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22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27378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2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2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22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第 21 页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泰山中学、安宜中学联考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精心选一选: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去ABCD和3如图:若ABEACF,且AB=5,AE=2,则EC的长为()A2B3C5D2.54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运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这一性质,其运用全等的方法是()ASASBASACAASDSSS5如图,已

2、知MB=ND,MBA=ND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CDN的是()AM=NBAM=CNCAB=CDDAMCN6如图,AC=AD,BC=BD,则有()ACD垂直平分ABB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CAB垂直平分CDDCD平分ACB7如图,已知ACEDFB,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AC=DB;AB=DC;1=2;AEDF;SACE=SDFB;BC=AE;BFECA4个B5个C6个D7个8如图,在平面内,把矩形ABCD沿EF对折,若1=50,则AEF等于()A115B130C120D659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矩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矩形

3、的对称性C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D三角形的稳定性10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BC=CDA=90,BEAD于点E,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4,则BE=()A1B2C3D4二、细心填一填:(3×10=30分)11线段、角、三角形、圆中,其中轴对称图形有个12若ABCDEF,B=40,C=60,则D=13如图,AB=AC,要使ABEACD,依据ASA,应添加的一个条件是14如图,在ABC中,AB=AC,DE是AB的中垂线,BCE的周长为14,BC=6,则AB的长为1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m216如图,ABCADE,AB=AD,AC=AE,

4、B=20,E=110,EAB=15,则BAD的度数为17如图,在RtABC中,A=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D=2,BC=9,则BDC的面积是18如图,在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F、G若BC=4cm,则AEG的周长是cm19如图是44正方形网络,其中已有3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现在要从其余13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个20如图,AEAB,且AE=AB,BCCD,且BC=CD,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是三解答题或画图题(本大题共有9小题,

5、共90分)21(8分)已知:如图,AB=CD,DEAC,BFAC,垂足分别为EF,AE=CF求证:DE=BF22(10分)已知RtABC中,B=90(1)根据要求作图(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画法)作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D;作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AC于F,垂足为H;连接ED(2)在(1)的基础上写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23(8分)已知,如图,BC上有两点D、E,且BD=CE,AD=AE,1=2,求证:AB=AC24(8分)如图,在所给正方形网格图中完成下列各题:(用直尺画图,保留痕迹)(1)画出格点ABC(顶点均在格点上)关于直线DE对称的A1B1C1;(2)在D

6、E上画出点Q,使QA+QC最小25(10分)如图,ABC与ABD中,AD与BC相交于O点,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不再添加其它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使AC=BD,并给出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证明:26(10分)如图,在ABC和ADE中,点E在BC边上,BAC=DAE,B=D,AB=AD(1)求证:ABCADE;(2)如果AEC=75,将ADE绕着点A旋转一个锐角后与ABC重合,求这个旋转角的大小27(12分)如图,已知ABC中,AB=BC=AC,ABC=BCA=CAB=60,M、N分别在ABC的BC、AC边上,且BM=CN,AM、BN交于点Q求证:BQM=60(1)请你完成这道思考题

7、;(2)做完(1)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许多问题,如:若将题中“BM=CN”与“BQM=60”的位置交换,得到的是否仍是真命题?若将题中的点M、N分别移动到BC、CA的延长线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请你作出判断,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是”或“否”:;28(12分)如图,已知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BCN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AN=BM;(2)求NOB的度数(3)若把原题中“ACM和BCN是两个等边三角形”换成两个正方形(如图),AN与BM的数量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29(12分)(1)观察推理:如图1,ABC中,ACB=90,AC=BC,直线l过点C,点A、B在直线

8、l同侧,BDl,AEl,垂足分别为D、E求证:AECCDB;(2)类比探究:如图2,RtABC中,ACB=90,AC=4,将斜边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B,连接BC,求ABC的面积(3)拓展提升:如图3,等边EBC中,EC=BC=3cm,点O在BC上,且OC=2cm,动点P从点E沿射线EC以1cm/s速度运动,连结OP,将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F要使点F恰好落在射线EB上,求点P运动的时间ts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泰山中学、安宜中学联考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精心选一选: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

9、形的是()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A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B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不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去ABCD和【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此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进行分析从

10、而确定最后的答案【解答】解:第一块,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不符合任何判定方法;第二块,仅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部分边,所以该块不行;第三块,不但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其中一个边,所以符合ASA判定,所以应该拿这块去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要求对常用的几种方法熟练掌握3如图:若ABEACF,且AB=5,AE=2,则EC的长为()A2B3C5D2.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求出AC,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BEACF,AB=5,AC=AB=5,AE=2,EC=ACAE=52=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

