2)美国经验。美国最早的农业合作营销活动出现在 1794 年,最早的农业合作营销组织建立在 1810 年,直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将近两百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扩展阶段、规范化阶段、集中和联合阶段。发展到现在,美国的农业合作社已经呈现出公司化治理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第一,社员在刚加入时需要支付一定的首期投资,并且该投资的数额还相对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