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杂草综合防治(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70705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田杂草综合防治(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玉米田杂草综合防治(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田杂草综合防治(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田杂草综合防治(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玉米田杂草综合防治-第 6 页玉米田杂草综合治理摘要:玉米是全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田间杂草如不及时铲除会影响玉米的产量。除草不能单一的依赖化学药剂,不合理的杂草防除策略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我们必须推行新的杂草综合管理战略。配合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既能有利于减少单一使用化学药剂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能有效的促进农业生产的改革,形成一种新型的低污染、低消耗的安全环保型农业。关键字:玉米、杂草、综合治理一、目前玉米地杂草防治的概况玉米地中杂草发生情况: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区,一年二熟或三熟,一般麦.玉.稻轮作或套作,主要杂草有:马唐.牛筋

2、草.千金子.凹头苋.马齿苋.碎米莎草.鳢肠.稗草.空心莲子草等,危害面积达60%左右。玉米苗期受杂草的危害最重,所以杂草的防治应抓好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两个关键时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杂草的化学防治越来越普及,极大限度的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逐渐的,我们形成了以化学防治为主体的防治体系。不可否认,化学防治对我国当前的杂草防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我们还不能从对化学药品的依赖中解放出来。化学防治在长期的发展中,人们已经开发出许多不同农药种类,不同的施药方法,有效针对发生在不同作物生育期的杂草。根据化学农药的使用时期,可以分为土壤封闭型农药和苗后茎叶处理剂,它们各有自己

3、的优缺点,来防治不同时期的农田杂草:1、 土壤封闭(播后苗前)如:土壤封闭剂,是传统的玉米田除草药剂 优点: 对作物安全性高,对玉米品种无选择性差异,应用封闭除草剂,对杀虫剂的再使用无要求,对使用过程中的的附加要求少。 苗前土壤处理剂2苗后茎叶处理剂优点: 能够实现见草施药,有针对性地施药。可根据田间杂草状况采用相应的除草药剂及除草方法。使用时期较长,对常见硬质玉米品种(除甜玉米、粘玉米、爆裂玉米、制种玉米、登海系列等)玉米苗后35叶期为最佳使用期, 5叶期后使用应压低喷头定向喷雾,不要喷到玉米芯叶内,是安全的,喷到玉米芯叶内会产生药害。对天气、土壤墒情要求相对较小。见草施药,不必等雨,干旱条

4、件下,仍能较好的发挥药效,当然,土壤墒情好时对发挥药效更有利。玉米田中常用的除草剂有很多,主要用于玉米田的防治的化学药剂有: 13. 5% 烟嘧莠去津油悬浮剂能有效防除玉米田的稗草、藜、苋、苍耳、苣荬菜, 且安全性好, 增产作用明显。推荐用量为1800 2250mL/ hm2 , 在玉米3 5 叶, 杂草2 4 叶期, 采用茎叶喷雾法, 喷液量为450kg/ hm2 。1 27% 2, 4-D 丁酯烟嘧磺隆油悬浮剂在玉米35 叶期, 禾本科杂草3 5 叶期, 阔叶杂草2 4 叶期施药防效最佳, 对玉米安全, 持效期40d。与对照药剂相比, 杀草谱宽, 药效好。综合考虑对杂草防效、玉米产量和安全

5、性的影响, 27% 2, 4-D 丁酯.烟嘧磺隆油悬浮剂推荐用量1350 1500mL/ hm2)。2 10% 烟嘧磺隆OF可有效地防除不同种植区域玉米田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在该试验剂量范围内, 10% 烟嘧磺隆OF对玉米安全。推荐10%烟嘧磺隆OF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剂量为375 525 m l/hm2 37. 5 52. 5 g( ai) /hm2 。施药适期以玉米3 5叶期、杂草2 3叶期为宜, 施药方法为茎叶喷雾处理。10%烟嘧磺隆OF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为提高该药剂对阔叶杂草的防效, 可进一步研究该药剂与防除玉米田阔叶杂草的药剂混用时的效果, 以扩大杀草谱, 提高对玉米田杂草

6、的综合防除效果.3目前我国对玉米地杂草的发生比较普遍,危害的杂草种类也比较多,对杂草的控制主要靠化学除草剂。尽管它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但是化学防除在目前的除草方法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所生产的药剂作用范围都比较广,能有效的防治田间绝大多数的杂草,离开了化学农药,我们面临的是劳动力的紧缺和大幅的减产甚至是绝收。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摒弃化学农药,而是发展它,尽量避免它带来的危害,同时寻找其它可与之配合使用的,更加环保、安全的除草方法。二、慎用化学药剂,提倡杂草的综合治理 在化学除草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它自身也在不断改进,但它的弊端还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大量使用化学除草剂不仅会对人畜产生各种不利影