11、性质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4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运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这一性质,其运用全等的方法是()ASASBASACAASDSSS【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过程很容易看出所得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相等【解答】解:设已知角为O,以顶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角的两边分别为A,B两点;画一条射线b,端点为M;以M为圆心,OA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b于C点;以C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作射线MD则COD就是所求的角由以上过程不难看出两个三角形中有三条边对应相等,证明全等的方法是SSS故选D

12、【点评】本题考查的关键是作角的过程,作角过程中所产生的条件就是证明全等的条件5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CDN的是()AM=NBAM=CNCAB=CDDAMCN【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普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有AAS、SSS、ASA、SAS四种逐条验证【解答】解:A、M=N,符合ASA,能判定ABMCDN,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条件AM=CN,MB=ND,MBA=NDC,不能判定ABMCDN,故B选项符合题意;C、AB=CD,符合SAS,能判定ABMCDN,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AMCN,得出MAB=NCD,符合AAS,能判定ABMCD

13、N,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ASA、SAS、SSS,直角三角形可用HL定理,本题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6如图,AC=AD,BC=BD,则有()ACD垂直平分ABB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CAB垂直平分CDDCD平分ACB【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解答】解:AC=AD,BC=BD,点A在CD的垂直平分线上,点B在CD的垂直平分线上,AB垂直平分线CD,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

14、定理,解题时注意: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7如图,已知ACEDFB,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AC=DB;AB=DC;1=2;AEDF;SACE=SDFB;BC=AE;BFECA4个B5个C6个D7个【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认真找对对应边和对应角,则该题易求【解答】解:ACEDFB,AC=DB,正确;ECA=DBF,A=D,SACE=SDFB,正确;AB+BC=CD+BC,AB=CD 正确;ECA=DBF,BFEC,正确;1=2,正确;A=D,AEDF,正确BC与AE,不是对应边,也没有办法证明二者相等,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性

15、质的运用,做题时结合图形及其它知识要进行综合思考8如图,在平面内,把矩形ABCD沿EF对折,若1=50,则AEF等于()A115B130C120D65【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折叠前后角相等可知【解答】解:1=50,AEF=180BFE=180(18050)2=11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9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矩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矩形的对称性C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D三角形的稳定性

16、【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用木条EF固定矩形门框ABCD,即是组成AEF,故可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解答】解:加上EF后,原不稳定的四边形ABCD中具有了稳定的EAF,故这种做法根据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际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钢架桥、房屋架梁等,因此要使一些图形具有稳定的结构,往往通过连接辅助线转化为三角形而获得10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BC=CDA=90,BEAD于点E,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4,则BE=()A1B2C3D4【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运用割补法把原四边形转化为正方形,求出BE的长【

17、解答】解:如图,过B点作BFCD,与DC的延长线交于F点,ABC=CDA=90,BEAD,四边形EDFB是矩形,EBF=90,ABE=CBF,在BCF和BAE中,BCFBAE(ASA),BE=BF,四边形EDFB是正方形,S四边形ABCD=S正方形BEDF=4,BE=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运用割补法把原四边形转化为正方形,其面积保持不变,所求BE就是正方形的边长了;也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E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二、细心填一填:(3×10=30分)11线段、角、三角形、圆中,其中轴对称图形有3个【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

18、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角,线段,圆均为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12若ABCDEF,B=40,C=60,则D=8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A,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B=40,C=60,A=180BC=80,ABCDEF,D=A=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正确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13如图,AB=AC,要使ABEACD,依

19、据ASA,应添加的一个条件是C=B【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添加C=B,再加上公共角A=A,已知条件AB=AC可利用ASA判定ABEACD【解答】解:添加C=B,在ACD和ABE中,ABEACD(ASA)故答案为:C=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4如图,在ABC中,AB=AC,DE是AB的中垂线,BCE的周长为14,BC=6,则AB的长为8【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由已知条件

20、,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已给的周长的值即可求出【解答】解:DE是AB的中垂线AE=BE,BCE的周长为14BC+CE+BE=BC+CE+AE=BC+AC=14BC=6AC=8AB=AC=8故填8【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到相应线段相等并进行等量代换1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cm2【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正方形为轴对称图形,一条对称轴为其对角线;由图形条件可以看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正方形面积的一半【解答】解:依题意有S阴影=44=8cm2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

21、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16如图,ABCADE,AB=AD,AC=AE,B=20,E=110,EAB=15,则BAD的度数为6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首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B=2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EAD的度数,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BCADE,D=B=20,E=110,EAD=18011020=50,EAB=15,BAD=50+15=65,故答案为:6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17如图,在RtAB

22、C中,A=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D=2,BC=9,则BDC的面积是9【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过点D作DEBC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AD,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EBC于E,A=90,BD是ABC的平分线,DE=AD=2,BDC的面积=BCDE=92=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熟记性质并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在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F、G若BC=4cm,则AE

