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教案(2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27805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教案(2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化工原理教案(2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教案(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教案(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工原理教案-第 23 页教 案20142015学年第2学期授课班级: 化学工程与工艺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1) 任课教师: 院部名称: 二一五年二月五日课程名称化工原理(1)课程归属学科基础课 课程代码授课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授课地点理论教学 204、304 ; 实践教学 ;辅导 教室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48周学时4学分数3.0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学时; 实践教学 8 学时; 辅导 学时起至时间第 1 周至第 3 周,第 5 周至第 11 周,第 14 周至第 15 周教学大纲编者编写学院及汇编时间化工原理(1)教学大纲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13教材及参考书编、著

2、、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化工原理谭天恩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化工原理柴诚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化工原理学习指导匡国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化工原理习题解析余立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化工原理陈敏恒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授课教师职称院(部)实践教师职称院(部)辅导教师职称院(部)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绪论 第一章 流体流动 第一节流体静止的基本方程教学目的要求熟悉化工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本课程特点、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掌握混合物密度的求法。重点及处理方法单元操作及研究方法,流体的密度和压强,流体静力学方程; 讲解难点及处理方法物料衡算、能量衡算;流体静力学方程应用;讲

3、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绪论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和内容 2、化工过程和单元操作:化工生产过程;单元操作概念及特点。 二、基本概念 : 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过程速率;平衡关系。三、单元操作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数学模型法。 第一章流体流动第一节流体静止的基本方程一、 密度 1、液体的密度:影响因素、纯组分数据查找、混合物密度计算2、气体的密度:影响因素、计算式、混合物密度计算3、比容 例1、2 二、压力(pressure)p,单位: N/m2 或Pa 1、制外压力单位:常见的压力单位、换算关系2、表压、真空度、绝对压强三、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应用1、流

4、体静力学方程2、U型管压差计 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15分钟15分钟5分钟15分钟15分钟30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1-2、1-3、1-5、1-6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一章 流体流动 第二节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流量、流速的概念,连续性方程式、柏努利方程式及其应用。重点及处理方法流体动力学方程推导、不同单位制的表达方式。柏

5、努利方程物理意义;讲解难点及处理方法难点:柏努利方程应用;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上堂课内容回顾,课堂提问第二节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一、基本概念1、流量:体积流量;质量流量;两者关系。 2、流速:平均流速;质量流速。 3、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 4、黏性与黏度:牛顿粘性定律;粘度 二、物料衡算连续性方程1、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2、关于连续性方程的讨论 例 1-3 三、机械能衡算(一)液体在流动时所具有的能量表现形式 (二)柏努利方程 1、柏努利方程表达形式2、柏努利方程的讨论: 3、应用柏努利方程注意事项: 例1-4、1-5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5分钟20分

6、钟20分钟55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1-7、1-9、1-10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一章 流体流动 第三节 流体流动现象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流体在管内速度分布。掌握流动的型态及判据雷诺实验及雷诺准数。重点及处理方法流体流动类型与雷诺数;讲解、动画难点及处理方法雷诺数;边界层的形成、发展与分离;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

7、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上堂课内容回顾,课堂提问第三节 流体流动现象一、流动类型1、雷诺实验与流动类型 2、雷诺数Re:定义、流型的判据、雷诺数的物理意义。 3、当量直径de 例:1-6 二、湍流的基本概念 1、湍流的发生与发展2、湍流的脉动现象和时均化3、湍流时的层流底层 三、管内流动的分析 1、层流时的速度分布2、层流时的阻力损失3、湍流时的速度分布 四、边界层与边界层分离 1、边界层及其形成;2、边界层的分离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5分钟35分钟10分钟30分钟15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1-13、1-14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8、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一章 流体流动 第四节 管内流动的阻力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直管内的流动阻力损失,摩擦系数,迭代试差法。重点及处理方法摩擦因数及摩擦因数图、阻力计算;讲解、示例难点及处理方法量纲分析方法、迭代试差法;讲解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上堂课内容回顾,课堂提问第四节 管内流动的阻力一、计算阻力损失的通式范宁公式 1、阻力损失直观表现2、范宁公式(1)公式推导(2)层流时的摩擦因数二、量

9、纲分析法 1、量纲分析的理论基础2、量纲分析步骤 3、关于量纲分析法的几点说明 三、湍流时的摩擦因数 1、湍流时l的经验式2、摩擦因数图:层流区;过渡区;湍流区;完全湍流区3、粗糙度的影响 例1-7、1-8 迭代试差法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5分钟20分钟35分钟35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1-15、1-19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一章 流体

