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45107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9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第 8 页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段慧玲摘要:现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过多的以追求高成绩为教学目的的现象,忽略了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小学数学的教学也开始渐渐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其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师最关心的问题。那么,究竟应该怎么样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作者单位:临汾蒲县乔家湾小学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素养 数学意识 培养核心素养正文数学素养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生疏,其实它时时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商场打折信息、家

2、庭投资理财问题等。那什么是数学素养?对于数学素养的解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有人认为“数学素养”是人在先天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等影响,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品质等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三大理念,强调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这是数学教育多年来指导思想的突破与革新。也就是说,当前我们要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

3、的情感态度和数学能力,把新课标理念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目标,逐一落实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数学是一门思想性、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数学对一个学生来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方法比结论更重要。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靠一两节课的教学就能实现的,而必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多渠道、多方面地去努力和探索。我在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方面做了许多尝试。下面

4、我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谈谈我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的肤浅认识:什么是“数学意识”呢?举一个例子,假如学生会计算“244”,说明学生具有除法的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解“有24个苹果,平均每人分6个苹果,可以分给多少人?”,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都不能说明学生具有数学意识。而在体育课上,24位学生在跳长绳,教师共准备了4根长绳,由此学生能想到“244”这个算式,这就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意识了。一、理解数的意义与数的联系,培养数感。什么是数感呢?所谓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

5、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也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且把“数感”摆在六个核心概念中的首要位置,充分表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成为当前广大教师颇受关注的问题。其实学生入学前就已经知道了不少数,但那只是他们凭生活经验认识的数,对数他们只是有一种非常“肤浅”的表层认识,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这些成人看起来非常抽象的数,在孩子的脑子中逐渐丰富起来,富有“数的内涵”。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和数位“个位”、

6、“十位” 和 计数单位“一”、“十”;理解同一数字在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一上课我通过猜数游戏引出“11”这个数,然后要求学生把11根小棒摆在桌面上,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当学生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两部分后,接着让他们把10根捆在一起。这时告诉大家,和同学们一样,数也有自己的位置,并出示数位筒,认识个位和十位。1根小棒表示1个一应放在个位筒里,1捆小棒表示1个十应放在十位筒里。另外,学生通过1个十和10个一的相互转化过程,体会 “数位”“计数单位”概念的实际意义,建立“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同时,“数位筒”的教学又在不知不觉中对后面“份”的概念的教学起到了非常微妙的作用,从份

7、的概念来分析,把这“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把10根小棒看成1份。学完后我问学生当你看到20你想到了什么?李丽说:“我穿20号的鞋子。”刘星说;“20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0。”杜雅浩说:“我有20支新铅笔。”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说的自由,大概就没机会知道孩子心中的数有如此丰富的内涵了。二、经历符号化过程,培养符号意识。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就必须树立符号意识,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在一年级“认数”单元,教材十分注意加强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在认识了15以后,教学几和第几的认识,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一个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教材还

8、十分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数的大小概念,把握数的大小关系。在教学“=”“”“3”和“3”“”“”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符号意识的培养需要坚实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应促进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习符号化的多种途径,允许个性化地表示符号;逐步体会用数、形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优越性,感受符号在理解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三、实践操作与数学思考相结合,培养空间观念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等。我们就生活在宇宙这个大空间里,如,你想邀请别人去你家做客,就要

9、说清楚你家的方位及去你家的行走路线。还有,我们的楼房,就要经历先有设计师把头脑中的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再由建筑师负责把它转化为实物的过程。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上学期在学习 “方向与位置”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利用学生已有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的生活经验,先确定东方,再来认识其他三个方向。这样就把教学视野拓展到了生活空间,利用生活原型来有效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空间观念的发展不仅需要丰富的现实情境、而且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在教学“体积和容积”时,有位教师就利用从粉笔盒抽出粉笔和放回粉笔的动态过程,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让“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变得

10、可观察、可感受。还有在学习“搭一搭”时,老师先出示两幅从物体前面和右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前面:右面:然后让学生通过想一想、搭一搭、说一说等活动,知道有多种可能的情况,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形状。这时老师又出示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上面:最后,大家通过想一想、搭一搭确定了物体的形状。在这里,教学过程把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等活动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实现了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之间的转化,有效促进了活动的内化及空间观念的形成。四、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培养统计观念统计就是一个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完整过程。小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统计观念”统计意识的培养绝不能只依靠

1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往往很难完整地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如,为了计划六一儿童节的活动内容,需了解该段时间的大致天气情况,请你记录五月份两个星期的天气情况,并把调查好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统计图上,并根据统计结果预测六一儿童节这一星期的天气大体情况。体现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判断和预测”的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统计的应用。 总之,统计观念的培养和建立,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学生课堂生成的资源,帮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

12、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我们认为,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由主体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观念更是难能可贵的。 五、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有一次,我的好朋友不好意思的问我:在超市买东西时,你好不好看同一产品不同的包装的价格,然后比较一下哪个便宜再买?其实,我们学知识为了什么?不就是用吗?学了不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我们学它干什么。比如,同样是光明纯鲜牛奶:大包装1000ml,8元/桶;小包装220ml,2元/盒。通过计算10008=1250(ml/元)2202=110(ml/元)可以知道,同样1元钱,可以多喝15 ml牛奶,如果家庭人口比较多,当然选择大包装合算。什么是数学应用意识呢

13、?数学应用意识是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心理倾向,主动尝试用数学知识、方法、策略、思想去思考和解决遇到的现实问题。看来我这位朋友就有很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这些数学问题,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以及数学的应用价值,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仅靠课堂上的学习体验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安排一些有意思的实践活动,把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外。在认识“厘米和米”时,一位教师就安排了四次课外实践活动:(一)请你和同桌一起用一拃来量一量课桌的长。通过本活动,学生再一次体验到同一物体用不同的长度单位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就自

14、己的一拃在量的过程中长短也在变化,这样量不准确,最好用一个比较准一点的工具来量。(二)请你用数学书来量一量你的小房间和课桌的长。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感悟到用同样的长度单位去量,可以比较物体的长短,但这样的长度单位在叙述时很不方便,适用范围也小,既不能量比较长的物体,如操场,也不能量比较小的物体,如橡皮,从而感受到需要有一种统一的测量工具和统一的长度单位。(三)请你用尺子来量一量你的小房间和课桌的长。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加深了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同时建立了法定长度单位与生活中长度单位间的联系,熟练掌握了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于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 【参考文献】 数学素质和数学素质教育刍议潘廷敬 在学习中逐步提高数学素质杜永来朱崇伦 数学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冯梅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