23、G的周长是4cm【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要求周长,首先要求线段的长,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计算【解答】解:因为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所以AE=BE,因为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F、G,所以AG=GC,AEG的周长为AE+EG+AG=BE+EG+CG=BC=4cm故填4【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将AEG的周长转化为线段BC的长来解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如图是44正方形网络,其中已有3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现在要从其余13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4个【考点】利用轴对称设计

24、图案【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分别找出各个能成轴对称图形的小方格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有4个位置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察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的知识,此题关键是找对称轴,按对称轴的不同位置,可以有4种画法20如图,AEAB,且AE=AB,BCCD,且BC=CD,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是50【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分析】由AEAB,EFFH,BGAG,可以得到EAF=ABG,而AE=AB,EFA=AGB,由此可以证明EFAABG,所以AF=BG,AG=EF;同理证得BGCDHC,GC=DH,CH=BG,故FH=FA+A

25、G+GC+CH=3+6+4+3=16,然后利用面积的割补法和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图形的面积【解答】解:AEAB且AE=AB,EFFH,BGFHFED=EFA=BGA=90,EAF+BAG=90,ABG+BAG=90EAF=ABG,AE=AB,EFA=AGB,EAF=ABGEFAABGAF=BG,AG=EF同理证得BGCDHC得GC=DH,CH=BG故FH=FA+AG+GC+CH=3+6+4+3=16故S=(6+4)163463=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相关知识作辅助线是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或画图题(本大题共有9小题,共90分)21已知:如图,AB=CD,DEAC,BFA

26、C,垂足分别为EF,AE=CF求证:DE=B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先由AE=CF根据等式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F=CE,再由条件证明ABFCDE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证明:AE=CF,AE+EF=CF+EF,AF=CEDEAC,BFAC,DEC=BFA=90在RtABF和AtCDE中,RtABFAtCDE(HL),DE=BF【点评】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10分)(2016秋宝应县校级月考)已知RtABC中,B=90(1)根据要求作图(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画法)作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D;作线

27、段AD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AC于F,垂足为H;连接ED(2)在(1)的基础上写出一对全等三角形:AEHDEH并加以证明【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出图形即可;(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ED,AHE=EHD,然后再利用HL定理判定RtAEHRtDEH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2)RtAEHRtDEH,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AE=ED,AHE=EHD,在RtAEH和RtDEH中,RtAEHRtDEH(HL),故答案为:AEH;DEH【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

28、键是掌握角平分线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23已知,如图,BC上有两点D、E,且BD=CE,AD=AE,1=2,求证:AB=A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求出BE=CD,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E和AC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证明即可【解答】证明:BD=CE,BD+DE=CE+DE,即BE=CD,在ABE和ACD中,ABEACD(SAS),AB=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在所给正方形网格图中完成下列各题:(用直尺画图,保留痕迹)(1)画出格点ABC(顶点均在格点上)关于直线DE对称的A1B1C1;

29、(2)在DE上画出点Q,使QA+QC最小【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A1B1C1即可;(2)连接A1C交直线DE于点Q,则点Q即为所求点【解答】解:(1)如图所示;(2)连接CA1,交直线DE于点Q,则点Q即为所求点【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轴对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10分)(2016浙江模拟)如图,ABC与ABD中,AD与BC相交于O点,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不再添加其它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使AC=BD,并给出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AD=BC;OC=OD;C=D;CAO=DBC证明:AC=BD【考点】全等

30、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要使AC=BD,可以证明ACBBDA或者ACOBDO从而得到结论【解答】解:添加条件例举:AD=BC;OC=OD;C=D;CAO=DBC等证明:(1)如果添加条件是AD=BC时,BC=AD,2=1,AB=BA,在ABC与BAD中,ABCBAD,AC=BD;(2)如果添加条件是OC=OD时,1=2OA=OBOA+OD=OB+ODBC=AD又2=1,AB=BA在ABC与BAD中,ABCBAD,AC=BD;(3)如果添加条件是C=D时,2=1,AB=BA,在ABC与BAD中,ABCBAD,AC=BD;(4)如果添加条件是CAO=DBC时,1=2,CAO+1=DBC+2,CA

31、B=DBA,又AB=BA,2=1,在ABC与BAD中,ABCBAD,AC=BD故答案为:AD=BC;OC=OD;C=D;CAO=DB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本题已知一边一角,所以可以寻找夹这个角的另外一边或者是另外两个角26(10分)(2016秋宝应县校级月考)如图,在ABC和ADE中,点E在BC边上,BAC=DAE,B=D,AB=AD(1)求证:ABCADE;(2)如果AEC=75,将ADE绕着点A旋转一个锐角后与ABC重合,求这个旋转角的大小【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ASA”