7、响,对农作物本身也容易产生药害,最严重的是当杂草产生了抗药性,农民不得不加大用量,这更加剧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破坏。杂草抗药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从抗药性杂草在全球59 个国家的分布看,绝大多数抗性杂草生物型都分布在除草剂应用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如在美国分布的抗药性杂草生物型有123种,澳大利亚53 种,加拿大44 种,法国32 种,西班牙31 种,英国24 种,以色列23 种,巴西20 种,德国、意大利各19 种,比利时18 种,捷克、日本和马来西亚各16 种,南非和瑞典各14 种,其它43 个国家共有137 种。可见,抗药性杂草的发生与除草剂使用技术水平和应用强度密切相关。4抗药性的发

8、生与发展,迫使人们寻找新的方法发展或者替代单一的化学防治,我们必须要寻找其它的方法控制杂草。在害虫治理方面,IPM 的推行已有20余年了,但主要限于害虫的防治。5对于杂草的防除, 我们也应该提出对杂草的综合治理,我们应该从整体出发,因时因地的对杂草采取适当的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其他有效手段,科学地组成一套系统的防治体系,把防治对象种群控制在不足以危害的水平。在杂草防治过程中引入紧急损害允许水平的概念,考虑各种因素对防治成本和收益的影响。整个杂草治理的各个环节要科学衔接、密切配合,构成合理的运转体系,形成高效率的能量流、物流循环,以实现人类利用生物转换资源为产品的农业生产的本质。力争达

9、到农业生态系统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目标。6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它们充分了利用了自然控制能力,人为的控制杂草生长、繁殖的环境来控制杂草,将其控制不产生危害的范围内,而不是消灭。 (一)、农业防治是指利用农田耕作技术、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的措施,防止杂草,降低其危害程度所采取的措施。他们往往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和接受。1、 轮作灭草:不同作物常有自己的伴生杂草或寄生性杂草。这些杂草所需的生境和作物相似,例如玉米田中的狗尾草、稗草等。此外,某些作物还有特殊难以防除的寄生性杂草。这些杂草的生长发育与其相伴生的作物具有同步节律性,采用科学方法轮作时,如禾谷类作

10、物与豆科作物轮作可以减弱稗草、狗尾草的危害,并能抑制豆田菟丝子的发生。水旱田轮作,则可以控制稻稗和旱生杂草的萌发出土。在玉米田中,合理进行套作、混作,在农田建立人工植被,使其构成复合群体,一边在不同季节覆盖地表,减少光照强度,恶化杂草的生态环境或抑制某些杂草种子的萌发,如选择土壤条件适宜的玉米田混种春白菜,可以减少裸地面积,抑制某些早春型杂草的出土危害。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垄沟内复种绿肥或蘑菇,也能有效地控制杂草危害,达到肥地、治草、增收的目的。2、 机械除草:主要采用各种手工工具和机动工具,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方法,消灭田间不同时期的杂草。如合理耕作就可以破坏杂草的种子的循环系统,中断杂草的

11、生长危害。具体方法有:(1)、春耕:指从土壤解冻到春播钱一段时间内耕地作业,可有效地消灭越冬杂草和早春出土的杂草,并将前一年散落与土表的杂草种子翻埋于土壤深层,使其当年不能萌发出苗,(2)、中耕:指6-7月份在高温多雨前翻耕。通过中耕培土既可消灭大量田间杂草,也消灭了大量株间杂草,一般进行2-3次,在玉米的4-5叶期进行。第二次应该适当拥土,来埋压株间杂草。第三次采取大犁翻垄,可将杂草翻埋土中,并通过深耕能将多年生杂草地下根茎切断或翻出土表,使其失去发芽能力。(3)秋耕:在9-10月份玉米收获后的茬地进行翻耕作业。可消灭春、夏出苗的残草、越冬杂草和多年生杂草。3、以密控草:不同作物的生育习性、

12、种植方式与杂草的竞争能力差异较大。如能合理密植加速作物的封行进程,利用作物自身的群体优势,抑制喜光性杂草种子的萌发与出土,并创造一个不利于杂草生长的环境条件,已达到防草促苗的效果。 (二)、生物防治当然,仅仅依靠农业防治不可能杜绝所有的杂草,对于已经大面积发生的杂草,生物防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目前,生物防治方兴未艾,过去20年中生防的定义已经扩大。生物防除意指利用其他生物控制杂草, 包括利用高等植物作为竞争者(覆盖作物与活体覆盖)、微生物、无脊椎和有脊椎动物。7经典生物防除利用植食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在自然状态下通过生态学途径, 将杂草种群控制在经济上、生态上可以接受的水平。此法多用于对付