10、流动 第四节 管内流动的阻力 第五节 管路计算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管路构成,掌握简单管路的计算,熟悉测速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重点及处理方法简单管路计算 讲解、示例难点及处理方法试差法 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上堂课内容回顾,课堂提问四、非圆形管的沿程损失1、当量直径的定义2、非圆形管的沿程损失计算方法,例1-9五、局部阻力损失 1、阻力系数法:2、当量长度法:六、管内流动总阻力损失的计算1、总阻力损失计算通式2、总阻力损失计算注意事项,例1-10第五节 管路计算一、简单管路 1、简单管路特点: 2、简单管路的设计型计算3、简单管路的

11、操作型计算:4、适宜管径确定例1-11、例1-12、例1-14 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5分钟20分钟20分钟20分钟30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1-20、1-22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一章 流体流动 第五节 管路计算 第六节 流量测量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复杂管路的特点及常见问题的计算方法;了解测速管,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12、。重点及处理方法流速流量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 讲解、动画演示。 难点及处理方法流速、流量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讲解、动画演示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上堂课内容回顾,课堂提问第五节 管路计算二、复杂管路 1、并联管路2、分支管路,例1-15 第六节 流量测量一、变压头流量计1、测速管:结构、测速原理、优缺点 2、孔板流量计:结构、测流原理、优缺点 3、文丘里流量计:优缺点 二、变截面流量计1、转子流量计 2、转子流量计特点本章总结 时间分配5分钟30分钟45分钟20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

13、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二章 液体输送机械 第一节 离心泵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离心泵的气缚现象。重点及处理方法离心泵结构、原理。扬程概念及表达。 讲解、动画难点及处理方法扬程概念及表达 。 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第二章 液体输送机械概述第一节 离心泵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构造: 1、工作原理;气缚与灌泵 2、离心泵的构件:叶轮、泵壳、轴封装置。

14、二、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1、流量:单位、影响因素。2、扬程 (压头):单位、实验测定方法。3、泵的效率:效率定义、影响因素4、轴功率和有效功率:定义、计算。例2-1三、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其应用1、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测定方法;讨论。2、液体性质对泵特性的影响:液体密度的影响;粘度的影响。 3、叶轮转速和直径对泵特性曲线的影响:转速、叶轮直径。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5分钟20分钟40分钟30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2-1、2-3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15、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二章 液体输送机械 第一节 离心泵 第二节 其它类型泵 第三节 气体输送机械教学目的要求熟悉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了解离心泵的气蚀现象。掌握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了解离心泵的流量调节方法,离心泵的类型及选择。了解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了解常用气体输送机械,了解往复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重点及处理方法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离心泵的安装高度;离心泵的类型及选择 讲解、示例难点及处理方法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上堂课内容回顾,课堂提问四、 离

16、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1、管路特性曲线2、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1、安装高度的限制;2、汽蚀现象;3、安装高度的确定(汽蚀余量、计算)。六、离心泵的选用、安装与操作1、离心泵的分类;2、离心泵的选用;3、离心泵的安装与运转。第二节 其它类型泵 一、往复泵 结构;工作原理;分类;往复泵的流量特性; 往复泵的流量调节;往复泵的安装、运转、调节。第三节 气体输送机械一、离心式通风机 二、鼓风机 三、往复式压缩机 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5分钟20分钟30分钟20分钟20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2-5、2-6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17、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三章 机械分离与固体流态化第二节 沉降分离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沉降分离原理,掌握重力沉降速度的计算方法,旋风分离器的作用原理重点及处理方法重力沉降的计算;讲解、示例难点及处理方法旋风分离器性能评价;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第二节 沉降分离一、重力沉降原理1、重力沉降速度的计算2、影响重力沉降速度的因素3、干扰沉降例3-2二、重力沉降分离设备1、降尘

18、室(1)分离条件:停留时间沉降时间(2)最大生产能力:(3)分离的最小颗粒直径例3-22、沉降槽三、离心沉降原理及分离设备1、离心沉降原理2、离心分离因数3、旋风分离器及性能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30分钟35分钟30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3-2、3-3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三章 机械分离与固体流态化第三节 过滤第四节 离心分离教学目的要

