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答题方法(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111109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手法答题方法(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修辞手法答题方法(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辞手法答题方法(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手法答题方法(4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修辞手法答题方法-第 3 页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一般性答题格式: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作用) 地体现了 (主要内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给读者(怎样)的感受。1、比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写景咏物文)。明喻:孩子们像花朵。暗喻: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借喻: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课内例: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课内例: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文中出处: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

2、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老舍济南的冬天)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1分),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1分)。 课外例:2007年江苏淮安语文中考题西风胡杨 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选句出处: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

3、慷慨赴死的气节。)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2、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或:赋予XX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1分)。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1分)。又如:小草偷偷得从土里钻出来。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使小草人格化,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小草生长的可爱姿态(1分),表达

4、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1分)。课外:2007年江苏淮安语文中考题西风胡杨 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选句出处: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他们为精神而从容就义,他们为信念而慷慨赴死。虽断臂折腰,仍坚挺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累累,仍显现着那一腔硬朗朗的本色。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胡杨人格化,形象地描绘了胡杨与霜风和沙尘抗争的姿态,表现了胡杨顽强的精神和硬朗的本色。 3、反复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强调了(或:强烈地表达了的情感)。例如: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答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盼望”,强烈表达了作者渴望春

5、天来到的急切心情,同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临近了。4、排比:使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强化语势,使语言精炼、有力,强调了叙述:运用排比,形成语势,铺叙了,强烈地表达了抒情:运用排比,形成语势,强烈地表达了情感,使抒情更加真挚感人。景物描写:运用排比,形成语势,铺写了,渲染了气氛(或:突出了的美),表达了 议论:运用排比,形成语势,强烈(层层深入)地表达了,增强了说理力量,有雄辩的气势。课内例:1、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似雪。答: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鲜艳美丽,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课内例:他们的品质

6、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谁是最可爱的人) 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气势更强烈,强调了志愿军战士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之情。课外例: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气势更强烈,强调了美无处不在的特点。5、设问开头设问:点明写作对象(内容),吸引读者注意,引出下文中间设问: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例如: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

7、钱观?(首先)答案: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6、反问 加强语气,发人深省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强烈地表达了(什么)之情。例如:1、这能全怪我吗?答案: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这不能全怪我,父母也有责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责备之情。7、夸张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怎么样,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教室里静得出奇,连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答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教室的特别安静,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课内例: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

8、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老舍骆驼祥子)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天气的酷热,使北京的夏天给人的热的感觉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课外例: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场地小的特点,使场地的小表达得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课外例: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注:根据具体语境回答)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她不胜酒量的特点,使她不善喝酒的特点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答:突出地表现了她面对幸福突然来临时的感觉,使她的陶醉感表现得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8、对偶(骈句、对仗,汉语特有)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的景物(或:抒发了的情感;或:阐述了的哲理),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老师寄语1、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2、多读书,努力扩大阅读面3、经验积累,举一反三4、学习是一种感觉,跟着感觉走5、相信自己,矢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