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控制器毕业设计论文(27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62715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控制器毕业设计论文(2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太阳能控制器毕业设计论文(2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能控制器毕业设计论文(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控制器毕业设计论文(27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太阳能控制器毕业设计论文-第 26 页毕 业 论 文题 目: 太阳能充电器控制设计 学 院: 新能源工程学院专业名称: 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

2、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

3、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摘要 3Abstract4绪论 50 引言 51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6 2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 73 最大功率跟踪原理及算法 9 1)最大功率原理102)最大功率点的搜索 104 蓄电池充电效率分

4、析 125 太阳能充电系统效率分析 12 1) 电能系统分析13 2) 太阳能充电系统效率分析 13 3)最大效率设计原则146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14 7 太阳能控制器结构 158 太阳能控制器电路分析 179 系统软件设计21参考文献23 致谢24太阳能充电控制器设计摘要 近年来再生能源技术广受重视,而太阳能发电由于有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辅助,已成为极具潜力的再生能源之一。文章介绍了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和伏安特性,并且对蓄电池及充电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出充电效率的影响因素, 采用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法)技术,从而达到阵列与负载的最佳匹配,以提高系统的效率,。本文提供了一套24V/5A太阳能控

5、制器的电路,该电路采用低功耗的单片机P87LPC767作为控制回路的核心,实时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通过脉宽调制控制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充电电压,并通过功率管控制蓄电池与负载的通断,实现对蓄电池的放电保护。关键词:光生伏打效应 太阳能电池阵列MPPT 最大功率点跟踪法逐步逼近法 充电效率 太阳能控制器 蓄电池 P87LPC767 DC-DC转换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 is widely regarded, and solar power with advanced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

6、gy assistance, has become a potential one of renewable energ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olar cells and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s, and the battery and charging system is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harging efficiency, the MPPT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ethod)

7、 technology, so as to achieve the best match array and loa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ystem,. This paper provides A set of 24 V / 5 A solar controller circuit, this circuit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of the P87LPC767 control circuit, real-ti

8、me measuring voltage of the storage battery, through th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control of solar array charge voltage, and through the power tube battery and load control the hige, realize the battery discharge protection.Keywords: pv solar array effect MPPT tracking method of maximum power point gr

9、adually approximation method charging efficiency solar controller battery P87LPC767 DC-DC conversion 绪论据专家介绍,太阳内部进行着剧烈的由氢聚变成氦的核反应,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出巨大的能量。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足以维持年,相对于人类发展历史的有限年代而言,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随着能源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以及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已成为世界发展迅速的一个产业,平均年增长达到。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清洁型能源系统,且几乎适用于任何地方大型建筑物、工厂、空地和住宅楼。商业和个

10、人用户都能享受到太阳能发电的好处。特别是光伏电源系统解决了许多农村学校、医疗所、家庭照明、电视等用电,对发展边远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西藏地区有多个无水能资源无电县采用光伏电站供电,社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中国人口众多,相对资源匮乏,但中国的太阳能资源丰富。据中国太阳能学会秘书长孟宪淦介绍,我国有荒漠面积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平方公里面积可安装兆瓦光伏阵列,每年可发电亿度,如果开发利用的荒漠,就可以发出相当于我国年全年的耗电量。另外,在我国的北方、沿海等很多地区,每年的日照量都在小时以上,海南更是达到了小时以上,中国利用太阳能具有广阔的前景。

11、然而,比发达国家对太阳能的利用,我们做的远远不够,差距主要在产业规模和政策支持上。各国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上重要的一项经验就是,太阳能光伏技术的推广,迫切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目前,日本和德国是利用太阳能最多的两个国家,两国政府都在斥巨资购买或推广现今最为清洁、安全的能源。诺贝尔环境奖获得者马丁格林教授说:“政府的力量是决定这一能源能否在该国普及的关键因素。”0 引言步入21世纪,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世界能源问题越来越紧迫。能源问题位居世界十大焦点问题之首。据估计,我国的常规能源将在百年之内全部耗尽,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成为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光伏发电具有传输方便的特点,在通用性、可

12、存储性等方面具有光热利用和光化学转换利用无法替代的优势。且太阳能电池的原料硅的储量十分丰富、太阳电池转换效率的不断提高、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使光伏电池用于偏远无电地区的中小功率离网用户成为可能。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大部分地区远离大电网,用电人口也较为分散,能源问题成为制约这些地区发展的关键问题。为远离大电网的家庭用户提供恒定电压和频率电力的成本很大,典型的做法是使用安装成本较低但运行成本很高的柴油发电机组,这种做法效率低而且维持费用较高,也会带来噪声和大气污染。采用太阳能户用系统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太阳能发电的主要优点在于:太阳能电池可以设置在房顶等平时不使用的空间,无噪音、寿命长,而且一