19、求了解过滤的基本方法和常用设备,了解离心分离的原理和常用设备。重点及处理方法过滤速度及影响因素;讲解难点及处理方法过滤常数K、qe测定;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第三节 过滤一、概述1、过滤方式:深层过滤与饼层过滤2、过滤介质:织物介质、多孔性固体介质及堆积的粒状介质等。3、滤饼与助滤剂二、过滤设备1、板框式压滤机:结构和工作原理、优缺点2、叶滤机:结构和工作原理、优缺点3、转筒真空过滤机:结构和工作原理、操作方式三、 过滤的基本理论1、过滤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体积。2、恒压过滤基本方程式3、过滤常数K、qe测定第四节 离心分离一、概述

20、:工作原理、优点二、离心机的分类及作用原理沉降式离心机、过滤式离心机、分离式离心机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15分钟15分钟35分钟30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3-5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五章 传热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热传导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传热的基本概念,掌握傅立叶定律,掌握平壁及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计算。重点及处理方法傅立叶定律;单层及多层平壁、圆

21、筒壁的串联导热分析。讲解、示例难点及处理方法多层圆筒壁的串联导热分析。讲解、示例、动画演示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第一节 概 述一、传热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二、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第二节 热传导一、傅立叶定律1、温度场和等温面2、傅立叶定律: 二、热导率1、导热系数:热导率的物理意义、影响因素三、平壁的稳定热传导1、单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2、多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例5-2、5-3四、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1、单层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传热面随半径而变化。2、多层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例5-4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10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30分钟5分

22、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5-1、5-3、5-4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五章 传热第三节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传热速率方程及应用,掌握热负荷的计算方法,掌握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的计算。重点及处理方法传热速率方程及应用,热负荷和传热系数计算;讲解、示例难点及处理方法传热系数计算;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23、上堂课内容回顾,课堂提问第三节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一、间壁两侧流体热交换过程的分析1、工业换热器的分类:直接接触式、蓄热式、间壁式传热2、间壁两侧流体热交换过程的分析3、传热速率方程二、传热速率和传热系数1、对流给热系数及影响因素: 2、总传热系数计算(1)传热壁面为平壁(2)传热壁面为圆筒壁3、污垢热阻4、提高K的途径热负荷计算(1)无相变时Q的计算:(2)热流体有相变例5-6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5分钟20分钟50分钟20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5-5、5-9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

24、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五章 传热第三节 两流体间的热量传递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传热平均温度差的计算,掌握逆流传热的优越性。重点及处理方法传热平均温度差的计算;讲解、示例难点及处理方法传热平均温度差的计算;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上堂课内容回顾,课堂提问三、平均温差的计算1、恒温传热:2、变温传热: 3、变温传热平均温度差的计算:(1)基本假定(2)公式推导:(3)逆流传热的优越性例5-7、5-9四、复杂流向的平均温度差1、换热器内流体的流

25、向2、复杂流向的平均温度差(1)P和R两参数(2)温差修正系数的查取六、壁温的计算1、流体的a大小与壁温的关系2、5-13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5分钟45分钟25分钟20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5-11、5-12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五章 传热第四节给热系数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传热平均温度差的计算,掌握逆流传热的优越性。重点及处理方法传热平均温度差的

26、计算;讲解、示例难点及处理方法传热平均温度差的计算;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上堂课内容回顾,课堂提问第四节 给热系数一、给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和数值范围1、给热系数的影响因素2、给热系数的大致范围二、给热系数与量纲分析1、强制湍流时的特征数方程:Nu = f (Pr,Re)2、自然对流时的特征数方程:Nu = f (Pr,Gr)三、流体作强制对流时的给热系数 (一) 流体在管内强制对流1、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1)低粘度流体(2)高粘度液体2、流体在圆形管内强制层流3、流体在圆形管内的过渡范围4、流体在弯管中的对流传热系数5、非圆形直管内强制对流例5-

27、14、5-15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5分钟15分钟20分钟55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5-13、5-16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五章 传热第四节给热系数教学目的要求熟悉流体在管外强制对流给热系数计算,了解自然对流时的给热系数计算,了解有相变化的对流传热情况及影响因素。重点及处理方法流体在管外强制对流给热系数计算;讲解、示例难点及处理方法有相变化的对

28、流传热;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上堂课内容回顾,课堂提问(二)流体在管外强制对流1、无档板:按管内流体的计算,以当量de直径代替直径d.2、弓形档板:u =Vs/S、计算面积:S = hD(1do/t)、当量直径四、流体做自然对流时的给热系数1、C、n的选值:表5-62、特性尺寸的确定;例5-17五、有相变化的对流传热(简介)1、有相变对流传热的特点2、蒸汽冷凝时的给热系数(1)冷凝方式(2)膜状冷凝表面给热系数的求解思路(3)膜状冷凝传热膜系数的经验关联3、液体沸腾时的给热系数(1)沸腾分类(2) 大容积中水的沸腾(3) 影响的因素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

