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后集训: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苯 Word版含解析(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34973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后集训: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苯 Word版含解析(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后集训: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苯 Word版含解析(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后集训: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苯 Word版含解析(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后集训: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苯 Word版含解析(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人教版必修2课后集训: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2课时苯 Word版含解析-第 5 页课后集训基础达标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 B.石油的分馏 C.石油的裂化 D.煤的气化解析:煤的干馏是煤在高温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石油裂化使长链烃生成短链烃,煤的气化是固体煤制成可燃性气体,只有石油分馏是根据沸点不同来分离物质。答案: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B.煤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C.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的混合物D.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解析:煤中含C、H、O、S、N等元素,

2、但都以化合态存在。煤干馏是化学变化。答案:AB3.关于苯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三个碳碳双键和三个碳碳单键B.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C.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氢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上D.每两个键之间的夹角都为60解析:苯是对称的六元环,是6个相同的介于双键和单键之间的特殊价键形成的,和H构成均为120的键角,C6H6中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答案:B4.下列有关苯、乙烯的比较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等质量燃烧时,苯耗氧气多C.都能与溴水反应 D.都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解析:乙烯和苯都是平面型分子,乙烯中CH=12,苯中CH=11,等质量时,分

3、子中含H高耗氧量高,所以苯的耗氧量少于乙烯,苯结构稳定,不和Br2水、KMnO4酸性溶液反应。答案:A5.某混合气体通过溴水(溴水褪色),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变红色),再通过无水CuSO4白色粉末(变蓝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由清变浑再变清),最后剩余气体在空气中点燃,火焰呈淡蓝色,这种混合气体是( )A.水煤气 B.高炉煤气 C.石油液化气 D.焦炉煤气解析: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CH4、C2H4、CO等;石油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C3C5的烷烃;高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CO2和N2等,能符合题给实验现象的气体只有焦炉煤气。答案:D6.已知化合物B3

4、N3H6(硼氮苯)与 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H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A.2 B.3 C.4 D.6解析:苯的二氯代物有3种(邻位、间位、对位),而硼氮苯的间位可以是B、B,也可以是N、N,故同分异构体有4种。答案:C7.涂改液是一种使用率较高的文具。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苯的同系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苯的同系物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B.苯的同系物是涂改液的溶剂C.涂改液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 D.中小学生可以放心使用涂改液解析:苯的同系物跟苯一样,易挥发,有毒,所以尽量不要使用涂改液。答案:D综合运用8.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

5、是(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水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解析: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属氧化反应,B项是利用溶解度这一物理性质萃取,D项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答案:C9.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苯 B.乙烷 C.乙烯 D.SO2解析:乙烯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SO2有还原性,也可使溴水和KMnO4酸性溶液褪色。答案:CD10.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烷 B.苯 C.乙烯

6、D.乙炔解析:用淘汰法,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一定不是乙烯、乙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只有苯具有上述性质。答案:B11.下列各烃中,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 )A.乙烷 B.乙烯 C.乙炔 D.苯解析:n(CO2)n(H2O)=21。则n(C)n(H)=11,符合比例的有乙炔和苯。答案:CD12.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蒸馏 水洗 用干燥剂干燥 10%NaOH溶液洗 水洗A. B. C. D.解析:新制得的溴苯中有溴和苯杂质,用NaOH除Br2,先后两次水洗分别除HBr和NaBr;干燥剂除

7、H2O,最后蒸馏,分离溴苯和苯。答案:B拓展探究13.人们对苯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烷烃中脱去2 mol氢原子形成1 mol双键要吸热,但1,3-环己二烯()脱去1 mol氢原子变成苯却放出热,可推断苯比1,3-环己二烯_(填“稳定”或“不稳定”)。(2)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_事实(填入编号)。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3)现代化学认为苯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_。答案:(1)稳定 (2)AD (3)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

8、14.萘、蒽、菲都属于稠环芳香烃,它们均可从煤焦油中提取。萘、蒽、菲的结构简式如下:(1)写出萘、蒽、菲的分子式,萘_,蒽_,菲_。(2)在萘、蒽、菲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写物质名称)_。(3)在萘、蒽、菲中,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种数最多的是(写物质名称)_,这个最多数字是_。答案:(1)C10H8 C14H10 C14H10 (2)蒽和菲 (3)菲 515.下图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1831年测定烃类化合物(只含C、H两种元素)组成的装置。瓷舟内有烃样品,经加热分解或汽化后用纯O2气流驱赶经过灼热的CuO,这里烃类化合物反应变成CO2和H2O,经吸收管吸收。已知下表数据:瓷舟吸收管吸收管瓷舟样品+瓷舟吸收前吸收后吸收前吸收后A mgB mgC mgD mgE mgF mg(1)烃样品在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氧化剂是_;(2)吸收管应装的吸收剂是_,吸收管应装的吸收剂是_;(3)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是_;(4)样品中氢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是_。答案:(1)O2 (2)无水氯化钙 碱石灰(3)100%(4)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