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60985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第 4 页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环境图一、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据统计,2004年到2008年,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从232.54亿元提高到595.62亿元,增加值从65.81亿元提高到133.7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3.2%上升到3.4%。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经济增速,在成都市新兴产业三大主体产业中排行第二,也成为成都市新兴产业中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两大产业之一。目前,成都市已初步形成以园区化、楼宇化为载体模式,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以骨干企业为支撑,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

2、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等行业快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尽管成都已经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模式和做法,产业格局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成都较为成功的园区化形态代表有三圣花乡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锦里民俗文化街,宽巷子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等。“锦里”通过创意点石成金,由过去无人涉足的建筑垃圾摇身变为如今寸土寸金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锦里”的成功还在于其建设符合“三态”统一的原则,即文态、形态和业态。以三国文化为支点,植入了文化底蕴,通过消费产生效益,符合审美和消费的需求,形成了成都民俗旅游休闲文化的知名品牌。在建设楼宇化产业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L

3、OFT热。“LOFT”英文愿意为阁楼或高大空间的建筑。LOFT的源头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当时美国纽约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们为了逃避市区内工作生活的限制和高昂租金通过对郊区旧厂房、旧仓库创意性地改造,从中分隔出居住、工作需要的各种空间。时下,LOFT已经成为国内诸多大城市旧工业区改造的新宠,较成功的是北京的“大山子艺术区(即原798工厂)”。成都“红星路35号”,“成都东区”项目,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新都的北村艺术村等就是LOFT文化现象的典型代表。“红星路35号”是成都市重点打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通过改造旧厂房发展以设计为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效果初步显现,在带动成都创意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4、,塑造品牌价值等方面显示出昂扬姿态。1、成都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分布成都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集中于锦江区和成华区,在武侯区和新都县也有零星分布。大部分以成华区和锦江区的废弃厂房、工人俱乐部、历史建筑、农房、废弃仓库所在地为目标,经过改造、翻新后形成。由于这些区域房产租金便宜、周围环境清净,适合艺术创作,吸引了大批青年艺术家在此设立工作室,迅速实现了艺术创作上的聚集。位于锦江区工业开发区的创意成都大厦和位于三圣乡的蓝顶艺术中心是为数不多的两个新建园区。2、创意产业园区的经营者创意产业园区的经营者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成名艺术家,另一类是有创意产业背景的地产开发商。成名艺术家租赁废弃的厂房、仓库,借助自身

5、的人脉、经济积蓄等资源,通过艺术家独有的艺术手法将其改造成艺术创作中心,例如蓝顶艺术中心的周春芽、北村艺术工厂的周勇、733的苏阳等人。有创意背景的地产开发商以自身的资金、人才、品牌等资源为谈判砝码获取政府的开发许可,改造废旧厂房或者新建创意基地,前者如成都文化旅游集团的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后者如博瑞传媒开发的成都创意大厦。3、创意产业集中区的业态构成几个创意产业集中区的业态构成已经突破的艺术家工作室、画廊的最初界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为艺术家以及休闲者服务的酒吧、餐厅等商业服务设施,建筑设计、文娱创作、传媒娱乐、动漫、软件、音乐、服装等创意业态也开始创意园区聚集。4、盈利方式租赁废弃厂

6、房、仓库,并对其进行简单改造收取租金是成都众多创意产业园最普遍的盈利方式,蓝顶、北村、733、三圣乡片区大都如此。除此之外,成都创意大厦、红星路35号以创意长夜写字楼、配套商业为主要盈利点;工业文明博物馆以休闲商业、小型展览为主要赢利点。成都市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不多,区域性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有待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对成都而言,一方面要利用好园区化和楼宇化的模式,培育品牌园区,形成具有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产业体系和链条,同时要认识到产业园并不等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产业园区要避免“有园无产业”的窘境。二、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1、产业链条破碎成都市创意产业及其上下

7、游产业很不成熟,既有经纪、交易平台等上游产业的缺位,也有配套服务、作品包装等下游产业的缺失,致使成都的创意产业无法形成一整条链,无法最大程度发挥聚集产业带来的好处。2、盈利模式单一旧房改造,廉价出租是成都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主要盈利模式,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无法承担创意产业园区新人包装、平台搭建等众多职能。3、交易平台缺失“有工场,无市场”是成都创意产业的主要缺陷之一,交易平台的缺失使得四川艺术家将其作品的交易地点放在了北京、上海等东部城市,也使得经济拮据的青年艺术家无法发挥市场价值。4、新人包装缺位成都拥有多所艺术高校,也拥有众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由于创意经纪产业缺失导致对艺术新人的培养和包装缺位,青年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堪忧,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