13、旦设置完毕就几乎不要需要调整。现在只要将屋顶上排满太阳能电池,就可以实现家中用电的自给。现今太阳能的主要用途已不再是小规模的,从性质上来说,是专业化的。它从军事领域、通信领域到城市建设领域等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委内瑞拉还推出廉价太阳能车、欧洲科学家研制出轻便的可穿在身上的太阳能电池。目前,太阳能的利用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关的技术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它已被许多发达国家作为其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当物体受到光照时,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会产生电动势和电流,这种现象称为光生伏打效应。该效应在液体和固体物质中都会发生,但只有在固体中,尤其是在半导体中,才会

14、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光生伏打效应把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当太阳光照射到半导体P-N结时,会在P-N结两边产生电压,使P-N结短路,就会产生电流。这个电流随着光的强度的加大而增大,当接受的光的强度一定时,就可以将太阳能电池看成恒流源。2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对于太阳能电池方阵而言,应按照用户的要求和负载的用电量及技术条件确定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串并联数。串联数由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工作电压决定,应考虑蓄电池的均浮充电压,线路损耗以及温度变化对太阳能电池的影响。蓄电池的容量决定其最大充电电流,该数值再结合负载电流,可决定太阳能电池并联数。图1 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如图1

15、所示,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伏安特性曲线 是进行系统分析的最重要的技术数据之一。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具有强烈的非线性。在光伏系统中,负载的匹配特性决定了系统的工作特性和太阳电池的有效利用率。要想在太阳电池供电系统中得到最大功率,必须跟踪日照强度和环境温度条件,不断改变其负载阻抗的大小,从而达到阵列与负载的最佳匹配,以提高系统的效率,该方法称为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法)。 3 最大功率跟踪原理及算法1)最大功率原理在一特定的环境下,太阳能电池发电的U-I特性和P-I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太阳能阵列输出功率表达式为:P=U*I (1)由太阳能输出功率特性曲线可知,在dp/dv=0处,

16、即为最大功率点。由式(1)和太阳能阵列的输出特性曲线可知:dp/dv0 系统运行在最大功率的左边dp/dv0Vref=Vref-k;m=nK=k/2;Vref=Vref-k;m=nVref=Vref+k;m=nK=k/2;Vref=Vref+k;m=nI dp I f ( e) 叫做欠负荷,fmax ( e) = f ( e) 叫做满负荷。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所需要的Eg fmax ( e) ,这种情况下仍然有式(1) 成立,但此时并不能完全满足负载所需要的电能,因此,在这时负载系统所得到的电能小于实际需要,而发电设备输出的电能等于fmax ( e) 。2) 太阳能充电系统效率分析 在太阳能充电系

17、统中,为了尽量提供充电能力和效率,必须把充电系统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充电电路,一个是控制电路,这两个电路都会消耗电能。对于充电电路,这部分消耗的能量是电池充电中所经过电路的损耗,对于控制电路,这部分是完成所需要的充电控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由此可知,太阳能充电系统中,为了尽量提高充电效率,应当尽量减少充电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能量损耗。设充电电路的功率损耗为Pcp ,控制电路的功率损耗为Pctr ,电池吸收的功率为Pb 则根据能量守恒,得到Pl = Pcp + Pctr + Pb (3)其中Pl =dEg/dt是充电系统的输入功率。由此 Pl =dEg/dt=df ( e)/dt=Pcp +Pctr

18、 +Pb (4)根据式(3) 可得到充电系统的效率为( e) =Pb/Pl=(Pl - Pcp Pctr)/Pl=(Pl -Pcp Pctr)/(dEg/Pdt) (5)把式(2) 带入式(5) ,( e) =(Pl - Pcp Pctr)/(dEg/Pdt)=(Pl - Pcp Pctr)/(Pf ( e)/dt) 如果考虑满负荷工作,( e) =(Pl - Pcp Pctr)/(dEg/dt)=(Pl -Pcp Pctr)/(dfmax ( e)/dt) (6)式(6) 指出,充电效率与以下因素有关:l 充电电路和控制电路损耗;l 太阳电池的输出功率3)最大效率设计原则由以上分析可知,为了