32、可判断ABCADE;(2)先根据全等的性质得到AC=AE,则C=AEC=75,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出CAE=30,根据旋转的定义,把ADE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30后与ABC重合,于是得到这个旋转角为30【解答】(1)证明:在ABC和ADE中ABCADE;(2)解:ABCADE,AC=AE,C=AEC=75,CAE=180CAEC=30,ADE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30后与ABC重合,这个旋转角为30【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7(12分)(2016秋宝应县校级月考)如图,已

33、知ABC中,AB=BC=AC,ABC=BCA=CAB=60,M、N分别在ABC的BC、AC边上,且BM=CN,AM、BN交于点Q求证:BQM=60(1)请你完成这道思考题;(2)做完(1)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许多问题,如:若将题中“BM=CN”与“BQM=60”的位置交换,得到的是否仍是真命题?若将题中的点M、N分别移动到BC、CA的延长线上,是否仍能得到BQM=60?请你作出判断,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是”或“否”:是;是【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先根据SAS定理得出ABMBCN,故可得出1=2,再由BQM=AQN,AQN是ABQ的外角即

34、可得出结论;(2)根据ASA定理得出ABMBCN,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同可证ABNCAM,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如图1,ABC是正三角形,AB=BC,ABC=C=60,在ABM与BCN中,ABMBCN(SAS),1=2,BQM=AQN,AQN是ABQ的外角,BQM=AQN=1+3=2+3=ABC=60,BQM=60;(2)仍为真命题;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BC=C=60,BQM=AQN=60,1+3=60,3+2=60,1=2,在ABM与BCN中,ABMBCN(ASA),BM=CN;解:如图2所示,同可证ABNCAM,N=M,NAQ=C

35、AM,BQM=ACB=60,仍能得到BQM=6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8(12分)(2013秋集美区校级期中)如图,已知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BCN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AN=BM;(2)求NOB的度数(3)若把原题中“ACM和BCN是两个等边三角形”换成两个正方形(如图),AN与BM的数量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出ACN,MCB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出线段AN与线段BM相等(2)

36、设BM和AN相交于O,由BON=AOM=NAB+ABM=CMB+CBM=ACM而得出结论(3)若把原题中“ACM和BCN是两个等边三角形”换成两个正方形,则AN=BM,证明ACNMCB即可【解答】(1)证明: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C=CM,CN=CB,ACM=BCN=60,ACM+MCN=BCN+MCN,ACN=BCM,在ACN和MCB中ACNMCB(SAS),AN=MB;(2)BON=AOM,且AOM=NAB+ABM,BON=NAB+ABMBON=CMB+ABMCMB+ABM=ACM=60,BON=60(3)AN=BM,理由如下:四边形AFMC和四边形NCBF是正方形,AC=CM,

37、ACN=MCB=90,CN=CB,在ACN和MCB中,ACNMCB,AN=BM【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9(12分)(2016秋宝应县校级月考)(1)观察推理:如图1,ABC中,ACB=90,AC=BC,直线l过点C,点A、B在直线l同侧,BDl,AEl,垂足分别为D、E求证:AECCDB;(2)类比探究:如图2,RtABC中,ACB=90,AC=4,将斜边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B,连接BC,求ABC的面积(3)拓展提升

38、:如图3,等边EBC中,EC=BC=3cm,点O在BC上,且OC=2cm,动点P从点E沿射线EC以1cm/s速度运动,连结OP,将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F要使点F恰好落在射线EB上,求点P运动的时间ts【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分析】(1)先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EAC=BCD,则可根据“AAS”证明AECCDB;(2)作BDAC于D,如图2,先证明BADABD得到BD=AC=4,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3)如图3,利用旋转的性质得FOP=120,OP=OF,再证明BOFCPO得到PC=OB=1,则BP=BC+PC=4,然后计算点P运动的时间t【解答】(1)证明:如图1,

39、BDl,AEl,AEC=BDC=90,EAC+ACE=90,BCD+ACE=90,EAC=BCD,在AEC和CDB中AECCDB;(2)作BDAC于D,如图2,斜边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B,AB=AB,BAB=90,即BAC+BAC=90,而B+CAB=90,B=BAC,在BAD和ABD中BADABD,BD=AC=4,ABC的面积=44=8;(3)如图3,OC=2,OB=BCOC=1,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F,FOP=120,OP=OF,1+2=60,BCE为等边三角形,BCE=CBE=60,FBO=120,PCO=120,2+3=BCE=60,1=3,在BOF和CPO,BOFCPO,PC=OB=1,BP=BC+PC=3+1=4,点P运动的时间t=4s【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题: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线段相等的问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1)小题的解题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