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教案(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58538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灯笼教案(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灯笼教案(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灯笼教案(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灯笼教案(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灯笼教案灯笼周次2计划课时1课型新授班级八一、八二本课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准确认读并理解重点字词。2. 了解作者自由的散文笔法,体会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思。3. 学习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过程与方法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2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自由的散文笔法,体会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思。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法

2、和学法1. 朗读法和点拨法。2. 品味分析法。3. 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有些事,如一阵清风,过去了就过去了;有些事,逝去了,便成为永恒;而有些事,如散落在记忆深处的珍珠,永不褪色,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今天,我们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看灯笼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二、 教学步骤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传统灯笼文化1.文题解读 标题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2.知识卡片灯笼 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

3、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3.作者档案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与红北极星忘年等文集中。吴伯箫从小因受家庭熏陶,又加之天资聪慧,十四岁便考入曲阜师范。1931年师大毕业,在青岛大学(现为山东大学)当过三年多校长办公室职员,之后在简易济南乡村师范当过一年半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吴伯

4、箫人如其文,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吴伯箫同志一生鞠躬尽瘁,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更可贵的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勤奋笔耕,以其精美的散文作品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4.语基积累生字词注音焚身(fn) 溺炕(n) 神龛(kn) 皎洁(jio)犬吠(fi) 乡绅(shn) 斡旋(w) 怅惘(chngwng)锵然(qing) 裴公(pi) 燎原(lio) 司马懿(y)熙熙然(x) 夜深星阑(ln) 霍骠姚(pio)多音字注解吓(h)恐吓(xi)吓人骠(pio)骠勇(bio)黄骠马宿(s)宿舍(xi)一宿(xi)星宿形近字集锦磷(ln)磷火 鳞(ln)鱼鳞嚷(rng)喧嚷 壤(rng)土壤讼(sng

5、)诉讼 松(sng)松树烛(zh)烛火 蚀(sh)腐蚀 独(d)独立褪(tu)褪色 腿(tu)腿脚焰(yn)火焰 谄(chn)谄媚 馅(xin)肉馅 重点词释义谈吐:指谈话时的措词和态度。掌故: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静穆:寂静肃穆。思慕:怀念;追慕。点缀:衬托、装饰,使更美好。燎原:(大火)延烧原野。比喻势态不可阻挡。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夜深星阑:夜将尽。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 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明确:“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2 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

6、写了哪些事。 明确:第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第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第段元宵节看灯;第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第段,纱灯上描红;第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汉献帝;第11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3由上述分析可知,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诸此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你做简要说明。明确: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

7、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引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是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目标导学三:结合材料背景,深度解读爱国情感探究: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达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11段却跳出回忆,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情,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唉,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材料链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

8、包括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明确:结尾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几句皆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时的情感早已不再沉浸于回忆,而超脱出来,表达

9、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目标导学四:赏析文本,体会文本写作特色特色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回忆的诸事中寄寓情感,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征,而能达到寓情自然的目的,还在于作者擅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综合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明确:以第段和第11段为例,第段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叙,“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是抒情。第11段“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是抒情,其他的句子主要是描写。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特色二:结构严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10、分析开头两段和结尾一段的作用。明确:开头两段由小孩子喜欢火,三家村的往事,既写出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又自然引出下文对有关灯笼往事的回忆;结尾一段又由灯笼联想到“燎原的一把烈火”,再用一“壮”字,再次升华中心,赞颂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可见,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的两段紧密联系,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巧设结构。三、小结: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四、主旨概括:本文回忆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文化

11、层面和个人情感层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我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板书设计灯笼 吴伯萧 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灯笼(记叙)抒写关于灯笼的记忆,说明灯笼的意义重大。(记叙、描写、抒情)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抒情)课后作业完成学案。教后反思运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授课,可以集中概括文章内容,迅速让学生了解文章脉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效果很好。这篇文章回忆的事情,因为所写年代距离当代学生太遥远,他们理解起来有时代上的隔阂。授课时应该加强对背景的介绍,以便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第 6 页课题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