29、5分钟25分钟20分钟45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5-17、5-25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五章 传热第五节辐射传热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能够进行简单辐射传热计算。重点及处理方法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和辐射基本定律;讲解、示例难点及处理方法固体表面间的辐射传热计算;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

30、件)上堂课内容回顾,课堂提问第五节辐射传热一、基本概念1、热辐射的基本概念2、辐射传热的特性3、黑体、白体、灰体的概念二、物体的发射能力和辐射基本定律1、发射能力 E (辐射能力) 2、辐射基本定律(1)普朗克定律;(2) 斯蒂芬-波尔茨曼定律;(3)灰体的发射能力。 三、克希霍夫定律:发射能力和吸收率关系四、固体表面间的辐射传热1、辐射传热计算通式2、几种特殊情况下辐射传热计算例5-21五、辐射对流联合传热例5-23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5分钟15分钟20分钟15分钟25分钟15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5-30、5-33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

31、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六章 传热设备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换热器的类型及特点,熟悉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设计选型;了解换热器的强化途径。重点及处理方法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设计选型 讲解、动画难点及处理方法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 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一、换热器的分类 按用途、传热特征划分。二、 夹套式换热器 结构;优点;缺点。三、蛇管式换热器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

32、:结构、优点、缺点。四、套管式换热器:结构、优点、缺点。 五、列管式换热器1、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 2、列管式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形管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3、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原则;步骤。例6-1六、换热器的强化途径 强化方法:提高K、A或tm七、其它换热器简介 时间分配10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60分钟15分钟15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33、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七章 蒸发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单效蒸发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蒸发的特点和分类,掌握单效蒸发的计算。重点及处理方法单效蒸发的计算;讲解、示例难点及处理方法加热蒸汽的消耗量计算;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第一节 概述一、 蒸发及应用1、蒸发:溶液浓缩的单元操作2、单效蒸发流程二、分类1、按操作方式:间歇式、连续式;2、按二次蒸汽的利用情况:单效蒸发、多效蒸发;3、按操作压力:常压、加压、减压(真空)三、蒸发操作的特点1、蒸发器实质是一种两侧流体发生相变的换热器;2、溶液的沸点升高:传热温差小于加热纯溶剂时的传

34、热温差。3、溶剂汽化时消耗大量能量:必须提高加热蒸汽利用率。第二节 单效蒸发一、单效蒸发的计算1、溶剂的蒸发量2、加热蒸汽的消耗量3、蒸发器传热面积的计算:例7-14、.浓缩热和溶液的焓浓图:例7-2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15分钟15分钟10分钟55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7-1、7-2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讲章节第七章 蒸发第二节 单效蒸发教学目的要求

35、理解蒸发操作温度差损失产生的原因,掌握杜林规则的计算方法,了解真空蒸发的优点。重点及处理方法杜林规则及温度差损失的计算难点及处理方法温度差损失的计算;讲解、示例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上堂课内容回顾,课堂提问二、蒸发设备中的温差损失 1、温度差损失及产生的原因2、溶液的沸点升高与杜林规则(1)常压D的计算(2)非常压下D的计算杜林规则(3)杜林线的应用2、液柱静压头对溶液沸点的影响3、加热管内摩擦阻力损失对溶液沸点的影响例7-6、补充例题三、减压蒸发1、减压蒸发的优点(1)溶液沸点低,可用低压蒸汽或非热蒸汽加热;(2)蒸发器传热推动力大,所需要的换热面积小;(3

36、)可减少热量损失;(4)有利于处理热敏性物料。2、减压蒸发的缺点:溶液沸点低,则粘度大;沸腾的给热系数小,则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小;需采用真空设备,增加能量消耗。课堂小结 时间分配5分钟70分钟20分钟5分钟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课后作业7-3、7-4参考资料(1)柴诚敬主编.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匡国柱主编.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3)陈敏恒等编.化工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教学后记上课日期2015年 月 日第 25 讲章节第七章 蒸发 第三节 多效蒸发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多效蒸发的流程、效数限制,掌握多效蒸发的特点,了解多效蒸发计算。重点及处理方法多效蒸发的特点,多效蒸发的流程和效数限制;讲解、示例难点及处理方法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