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练习:23、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含答案)(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95270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练习:23、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含答案)(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练习:23、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含答案)(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练习:23、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含答案)(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练习:23、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含答案)(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练习:23、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含答案)-第 - 9 - 页双基限时练(二十三)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一、课内基础1看看下面这些英语习语和格言,试着说出它们的中文意思。(1)go Dutch (2)black case work(3)put on airs (4)Ill eat my hat.(5)given oldshoulder (6)dog packs(7)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8)Every dog has his day.答:_答案(1)AA制,公平对待;(2)暗箱操作;(3)摆架子;(4)假如,我情愿受罚;(5)吃闭门羹;(6)狗仔队

2、;(7)赤贫,一贫如洗;(8)总有出头之日。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经过我多次垂询,终于弄清楚,这张珍藏20余年的老照片可以翻拍。B贵校请我做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叫我心中激动不已。C立邦漆,立邦漆,会使你寒舍生辉。D今天进行决赛,我有幸忝列其中,能在此间向诸位学习,甚感欣慰。解析A垂询:是上对下的问,是敬词,此处不得体;B.“恭候”是谦词,说自己;“光临”是敬词,称对方;C.“寒舍”是谦词,称自身。答案D3下面文言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就谦敬来讲,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A足下事皆成B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藜C先生坐,何至于此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解析

3、D项“寡人”是谦称,余为敬称。答案D4对下面一副对联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A上联中的“二月杏花”和“八月桂”分别指花朝节和中秋节;下联描述的是欢度佳节时的热闹情景。B上联中的“二月杏花”和“八月桂”分别指春天和秋天;下联是写无论春秋,都刻苦学习的情景。C上联中的“二月杏花”和“八月桂”分别指科举时代的乡试和会试;下联是说只有刻苦努力的学习,才能换取“二月杏花八月桂”的殊荣。D上联中的“二月杏花”和“八月桂”分别指科举时代的会试(春天考试)和乡试(秋天考试);下联是描述为了夺取功名而刻苦努力的情景。解析科举制:“乡试”三年一考,考期在八月,称

4、为“秋闱”;“会试”在“乡试”第二年举行,考期在二月,又称“春闱”,之后,进行殿试。答案D5下列对称谓语的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高足称别人的学生贤契称别人的弟子,朋友或子侄辈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B令嗣称别人的子女伉俪称对方夫妻家严对人称自己的父亲C高堂称别人的父母贵庚问别人的年龄拙作称自己的作品D考妣称逝去的父母贵府尊称对方的家不佞表示没有才能,谦称自我解析C项中“高堂”,借指父母。答案C6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授予官职叫“拜”,调动官职叫“迁”,降职贬官叫“谪”或“左迁”,罢免官职叫“黜”,年老请求辞职叫“乞骸骨”,一般辞职叫“除”。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

5、壁之下。”这句话中的“壬戌”是干支纪年,“既望”是农历十六日。C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来纪年,成语“寅吃卯粮”是说寅年吃了卯年的粮,表明经济状况拮据,入不敷出。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中的“路”是当时的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在的省。解析A项的“除”:授予官职。答案A二、能力拓展7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拜别了家乡,远赴异国求学,本想着早日学成以回报我的祖国,没想到一场战争把我阻隔在这万里之外,想着阔别的家乡,想着久违的亲人,心绪怎得安宁,什么时间我能告别异土,回到祖国,回到家乡呢?A拜别B阔别 C久违D告别解析D项的“告别”从感情色彩上带有明显的褒义,就语境而言,此处应

6、用不带感情色彩的“离开”。答案D8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有一分钟的自我介绍时间,下面是某同学的陈述,其中有些内容游离中心,有些措辞不当,请加以修改。老师,您好!敝人是王龙,今年18岁,是中学的高三毕业生。我身高1米8,身体健康。我很喜欢看书,也喜欢滑冰、弹琴等一些娱乐性活动。我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均有建树。我坚强乐观,从不怕困难,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无助、最伤心时悄悄送去关怀。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我的家乡在古都西安,那里有闻名世界的兵马俑,有美丽的骊山、现代与历史交融的大雁塔等,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倍加

7、珍惜。谢谢!必须删除的句子:_需要修改的句子:将_(填序号)改为:_将_(填序号)改为: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学生首先要认真审读题干,根据要求作答。然后仔细阅读文段内容,显然,句包含在句之中,应删去;而句的内容游离中心,也应删去。句中的“敝人”虽属谦辞,但多用于同辈之间,用于师生之间,属措辞不当,应改为“我”;句中的“建树”一词是“建立的功绩”的意思,在这里属于大词小用,即措辞不当,应改为“突出表现”;句中的“慧眼识金”有妄自尊大的意味,属措辞不当,应改为“给我一次机会”。答案必须删除的句子:需要修改的句子:将改为:“我是王龙,今年18岁,是中学的高三毕

8、业生。”将改为:“我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将改为:“希望贵校能给我一次机会,我将倍加珍惜。谢谢!”9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诗或句子。酒文化是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芳香独特,“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景色,“斗酒诗百篇”的激情,“_”的比喻,“_”的洒脱,“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气概,“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绿酒一杯歌一遍”的心情,“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奈,“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悲伤,“红酥手,黄縢酒”的苦痛,“一醉方休”的痛快,祝酒歌的豪放,酒神曲的粗犷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饮酒吟诵,借酒明志,留下佳作无数;酒也给了多少英雄豪杰不凡的壮举,赐予文化浓厚的生活气息

9、,曹操_,李白举杯邀明月,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苏东坡把酒问青天,李清照沉睡不消残酒历史与文化给了酒全新的诠释,酒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解析此段短文谈的是汉语言中的酒文化,用以反映汉语的丰富性及源远流长,更进一步地讲,可以看到民族文化是语言的根,而语言也承载着民族文化,反映着民族心理。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煮酒论英雄10某班举行改善班风、提高成绩研讨会,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最后班长金明作了总结。下面是金明的部分发言内容,其中有几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两处(只标序号),并简要说明不得体的原因。刚才同学们一个个抛砖引玉,献计献策,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

10、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很差的同学也不甘示弱,要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班的班风从此有一个彻底的改观!不得体之处(序号)不得体原因答案“抛砖引玉”用于先发言者自谦“给予高度评价”过于庄重(多用于政治、外交等重大场合)“学习成绩很差”太直露,伤人自尊“殷切期望”与身份不合三、创新运用11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

11、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答:_答案示例:唯在端午,江南江北,同观千帆竞发;或在春节,将一个个饺子,煮成万古不改的实实在在与快快乐乐。12请自圆其说地答出下面“最”什么的人物。(要求:人物只从中国方面考虑;对答出的人物用小括号给出恰当的解释;解释要有中国的文化渊源、典故、典籍或历史故事的出处、依据等。)例如:跑得最快的人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题:长的最另类的人_答案刘备(臂长过膝,两耳垂肩)猪八戒(长的是猪头,走的是人路,说的是人话,做的是人事)1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答:_(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答:_答案(1)示例: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2)示例:赞同网祭,摒弃陋习。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