13、外来(外国、外地)杂草。外来杂草进入新分布区后, 只要环境适宜, 极易造成草害暴发。因此, 从杂草原产地引进有效天敌就成为有效防除这类杂草的首要和根本的措施。8生物防治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已经有了一段发展与完善的历史,它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许多人加入研究它的队伍中,使它具有非常光明的前途。对于玉米地中的马唐,目前主要通过人工的、机械的和化学的方法进行防除,但防效并不十分理想,且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对马唐生物防治研究过程中,从马唐罹病植株上分离得到画眉草弯孢霉(Curvularia Eragrostidis J.A.Meyer)菌株QZ-2000.。通过人工接种、维持杂草种群的病害自然流行和

14、重新分离等试验的研究,可以确定该菌为马唐的自然致病菌。对该菌的侵染致病过程进行研究时发现,其孢子在马唐叶表面仅需1 h即已萌发,4 h已经形成附着孢,菌丝侵入表皮的位置主要为细胞间隙和表皮,其次为气孔,24 h叶片就开始溃烂.从侵染途径和侵染速度看,该菌的侵染能力很强。该菌的培养滤液和马唐病叶中提取的毒素,已被证明可以抑制马唐的胚根生长,并对离体叶片产生椭圆形褐色病斑,类似病原菌侵染后形成的症状。空心莲子草,我国于1987年自美国引入空心莲子草(Agasicleshygrophila ) , 经检疫和食性测定后,同年在四川北培一水塘释放成虫500头, 当年繁殖二代, 次年即将塘内空心莲子草基本

15、清除; 1988年于湖南长沙的水库中释放成虫、幼虫及卵, 因冬季低温, 通过人工保护越冬, 次春再度释放, 取得良好效果。现已在四川、福建、湖南等省建立了空心莲子草叶甲释放点。稗草,自1984 年,葡萄牙Reis等分离筛选出对稗草具有致病力的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菌株开始,利用微生物控制稗草的研究就一直在进行,主要研究了链格孢属(Alternaria)、旋孢腔菌属(Cochiobolus)M、炭疽菌属(Collteotrichium)、弯孢属(Culvularia)、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突脐蠕孢属(Exserohilum)和长蠕孢属(Helminthosp

16、orium)真菌防治稗草的潜力,利用微生物控制稗草的危害将是一条有效的新途9生物除草由于投资少、效益高, 花费较少费用就可产生长期防治效果, 特别是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 因而从1960 年开始也有显著的发展, 从而解决了一些难治杂草的危害问题。生物除草的应用将会打破动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杂草叶片的消除为另一因素进入创造空间, 从而也影响生物防治的最终效果, 这是需要从长计议的问题。如果防治成功, 在生防因素、寄主及环境间将造成一种新的稳定的生态平衡,使杂草感染度处于经济阂值之下。7尽管生物除草在玉米田中的应用大多还处于尝试阶段,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更多生物防治成功的实例有力的

17、证明了生物除草的发展潜力,在不断的努力下,一定能在玉米上有更好的应用。10三、总结科学发展观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农药的使用,慎用化学农药,提倡杂草综合治理,不仅解决了当前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而且是人类发展历史道路上的重要改革,人类充分利用自然因素,趋利避害,选择各种方法的长处,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对杂草的治理,不在是单纯的消灭杂草,既节约了成本,也保护了环境。参考文献:1、于乃明,白晓亮,万炳山,13. 5%烟嘧莠去津油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现代农业化学,20112、沈国生,27%2, 4-D 丁酯烟嘧磺隆油悬浮剂在玉米田上除草效果。现代农业

18、化学,20113、孙玉文,沈运河,范富云等,10%烟嘧磺隆OF防除玉米田间杂草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 iA gr.i S c.i 2010, 38( 35) : 20319- 203214、吴红辉,世界粮农组织(FAO)的杂草治理计划5、张朝贤,倪汉文,魏守辉等,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中国农业科学,2009,42(4):1274-12896、侯松青,从生态学角度浅谈杂草防除,20107、K och W. B iolog ical con trol M / /Princip les of w eed m anagem ent(M anu scrip t of acou rse) . Un iversitat H oh enh eim Stut tgart G erm anny, 1989: 60- 65.8、马晓渊,加强杂草生物防除的研究和应用。杂草科学,20079、韦韬,李静,倪汉文,稗草生防菌新月弯孢菌株J15(2)的生物学特性.中国生物防治,2009,22(1)54-5910、马晓渊, 顾明德. 农田杂草群落调查方法探讨 C / /第五次中国杂草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昆明, 1994: 24-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