19、保证充电效率,太阳能充电系统必须满足:l 充电电池必须保证功率吸收能力;l 尽量减少充电电路和控制电路的损耗;l 选择合理的太阳能电池转换输出能量6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针对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电压、功率的变化性以及提高铅酸蓄电池充电效率的方法的分析,我们选择了DC-DC 转换模块与充电管理模块相配合为蓄电池充电的方式。系统整体结构如图3所示。 太阳能电池板DC-DC转换模块充电管理模块蓄电池 图3 系统整体结构太阳能电池板受其接受太阳光的影响,输出为呈显著变化的直流电压,经DC-DC 转换模块将其转换为蓄电池充电所需要的稳定电压,再经过电路的合理调整,使其输出为合适的电脉冲,并经充电管理模块的可靠保

20、护对蓄电池进行充电。7 太阳能控制器结构图4为简易太阳能控制器电路结构图,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阵列直接耦合,当白天有阳光时,太阳能电池阵列向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测量蓄电池端电压,通过调整DC/DC中功率管的占空比,使得太阳能电池阵列的输出电压高于铅酸蓄电池的端电压,同时蓄电池通过负载放电。当夜晚或阴天阳光不足时,蓄电池放电,保证负载不停电。在充电过程中,蓄电池两端电压Vb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地不断变化,其伏安特性可表示为:V=Vb+I Rb (7)V为蓄电池的电动势;Rb为蓄电池的内阻,通常Rb的值很小,可忽略不计,则蓄电池模型可处理为:V=Vb=常数若设定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其端电压Vb的最大值

21、和最小值分别为Vmax和Vmin,则在蓄电池工作期间,其端电压应在Vmax和Vmin之间变化。图4 太阳能控制器电路结构蓄电池的输入特性如图5曲线(a),太阳电池特性曲线如图5中曲线(b)。图5中,蓄电池的输入特性曲线接近太阳电池方阵的最大功率线,两者本质上具有良好的匹配特性。因此,若是在小型的户用系统中要合理选择太阳电池的串并联数,使阵列在最大功率点附近的运行电压近似于蓄电池的端电压,就可以获得蓄电池和太阳电池方阵之间的电压最佳匹配,从而省去MPPT和CVT控制器,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有利于小型户用系统的推广应用。图5 太阳能电池阵列和蓄电池直接耦合图8 太阳能控制器电路分析图6

22、太阳能控制器主回路电路图 图6为24 V/5 A太阳能控制器主回路电路图。该控制器采用单路旁路型充放电控制器形式,即MOSFET管S1并联在太阳能电池阵列的输出端,当蓄电池端电压充到均充电压值时,S1进入脉宽调制状态,避免蓄电池过充。 图6中Vin+和Vin-连接太阳能电池阵列的输出,Vout+和Vout-连接直流负载,VB和GND连接铅酸蓄电池的正负两端。 D1为“防反充二极管”,只有当太阳能电池方阵输出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时,D1才能导通,反之D1截止,从而保证夜晚或阴雨天时不会出现蓄电池向太阳能电池方阵反向充电,起到“防反向充电保护”作用。 D2为“防反接二极官”,当蓄电池极性接反时,D2

23、导通,使蓄电池通过D2短路放电,产生很大电流快速使保险丝F1。烧断,起到“防蓄电池反接保”作用。 MOSFET管S2为蓄电池放电开关,在铅酸蓄电池放电时,从保护蓄电池的角度出发,当蓄电池电压小于“过放电压”时,S2截止,切断蓄电池和负载的回路,进行“过放电保护”,避免电池放空,损坏蓄电池。当太阳能电池阵列重新供电,只有当蓄电池电压重新升到浮充电压时,S2才重新导通,接通负载回路。 需要指出的是,当控制电路切断负载回路后,控制电路仍然要消耗蓄电池能量,因此控制电路要尽量减少电子元器件以降低功耗出于此目的,该电路采用PHILIPS公司的单片机P87LPC767作为CPU。该单片机是20引脚封装的单

24、片机,基本结构与51系列兼容,适合于许多要求高密度、低成本的场合。其内含4KB的OTP程序存储器和128B的RAM并且内置4路8位A/D转换器。尤其是工作在100 kHz4 MHz,电源电压为3.3V时,其功耗电流仅为0.0441.7 mA,非常适合蓄电池供电的系统.受体积和成本的限制,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电源直接通过蓄电池端电压变换得来,该电路通过图4中的LM317三端可调稳压器变换出单片机的电源电压,控制电路与主回路共地。LM317为三端可调正压稳压器,其输电压范围为1.257 V,只图7 单片机电源变换电路需2个外接电阻即可设置输出电压。 LM317的输出端VOUT和调整端adj之间

25、提供1.25V的基准电压VREF,输出电压满足式(8)。VOUT=VREF(1+R1/R2) (8)由于LM317的输人和输出电压差为40V,而对于24V的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电池阵列的开路电压有可能达到50V,为避免瞬间过压,在LM317输人端并接稳压管D进行保护。图8为单片机P87LPC767的管脚连接图。电路中单片机的主要功能就是测量蓄电池端电压,进而控制S1和S2的导通状况,保证电路的稳定运行。由于P87LPC767自带8位AD.单片机又与主回路共地,因此采用直接电阻分压测量即可,即电路图5中的VADT。 当该控制器负载为路灯时,应具备光控功能,即有太光时,S2截止;夜晚或阴雨天光线不

26、足时,S2导通,路灯照明。由于光线不足时,太阳能电池阵列的输出电压下降显著,因此可通过对其输出电压.进行分压测量(VAD2),判断光线情况,作为S2导通和截止的一个判断依据。图8 P87LPC767管脚连接图 P87LPC767使用P 1.7 (Fzs)和P1.6(PWM)作为两个MOSFET的栅极控制信号。以S1的控制为例,当P1.6输出高电平时, MOS管S1导通,S1栅极驱动信号Vad1,被拉低,S1截止。如图9所示。由于MOSFET的栅极驱动电压不能超过20 V,因此当P1.6输出为低电平时,Vs截止,蓄电池电压经R9和R,3分压后产生S1的驱动信号。S1和S2在主回路中的连接方法可解

27、决其驱动共地问题图9 MOSFET的驱动电路 图10 蓄电池容量指示驱动电路控制器还配置了蓄电池放电容量指示灯,如图10所示。4个发光二极管分别对应蓄电池容量的100% ,75% ,50%和25%, P87LPC767测量蓄电池端电压后,根据其数值决定4个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当蓄电池充电时,其端电压与容量m没有直接关系,发光二极管的指示没有实际意义,只有当蓄电池放电时,其端电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电池容量例如若12V的蓄电池端电压下降到10.8V时,则可认为其容量为0。9系统软件设计根据系统的工作过程和设计需要,为提高软件的可读性和编程效率,采用模块化编程,C 语言描述,主要包

28、括主程序和子程序2 部分,本文只给出相关主程序流程。充电程序主要由12/ 24 V 电池电压的自动识别、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之间的自动匹配、电池未接判断、电池极性接反识别、过充保护和充电终点判断部分组成,如图2为充电主程序流程图。图11 控制系统充电主程序流程 10 结语本文提供了一套24V/5A太阳能控制器电路,其能够很好地实现反接保护,过充保护,过放保护,剩电显示等功能,并且成本低廉,性能稳定,可靠性好,在生活或生产当中都用很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吴捷,侯聪玲,张淼。太阳电池充电器中的自适应算法。太阳能,2004.2陈桂三,孙晓,李然.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电子技术应用,

29、2001.3叶雷霖,高衡 光伏用户电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能源研究与利用,2000. 4 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周航慈,周立功,等.PHLIPS51LPC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6王长贵,崔荣强,周篁。新能源发电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致 谢 弹指一挥间,大学四年已经接近了尾声。当自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自己也从当年一个从山里走出的懵懂孩子变成了一个成熟青年,回想自己的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但也实属不容易。首先,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就不

30、是一个小数目,这当然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是农民,没有他们的勤勤恳恳和细心安排,我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学生活。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的学业。当然,一个农民家庭要同时供两个大学生上学,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接济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求学时对我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的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生活因你们而精彩和充实。南昌航空大学,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尤其是对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这些有用的东西一直对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这些东西将伴随我走完整个人生的道路。现在回想起在大学的那些日子

31、,还是那么的温馨和惬意,我不能不感谢当时班里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真是其乐融融,妙不可言! 在这篇论文构思和写作过程,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黄汉云教授,对我论文的完成更是功不可没,黄老师每次给我的疑问给予细心的解答并给出写作建议,对我的论文进行细心的修改,使得我的论文结构一步一步的完善,内容日趋丰满。没有黄老师的细心指导,这篇论文是不可能完成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水平还非常的欠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

32、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33、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34、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致 谢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

35、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

36、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致 谢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37、。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刘望蜀老师、和研究生助教吴子仪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